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坤创伤心理援助浅谈.ppt
《程坤创伤心理援助浅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程坤创伤心理援助浅谈.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程 坤长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012-07-10创伤心理援助浅谈Part I、理论部分Part II、实务部分、实务部分 关于创伤 关于援助对象 关于创伤心理援助 关于援助者l 基本原则l 协助创伤者l 避免四种不良反应l 援助受创者表达情绪l其它Part I、理论部分什么是创伤?什么是创伤?1.1.创伤事件是毁灭性事件创伤事件是毁灭性事件创伤创伤是由创伤事件引起的,创伤事件对人的生命、身体,以及重要的价值生命、身体,以及重要的价值造成损害或丧失。它是由毁灭所造成的精神打击及应对过程精神打击及应对过程。由于上述损害或丧失,个体原有的生活适应被摧毁,这可能包括:身体完整性、亲人、家园、工作、爱
2、社会网络、事业、财物,更可能包括:梦想、希望。一、关于创伤一、关于创伤心理创伤的范围心理创伤的范围1.危及生命的“天灾”与“人祸”造成的躯体伤害、精神伤害2.重大生活事件3.当事人因目睹事件而诱发的后果4.看似微小、却长期持续的来自家庭内部不良事件和关系所带来的创伤等 5.还有人为所造成:如交通事故、强奸、绑架案件等6.其他重要事件引发的如十年文革、三年自然灾荒、抗美援朝、内战与台湾之间的对抗造成家庭分离等。再如抗日战争、南京屠杀。-创伤性集体记忆。2.2.创伤是强加于个人的,个人对遭受创伤没创伤是强加于个人的,个人对遭受创伤没有准备(责任)有准备(责任)创伤不同于某些危机(例如正常的丧亲或
3、者离婚),它通常是突发性事件个人对创伤事件没有准备(责任)创伤是强加给受难者的尽管如此,还是有受创者会有内疚自责反应3.3.创伤体验和反应是正常人对异常事件的正创伤体验和反应是正常人对异常事件的正常反应常反应任何遭遇创伤事件者均会有创伤体验和反应创伤体验和反应,这些反应是人在遭遇灾难时的自然反应。创伤反应不是心理障碍。援助中要向受创者强调他们反应的正常性,这可以避免次级障碍,又可以促进受创者放松。创伤后的生理反应创伤后的生理反应以一般应激综合征为特点 动员期:动员期:以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为主,伴有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此时会有神经抑制、肌肉松弛、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胃肠粘膜溃疡、血糖升高等。
4、抵抗期:抵抗期: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如机体代谢率增加,炎症、免疫反应下降,胸腺、淋巴组织缩小。机体表现出适应能力、抵抗力增加,同时防御贮备能力消耗,对其它应激原的抵抗力降低。衰竭期:衰竭期: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升高,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下降,机体内环境明显失衡,应激反应的负效应陆续出现,与应激相关的疾病、器官功能衰退,甚至休克,死亡都可在此期出现。刺激刺激A刺激刺激C刺激刺激B刺激前刺激后三大三大三大三大症状症状症状症状肾上腺肥大肾上腺肥大肾上腺肥大肾上腺肥大胸腺,淋巴胸腺,淋巴胸腺,淋巴胸腺,淋巴节萎缩节萎缩节萎缩节萎缩胃溃疡胃溃疡胃溃疡胃溃疡创伤后的心理反应创伤后的心理反应反应
5、反应可能的反应内容可能的反应内容暂时性震惊状态暂时性震惊状态否认否认 “这不是真的!”“这不会发生在我身上!”“睡一觉后一切就会还原。”混乱混乱 手足无措,随机做反应害怕和恐惧害怕和恐惧 担心灾难会再发生;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悲伤悲伤 悲恸和痛苦的体验情绪麻木情绪麻木 木然,不能对信息的意义进行加工,大脑空白怀疑怀疑 怀疑事情的真实性;怀疑存在的真实性小结:创伤后的反应小结:创伤后的反应1、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胃部不适,恶心,腹泻,头痛,疲乏、入睡困难等身体反应;心理反应表现复杂多样。2、心烦意乱,紧张焦虑,容易发火,指责抱怨,愤怒,行为
6、失控。3、孤立无助,悲痛欲绝,沮丧无望。4、注意力不集中,照顾不好自己和家人,弄不清楚时间和地点。5、茫然失措,行为笨拙;还有的人会在灾难过去之后仍然反复回想灾难的场景,甚至睡觉都会被噩梦惊醒。6、借酒浇愁、吸烟增加,甚至服食毒品以缓解痛苦。最严重的心理反应:最严重的心理反应:严重者,景常现;如电影,常回放;严重者,景常现;如电影,常回放;胆子小,很害怕;不理人,少说话。胆子小,很害怕;不理人,少说话。灾难后的一般心理反应:灾难后的一般心理反应:大灾难,有影响;犯糊涂,心慌张;易上火,做噩梦;心里愁,常喝酒。大灾难,有影响;犯糊涂,心慌张;易上火,做噩梦;心里愁,常喝酒。4.4.受害者的解决问
7、题能力和应对机制会暂时受害者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应对机制会暂时受损受损/失效失效由于创伤摧毁的范围和程度关系,个人解决问题的外部条件被广泛地剥夺。由于外部条件被广泛剥夺,个人的一些积极应对机制趋于失效(因为积极应对通常会利用外部条件)。由于应对机制失效,个体便无 保护地暴露在打击面前。5.5.创伤过程的创伤过程的阶段阶段创伤阶段有几种不同模型,此处为Van Gennep模型的修改版。阶段一:否认阶段一:否认 阶段二:悲伤阶段二:悲伤 阶段三:惊慌阶段三:惊慌 阶段四:认同阶段四:认同5.5.创伤过程的创伤过程的阶段一阶段一否认否认 u 否认否认是拒绝侵入“安全泡”的一种本能式的反应u 否认大都发生
8、在灾难降临之初,随着时间进程而逐渐减弱u 否认通常是无效的5.5.创伤过程的阶段二创伤过程的阶段二悲伤悲伤u悲伤是真实且必要的哀恸u悲伤是对丧失的情绪反应u许多文化都不太认可悲伤,而倾向于抑制它 “孩子,不哭!”“汶川不哭,中国不哭!”“悲伤表示软弱”“悲伤是消极的,不是建设性的!”“微笑,这个世界就会跟着你笑”u丧失总是有不可逆转的特性,受创者的生活无法回复原样u悲伤是对丧失的真实反应,透过悲伤可以确认丧失(净化式的告别)u所以悲伤是接受丧失的必要一环u跟受创者一同落泪不是罪过 5.5.创伤过程的创伤过程的阶段三阶段三惊慌惊慌 u惊慌是面对不可逃避又不可知的未来的反应u惊慌是对下一刻、对未来
9、作反应u惊慌的实质是说:“我不知道我要到哪里去?”“我不知道前面是什么”“我不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u所以,惊慌中孕育着转机 5.5.创伤过程的创伤过程的阶段四阶段四认同认同 u认同是一个浴火重生的过程u认同是凤凰涅槃样的过程,是新人的出生u认同是重建“我”和“我的”u认同包括“我不再是”和“我是”认同也包括“我将”和“我要”二、关于援助二、关于援助对象象1.1.创伤者需要在自己周围建立一个安全岛创伤者需要在自己周围建立一个安全岛 失去安全感是创伤者最重要的体验 原来给他带来安全感的事物(屋子、亲人、关系、熟悉的环境)失去了 受创者急需要一个安全的区域(实物的和/或精神的)这个安全岛的“入口”须
10、真正由当事人控制 理解受创者会拒绝一些人的帮助 受创者只会让真正信任、理解、关心的人进入!2.2.我要回到以前的样子我要回到以前的样子 遭受创伤的一个自然反应是要求“复原”“我要妈妈回来”,“我要找回我的”对这一倾向要特别小心做反应二、关于援助二、关于援助对象(象(续)3.3.创伤者往往都有愤怒和内疚创伤者往往都有愤怒和内疚 人在遭受损害时的自然反应之一是愤怒愤怒 因为愤怒是反击、报复或者自卫所必要的心理基础 但是灾难中愤怒的逻辑对象(造成损害者)是非人格的力量 此时愤怒情绪会以转移的方式表现出来 转移的对象可以是另外某个人或者组织,也有可能转移到自己身上 当愤怒转移到自身时,往往变成了内疚或
11、自责4.4.创伤者可能会拒绝帮助创伤者可能会拒绝帮助 帮助会唤起恐惧经历 帮助意味着承认事件的真实性 “迁怒”也可能是拒绝帮助的原因 前面的受助经验造成二次创伤三、关于三、关于创伤心理援助心理援助1.1.创伤心理援助不是心理治疗创伤心理援助不是心理治疗 受创者大多是心理机能健全的正常人 需要的是支持、陪伴,而不是矫正2.2.创伤心理援助的基本目标包括创伤心理援助的基本目标包括 协助创伤者表达打击后的情绪痛苦 协助创伤者正视和接受所遭受的丧失 协助创伤者重建生活的目标3.3.创伤心理援助可能要兼顾实际层面与心理层面创伤心理援助可能要兼顾实际层面与心理层面 所有创伤者都有急迫的现实困难和问题 许多
12、情绪问题来自现实生活困难4.4.心理援助需与创伤经验的不同阶段相配合心理援助需与创伤经验的不同阶段相配合 援助需与创伤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配合 援助需与创伤者个人反应特点相配合三、关于三、关于创伤心理援助(心理援助(续)5.5.协助关系的稳定是重要的协助关系的稳定是重要的 目前有各类人员来到灾区进行心理救助,大多数来灾区的受过劳动部培训的心理咨询师都游走在各个难民营地和学校,助人动机都非常高涨,但一般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有的难民营一天最多接待了6批“专家”,“专家们”离开的时候也没有任何工作记录留给难民营的管理人员,各个“专家团”都不知道前一波做了什么,还需要哪些后继处理。我姐姐形象的告诉我:
13、就像灾民的伤口刚刚缝合后,第一个专家来打开看看,说“你很痛吧?”然后离开;第二个专家来打开看看,说“你很痛吧?我很难过。”然后离开。接着是第三个专家来打开看看,说“你很痛吧?我真的很难过。”(摘自钟杰自前线来的信)四、关于援助者四、关于援助者1.助人者也是受创者u被拒绝u无效u无助u冲突u个人潜在的伤痛被触动四、关于援助者四、关于援助者2.2.防止替代性创伤防止替代性创伤u 替代性创伤是援助者在长期暴露于受创者的伤痛中,所产生的以认同创伤者遭遇为核心的创伤。u 替代性创伤的主要原因是在援助过程中失去了界限。u防止替代创伤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自省能力。Part II、实务部分心理创伤为何需要干预心
14、理创伤为何需要干预1.面对灾难,总会有6到8遭到心理创伤的幸存者最终选择了自杀2.临床上许多难治愈的抑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均与过去创伤未解决有很大的关系3.心理创伤常常会引起儿童的个性缺陷,如:性格孤僻、人际关系紧张等等因此急性危机干预和创伤后的干预尤为重要因此急性危机干预和创伤后的干预尤为重要在大学生群体中创伤事件发生频繁发生频繁注:数据来源于对766名医科大学生的调查心理创伤为何需要干预心理创伤为何需要干预一、助人的基本原则基本助人态度和技能是创伤心理援助的基础基本助人态度和技能是创伤心理援助的基础 同感理解 搁置自己的观点、想法,慎用评论 积极关怀和尊重 真诚和真实 反应性倾听 谨慎使
15、用指导性技术创伤援助需要积极主动的倾听创伤援助需要积极主动的倾听 因为创伤援助的时间限制,因为受创者心智基本健全 在倾听中发掘力量和希望二、援助者需协助创伤者在抚慰中表达在抚慰中表达(情绪和感受)在支持中探索在支持中探索(意义、接受、告别)在鼓励中重建在鼓励中重建(生活目标、希望)创伤四个阶段创伤四个阶段在创伤的当时(急性应激障碍)12天后12周后13个月后第一阶段:像父母亲第二阶段:像教师第三阶段:像治疗师第四阶段:像哲学家不同阶段协助者角色不同阶段协助者角色第一阶段:创伤的当时(像父母亲)第一阶段:创伤的当时(像父母亲)大脑反应处于原始水平,此时的干预措施也应该是原始的,像父母亲:1.给受
16、害者吃的或喝的2.给受害者裹上毛毯等使他们感到温暖(提供住处等)3.送受害者回家4.给受害者电话让受害者打电话给家人或亲属5.帮助受害者找到遗失的财物要点:此时做比说更原始,做更重要要点:此时做比说更原始,做更重要第一阶段:创伤的当时第一阶段:创伤的当时此时他们很难作出理智的决定,因此应该帮助他们1、应付警察、记者、保险等2、给受创者机会谈自己的经历(稍后),但不要催促3、帮助受创者熟悉周围环境4、应对失眠和闯入性回忆5、计划下次协助干预原则干预原则心和心的接触如果可以,以肢体接触受害者(需要观察受害者反应),因为接触是原始的少说多做简单的语言,如:“我在这里可以帮你”不要做不要做1.缩小事件
17、的影响2.责备受到创伤的人3.愚蠢的玩笑(原始状态的大脑不懂玩笑)4.寻找刺激(满足好奇心,如:问多少人受伤或死亡等等)5.不公正的猜疑6.忘记发生的事件应该做的应该做的1.保护受害者,给受害者安全2.承认事件的影响3.激活支持系统4.心理教育(在第二阶段开始)第二阶段:第二阶段:12天后天后 像一个教师组织一个团体(组织一个团体(8 81010个受害者)个受害者)安静的环境、充足的时间(谈出故事)建立一个共同的叙事环境建立一个共同的叙事环境1.帮助受害者从异常的记忆(破碎、混乱、无序、片断记忆)转化为正常记忆(编码记忆)2.促进小组的凝聚和支持3.帮助受害者解决内疚和怀疑每个受害者所描述的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伤 心理 援助 浅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