DB36T 1159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监管信息化技术规范(路基、路面、桥梁工程).docx
《DB36T 1159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监管信息化技术规范(路基、路面、桥梁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6T 1159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监管信息化技术规范(路基、路面、桥梁工程).docx(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CS91.200P66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11592019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监管信息化技术规范(路基、路面、桥梁工程)Standardforinformationtechnologyofconstructionqualitysupervisionofexpresswayengineering(partsOfengineering:subgradexpavementxbridge)2020-05-01实施2019-11-05发布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路基连续压实控制系统45沥青路面质量信息系统H6桥梁结构物质量信息系统23
2、附录A(规范性附录)沥青路面质量监管关键指标阈值控制范围30附录B(规范性附录)桥梁结构物质量监管关键指标阈值控制范围33附录C(资料性附录)沥青路面质量监管关键指标分级控制阈值34附录D(资料性附录)路基压实信息管理平台输出报告35附录E(资料性附录)沥青路面施工信息管理平台输出报告37附录F(资料性附录)桥梁结构物施工信息管理平台输出报告39附录G(资料性附录)接口代码示例41条文说明43_i_z_刖百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方兴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长沙
3、创华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江西天驰高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柏殿、张龙生、李刚、唐建亚、许兵、颜庆华、刘泳、鄢智锋、熊晨曦、李振宇、刘令君、叶剑勇、陈广辉、李卫江、吴忠、高林、周昌、石梦、陆大为、廖焕旺、熊一帆。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监管信息化技术规范(路基、路面、桥梁工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路基、沥青路面、桥梁结构物预制安装部分施工过程关键环节质量监管信息化的术语与定义、系统组成、系统功能、施工准备、数据采集与传输、平台功能与性能、质控预警及处理。为路基连续压实,沥青路面混合料拌和生产、运输、摊铺与压实,桥梁预制安装工程混凝土拌和生产、试验检测与运输等方面的数据采集、传输与
4、交换接口、数据存储提供了依据。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高速公路路基、沥青路面、桥梁结构物预制安装部分施工过程关键环节质量监管信息化。本规范的目的并非限制系统组成与功能、采集设备、开发语言,建议使用本规范及实践规则共同帮助参建单位实现最佳质量监管信息化。本规范中未涵盖的内容,请参照国家、行业相关规范。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080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2081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控制实践指南GB/T24405.1信
5、息技术服务管理第一部分:规范GB/T29264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GB/T31168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要求GB/T35319物联网系统接口要求JTGBOl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FlO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T1127公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系统技术条件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3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51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6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SJ/T114
6、40卫星导航差分格式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1 1信息系统集成服务informationsystemintegrationservice基于业务需求提供的信息系统设计服务、集成实施服务,以及软硬件系统及业务正常运行提供的支持服务。1.2 2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intelligentdecisionsupportsystem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行为科学为基础,利用人工智能在定性分析和不确定推力方面的优势,有效地支持决策过程中对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的求解,主要以数据库、知识库、方法库、模型库、推理机等子系统为基础构成多库系统结构。1.3 3范例推理CBRcaseb
7、asedreasoning根据目标范例获取历史源范例,并由源范例来指导目标范例求解的一种策略,是一种重复学习的方法。1.4质量预警qualityearlywarning属于质量风险管理的一个部分,通过采用合理的质量标准对项目质量进行预估与判断,对超出质量标准范围的内容及时向有关人员通过通信方式发出警告提示。1.5阈值threshold临界值,一个效应能够产生的最低值或最高值。1.6可用性availability在规定时刻或规定时间范围内,部件或服务执行要求功能的能力。注:可用性通常使用机构所使用的时间实际可用服务时间与约定服务时间的比例表示。1.7坐标系统coordinatesystem用于描
8、述物质存在的空间位置(坐标)的参照系。描述位置的一组数值,按坐标的维度一般分为一维坐标(公路里程碑)、二维坐标(笛卡尔平面直角坐标、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三维坐标(大地坐标、空间直角坐标)。通过坐标系统,利用坐标描述或确定一个点独一无二的位置。1.8地理坐标系统geographiccoordinatesystem真实世界的坐标系统,确定地理空间实体在地区表面上位置的空间参考系统。1.9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UTMuniversaltransversemercator一个基于度量的地理坐标系统,使用二维(2D)卡迪尔坐标系给地球表面确定位置。该系统将南纬80。和北纬84。N之间的地球分为60个区,经度
9、宽度每6度为一个带,每个区使用割线横墨卡托投影(尺度减少导致圆筒可以穿过地球模型)。从180。到西经174。是1区;从174。到东经180。,区域编号逐渐向东增加。3. 10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所有的卫星导航系统,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三维坐标和速度、时间信息的空间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4. 11定位精度positionalaccuracy空间实体位置信息(通常为坐标)与其真实位置之间的接近程度。3.12实时动态RTKreal-timekinematic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
10、量的差分方法,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给用户接收机,进行求差解算坐标。3.13车辆身份识别单元vehicleidentificationunit结合短程通信技术DSRC(DediCatedShortRangeCommUniCatiOnS)技术识别车辆身份,通过定位系统配合定位,跟踪车辆位置等信息的获取。3.14短程通信技术DSRCdedicatedshortrangecommunications智能运输系统领域中专门用于机动车辆在高速公路等收费点实现不停车自动收费EFC(EleCtroniCFeeColIeCtiOn)的技术,长距离RFID射频识别(又称电子标签E-tag)。3.15温度采集单
11、元temperaturegatheringunit通过温度采集设备采集当前作业面或者拌和站各材料温度等一系列数据进行传输分析。3.16集成数据远程采集单元remoteterminalunit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采集非电量或者电量信号,送到上位机中进行分析、处理。集成数据远程采集单元是结合基于计算机或者其他专用测试平台的测量软、硬件产品来实现灵活的、用户自定义的测量系统。3.17数据传输datatransmission在数据源和数据宿之间传送数据的过程,也称数据通信。3.18压实轨迹rollingtrack压路机在压实作业时的行走轨迹。4路基连续压实控制系统4.1系统
12、组成4.1.1总则连续压实控制系统由采集设备、路基压实信息管理平台组成。4.1.2采集设备组成采集设备由物联采集模块、定位模块、信号处理模块、网络传输模块、分析处理装置、显示装置等组成。4.1.3信息管理平台组成路基压实信息管理平台由压实信息接收软件、数据库、计算机和网络等组成。4.2系统功能4.2.1采集设备功能采集设备应具备下列功能:a)物联采集模块对振动压路机的振动频率进行实时监测;b)定位模块对压实速度、压实位置、压实遍数进行实时监测;c)定位模块具备接收机状态查询、网络客户端、移动网络、有线网络/蓝牙、服务器配置等功能;d)信号处理模块、网络传输模块对压实监控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处理、
13、存储、分析,生成不可修改的电子数据包,实现振动压路机群的压实数据数据共享,并以一定形式传输给路基连续压实信息管理平台;e)显示装置对采集设备实时采集的参数进行显示,给操作手提供施工指导;f)分析处理装置具备检验监控结果与常规检验结果一致性的功能;g)采集设备的系统接口应包括通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协议转换等功能。4.2.2信息管理平台功能路基连续压实信息管理平台应具备下列功能:a)接收采集设备实时传输的压实相关信息;b)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压实相关信息;c)对现场记录的压实相关信息进行二次处理;d)以数字和图形方式实时显示和管理压实度分布图、压实均匀性分布图、压实稳定性分布图和压实状态分布图等;
14、e)回放现场压实过程;f)将试验结果生成试验报告,报告内容应符合输出报告的要求,详见附录D;g)平台接口应包括通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协议转换等功能。4.3技术要求4.3.1采集设备技术要求4.3.1.1 采集设备的模/数转换位数应不小于16位,采样频率应不小于400Hz。4.3.1.2 采集设备采用按键开机方式,外接直流电压使用范围为12DCV-36DCVo4.3.1.3 采集设备的振动压路机设备应满足以下条件:a)振动压路机的工作质量、振动轮分配质量、激振力、振动频率、振幅及压实速度等振动压实工艺参数应明确标识;b)振动压路机压实时的振动频率应保持稳定,波动范围不宜超过稳定值0.6Hz;
15、c)振动压路机的动态性能应稳定,线形范围振动幅值在(5100)ms2时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0.5%,振动频率在(5-120)HZ时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0.5%。4.3.1.4 采集设备的振动传感设备应满足以下条件:a)振动压路机的振动传感器输出的振动压实值与常规检验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应不小于0.70;4HX5-USSb)振动压路机的振动传感器应紧密牢固地垂直安装在振动压路机振动轮的内侧机架中心位置上,振动传感器安装位置示意如图1;3内机振动传感器安装位置示意C)振动传感器信号连接线应牢固地固定在振动压路机的机架上;d)振动传感器宜采用加速度传感器,灵敏度应不小于10mV(ms2),频率响应应不大于
16、5kHz4.3.1.5 采集设备的定位模块应满足以下条件:a)定位传感器应支持实时动态RTK,尽可能采用高精度定位设备,动态测量精度在x、y和Z各方向应小于3cm;b)定位设备的RTK基准站布设应不少于3个,且地理数据的传输应遵守RTCM协议;c)采集设备的定位数据格式按照表1的要求显示存储日期、时间和X、Y、Z坐标;d)定位模块接收机状态一般包括可见卫星数、经纬度、高程、差分状态(差分、浮动、固定),一般在路基压实过程中,采集设备的卫星定位固定状态率299%;e)定位模块网络客户端通过网络接口协议设置,支持获取差分数据源。表1数据格式要求描述数据格式举例日期戳,MDDYY3/19/13时间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6T 1159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监管信息化技术规范路基、路面、桥梁工程 1159 高速公路 工程施工 质量 监管 信息化 技术规范 路基 路面 桥梁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