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供货质量保证协议.docx
《电子产品供货质量保证协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产品供货质量保证协议.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电子产品供货质量保证协议甲方(采购方):乙方(供货方):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及有关规定,双方本着“质量第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为确保乙方销售给甲方或为甲方加工的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不断提高,协商一致签订本协议,并共同遵守。本合约与双方签署的其它协议相冲突的,冲突部分从严从重处理,未冲突部分的效力不受影响。1 .协议产品1.1 乙方同意将本协议的条款作为甲方从乙方购入产品(包括原材料,零件,元器件,组件或成品以及为甲方生产或加工的产品等一切产品及服务)的质量保证事宜,缔结本协议。2 .乙方的质量保证措施21乙方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环境和有害物质管控体系,
2、以确保提供给甲方稳定、合格的产品。乙方应按照国家最新法规在有效期限内主动提供相关体系认证证书(如:IS0900KISOl4001等)和第三方权威测试报告(如:ROHSCCCCE、CB、等)。2.2乙方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乙方企业标准、经双方确认的产品技术规格和甲方技术文件的要求组织制造和检验。当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乙方企业标准、经双方确认的产品技术规格和甲方技术文件要求不一致时,应以最严要求为依据。当实际执行标准与甲方要求不一致时,乙方有责任事前向甲方提出并确认,所供产品必须满足甲方对质量、数量、供货期的要求。2.3乙方有责任让其子供应商建立和维持一个健全的质量管理系统,来保证乙
3、方从其子供应商处购买的或外加工的零部件中没有不合格品。2.4甲方可以要求乙方提供证明文件,表明乙方自己已经确认了其子供应商所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2.5每年度或发生批次质量问题时,甲方有权到乙方生产现场,就乙方质量保障措施的有效性进行核查,通过审核手段,来检查其质量管理方法是否达到甲方的要求。审核可以是对一个体系、或一个过程、或一个产品进行。2.5.1乙方允许甲方接近所有的操作设备、试验中心、仓库及邻近区域,并且可以检查与质量有关的文件,在此情况下,乙方为保证其商业秘密的安全性所要实施的适当措施将会被甲方接受。2.5.2甲方会将审核结果反馈给乙方。如果甲方认为应采取一些纠正措施,乙方应一
4、个星期内拟订措施计划并反馈给乙方,在一定期限内(最多四个星期)执行,并将结果反馈甲方。2.6乙方指定质量保证体系管理的负责人。2.7乙方不被允许将产品的制造全部委托或承包给第三者(以下称乙方外协厂),但以采购标准为基准的产品生产的一部分,乙方委托或承包给乙方外协厂时,必须事先以书面向甲方提出申请,并经甲方品质负责人确认同意后,方可将产品制造的一部分委托或承包给乙方外协厂;乙方对其外协厂制造的产品的质量向甲方承担全部责任。2.8若乙方完全不从事生产而专门进行第三方产品代理经营活动,由乙方对产品质量全部向甲方负责。2.9乙方必须依照甲方规定之交货地点、交货日期、批量、包装方式、出货测试报告进行交货
5、如未依规定或报告不完整,视同不合格处理。2.10乙方应保证其交货之材料为全新制品,其质量必须符合承认书中规格及设计图面规范之要求。2.11乙方在关键性制程必须以统计制程控制工具(SPC)来管控,出货时须附经甲乙双方品保人员协议的抽样水平执行的出货检验报告。2.12乙方应贯彻全过程制程能力管控,关键工位的制程能力Cpk要求达到1.33以上;当工艺限制而无法达到目标时,须提供经甲方确认有效的全检方案并保证其贯彻执行。具体要求由双方达成书面协议。如有任何背离要求的情况,乙方须事先提交书面的改进计划并获得甲方的书面同意。2.13为使产品的批次容易追踪,乙方应根据甲乙双方另行商定的办法,明确区分生产批
6、次并进行批次信息管理。2.14乙方所提供之物料发现包含但不限于下列质量异常时,甲方应知会乙方,要求分析与改善,给甲方造成的损失的,乙方承担赔偿责任。2.14.1甲方进料检验中被判定批退。2. 14.2甲方发现有数量短少,混料,或不合格交货品之异常情形时。3. 14.3制程中或客户端发现有趋势性之不良或重大质量问题,并且造成停线。4. 14.4因来料质量不良造成甲方的客户报怨或退货。5. 14.5环境有害物质超标。6. 14.6乙方所提供零件出现可靠性不良问题。7. 15.为确保甲方实施伸延管理、推动乙方质量控制,研究质量改进,乙方应按甲方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每一生产批次的如下质量信息,包含但
7、不限于:(1)生产不良统计;(2)出货检验报告;(3)日品质报告、月品质报表;(4)相关的检验、试验报告;(5)改进措施计划及实施报告;(6)重大问题的联络书。3.设计、制造条件变更的联络及其他义务告知3.1 乙方在做出任何有可能影响到产品质量的计划性变动以前(如变更设计、生产工艺、产品参数、原材料、辅料、产品技术指标、版本、分供方、制造场所、资财制造商和供应商等),须事前通知甲方,征得甲方的书面批准同意后方可执行,由于乙方未通知甲方,擅自发生变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甲方有权拒收擅自变更后的产品及做出相应处罚。尤其是在下列各项之一变更时,甲方可直接批量不合格进行处理:3. 1.
8、1设计变更:给甲方交货开始后,产品设计变更(含材料变更)。3. 1.2变更制造方法:产品制造方法(工程、加工、作业和检查的方法、使用的制造设备等)发生变更时。3.1.3制造场所、乙方外协厂变更:制造产品的乙方工厂或乙方外协厂变更时(更新外购时、或从外协厂转回乙方工厂时)。3. 1.4资材的制造商和供应商有变更时。3.2乙方应将变更事宜书面通知甲方采购部,通知应附变更的缘由,并提供变更后该产品仍然能达到原定产品和质量规格的证明。同时须重新提交样品及资料给甲方,由甲方认可承认后,乙方才能提供更改后的产品;如果样品未得到甲方认可,乙方仍需按原生产参数提供产品。3 .3甲方认为有必要对产品实施第3.1
9、点各项之一变更时,立即书面通知乙方,甲乙双方在协商基础上实行变更。4 .4乙方本身所发现的重大质量异常或不良,会对已经交货到甲方的产品产生不良影响时,应主动通知甲方做处置,若乙方有未告知或故意不告知之事情者,乙方应负责全部善后处理及赔偿处罚之责任,情节重大者,将被取消乙方供应商资格。3. 5乙方所提供之物料、产品及相关服务,应确保物料、产品及服务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专利权、使用权、所有权、保证书或特许权等,若有侵权、盗版之情事者,由乙方负责处理,给甲方造成损失的,乙方承担赔偿处罚责任,情节重大者,取消乙方供应商资格。3. 6乙方新设备生产的产品或乙方改模、修模后生产的产品,须提
10、交甲方承认认可。8. 7当包装不合理时,乙方须书面提出申请,由甲方工程、物流、品质核准后,乙方方可使用新的包装方式,否则造成的一切损失全部由乙方承担。9. 8乙方如在正常生产中发现问题或漏检验造成的批量不良,应立即提出异常报告甲方,甲方根据实际紧急情况提出处置意见,乙方不得在不告知的情况下将可疑品或不良品直接交货至甲方。10. 乙方未经甲方书面承认认可的任何形式任何性质的私自变更,甲方可对乙方做出处罚,处罚金额为货款总额的20%或2000元择高者,如果给甲方造成损失,由乙方全部承担,4 .记录及追溯性管理4.1 乙方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在生产的各阶段对产品及物料的质量状态进行有效标识,应
11、有相关记录,能够达到有效的追溯。4.2 乙方有产品的检查、试验等结果的记录,至少要在作为文件保存要求的执行期限内妥善保管。4.3 乙方应确保其产品符合甲方的要求,按双方约定适用的标准进行货物在发货前的出货检验,应甲方要求,乙方应及时提供甲方要求的证明其产品符合产品规格要求,质量要求的检验报告或证明文件。4.4 乙方应至少保留三年所有产品的生产流程的质量记录,质量监控测试记录,以便随时应甲方要求提供。4.5 乙方对于产品符合安全法规方面的要求,如此类产品的生产流程、质量记录、质量监控测试记录则应保留五年。4.6 乙方出货时须在外箱及箱内最小包装均贴上出货合格标签,标签内容须保持一致。乙方提供的零
12、件标签至少包含以下内容:供应商名称代码、材料名称、材料规格、材料品号、生产日期、数量、检验标识等;乙方出货时,涉及环保材料的,材料外箱须贴环保标签(环保标签与出货标签必须在外箱的同一面),如未依规定或报告不完整,视同不合格处理。4.7 7除有关法律要求之外,乙方对其产品应有(包含但不限于)如下标识和记录:(1)产品型号;(2)产品批次;(3)生产日期;(4)强制认证标识;(6)执行标准号;(7)物料记录;(8)物料标识;(9)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记录;(10)产品状态标识。4.8 乙方所有出货产品必须有可追溯产品序列号(包材,电子原件及生产耗材除外)4.9 乙方可自行保留以上文件,在需要提供时可以
13、准确及时地提供给甲方。5 .产品标示及包装防护要求5.1 乙方在产品的全过程中,如装配、搬运、包装、运输及贮存等过程,应对产品进行充分防护,以使产品不受损坏。5.2 乙方出货标示必须符合甲方要求之约定,若乙方未依约定包装及标示交货时,甲方有权按批次不良进行退货。外箱及箱内最小包装应包含内容完整的标签。6 .甲方验收6.1在乙方制造产品前,须向甲方对图纸、规格书、样本等(如果有的话)等进行书面确认。乙方交付物料须按甲方采购订单中“品号/品名”栏所描述的内容,制作甲方要求的样品规格书、产品资料、送货单、物料标签等文件。若要求不全面、不清楚、相互冲突等异常,乙方必须与甲方确认后,并得到甲方认可才可交
14、付。制作提交如下文件(包含但不限于)给甲方认可,甲方评估后决定是否签订承认书及同意乙方生产。(2)工程图纸(3)出货检测项及检测报告(4)产品零部件信息(BOM)(5)全尺寸测量报告(6)关键制程参数管控表(7)制造流程图(8)SGS报告(或符合国家第三方检测机构),物料清单及物质成分调查表,MSDS清单。(9)电气性能测试(IO)关键器件安全测试(11)包装方式及储存要求(12)过程能力分析(InitialProcessStudy,Cp&Cpkmeasurements),大于1.33,抽样数需大于35pcs(塑胶件、五金件、连接器必做)(13)质量控制计划(QUalityControlPla
15、n)(14)信赖性实验测试报告(ReliabiIityTestReport)(15)材质证明(MaterialPerformanceTestResults,e.g.:CofC,MaterialDeclarationForm)6.2甲方依据国家标准及双方确认技术规范对乙方交付的产品进行检验,甲方可以根据乙方来料情况采用以下两种检验方式的任意一种来判定来料是否批次合格。6.2.1抽检,允收水准为,每批次按GB/T2828.1-2012抽样方案,以下AQL水准执行检查。(1)电子件&线材:CRl=O,MAJ=O.4,MIN=1.O(2)结构件&包材件:CRl=O,MAJ=O.65,MIN=I.5(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产品 供货 质量保证 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