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和事故制度.doc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和事故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和事故制度.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和事故制度为提高对安全事故的快速反映能力,迅速有效地做好突发笥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及公司财产损失,保护公司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一、为加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实施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公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发生特大事故后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工作的领导,与事故发生地应急救援小组协调,组织成员单位按照预案职责分工,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尽职尽责。当接到特大事故报告后,领导小组成员要迅速到达指定岗位,因特殊情况不能到岗时,经组长同意,由所在部门按职务高低递补。二、安全事故是
2、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群死伤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产生重大影响的各类生产事故。包括因机械伤害、一氧化碳中毒和触电等事故。三、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负责人或有关人员立即报告公司负责人。公司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将事故简要情况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安全综合管理部门等报告,最迟不能超过30分钟。四、报告内容: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估计;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4、事故抢救处理的情报况和采取的措施;5、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救援和处理的有关事宜;6、上报人姓名、联系电话。五、为保证应急救援预案的顺利实施,建立应急救援体系。1、事故发生后,事
3、故发生项目中在组织抢险、保护事故现场同时,按照有关规定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2、公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前往事故现场,确定危险目标,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抢救工作。遇有特殊危急情况,要立即向当地政府、公安、消防、急救中心救援,防止事态扩大。3、各项目部及相关单位要按预案要求,参与抢险救援工作,在救援过程中要听从指挥、密切配合、协调作战,保证抢险救援工作做到有条不紊。六、保障措施1、各生产车间部门要结合实际,建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保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迅有效的投入救援工作,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减少事故损失。2、应定期进行演练,演练次数一年不得少于一次
4、针对起重机械应急预案和演练实施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评审,对演练规定、内容和方法进行及时的修订,也应注意总结本单位及外单位的事故教训,及时修订相关的应急预案。第二篇: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特种设备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特种设备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预案。第二条本预案为县人民政府处理本县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程序和组织原则。本预案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确定使用单位为本单位特种设备事故抢险救援单位。第三
5、条本预案所称特种设备事故,是指在本县行政区域内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包括以下的事故:(一)电梯困人故障或由于剪切、坠落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二)塔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等起重设备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三)锅炉爆炸事故;(四)压力容器(含固定、移动式)泄漏、爆炸事故;(五)压力管道泄漏、爆炸事故。第四条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应当贯彻统一领导、专业分工、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第五条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特种设备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切实履行各自职责,积极配合处理事故应急抢险救援
6、工作,保证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第二章应急处理机构和职责第六条成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任副组长,成员单位为安全生产管理局、公安局、消防中队、乡企局、城建局、广电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相应成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小组,参与现场抢险救援工作。所有小组成员必须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第七条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一)组织指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控制事故蔓延和扩大;(二)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抢险救援工作及事故应急
7、处理的进展情况;(三)落实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部署的有关抢险救援措施。第八条组长的主要职责(一)负责召集、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现场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二)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第九条副组长的职责。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抢险救援措施工作。第三章预防与应急措施第十条电梯、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规定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十一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事故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本单位的特种设备数量、安装位置分布情况;(二)在日常运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可引发事故的
8、故障类型、征兆、应对措施;(三)进行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的组织机构管理网络及抢险救援人员;(四)相应的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在处理事故时的职责。第十二条电梯的使用单位必须委托具有电梯维修保养资格的单位对其电梯进行保养,负责电梯日常维修保养的单位职责如下:(一)应对其使用的电梯的日常安全运行负责;(二)配备与其所保养数量的电梯相匹配的工具、人员、交通工具,在接到电梯困人故障后立即赶到现场进行抢救;第十三条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容易引发事故的特种设备列为危险监控设备,依法实行重点监控。宾馆、酒店、学校、医院、商场等公众聚集场所内使用的及其它容易引发群死群伤事故
9、的特种设备均列入危险监控设备范围。昌明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应列为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第十四条各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设备的特点和应急救援方案的规定,配备必要的设备、工具、救援物品等物资储备。第十五条各使用单位应定期组织本单位的事故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应急演习。第十六条使用单位应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日常性维修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按期安排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后,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第四章事故报告与现场保护第十七条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当立即做到:(一)按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
10、组织抢救,防止事故蔓延扩大;(二)严格保护事故现场;(三)同时向质监局、安监局、消防队等有关部门报告。(四)各成员单位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五章应急处理第十八条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的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主管、分管领导、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按照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抢险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期间不得擅离职守。第十九条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由县政府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批准,立即启动本应急救援预案。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当组长不在时,应按顺序由副组长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第二十条应急预案启
11、动后,各类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抢险救援工作首先应由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救援。第二十一条在应急抢险救援过程中需要有关单位配合的应积极支持、配合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第二十二条参加事故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本预案的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第三篇: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有限公司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了积极应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可能发生的事故,及时、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及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特制定
12、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组织机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公司的领导下,各成员单位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快速、高效、有序开展工作。(一)公司成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指挥机构。1、领导小组组长:生产副总成员:调度室主任安全处长保卫处长办公室主任一炼焦车间主任二炼焦车间主任化产车间主任备煤车间主任财务管理处长2、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经理成员:调度室主任安全处长办公室主任(二)各车间参照公司应急救援组织形式成立相应机构,统一纳入公司的应急救援预案体系中,形成条块结合,上下信息畅通、指挥灵活的系统。二、领导小组和指挥机构的职责(一)组织各车间及有关单位落实应急救援预案中的各项措施,在事故发生
13、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有效控制事故,力争把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二)根据事故发生情况,接受相关部门的应急救援调遣;(三)负责事故现场处置的技术支持;(四)组织或参与事故调查;(五)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根据变化情况,及时提出组织机构和人员组成的调整的意见,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订和补充。三、办事机构职责(一)根据总指挥的命令,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应急救援的各项措施;(二)负责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三)协调专家组提供技术支持;(四)组织或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五)组织应急救援的演练。四、事故应急救援的演练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应纳入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
14、案并报迁安市质监局备案。同时与有关部门形成统一的协调机制,与公安、消防、安监、医疗卫生等部门明确具体联系部门、联系人、联系方式。各车间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纳入公司的统一预案。五、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程序(一)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发生事故的车间应将事故情况报公司总调度室。报告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情况、伤亡人数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二)总调度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报告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和总指挥,同时向迁安市质监局和迁安市安监局报告,由总指挥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三)根据总指挥的命令,立即组建现场救援组,明确现场组长、副组长及成员单位,并第一
15、时间赶到现场,实施现场救援工作和协查处理。(四)现场救援组到达后,根据指挥部的命令,按照职责分工,立即开展救援工作,听取事故发生单位的汇报,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制定抢险方案,并按分工组织实施。成立现场指挥机构后,可根据事故性质下设:1、现场处理组。负责传达贯彻领导的指示,报告处理情况,协调有关单位分工合作进行救援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2、专业抢救组。负责对事故进行现场抢救。3、警戒保卫组。负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组织危险区内的人员撤离,劝说围观人员离开事故现场,严格防止发生新伤事故。4、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护,保证救护器材与抢救人员。5、交通运输组。负责运送急需
16、物资、器材、装备,运送现场抢救人员。6、后勤保障组。负责保证抢险救援物资的及时供应,负责现场指挥人员和抢救人员的食宿安排。(五)对于重特大事故,要向质监部门申请专家救助,为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六)对于事故还在扩大,不能有效控制,要向上级有关部门求援。六、现场保护事故发生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和损失加重,确因抢险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主要痕迹、物证等。七、物资保障(一)应急救援所需车辆,由公司办公室统一调配。(二)公司为各单位配备充足的救援器材并加强日常管理。八、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特种
17、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_(生产副总)_(安环处处长)_(焦化厂厂长)_(焦化厂电仪主任)_(化产主任)_(设备处处长)_(厂办公室主任)_(财务处处长)_(供销部经理)_(车队队长)_(质计处处长)_有限公司_年_月第四篇: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特种设备应急预案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并使应急救援工作安全、有序、科学、高效地实施,特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定义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1、
18、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它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2、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
19、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等。3、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4、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5、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
20、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三、适用范围上海伟佳家具有限公司工务部及特种设备归口使用部门四: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上海伟佳家具有限公司工务部为特种设备的归口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包括。食堂、家具厂样品摸具(货梯)、叉车归口使用部门、工务锅炉房(锅炉)、家具机修(起重设备)、行政小车班(机动车)、浸渍车间(压力容器)、地板面板车间(起重设备)、家具餐椅线(货梯)、空压机及压力管道由工务部统一开、关机及统一管理。五、工作原则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以及单位自救
21、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应急救援体系力求职责明确、规范有序,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六、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1、成立部门应急领导小组,在工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的领导下,专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所辖各工段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的落实,配合工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组织、协调、指挥本单位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响应、结束、善后处置等各项工作的落实,组建本部门应急队伍,并进行培训和演练等。2、在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领导下,设立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安全委员会主席任组长,主管特种设备的部门经理和人事行政部经理分别任副组长,负责本厂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重大事项决策和
22、具体指导工作。3、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组长主持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面工作,负责向地方政府有关领导上报事故信息。副组长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和人员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和处理,不断完善动态监控和预防机制,一旦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要按照规定在第一时间向安全委员会汇报、负责应急救援交通和后勤保障工作;接受事故报告,提出应急救援处置建议,实施应急救援组织指导协调工作;安排并保障应急救援经费,对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失职、渎职等行为进行监督、调查和处理。七、部门预警机制1、工务部对在用特种设备要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使用部门对在用特种设备至少每月进
23、行一次自行检查,并做好记录2、压力容器严禁超温超压运行,加载和卸载要求缓慢平稳,运行期间要保持载荷相对平稳,压力容器处于工作状况时严禁拆卸压紧螺栓。3、工务部门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做好记录4、使用部门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检验检测机构接到定期检验要求后,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进行检验。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5、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特种设备 应急 救援 事故 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