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docx(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十五五”时期,是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为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高质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建设,根据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十五五”规划和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十五五”规划,结合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C)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十五五”规划。规划期限为2026-2030年,展望到2035年。一、现实基础与发展趋势(一)“十四五”时期区城镇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人口市民化水平全市领先。“十四五”时期,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建立健全,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迁移制度,城镇
2、落户条件全面放开放宽。引导农业人口合理有序向城镇转移,推动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实现市民化。2025年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67.6%,高出市平均水平21.23个百分点。新型居住证制度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依规覆盖全区常住人口。城市空间格局更趋优化。紧紧围绕“大步迈进滨江时代、倾力打造新府城”的发展目标,城市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一江两岸”建设全面提速,拥江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商贸核心区、高铁新区等重点区块建设强势推进,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7.73平方公里。随着中心城市建设的稳步推进,以沿江发展带、中心大道发展轴、市府大道发展轴为导向,向西向北向
3、南融合发展,与黄岩区、路桥区联动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发展质量大幅提高。市政基础设施显著提升,杭绍台铁路站动工,城乡客运一体化率100%。供水普及率达到100%,基本实现全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城市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全区河流I-III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77.8%,累计提高66.7个百分点,空气优良率提升至93.2%,绿地率达到46%,森林覆盖率达到22.6%,创成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省“基本无违建区”和省级生态区。城市有机更新行动持续推进,完成18个老旧小区改造、16650户城中村改造。未来社区试点项目建设启动,心海社区入选省首批未来社区创建试点。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积极开展,已形成较为全面完整
4、的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全区已公布43处历史建筑。社保制度改革纵深推进,“十四五”期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目标。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任务两年完成”,IO0%完成全区6个街道(镇)整治任务,小城镇“脏、舌L、差”消除目标提前达成。“百镇样板、千镇美丽”工程全面实施,区美丽城镇建设行动方案大陈镇创建省级样板乡镇行动方案和下陈街道创建省级样板乡镇行动方案全部编制完成。绿色药都小镇、智能马桶小镇列入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两个大陈”建设不断完善。持续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建设。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6年的2.15缩小
5、到2.04o城乡治理方式迭代升级。“最多跑一次”改革牵引各领域改革成果丰硕,政府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实现全市领先,业主承诺制审批全国首创,创成“无证明城市”;在全省率先成立PPP促进中心;首推主要污染物排放亩均限额(总量)控制制度,在全省率先启动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图12025年区所含街道(镇)表1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型指标项单位十四“十四五”指标五”发展目标完成情况属性镇化水平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5967.6约束性城区建成面积平方公里6857.73预期性本公共服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597约束性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
6、一约束性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3017.71预期性础设施供水普及率%100100预期性污水集中处理率%95100预期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100预期性燃气普及率%100100预期性源环境0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比例%9093.2约束性1城区绿地率%4246约束性2森林覆盖率%21.422.6约束性3全区河流I-III类水质断面比例%2277.8约束性4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5095约束性“十四五”以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实践中仍然受到阶段性矛盾和历史性问题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作为主城区的城市首位度不够突出。2025年,区生产总值为691.9亿元,仅占全市的1
7、3.15%,与路桥区、玉环市的体量相当(图2),人口首位度偏低,低于温岭市、临海市(图3)。二是城镇化质量不高。缺乏高质量产业支撑,城市精细化管理有待提升,地方文化传承创新和城市个性塑造亟待优化。三是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明显。城区交通存在不少堵点、断点,南北两岸尚未有效互联互通,大陈连岛交通不畅,运力亟需提升。四是城乡发展不够均衡。2025年,区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4,高于市平均水平(1.94,图4)o存在区域医共体不强,乡村医生、教师短缺,乡村托幼资源不足等问题。图22025年市各县(市、区)经济总量占比分布市各县(市、区)基本情况一览表县(市、区)4.一镇数书道数月含村会数人口数(万人)生
8、产总值(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区1820382.6691.906905333872黄岩区11829770.7557.386310333102路桥区4617662.9669.397605236888临海巾145628111.4738.485831932150温岭市115579141.61136.876527736244玉环8318564.4632.567449237645天台县12337447.5301.705074626370仙居县17331143.2260.504574124454门县7327537.9273.395053828309备注:市各
9、县(市、区)乡镇数、街道数、所含村委会数采用2025年统计年鉴数据,人口数据采用2025年七普数据,生产总值、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采用2026年市统计局数据。图32025年市各县(市、区)人口首位度情况X_OOO-三O-三W一一C一5O-5OC-TOC-N。O_OO注:人口首位度是指首位城市与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人口规模之比。图42025年市各县(市、区)城乡居民收入比情况2.102.05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临海市温岭市玉环市天台县仙居县三门县2.001.951.901.851.801.751.701.651.60(二)面临形势城镇化进入成熟期后,城市发展速度、人
10、口结构、空间格局、承接载体、群众需求等都将呈现出新的趋势与特征。一是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聚仍是大趋势。2025年,全区常住人口为826074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653765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72309人,增长26.36%,年平均增长率为2.37%o近五年,区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呈现加快态势,预计“十五五”时期,农村人口和外来人口还将进一步向城市集聚,城镇化率会大幅增长。二是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劳动人口呈减量化、高素质化特征。根据七普统计数据,2025年,全区60岁及以上人口为126875人,占总人口的15.36%,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从区情况来看,人口老龄化趋势还
11、将加快,常住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逐年减少,但受教育程度将不断提高,由人口“数量”红利转向“质量”红利。三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态势明显,都市区逐步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近年来城市区域化、区域城市化特征十分明显,今后城镇化重心还将进一步向大都市区转移,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形态将更加凸显。“十五五”时期,区将充分对接杭州都市区、宁波都市区,接轨上海都市圈,引领三区两市融合发展,形成更加协调、更有效率的城镇化格局。四是数字化改革进程进一步提档加速,城乡社会各领域将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数字化改革是数字建设的新阶段,也是我市“十五五”时期重点布局的工作任务之一,新时
12、期,将全面推动数字化改革,加快推进党政机关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法治等系统建设,引领撬动全方位各领域改革,以“数字红利”带动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提升。五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加品质化、多元化、个性化。“十五五”时期,区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人均GDP将进一步显著提高,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新生代农民工对稳定就业的需求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对住房和收入的期望越来越高,老年人对医疗和养老服务的需要日益加大,小镇青年对互联网创业和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贫困群体需要更多的关心和救助。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
13、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走深走实“三立三进三突围”新时代发展路径,以“中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工业4.0标杆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双循环节点城市、省域开放型高能级中心城市、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为总方向,大力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奋力推进新府城建设,以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和共同富裕示范区为目标,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高质量为导向、面向现代化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助推区建设成为“工业4.0标杆区、美丽景城展示区、现代服务集聚区、民生福祉模范区、现代治理样板区和
14、红色精神核心区”。(二)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将以人为核心的理念贯穿新型城镇化发展全过程,推动城镇化由“粗放式”外延扩张向“精细化”内涵提升转变。逐步提高城乡就业创业和福利待遇水平,使全体居民更好地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区域协同,开放发展。把合作共建作为提升城市竞争优势的重要路径,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把握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发展机遇,主动融入大湾区、大都市区发展战略,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存量优化,增量有序。深刻把握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既注重新城区的建设与发展、也抓好老城区的有机更新与转型提升,统筹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推动城镇化建设
15、向“新老兼顾、上下并重”转变。系统规划,建管并重。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既要注重现代化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硬件”的规划建设,又要强调现代化城市治理能力等“软件”的提升,实现城镇空间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智慧宜居。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色发展贯穿于城镇化建设管理全过程。贯彻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三)发展目标围绕二C)三五年区基本实现高水平现代化的目标,全面实施以人为核心、高质量发展和面向现代化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力争到二。三五年,率先实现人的现代化、城市现代化、产业现代化、治理现
16、代化、教育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不断提升新府城首位度、显示度、辨识度。力争“十五五”末实现五个方面目标。加快形成更加协调、更有效率的城镇化格局。全面贯彻“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战略和“省域开放型高能级中心城市”发展要求,加快推进“二次城市化”,走深走实“景城一体化”发展之路,以“一轴一链一城一区”为空间布局,高品质建设美丽新府城。基本建成100万以上人口规模、港产城湾一体发展的中心城市核心区。积极助推三区两市深度融合,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和竞争力。一一加快实现更高质量、更广覆盖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新型居住证制度全面推行,对区内外蓝领工人、长三角地区高层次人才的吸引
17、力不断增强。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实现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能力不断提高,就业更加充分稳定。“十五五”期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比。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全面提升,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建成更加宜居、更为和谐的现代城区。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服务和治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人居环境、营商环境、生活品质持续优化。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优质化率先实现。城市韧性、魅力和活力充分展现,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一一加快踏上互促共进、共同富裕的城乡融合
18、发展道路。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城乡互促共进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巩固提升。特色小镇、千年古城等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实现特色化提升发展。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到1.90:1,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和普惠共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和新型城镇化成果共建共享。一一加快形成更加绿色、高效的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格局。以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优化水资源配置调度、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推进政策制度创新为重点,系统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实现区域水资源“双控三安全”目标(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控制和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全面提升区域
19、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十五五”期末,总用水量不超过2.08亿H?,其中生活和工业用水量不超过1.33亿m3o表3区新型城镇化“十五五”指标体系指20203市市203别号标25年0年目标值2025年-B-Ut.0年目标值标属性数基高速公路10万人以上城镇通达率10010055.677.8期性(%)轨镇道交通化网络规4210594503.3期格模(公性局里)经济总量(亿元).9069110005263期性单位地区生产总落实国家要求落实国家要求束性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会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3%61.9869期性义务教育段学生在城镇学校就读比例(%)9185.191期性城镇住
20、房保障受益覆盖率17.712123.7525期性(%)居民综合阅读率(%)89.193.589.193.5期性O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76.459082.0890期性2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张)23.52.04.5期性3每千人口拥有执4.685.03.264.0期性业(助理)医师数(常住人口)(人)4每千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张)5.5156.65.086.6期性5城市现存易涝点消除率(%)10048100期性6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2555市区25,县级市20市区55,县级市225期性要求的建成区面积比例(%)7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3.295以上94.595
21、束性8全区河流I-III类水质断面比例(%)77.877.880.884.4束性9突发环境事件次落实市要求76期性数(次)O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人/亿元)0.00430.0040.0210.01束性1标准化避灾安置场所(累计个数)113落实市要求10771800期性2依申请政务服务办件“一网通办”809081.6三90束性率城3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4:11.90:11.94:11.90:1期性城乡融合发展4乡义务教育共同体结对学校(所)落实市要求350县域内融合型、共建型模式的教共体占比不彳氐于80%束性*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落实市要求8.311期性*城乡居民养老
22、保险保障水平是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年人均待遇水平占当年当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三、高质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坚持以人为本,以更优的公共服务、更好的资源供给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新型居住证制度,推动常住人口全面享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实施“一固定、两挂钩”户籍制度。推进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允许进城落户农民同时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原有农村权益,逐步打通制约人和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通道。制定出台“1+N”政策体系,加强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配套保障。全面落实租赁房屋落户及“居住证互认”政策。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新型 城镇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