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柴油机发展史.doc
《船用柴油机发展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用柴油机发展史.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船用柴油机发展史船用柴油机百年发展简史霹雳贝贝鸣谢 超大 LADON 兄 2011 年 9 月一柴油机的诞 生自从 18 世纪末瓦特改良蒸汽机以来,蒸汽机成为推动世 界发展的动力。 1805 年,富尔顿发明了实用的蒸汽机船,从 此以后很多船舶开始用上了蒸汽机。不过早期的蒸汽机工作 压力很低,结构极其笨重,效率不到5%。19 世纪初,改进蒸汽机,提高热效率就成为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毕生追求的 目标。法国人萨迪.卡诺(Sadi Carnot, 1796-1832)就是其中 杰出的代表。卡诺认为,要想改进热机,只有从理论上找出 依据。因此他从热力学理论的高度着手研究热机效率,提出 了著名的“卡诺循环”
2、 。 图 1.1 热力学大师萨迪 .卡诺图 1.2“卡诺循环” P-V (压力-体积)图“卡诺循环”是一个理想 的过程,分四个阶段。 1-2,可逆等温膨胀过程。 2-3, 等熵 膨胀过程。 3-4,可逆等温压缩过程: 4-1 ,等熵压缩过程。 工质经过这四个过程循环后,吸收能量,对外做功,随后又 回到原来的状态。卡诺循环只是一个理想状态的热机,现实 中没有任何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卡诺热机的效率,但它却为 分析热机效率提供了基础的方法。从卡诺循环的分析可以看 出,增大工质循环的初始温度与循环终了温度之间的差值, 是提高热机效率最为简便的途径。迄今为止,热机效率所有 重大的提升和改进都是在这个准则指
3、导下进行的。 有了理论指导后,蒸汽机功率和效率都得以提高,这种提高 主要取决于蒸汽参数的提高。初期蒸汽机的蒸汽压力仅为0.110.13兆帕(一标准大气压=0.101325兆帕,仅相当于大 气压)。19世纪初蒸汽压力达到 0.350.7兆帕,到1840年, 最好的凝汽式蒸汽机总效率已经能达到 8%。随着蒸汽参数 和功率的提高,蒸汽已不可能只在一个汽缸中膨胀,必须在 相连的汽缸中继续膨胀,于是出现了多级膨胀的蒸汽机。由 于蒸汽机受到润滑油闪点的限制,所用蒸汽的最高温度一般 都不超过400C。机车,轮船等移动式蒸汽机的工作温度还 要略低一些,多数不高于350 C。考虑到膨胀的可能性和结构的经济性,常
4、用蒸汽压力在 2.5 兆帕以下。由于蒸汽参数 受到限制,从而也限制了蒸汽机功率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为了避免蒸汽机粗大笨重、结构复杂、难以小型化的缺点, 欧洲的发明家们纷纷开始研究新型热机。德国工程师奥托( N.A Otto 18321891 )通过效仿卡诺循环的研究方法,提 出了“奥托循环” ,即定容加热循环原理。 “奥托循环”的基 本工作原理为,将可燃气体在气缸中压缩,再点燃压缩可燃 气体,产生很强的推力,从而提高热效率和输出功率。奥托 创建的内燃机工作原理一直在现代汽车发动机(汽油机)上 沿用至今。 1876 奥托的第一台内燃机为单缸卧式,功率 3.2 千瓦(4.4 马力),四冲程, 转
5、速为 156转/分,压缩比为 2.66, 热效率达到 14%,大大超过了蒸汽机。不过当时石油工业还 处于襁褓时期, 更谈不上汽油 (第一台汽油机还要等到 1883 年才问世),因此这台发动机采用的燃料是煤气。由于煤气 存储不便,存在安全性较差的缺点。同时由于奥托的内燃机 采用的是点燃方式,当时完善的电点火装置还没有发明,点 火装置可靠性也不佳。 图 1.3 内燃机的发明人 -奥托 一名德国裔的法国工程师决定改进内燃机,他就是鲁道夫 . 狄塞尔( Rudolf Diesel , 1858-1913)。狄塞尔 1856 年出生于 法国巴黎,父母是德国移民。 1870 年普发战争爆发后,他移 居到德
6、国奥格斯堡的叔叔家,在那里他就读职业学校。 1875 年,他进入慕尼黑科技大学学习, 5 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绩毕 业并返回巴黎从事制冷专业。在工作中,他深感蒸汽机的效 率低下, 于是萌发了设计新型发动机的念头。 1890 年他回到 柏林,不久后他建造了一台以氨气为动力的发动机并进行研 究,但不幸的是,发动机的爆炸差点要了他的命。出院后他 继续研究工作,并在 1893 年发表了著名的论文 Theory and Construction of a Rational Heat-engine to Replace the Steam Engine and Combustion Engines Known
7、 Today (取代现有蒸 气发动机和内燃发动机的合理的热发动机理论和设计 ),在 论文中他提出了定压加热循环原理(即“狄塞尔”循环) , 并申请了专利。 图 1.4 柴油机的发明人鲁道夫 .狄塞尔为了 实现他的想法,他找到德国奥格斯堡机器制造厂,也就是今 天大名鼎鼎的曼恩( M.A.N )公司的前身。 1897 年,他成功 制造了一台能安全运转的热机。在奥格斯堡他亲自启动了发 动机,那一瞬间,热机领域一次新的科技革命诞生了。虽然 这台单缸引擎的功率仅为 14 瓦,但效率已经远远超过当时 的蒸汽机和已经发明的奥托式内燃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 26%。现在,这台机器的复制品(原件已经不幸在二战中损
8、 毁)被收藏在慕尼黑德意志科技博物馆里,狄赛尔也永远被 人们铭记。今天英文的柴油机一词“ Diesel Engine ”就是以 他的姓氏来命名的。不过当时柴油机并没有使用柴油,使用 的是植物油。实际上, “Diesel Engine ”更准确的中文翻译应 该是“压燃式发动机” ,不过“柴油机”的名称已经深入人 心,也不必苛求了。 图 1.5 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机狄塞尔柴 油机为单缸四冲程柴油机,虽然柴油机经过了 100 多年的发 展,但其基本原理都是基于狄塞尔提出的定压膨胀原理。柴 油机主要由气缸、活塞、连杆、曲轴、进气门、排气门、喷 油嘴等部件组成。 4 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循环经历进气、 压缩、
9、 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柴油机在进气冲程吸人的是纯空气, 在压缩冲程接近结束时,由喷油泵将高压柴油通过喷油器以 雾状喷人气缸, 在短时间内与压缩后的高温、 高压空气混合, 形成可燃混合气。混合气温度大大超过柴油的自燃点,柴油 喷人气缸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即自行着火燃烧,燃气压力急 剧上升,温度急剧升高,在高压气体推动下,活塞向下运动 并带动曲轴旋转作功。废气则经排气门、排气管等处排人大 气。 图 1.6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四冲柴油机在一个工 作循环中,只有一个冲程做功,其余三个冲程都是为做功冲 程创造条件的辅助行程。因此,单缸发动机工作不平稳,需 要通过飞轮等保证其圆周运动。现代柴油机大多采用
10、多缸结 构,在多缸发动机中,所有气缸的做功行程并不同时进行, 而尽可能有一个均匀的做功间隔。例如六缸发动机,在完成 一个工作循环中, 曲轴旋转两周即 720 度,曲轴转角每隔 120 度就有一个气缸做功。因而多缸发动机曲轴运转均匀,工作 平稳,并可获得足够大的功率。 虽然柴油和汽油同为内燃 机燃料,但柴油属于石油分馏中较重的馏分,馏出温度高, 粘度比汽油大,不易蒸发,然而其自燃点却低于汽油,故柴 油机内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方式与汽油机不同。柴油机 汽油机基本原理 定压加热循环 定容加热循环燃料混合方式 柴油直接喷入汽缸,在 汽缸内实现油气混合 向汽缸喷入已经混合好的汽 油、空气混合;一般使用
11、化油器(现代汽油机使用电子喷射 方式)产生混合气体点火方式 压燃、依靠汽缸的高 温、高压使用柴油自燃点燃方式,一般使用电火花塞发火压缩比 最高可达 20 以上 一般为 10 以内柴油机和汽油机的差异汽油机与柴油机比较各有特点; 汽油机转速高,质量小,噪音小,起动容易,制造成本低,多用于汽车等小功率的场合;柴油机压缩比大,热效率高,输出功率大, 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都比汽油机好。 一般来说, 柴油机的气缸数越多、缸径越大、活塞行程越长、汽缸压力 越大,输出功率也就越大。当今,柴油机在重型汽车、重型 机械、火车和船舶推进、电站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二柴 油机应用于船舶推进 狄塞尔本想将柴油机用于汽 车
12、但是直到他去世,这个梦想也没有实现。不过随着石油 的开发,柴油却率先在船舶推进中得到应用。 1903 年,俄国 的“万达尔”号(Vandal )油轮和法国的“佩迪特.皮埃尔”号(Petite-Pierre)成为最早装备柴油机的船舶,她们几乎同 时建成服役,至于谁更早一些,不同的资料有不同的看法。“万达尔” 号由卡尔 .哈格林( Karl Hagelin )为俄国的石油巨 头-诺贝尔兄弟公司(Branobel)设计(该公司是诺贝尔家族 在俄国投资的石油公司, 伟大的发明家阿尔弗雷德 .诺贝尔就 是出自该家族) 。哈格林十分具有远见,他设计了一艘内河 油轮,这艘船可以将里海的石油从伏尔加河下游经
13、内陆河道 直接运到圣彼得堡或芬兰,距离超过 1800 英里!以前这条 路线上主要是通过内河驳船进行运输,采用蒸汽拖船拖曳, 长距离的经济性不是很好。哈格林觉得新兴的柴油机可以用 来一试。他考虑到内河船舶操作的灵活性,调速和倒车等因 素,决定采用柴油机电力驱动方式。他聘请了船舶设计师约 翰尼.约翰逊(Johny Johnson)进行整体设计,并由索莫夫船厂( Sormovo shipyard )建造。“万达尔”号吨位为 800 吨, 长 74.5 米,宽 9.55 米,吃水 2.4 米,船上采用 3 台瑞典柴油 机公司( Swedish Diesel )和 ASEA 公司合作生产的柴油机, 缸径
14、 290 毫米,行程为 430 毫米,转速 240 转 /分,单台输出 功率 120 马力。该船的柴油机和发电机放在船的中部,推进 电机在船尾部, 可直接驱动三个螺旋桨, 航速可达 8.3 节。 图 2.1 “万达尔”号 次年,诺贝尔兄弟公司又投资建 造了一艘更大油船“萨玛特”号(Sarmat)。这艘船排水量1,150 吨,载重 750 吨。她采用了 2 台路德维格 .诺贝尔( Ludwig Nobel)公司的180马力柴油机(缸径 320毫米,行程为420 毫米)。她摒弃了电力传动,由柴油机直接驱动螺旋桨,籍 此降低了 1 5%的传动损失,航速达 8.6 节。由于俄罗斯北方 寒冷,河流封冻,
15、两艘油船仅在夏天使用, “万达尔”号运 行了 10 年时间,而“萨玛特”号则一直使用到 1923 年。 法国的“佩迪特 .皮埃尔”号则是一艘柴油机动力平底驳船, 该船装一台 25 马力的柴油机, 1903 年 9 月,她开始在马尔 纳-里昂的运河上开行。 柴油机的发明人狄塞尔还曾受邀上船 参观过,并签名留念。 图 2.2 “佩迪特 .皮埃尔”号的照片, 上有狄塞尔签名第一艘柴油机动力军舰是 1904 年法国建造的“埃吉瑞特” 号( Aigrette )潜艇,同型艇共两 艘。该艇水面排水量 202 吨,水下排水量 222 吨,长 /宽 /吃 水分别为 41.3/3.0/2.8 米,武器为两具 4
16、50 毫米鱼雷发射管, 船员 16人。她装有一台 4 缸 4冲程柴油机。潜艇水上航行 时采用柴油机直接推进螺旋桨,并为蓄电池充电。水下航行 切换到蓄电池 -电机,水上航速 9 节,水下航速 7.1 节,续航 力 500 海里/5 节,水下为 45海里/4 节。 与原先潜 艇上普遍使用的汽油机相比,柴油机在发火时不需要复杂的 点火装置,无汽油挥发爆燃的危险,产生的废气中有毒气体 相对较少,具有热效率高、安全可靠等优点。随后,英国也 开始装备柴油机动力的 D1 级潜艇,柴油机逐渐成为常规潜 艇的标准动力配置, 直至今日。 图 2.3 英国 D1 型潜艇模型 三柴油机迈向远洋早期柴油机主要应用于内河
17、船舶和近岸 潜艇,在经历了最初的发展阶段后,柴油机技术日益成熟, 单机功率和可靠性都有大幅提高,为柴油机航向大海和远洋 创造了基础。 1910 年,意大利坎蒂里公司( Cantieri Navali Riuniti )建造了一艘 678 吨的海轮,命名为“罗马格那” 号(Romagna),双桨推进。该船采用了两台瑞士苏尔寿 (Sulzer) 公司的 4缸二冲程柴油机,缸径 310 毫米,行程 460 毫米, 单台输出功率为 280 千瓦( 370 马力)。同年,盎格鲁 .萨克 森( Anglo-Saxo )石油公司(荷兰皇家壳牌的子公司)订造 了一艘 1,216 载重吨(排水量 2,047 吨
18、的单螺旋桨油轮 “瓦 卡纳斯”号(Vulcanus)。该船采用了一台370马力6缸4冲程柴油机(缸径 400 毫米,行程 600 毫米)。这艘船也是 有史以来第一艘入籍劳氏船籍社的柴油机动力船舶。她被用于在新不列颠岛和新加坡之间运输石油。在运营过程中,柴 油机的节能效果得到充分体现,日均消耗燃油为 2 吨,而同 类型的蒸汽机船每天需要耗煤 11 吨。船上轮机部门的工作 人员也减少了一半,该船一直服役到1932 年。 图 3.1 “瓦卡纳斯” 号油轮 1912 年,是人类航海史上重要的一年。这 一年,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大型远洋轮船 -“锡兰迪亚”号(MS Selandia, MS 为 Mote
19、r Ship )建成,该船由丹麦远东公司 (East Asiatic Company )公司投资。远东公司成立于 1897 年,公 司的主要是业务是经营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到泰国首都曼 谷和远东地区的航线,从事货物和人员运输。这是一条极其 漫长的航路,出北海、经英吉利海峡南下,穿过直布罗陀入 地中海,经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再横渡印度洋,航程超过 1 万海里, 以平均速度 12 节计算, 海船需要连续航行约一个 多月的时间。 图 3.2 世界上第一艘远洋柴油机轮船, “锡兰 迪亚”号 图 3.3 “锡兰迪亚”号的绘画“锡兰迪亚”号由丹麦哥本哈根的伯梅斯特和韦恩船厂(Burmeister&
20、Wain ,简称 B&W )建造。 B&W 创立于 1846 年,由伯梅斯特和韦恩两人创立,早期主要从事蒸汽机和蒸 汽机轮船的生产。 1898 年 B&W 公司从狄塞尔那里获得 了柴油机在丹麦的生产特许权,并于 1903 年制造出第一台 柴油机。“锡兰迪亚”号为一艘客货轮,她于 1911年 11 月下水, 1912 年 2 月交付使用。长 112.8 米 ,宽 16.8 米,总吨位 4,964 吨,载重量为 6,800 吨。她采用了两台 B&W 自产的 DM8150X 型柴油机( 8 缸 4 冲程、缸径 530 毫米、行程 750 毫米,单机功率 1,250马力
21、双桨推进, 航速可达 12 节以上。 图 3.4 B&W DM8150X 型柴油机 “锡兰迪亚”号采用三岛型布局,有艏楼、中楼和尾楼。艏 楼后部、中楼和尾楼之间是货舱,船上没有的烟囱,而是通 过前桅进行排烟。除了载货外,船上还有 20 间一等单人客 房,每两间房间共享淋浴和卫生设施。 完工后, 她直航远东, 并顺利返回,全程 2.18 万海里。“锡兰迪亚”号远航的成功, 证明柴油机完全适应远洋轮船的需要。 1936 年,她被出售给 巴拿马的一家公司。二战爆发后,她被日本征用, 1942 年 1 月,在日本御前崎市外海触礁沉没。 “锡兰迪亚”号同型船 一共建了三艘,另外两艘分别为“费
22、奥尼亚” (Fionia)号和 “日德兰蒂亚” ( Jutla n d i a )号。柴油机在大型远洋轮船上的 应用,标志着柴油已经日渐成熟。虽然在绝对数量上柴油机 船舶还很少,但柴油机的前景已经被人们所认识。 1912 年, 瑞士苏尔寿公司为了展示柴油机的潜力,投资建造了一台缸 径为 1,000 毫米,冲程 1,100 毫米的 1S100 型单缸巨型柴油 机。这台柴油机在 150 转时可发出 1,470 千瓦( 2,000 马力) 的功率,它创造的柴油机缸径记录直到 1960 年代才被打破。 该机研制成功也对船用柴油机向大型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苏尔寿公司在 1S100 型柴油机采用了二
23、冲程横流扫气结构,这种设计也成为苏尔寿柴油机的标志型结构,并一直 沿用了 70 年。 图 3.5 苏尔寿 1S100 型柴油机 1913 年初,德国的汉堡 -美洲公司 6,500吨级客货轮“蒙特 .佩内多” 号(Monte Penedo)是第一艘使用二冲程柴油机的大型远洋 轮。长 /宽/深分别为 350/50/27 英尺( 1 英尺= 30.48 厘米), 载重 4,000 吨,总吨位 6,500 吨。她安装有两台瑞士苏尔寿 公司制造的 4S47 型二冲程柴油机, 缸径 470 毫米、行程 680 毫米、 160 转时可输出功率 860 马力。同时她也是德国第一 艘大型柴油机远洋轮。 图 3.
24、6 “蒙特 .佩内多”号 图 3.7 苏 尔寿4S47型二冲程柴油机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建造了 300 多艘潜艇,除了早期的 U1-U18 煤 油动力内燃机潜艇外,从U19后全部采用柴油机动力。 这些潜艇分别由日耳曼尼亚、 皇家、布洛姆福斯等多家船厂承建。 德国潜艇分为中型潜艇、 大型 /巡洋 /运输潜艇、 UB 近海潜艇、 UC 型近海布雷潜艇、 UE 型远洋布雷潜艇等不同种类。 战争 中, U 型潜艇以其卓越的水下机动性和作战能力在海上出尽 了风头,给协约国商船和战舰以重大打击,共击沉协约国商 船 6,000 艘,注册吨位 1,200 万吨,击沉军舰 150 艘,德国 自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柴油机 发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