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主题活动.docx
《竹子主题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子主题活动.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竹子主题活动篇一:“竹文化”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竹文化”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一、课程研究的背景 1、新课程的实施呼唤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行动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被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这既符合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又满足了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 审视我们国家在中小学阶段的课程实施,课堂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的掌握,而知识的掌握又过于依赖于识记,所以学生在动手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方面明显不足。在新课程改革中,虽然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了国家
2、课程,但是仅凭每星期的两节课,我们能做些什么?为了寻找一种合适的教学模式来解决这一矛盾,我们提出了“竹文化”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另外,从教师层面来看,目前我校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知识淡薄,更缺乏实践经验,在这些方面我们有需要也有必要进行课题研究。 2、农村学生成长渴望综合实践活动 我校地处象山半岛西部山区,学生主要是当地的农村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整体状况是学生不如城区孩子见多识广;另外在这些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占到了全体学生的73%,她们从小就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动手实践能力普遍较弱。 另外,我校20%的留守学生和10%的外来民工子弟在生活中也缺少锻炼,动手能力普遍不高
3、这些都需要训练和提高。为此,我们提出以“竹文化”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力图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脱离自然、.生活的现状。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增进课堂教学与.实践的联系,促进学生全面的、个性化的发展。 目前,青少年儿童校外文化阵地缺乏,活动内容单一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青少年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容易导致一些青少年迷恋网吧、沉迷上网,甚至在社交中受到.不法分子的引诱而走向歧途,从而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据象山日报记者反映,他们在长期的暗访和随机采访中发现,有7成的少年儿童认为,现在可供玩耍的地方越来越少,他们的课余生活都在家里或有偿培训班里度过,生活枯燥乏味。 另外,在采访中了解到:家
4、长普遍认为城镇留给孩子的空间太少。当前学生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较重,再加上独生子女成长过程相对孤单,他们需要更多地参加一些.活动来释放压力。而有关部门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我县户籍人口中,未成年人8.49万,占全县16%。(不包括外来民工子弟)节假日加上假期,少年儿童一年中有164天课外时间,而可供少年儿童活动需要的设施却是凤毛麟角,远远无法满足少年儿童的活动需要。 而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地区,情况更不容乐观。由此我们认识到学校教育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它能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走向自然,走向.,最终发展自我。我校的“竹文化”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想通过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使
5、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和知识,在实践中培养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能力。 3、竹乡经济发展需要综合实践活动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竹子在人们生活中的经济价值逐渐从学生的视线中消失,竹文化的众多精髓也不复存在,这些都影响了竹乡经济的发展。而竹文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无疑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了解认识了竹乡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这为以后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促进竹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二、课程研究的规划 1、课程目标 充分利用学区丰富的毛竹资源,以“竹文化”为校本课程载体,通过学生动手制作、.实践、问题探究、主题学习等活动,丰富学生对“竹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综合实践
6、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并达到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开发课程的水平、促进学校特色化发展的目的。 2、拟开发的“竹文化”内容 (1)竹的生命:毛竹的生长过程、生长环境、生长规律,毛竹的种类、特点、特性等; (2)竹的价值:笋的食用价值,烹饪方法,竹的用途; (3)竹的文学:已有诗文诵读,文学创作; (4)竹的风采:绘画、制作、雕刻、粘贴等创作活动; (5)竹的奥秘:实验基地参观,演奏与游戏,研究与实践(如何增加毛笋的产量?毛竹生长如何受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等)。 将“竹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为二大类:认知类和动手操作类。在第一学段,二类内容混合编排,除介绍一些竹子的基本知识外,学习内容仍将以动手实践
7、类为主。第二学段中,每个同学可以选择参加一门制作(或小课题研究)课程,以体现课程设置的主要意图;同时以校本课程读本的形式,补充介绍相关“竹文化”的一些知识,供四年级以上学生阅读。3、课程实施的原则 (1)亲历性原则。教师应利用各种物质条件、精神条件和.条件,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具体、现实的情境,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生活中去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使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实践来获得探究问题、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自主性原则。既包括教师“教”的自主性,更要求学生“学”的自主性,应当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目标自主选择主
8、题内容和活动场所,自创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设计、开发、行动、体验乃至创造。 (3)协同性原则。综合实践课程的整合性特点表现在目的上,就是要使学生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应当注重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4)、开放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放性特点,使它不仅要向学科课程领域开放,也要向实践活动领域开放;不仅要向教室以外的学校空间开放,也要向学校以外的广泛.空间开放;不仅要向学校全体师生开放,也要向.各种机构和各类人员开放。 三、课程实施
9、的过程 (一)课程实施的准备. 1、成立竹文化活动研究小组 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开始着手准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由后勤办老师负责落实各个活动室和展览室的安排布置,执教老师负责落实教学的内容和一些必备工具的添置。 2、制订竹文化活动实施方案 在制定竹文化活动实施方案时,我们的思路 是:兴趣先行、课程跟进、全面推开。课程实施初 期,为了少走弯路,丰富教师的一线实践指导能力, 我校先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竹文化”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目的在于给各个执教老师自身培训的同 时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经过一学期的努力, 执教老师对综合实践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作讨论课程实施方案 品也相继展示在走廊文化中
10、从而大大激发了全体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作品组图) 3、落实活动时间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采用内外结合、课表调整、课外管理的原则对竹文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时间做出了重新调整。规定每周两课时,一学期30课时;每学期3-4次课外实地考察活动和举办一届学生作品展。 4、确定课程的具体内容 (1)认识自然;(2)自我发展;(3)走进.。 根据实验情况,我们确定了全面实施“竹文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 篇二:4月主题 竹 产生背景:竹是自然界的一种植物,但它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各样的竹竿、竹担、竹筐、竹席子等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竹笛、竹制品、竹玩具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就连诗人画家也把
11、竹做为他们常常赞颂的对象。可见竹的情节无所不在。当孩子们从观察竹子到寻找生活中竹的用途的时候,他们睁大了双眼,他们的眼神充满了好奇的热情。因此,我们决定与幼儿一起探访我们身边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竹。开展准备:1.家长资源,请家长协助收集各种竹制品,关于竹的资料和图片。2.利用社区资源,联系幼儿.实践的场所:公园、竹器店等。3.墙面布置一些与竹有关的画、图片及幼儿绘制的画和制作的手工艺品。4.区角布置一些关于制作竹玩具的工具,布置竹制品展示角。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认识各种竹,了解竹的生长过程和用途。2.引导幼儿探索竹对我们生活所起的贡献。3.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12、活动内容记录:1.:参观竹林、参观竹器店2.语言:谈话:节节高谈话:竹子的生长过程故事:小猫钓鱼表演:熊猫一家3.科学:妙用竹竿竹篾制品竹浑身都是宝有用的筷子笛声悠悠4.计算:数竹筏测量高矮长短比较以内的加减5.美工:绘画:竹子吹画:翠竹竹叶贴画制作:风筝制作:扇子欣赏:竹篾制品6.音乐:熊猫咪咪牧童短笛扇子舞欣赏:筷子舞7.体育:竹高跷比赛跳竹竿骑竹马放风筝8.家园开放日:调查:有用的竹竿班会:竹子发布会亲子游戏:跳竹竿舞品尝:竹筒饭和竹笋菜活动具体开展过程:活动一:.实践:参观竹林设计思路:方案活动的第一天,教师带幼儿参观了附近公园的竹林,一片青翠的竹林呈现在幼儿的眼前。孩子们一下子涌入了
13、竹林,有的在捡竹叶,有的在爬竹竿,有的在捉迷藏,有的在看竹笋。孩子们兴奋的玩耍着,时不时的有很多孩子跑来问了很多问题。于是我就把这些问题记了下来,请来了护林员叔叔为大家作答,孩子听的可仔细了。活动进展: BRP/P教师联系附近公园的竹林,带领幼儿玩一玩。在玩的过程中提出相应的问题,发现认识竹的外形、构造(笋、竿、叶、竹节、竹膜等)听护林员叔叔介绍竹子的生长过程和种类。幼儿表现:孩子们边玩边提出了许多关于竹的问题:洋:为什么竹子是一节一节的啊?飞:这棵竹子好高啊,它有多大呀?丽: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竹子小时候叫竹笋,长大了又叫竹子呢?超:叔叔,我也有一个问题,种了这么多竹子有什么用啊?陵:我知道
14、竹笋可以吃的,我最喜欢吃竹笋烧肉了。教师回应:听了孩子们提出的各种关于竹的问题,发现孩子们对于我们大人平时很常见的竹观察很细致,充满了好奇。在护林员给小朋友做介绍的时候,孩子们对于竹子更是有很强的探讨兴趣。因此,我决定从幼儿的观察与兴趣入手,开展此方案活动。 活动二:绘画综合活动:竹子活动进展:孩子们已经参观过竹林,对竹子也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他们对竹子的直观感受如何呢?大家决定把它们画下来。首先是写生活动,在小朋友画好初稿后,再进一步体验竹,近观的欣赏一些竹子的结构布局等,最后用水墨画表现竹子的乐趣。子活动一:竹林写生在校园里观察竹林,对竹子进行铅笔写生活动,要求仔细看一看竹子的叶子和竹竿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竹子 主题 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