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试卷及答案10套.doc
《统计学基础试卷及答案10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基础试卷及答案10套.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统计学基础课程试卷库A一、填空(20分) 1、工厂数、商店数属于 变量,而产值、销售额是 变量。2、某地区工业产值95年是94年的120%,96年是94年的150%,则96年比95年增长 。3、95年我国国民收入中消费与积累的比例是73.2% :26.8%,这个指标是 。4、在重复抽样的条件下,抽样单位数扩大为原来的4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5、 分别是 和 的计算公式。6、标准差是说明 代表性大小,抽样平均误差说明 代表性大小,他们的数据愈大,说明其代表性 。7、从变量之间的变动方向是否相同划分,相关关系可以分为 和 。8、强度相对指标有 与 两种计算方法。9、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区别在于调查
2、单位是 ;而填报单位则是负责的 单位是 。10、形成次数分布数列是由 、 两部分组成。二、单项选择(10分)1、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A 实物单位和货币单位 B 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 C 无名数 D 无名数和有名数2、现有5名考生的成绩分别为55分、74分、78分、81分、92分,则可以说( )A 5个变量的和为380分 B 5个变量的平均数为76分 C 5个变量值的一般水平为76分 D 5个变量的全距为37分3、某工业局要观察所属25个企业的生产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25个企业的生产设备数 B 25个企业中的每一个企业 C 25个企业中每个企业的设备数 D 25个企业的每台生
3、产设备4、下列指标中哪一个可用来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的差异程度(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标准差系数5、平均值标的分子分母必须属于( )A 同一总体B 不同总体 C 同一总体或不同总体 D 无法确定6、在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少购买商品2%,则物价指数为( )A 90.00% B 102.04% C 91.91% D 109.18%7、某学校学生人数逐年有所增加,95年比94年增加8%,96年比95年增加15%,97年比96年增加10%,则95年97年学生人数总体增长速度的算式为( )A 8%15%10% B 8%+15%+10% C 108%+115%+110%
4、 D108%115%110% E108%115%110%100%8、据统计指数的内容不同,指数分为( )A 个体指数与总体指数 B 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 C 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 D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数指数9、众数是变量数列中( )的变量值。A 中间位置 B 次数最高 C 变量值最大 D 最终位置10、在回归直线y=a+bx中,b表示( )A 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增加a的数量 B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增加b的数量 C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增加量 D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的平均增加量三、多项选择(10分)1、如果所计算的标志变异指标接近于零,则说明( )A各个总体单位标志值没有差
5、别 B 每个标志值都可以作为代表 C 所平均的标志值是可变的 D 平均数的代表性较小 E 平均数的代表性较大2、统计总体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 )A同质性 B大量性 C具体性 D社会性 E差异性3、下列指标中哪些属于数量指标( )A总产值 B劳动生产率 C工厂数 D职工人数 E流动资金4、不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 )A总是大于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 B总是小于平均抽样的平均误差 C有时大于有时小于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 D在n/N很小时,几乎等于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 E在(1nN)趋于1时,可采用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的方法计算。5、以下指标是强度相对数的有( )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B人口密度 C平均亩产 D
6、人口自然增长率 E平均工资四、简答题(15分)1、影响抽样单位数目多少的因素有哪些?2、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有何不同?3、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有何不同?(用公式说明即可)五、能力训练(30分)1、某企业总产值和职工人数的资料如下:月份3456总产值(万元)1150117012001370月末职工人数(千人)6.56.76.97.1试计算该企业第二季度平均每月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为调查农民生活水平,在某地5000户农户中采用不重复简单随机抽样抽取了400户进行调查,得知这400户中有彩色电视机的为87户,试以95%的把握估计该区全部农户中拥有彩电的农户所占比率。又,若要求抽样
7、允许误差不超过0.02,问至少应抽取多少户作为样本?3、某百货公司三种商品销售额与价格变动资料如下: 名称 基期销售额(万元) 报告期销售额(万元) 价格变动率% 甲 50 60 -5 乙 30 20 +8 丙 100 120 0要求编制销售额总指数,物价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并对销售额变动进行绝对数和相对数分析。六、案例分析(15分)2000年,经济增长加快,综合实力增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94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增加速度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生产业增长2.4%,第二产业增长9.6%,第三产业增长7.8%,按现行汇率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美元。2001
8、年,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5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了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10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49069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32254亿元,增长7.4%。2002年,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跃上10万亿元的新台阶,达到1023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了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83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52982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34533亿元,增长7.3%。2003年,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16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了
9、9.1%,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47亿元,增长2.5%,减慢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1778亿元,增长12.5%,加快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7669亿元,增长6.7%,减慢0.8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6.9%,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长6.6%,房地产业增长5.3%2004年,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744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72387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43384亿元,增长8.3%。第一、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
10、率为9.2%和29.0%,分别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2005年,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718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86208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73395亿元,增长9.6%。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2.4%、47.3%和40.3%。我们可以从国家统计局分布的我国2000年到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部分资料看出这几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快速的增长趋势。思考题1、 根据案例编制时间数列,并说明他们属于时间孰劣的那一种类
11、2、 并用案例说明所编数列的特点。3、 根据编制的时间数列计算水平分析指标和速度分析指标。统计学基础课程试卷库B一、单选题。(20分) 1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 B、机器台数 C、工业总产值 D、车间数2变量是( ) A、可变的质量指标 B、可变的数量指标和标志 C、可变的品质标志 D、可变的数量标志3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4调查大庆、胜利等几个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普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5代表性误差( )。 A、只有非全
12、面调查中才有 B、只有全面调查中才有 C、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有 D、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没有6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A、 750和2500 B、 800和2250 C、 800和2500 D、 750和22507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是( )A、划分各组界限 B、选择分组标志 C、确定组数 D、确定组距8199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7688亿元,这是( )。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总体总量指标 D、平均指标9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提高4.5,实际执行结果提
13、高了6,则全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为多少,超额完成多少( )。 A、133.33、33.33 B、101.44、1.44 C、101.60、1.60 D、98.43、1.5710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3.8万件,它们 ( )。 A、是时期指标 B、是时点指标 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11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A、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D、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12间隔相等的不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公式为( )A B CD13时间
14、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 )。 A、只能是绝对数 B、只能是相对数 C、只能是平均数 D、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14直线回归方程中,若回归系数为负,则( )。 A、表明现象正相关 B、表明现象负相关 C、表明相关程度很弱 D、不能说明相关的方向和程度15某商店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报告期销售量比基期增加10,那么报告期商品销售额比基期增加( )。 A、1 B、5 C、10 D、316指数曲线yc= abx中,参数b的经济意义是,当x每变动一个单位时( )。 A、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 B、现象的平均增长速度 C、现象的平均增减量 D、现象的环比发展速度17下列指数中属于可变构成指数的是
15、 )。A、 B、C、 D、18有两个数列,甲数列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2.8;乙数列平均数为14.5,标准差为3.7。据此资料可知( )。 A、甲平均数代表性高于乙 B、乙平均数代表性高于甲 C、甲乙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D、无法直接比较甲乙平均数代表性大小19几何平均法平均发展速度数值的大小( )。 A、不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 B、只受中间各期发展水平的影响 C、只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不受中间各期发展水平的影响 D、既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也受中间各期发展水平的影响20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需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问题上( )。 A、前者勿需确定,后者需要确定 B、
16、前者需要确定,后者勿需确定 C、两者均需确定 D、两者都勿需确定二、多选题(10分)1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有( ) A、指标名称 B、计量单位 C、计算方法D、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 E、指标数值2下列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A、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利税总额 C、利税总额D、职工人数 E、固定资产原值3根据标志值在总体中所处的特殊位置确定的平均指标有(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D、众数 E、中位数4几何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有( ) A、 B 、 C、 D、 E、 5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人口密度 C、人均钢产量D、每千人拥有的商业网点
17、数 E、人均粮食产量三、简答题(20分)1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二者有何关系? 2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有什么不同?3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是什么?4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是什么?四、能力训练(50分)1.某地甲乙两个农贸市场三种主要蔬菜价格及销售额资料如表: 品 种价 格(元/千克)销售额(万元)甲市场乙市场甲乙丙0.300.320.3675.040.045.037.580.045.0试计算比较该地区哪个农贸市场蔬菜平均价格高?并说明原因。2、某管理局所属两个企业元月份产值及每日在册工人数资料如下:企 业总产值(万元)每日在册工人数115日1621日2231日甲乙31.535.223023
18、2212214245228计算该管理局元月份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3某企业工人数和工资总额的资料如下:工人组别工人数(人)工资总额(元)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普工32038022400224003040037800技工280420根据资料要求,计算:(1)总平均工资指数(平均工资可变指数);(2)工资水平固定指数,人数结构变动影响指数;(3)从相对数方面分析因素变动对总平均工资的影响程度。(须有文字分析) 4对一批成品按不重复随机抽样方法抽选200件,其中废品8件,又知道抽样单位数是成品总量的1/20,当概率为0.9545时,可否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不超过5?(t=1.96)5某公司所属8个企业的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学 基础 试卷 答案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