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学知识点.doc
《航海学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海学知识点.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 航 海 学(地 文 航 海)第一章 坐标、方向和距离第一节 地球形状和地理坐标一、 地球形状1. 第一近似体地球圆球体航海上为了计算上的简便,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通常将大地球体当作地球圆球体。2. 第二近似体地球椭圆体在大地测量学、海图学和需要较为准确的航海计算中,常将大地球体当作两极略扁的地球椭圆体。 地球椭圆体即旋转椭圆体,它是由椭圆PNQPSQ绕其短轴PNPS旋转而成的几何体(图1-1)。表示地球椭圆体的参数有:长半轴a、短半轴b、扁率c和偏心率e。二、 地理坐标1. 地球上的基本点、线、圈地理坐标是建立在地球椭圆体表面上的。要建立地理坐标,首先应在地球椭圆体表面上确定坐标的
2、起算点和坐标线图网。如图所示:椭圆短轴即地球的自转轴地轴(PNPS);地轴与地表面的两个交点是地极,在北半球的称为北极(PN),在南半球的称为南极(PS);通过地球球心且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赤道平面与地表面相交的截痕称为赤道(QQ),它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任何一个与赤道面平行的平面称为纬度圈平面,它与地表面相交的截痕是个小圆,称为纬度圈(AA);通过地轴的任何一个平面是子午圈平面,它与地表面相交的截痕是个椭圆,称为子午圈(PNQPSQ);由北半球到南半球的半个子午圈,叫作子午线,又称经线(PNQPS,PNQPS);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子午仪的子午线,叫作格林子午线或格林经
3、线(PNGPS)。2. 地理坐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可以用地理坐标,即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来表示。地理经度简称经度,地面上某点的地理经度为格林经线与该点子午线在赤道上所夹的劣弧长,用或Long表示。某点地理经度的度量方法为:自格林子午线起算,向东或向西度量到该点子午线,由0到180计量。向东度量的称为东经,用E标示;向西度量的称为西经,用W标示。例如北京的经度为1162E。地理纬度简称纬度,地球椭圆子午线上某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称为该点的地理纬度,用或Lat表示。某点地理纬度的度量方法为:自赤道起算,向北或向南度量到该点所在纬度圈,由0到90计量。向北度量的称为北纬,用N标示;向南度量的为
4、南纬,用S标示。例如北京的纬度为395N。纬度圈上各点的纬度相等,经线上各点的经度也都相等,经线与纬度圈所构成的图网为坐标线图网。第二节 航向与方位一、 方向的确定、划分与换算1. 航海上方向的划分航海上常用的划分方向的方法有下列三种: (1)圆周法以正北为方向基准000,按顺时针方向计量到正东为090,正南为180,正西为270,再计量到正北方向为360或000。圆周法始终用三位数表示,是航海上最常用的表示方向的方法。 (2)半圆法以正北或正南为方向基准,分别向东或向西计量到正南或正东,计量范围0到180。用半圆法表示某方向时,除度数外,还应标明起算点和计量方向。如:30NE,150SE,3
5、0SW,150NW。 (3)罗经点法如图所示:罗经点法以北、东、南、西四个基本方向为基点;将平分相邻基点之间的地面真地平平面方向称为隅点,即东北(NE)、东南(SE)、西南(SW)和西北(NW)四个方向;将平分相邻基点与隅点之间的地面真地平平面方向称为三字点,其名称有基点名称之后加上隅点名称组成,即北北东(NNE)、东北东(ENE)、东南东(ESE)、南南东(SSE)等八个方向;再将平分相邻基点或隅点与三字点之间的十六个地面真地平平面方向称为偏点,偏点的名称由基点名称或隅点名称之后加上偏向的方向来组成,例如:北偏东(N/E)、东北偏北(NE/N)、东偏北(E/N)等。这样,四个基点、四个隅点、
6、八个三字点和16个偏点,共计32个方向点,叫做32个罗经点。2. 三种方向划分之间的换算根据航海实际的需要,三种方向之间的换算,通常是指将半圆法和罗经点法所表示的方向换算为相应的圆周法方向,其换算方法如下: (1)半圆法换算成圆周法的法则是: 在北东(NE)半圆: 圆周度数 = 半圆度数 在南东(SE)半圆: 圆周度数 = 180 - 半圆度数 在南西(SW)半圆: 圆周度数 = 180 + 半圆度数 在北西(NW)半圆: 圆周度数 = 360 + 半圆度数 (2)罗经点法换算成圆周法的法则是:由于相邻两罗经点之间的角度为11.25,因此,某个罗经点方向所对应的圆周方向,可根据该罗经点在罗经点
7、法中的点数称以11.25的法则确定。在掌握了所有罗经点的意义、命名方法以及四个基点与四个隅点所对应的圆周法方向的基础上,还可依据下列原则来换算:八个三字点的圆周方向等于相应的基点方向与隅点方向的平均值;16个偏点的圆周方向等于相应基点或隅点方向加上11.25。其中,应根据该偏点偏向相应基点或隅点的方向而定:顺时针方向取,逆时针方向取。二、 航向、方位和舷角航海上经常涉及到的方向有两种:船舶航行的方向(航向)和物标的方向(方位)。船舶首尾线向船首方向的延伸线,称作航向线,代号CL。船舶航行过程中,在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上,自真北线顺时针方向计量到航向线的角度,称为船舶的真航向,计量范围000至36
8、0,代号:TC。船舶和物标的连线称为物标的方位线,代号BL。自正北方向线顺时针方向计量到物标方位线的角度,称为船舶的真方位,计量范围000至360,代号:TB。从航向线到物标方位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物标的舷角或相对方位。舷角以航向线为基准,按顺时针方向计量到物标方位线,计量范围000到360,始终用三位数表示,代号Q;或以船首向为基准,分别向左或向右计量到物标方位线,计量范围0到180,向左计量为左舷角Q左,向右计量为右舷角Q右。当舷角Q = 090或Q右 = 90时,叫做物标的右正横;当Q = 270或Q左 = 90时,叫做物标的左正横。航向、方位和舷角之间的关系如下: 或 如计算所得的真方位
9、值大于360或小于0,则应分别减去或加上360。第三节 向位的测定与换算一、 陀螺罗经/电罗经测定向位航海上测定向位(航向和方位)的仪器是罗经。目前,海船上配备的罗经有陀螺罗经(俗称电罗经)和磁罗经两大类。陀螺罗经是根据高速旋转的陀螺仪,在受到适当的阻尼力作用后,能迫使其旋转轴保持在其子午圈平面内的原理而制成的。陀螺罗经是一种不受地磁场和电磁场影响的、具有较大指北力的电动机械仪器,它能带动若干个分罗经,分别安装在驾驶台、驾驶台两翼、海图室和船长房间等,还能为雷达、自动舵和航向记录仪等提供指北信息。陀螺罗经刻度盘0所指示的方向称为陀螺罗经北,简称陀罗北,用NG表示。陀罗北线和船舶航向线之间的夹角
10、称为陀罗航向,代号GC。陀罗北线和物标方位线之间的夹角,叫做陀罗方位,代号GB。陀罗航向和陀罗方位均以陀罗北线为基准,按顺时针方向计量至航向线或物标方位线,计量范围000到360。陀罗北偏开真北角度称为陀螺罗经差(简称陀罗差),用表示。陀罗北偏在真北的东面,陀罗向位小于真向位,为偏东或偏低,用E或()表示;陀罗北偏在真北的西面,陀罗向位大于真向位,为偏西或偏高,用W或()表示。真向位、陀罗向位和陀罗差之间的关系如下:TC = GCTB = GB二、 磁罗经测定向位1. 磁罗经基本原理 磁罗经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演变发展而来的。它是根据在水平面内自由旋转的磁针,受到地磁磁力的作用后,能
11、稳定指示地磁磁北方向的特性而制成的。 如图所示,地球周围存在一个天然磁场地磁,它好像是由地球内部的一个大磁铁所形成的磁场。磁力线方向垂直于地面的点,叫做地磁磁极,靠近地理北极的是磁北极;靠近地理南极的是磁南极。2. 磁罗经基本概念将磁罗经放置在地球上某一点,当它仅受到地磁磁场的作用时,其N极所指的方向(即磁罗经刻度盘0的方向)即为磁北NM。因为地磁北极与地理北极并不在同一地点,地磁磁场本身又很不规则,所以地面上某点的磁北线与真北线往往不重合。磁北(NM)偏离真北(NT)的角度称为磁差,代号Var.。如磁北偏在真北的东面,称磁差偏东,用E或表示;磁差偏在真北西面,则称磁差偏西,用W或表示。如图所
12、示:磁北线与航向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磁航向,代号MC;磁北线与方位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磁方位,代号MB。磁航向与磁方位均以磁北为基准,分别按顺时针方向计量到航向线或物标方位线,计量范围000至360。显然,磁向位、磁差和真向位之间的关系如下:TC MC Var.TB MB Var.安装在钢铁制成的船上的磁罗经,除了受到地磁的作用外,还将受到船上钢铁在地磁磁场中磁化后形成的磁场船磁场的影响,以及磁罗经附近电气设备形成的电磁场的影响。这样,致使磁罗经的指北端不再指示磁北方向,而指向上述各磁场的合力方向上。此时磁罗经刻度盘0所指示的北,称为罗北,代号NC。罗北偏离磁北的角度称为自差,用缩写Dev或符号表示。
13、如罗北偏在磁北之东,称为东自差,用E或标示;若罗北偏在磁北之西,则为西自差,用W或标示。船上磁罗经的磁针在地磁和船磁的合力影响下,其罗经刻度盘0所指示的罗北NC偏离真北NT的角度称为磁罗经差,简称罗经差,用表示。当罗北偏在真北东面时,罗经差偏东,用E或标示;罗北偏在真北西面,罗经差偏西,用W或标示。显然,罗经差是磁差Var和自差Dev的代数和,即: = Var + Dev以罗北为基准的航向和方位统称为罗向位。如图所示:罗北线和航向线之间的夹角叫做罗航向,代号CC;罗北线和物标方位线之间的夹角叫做罗方位,代号CB。罗航向和罗方位均以罗北NC为基准,各自按顺时针方向计量到航向线或物标的方位线,计量
14、范围:000360。3. 磁差的求取由于地磁磁轴并不与地轴重合,而且地磁磁轴也不通过地球球心,因此各地磁差的大小和方向各不相同。另外,由于地磁磁极沿椭圆轨道不断地绕地极缓慢移动,同一地点的磁差将因此随时间逐渐变化,每年大约变化00.2。因此,磁差是随时间和地区不同而变化。某地每年磁差的变化量,叫做磁差的年变化或年差。年差可用东(E)或西(W)表示,也可用磁差绝对值的增加(,increasing)或减少(,decreasing)表示。年差的东(E)或西(W)表示该地磁差每年向东或向西变化,如年差0.1E,表示磁差每年向东变化0.1,即该地磁北每年向东偏移0.1;年差的()或()并不表示磁差的变化
15、方向,而是指该地磁差绝对值的增加或减少。完整的磁差资料应包含:测量当时的磁差值(大小和方向)、测量年份和年差。如:430E 1982 (9E)。磁差偏西612(1989),年差约+4;Variation 300W(1965) decreasing about 2annually;使用磁罗经时,必须适时地查取磁差资料,并按下式求取当地、当时的磁差:所求磁差 = 图示磁差 + 年差 (所求年份 测量年份)式中:图示磁差取其绝对值。年差增加取+,减少取-。若年差用E或W表示,则当年差与图示磁差同名时,年差取+;异名时取-。结果为+,所求磁差与图示磁差同名;结果为-,则 所求磁差与图示磁差异名。4.
16、自差的求取自差的大小和符号与船舶钢铁磁化的性质和程度(船磁)有关,而船磁又与船首向和地磁磁力线方向的相对位置有关,因此磁罗经的自差也随航向的变化而变化。此外,自差还可能因船舶装载钢铁和磁性矿物、磁罗经附近铁器和电器的变动、船舶倾斜和船舶所处不同地区磁差的显著变化而有所变动。如果磁罗经自差较大必须进行自差校正工作,尽可能地消除各个方向的自差。磁罗经自差虽然可以校正,但不可能把各个方向的自差消除干净,一般还会剩下03左右的自差,叫做剩余自差。对磁罗经进行自差的校正以后,应测出剩余自差,然后制成磁罗经自差曲线或自差表,供船舶航行中向位换算用。三、 向位换算向位换算是指不同基准的航向或方位之间的换算。
17、航海上用磁罗经或陀螺罗测定的航向和方位是罗航向、罗方位或陀罗航向、陀罗方位。海图作业时,必须先将它们换算为以真北为基准的真航向或真方位;相反,如果在海图上事先设计好了真航向和真方位,实际导航中,又需要先将它们换算为以罗北或陀罗北为基准的罗航向、罗方位或陀罗航向、陀罗方位,以便用磁罗经或陀螺罗经去执行。1. 罗经向位换算为真向位 (1)公式: TC = GC + = CC + = CC + Dev + varTB = GB + = CB + = CB + Dev + var = Var + Dev (2)向位换算步骤:从海图上查取航行海区的磁差资料,求取该海区当年的磁差值Var;以罗航向为引数,
18、从磁罗经自差表或自差曲线中查取该航向上的自差值Dev;按公式: = Var + Dev求取罗经差;直接按向位换算公式计算求解。2. 真向位换算为罗经向位 (1)公式: GC = TC - GB = TB - CC = TC - = MC Dev CB = TB - = MB - Dev MC = TC Var = CC + Dev MB = TB Var = CB + Dev = Var + Dev (2)向位换算步骤:从海图上查取航行海区的磁差资料,求取该海区当年的磁差值Var;按公式:MC = TC Var求取磁航向MC;以MC代替CC为引数,从磁罗经自差表或自差曲线中查取该航向上的自差值
19、Dev;按公式: = Var + Dev求取罗经差;直接按向位换算公式计算求解。第四节 能见地平距离和物标地理能见距离一、 航海上距离的单位航海上最常用的距离的单位是海里(n mile),它等于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纬度一分所对应的弧长。可以推导出1海里的公式为:1 n mile = 1 852.25 9.31cos2 (m)可见,地球椭圆子午线上一分纬度弧长,即1海里的长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纬度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在航海实践中将1 852 m作为1海里的固定值习惯用“”表示。除海里外,航海上还可能用到下列一些长度单位:链(cab):1cab = n mile 185 m。米(m):国际通用长度单位
20、二、 能见距离1. 测者能见地平距离“De”在海上,具有一定眼高e的测者A,向周围大海眺望,所能看到的最远处,水天似相交成一个圆圈BB,这圆圈所在的地平平面,或者自测者至BB这一小块球面,叫做测者能见地平平面或视地平平面。而圆圈BB就是测者能见地平或视地平,俗称水天线。自测者A至测者能见地平的距离AB,称为测者能见地平距离,用De表示。将地球看成圆球体,可以得到:De(n mile) = 2.09式中:De测者能见地平距离,单位:n mile; e测者眼高,单位:m。2. 物标能见地平距离“DH”假如测者眼睛位于物标顶端,此时测者的能见地平距离,叫做物标能见地平距离,用Dh表示。与测者能见地
21、平距离一样,物标能见地平距离可由下式求得:Dh(n mile) = 2.09式中:Dh物标能见地平距离,单位:n mile; H物标顶端距海平面的高度,单位:m。3. 物标地理能见距离“Do”能见度良好时,仅由于地面曲率和地面蒙气差的影响,测者理论上所能看到物标的最大距离,叫做物标的地理能见距离,用Do表示。由图可见,物标地理能见距离可由下面公式求得:Do(n mile) = De + Dh = 2.09 2.09式中:e测者眼高,单位m; H物标高度,单位m。 Do物标地理能见距离,单位n mile;实际上,测者所能看见物标的最远距离,还与当时的能见度,即大气透明度和人们眼睛能发现物标的分辨
22、率等有关。因此,白天发现物标的最远距离往往要小于物标的地理能见距离。三、 灯标射程与能见距离1. 灯标射程为了引导船舶安全航行,通常在航道附近的岛屿、礁石和海岸上设置有灯标,每个灯标都标有该灯标的灯光射程,简称灯标射程。不同国家和地区,灯标射程的定义略有不同。中版海图和航标表中射程的定义为:晴天黑夜,当测者眼高为5 m时,理论上能够看见灯标灯光的最大距离。2. 灯塔灯光最大可见距离灯塔灯光最大可见距离,取决于该灯塔的灯光强度。当某灯塔实际的光力能见距离大于或等于该灯塔地理能见距离时Do时,灯光最大可见距离等于Do;当其光力能见距离小于Do时,灯光最大可见距离等于该灯塔的光力能见距离。实际上,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航海 知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