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园画传文字说明.doc
《芥子园画传文字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芥子园画传文字说明.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芥子园画传前所附之文宜熟读,初学画者先须从此出来。:石壶论画语要芥子园画传,又名芥子园画谱,是清代初期开始陆续编绘印行的绘画图谱著作。每卷首集有画学浅说,后有画法歌诀。摩诸家图式,并附简要说明,末附所摩名家画谱。芥子园画传的编绘印行相当漫长而复杂。初集山水谱共四卷,包括树石谱、山石谱、(点景)人物屋宇谱、名家山水画谱。全书前有“芥子园”主人李渔(笠翁)的序。芥子园画传初集,由清初画家王概(安节)以明代画家李流芳(长蘅)的四十三页课徒稿为基础,加以增编,扩充为一百三十三页,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用开化纸五色套版印成。芥子园画传第二集兰竹梅菊谱,共四卷。起初由诸曦庵编画
2、兰竹谱,王蕴庵画梅菊及草虫花鸟谱,后又增添诸升、王质所绘图谱,王概、王蓍(宓草)、王臬(司直)兄弟三人论订。第三集花卉、草虫及花木、禽鸟谱,共四卷,为王概兄弟编画。二、三集成书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也是用木版五色套印。以上芥子园画传共三集,以李渔金陵(南京)别墅“芥子园”之名刻印,故名芥子园画传。编绘芥子园画传的主要是王概。王概,字安节,他的父亲名辅,字左车,其先为浙西人,后居于江宁(今南京)莫愁湖之东。王概和两个弟弟王蓍、王臬,都爱好诗书画,。王概善画山水。他的山水学龚贤(半千)笔法,擅作大幅山水及松石等,以雄快取势,苍劲有余,冲和不足。康熙中期,王概以明代李流芳旧课徒稿,增补编画,并
3、在范画的前面著“画学浅说”。王概领头编画芥子园画传,对清代和近代中国画教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芥子园画谱中提到的李流芳(15751629年),字长衡,号檀园,又号香海、泡庵,晚称慎娱居士,本安徽新安歙人。侨居嘉定、常熟。万历十三年,李流芳中举人。天启间阉党专权,遂绝意进取,专意于诗、文、书、画和刻印。他的山水画学元代人黄子久、吴镇一路,明画录记其:“于吴仲圭尤为精诣。”现存长林丰草图轴画,笔法爽朗,墨色清秀。从黄、吴二家中变出,也吸收了一些云林的画法。【原文】:序一李笠翁今人爱真山水与画山水无异也。当其屏幛列前,帧册盈几,面彼峥嵘遐旷,峰翠欲流,泉声若答,时而烟云暗霭,时而景物清和,宛然置身
4、于一丘一壑之间,不必蜡屐扶筇,而已有登临之乐。独是观人画犹不若其自能画。人画之妙从外入,自画之妙由心出,其所契于山水之浅深必有间矣。余生平爱山水,但能观人画而不能自为画。间尝舟车所至,不乏摩诘、长康之流。降心问道,多蹙頞曰:“此道可以意会,难以形传。”予甚为不解。今一病经年,不能出游,坐卧斗室,屏绝人事,犹幸湖山在我几席,寝食披对,颇得卧游之乐。因署一联云:“尽收城郭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独恨不能为之写照,以当枚生七发。因语家倩因伯曰:“绘图一事,相传久矣,奈何人物、翎毛、花卉诸品,皆有写生佳谱,至山水一途,独泯泯无传?岂画山水之法洵可意会,不可形传耶?抑画家自秘其传,不欲公世耶?”因伯遂
5、出一册,谓予曰:“是先世所遗,相传已久。”予见而奇之。细为玩赏。委曲详尽,无体不备。如出数十人之手,其行间标释书法,多似吾家长蘅手笔,及览末幅,得“李氏家藏”及“流芳”印记,益信为长蘅旧物。云:“但此系家藏秘本,随意点染,未有伦次,难以启示后学耳”。因伯又出一帙,笑谓予曰:“向居金陵芥子园时,已嘱王子安节增辑编次久矣。迄今三易寒暑,始获竣事。”予急把玩,不禁击节,有观止之叹。计此图原帙凡四十三页,若为分枝,若为点叶,若为峦头,若为水口,与夫坡石、桥道、宫室、舟车,琐细要法,无不毕具。安节于读书之暇,分类仿摹,补其不逮,广为百三十三页。更为上穷历代,近辑名流,汇诸家所长,得全图四十页,为初学宗式
6、其间用墨先后,渲染浓淡,配合远近诸法,莫不较若列眉,依其法以成画,则向之全贮目中者(21),今可出之腕下矣。有是(22)不可磨灭之奇书,而不以公世,岂非天地间一大缺陷事哉!急命付梓,俾世之爱真山水者(23),皆有画山水之乐。不必居画师之名,而已得虎头之实,所谓“咫尺应须论万里”者,其为卧游不亦远乎?(24)时康熙十有八年,岁次己未,长至后三日。湖上笠翁李渔题于吴山之层园(25)。湖上笠翁氏李渔之印注释:屏幛:指绘有图画的屏风、软幛。帧册:图册。峥嵘遐旷:高峻旷远。荅:通“答”,对应。屐:木头鞋。泛指鞋。蜡屐:在木屐上涂蜡。筇:一种竹子,可做手杖。蜡屐扶筇:穿着木屐扶着竹杖。契:合,投合。间:
7、距离;差别;不同。间:断断续续。尝:曾经。间尝:间或,有时。摩诘:王维(698759),字摩诘。诗文之余画山水。长康:顾恺之(348409),字长康,有才绝、痴绝、画绝的“三绝”之称。降:欢悦;悦服;平静。问道:请教技艺。頞:鼻梁。蹙頞:皱着鼻梁,皱眉。忧愁的样子。屏绝:断绝。经年:经过一年或若干年。披:翻阅。披对:展阅。卧游:以欣赏山水画代替游览。倪瓒顾仲贽见访诗:“一畦杞菊为供具,满壁江山作卧游。”也是山水画的一种代称,源自于南朝的宗炳。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宗炳)善琴书,好山水,西涉荆、巫,南登衡岳,因结于衡山,怀尚平之志。以疾还江陵。叹曰:噫!老病俱至,名山恐难遍游。惟当澄怀观道
8、卧以游之。凡所游历,皆图于壁,坐卧向之,其高情如此。”枚生:枚乘,字叔,汉淮阴(今属江苏)人,工辞赋。七发:辞赋篇名。汉书艺文志著录枚乘赋九篇,今仅存七发柳赋菟园赋三篇。七发叙楚太子生病,吴客以七事讽之使愈。倩:旧称女婿。因伯:沈心友,字因伯。(李渔又一次对他的女婿沈心友说)泯泯:灭绝,消失。洵:诚然,实在,确实。抑:或者,还是。是:指李流芳的课徒稿。委曲:事情的底细和原委。长蘅:明代画家李流芳。(15751629),字长蘅,号檀园,又号香海、泡庵,晚称慎娱居士,原籍安徽歙县,移籍嘉定、常熟。万历十三年,李流芳中举人。天启间阉党专权,遂绝意进取,专意于诗、文、书、画和刻印。他的山水画取法元人
9、黄子久、吴镇,笔力雄健,墨气淋漓,有分云裂石之势、温和恬静之气。明画录记其:“于吴仲圭尤为精诣。”现存长林丰草图轴画,笔法爽朗,墨色清秀。从黄、吴二家中变出,也吸收了一些倪云林的画法。著檀园集。益:更加;更。云:这里表示转述的结束或叙述的省略。帙:包书的套子,用布帛制成。因即谓书一套为一帙,向:从前,往昔。金陵芥子园:南京别墅“芥子园”。安节:王概,字安节。他和两个弟弟王蓍、王臬,都爱好诗书画。王概本浙江秀水人,寓居金陵。工山水,颇似龚贤。编次:按次序编排。竣事:完毕。击节:节,一种乐器。击节,所以调节乐曲。后也用其他器物或拍掌来替代,即点拍。并以形容对别人诗文或艺术等的赞赏。观止:所闻见的事
10、物已达到最高境界,无以复加。若为:怎样,如何。夫:那些。与夫:以及。逮:及;到。涉及。宗式:作为标准的样式。较:明显。列眉:“列眉,言无可疑。”用以形容明白显见。(21)向:归向;仰慕。(22)是:此。(23)付梓:把稿件交付刻版、印刷。古时用木版印刷,在木板上刻字叫梓,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俾:使。(24)虎头: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咫尺应须论万里:语出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诗:“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焉得并
11、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此句意谓咫尺画幅可以蕴涵万里景致。远:差距大。(25)康熙十有八年:公元1679年。岁次:年。取岁星运行一次之意。长至:夏至的别称。吴山:杭州吴山。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湖上笠翁。浙江兰溪人。是清初的一位戏曲理论家、戏曲作家、小说家、造园家和园林理论家,著有一家言、笠翁十种曲,闲情偶寄,小说十二楼、无声戏等。他在金陵造了一所园林式别墅,取名“芥子园”。关于此园,他曾说:“此余金陵别业也,地止一丘,故名芥子,其状微也。往来诸公见其稍具丘壑,谓取芥子纳须弥之义。”(芥子园杂联序,见一家言卷四),芥子园画传就是以出资刻书的李渔的“芥子园”命名的。芥子园遗址在南京的三条营,
12、离中华门不远。【原文】:序二芥子园画传为秀水王安节先生所摹,湖上李笠翁序而刊之。三易寒暑而后卒事。其摹绘之精,镌刻之工,世无其匹。久已风行海内。丹青家罔不家置一编矣。顾是书成于康熙十有八年,迄今已二百余载。原版初印之本绝不可得。其坊间辗转翻刻者,则又不免讹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欲求善本实未易觏。鸳湖巢君子余,为张子祥先生入室弟子,间尝与其师谈及芥子园画传之妙,欲就先生所藏之善本,重加校刊,未果,而先生捐馆。今先生文孙益卿茂才,克成先志,以付石印。因巢君介小楼主人王子松堂丐序于余,余于此事固门外汉,将何以序之哉?然重以松堂及巢君之命,不敢固辞(11),乃(12)就见闻所及,掇拾捃摭(13)以应
13、之曰。画传固何自昉哉(14)?以予所知,最早者为南齐谢赫之画品录,品第画家优劣,自陆探微以下,凡二十七人,分以六品,各为之评。画家之称“六法”始于是(15)书。次则陈姚最所撰之续画品,盖(16)继谢赫画品而作,所录凡二十人,系(17)以论断,十有六篇。惟叙时代而不分品第,与谢书体例不同。又次则贞观公私画史,乃唐裴孝源所撰,其书虽以贞观画史为名,实则所录皆隋代官库之本,画辟亦终于隋杨契丹,盖记隋室旧藏至贞观初尚存者尔。前列画名,后列作者之名,而以梁太清目(18)所有无分注于下。则欲考隋以前名画之目者,莫古于是书也。至张彦远又有历代名画记之作,其前三卷皆为画论,四卷以下皆画家小传、逸文轶事。引据浩
14、博,多可以资考证,不但品评丹青而已。唐朝名画录为唐朱景元所著,所录画家分为神品、妙品、能品、逸品。神、妙、能各分三等,逸品则不分等。画家之称逸品,自景元始(19)。又有画山水赋并附笔法,相传为唐荆浩所撰,然文皆拙涩(20),殆(21)出于他人所依托。以流传已久,且所论画法时有可采,故亦得传至于今。至宋刘道醇有五代名画补遗之作,则因胡峤先作梁朝名画录,而刘氏补其遗,与宋朝名画评并传,蔚为大观矣。宋朝名画传分为六门,曰人物、曰山水林木、曰畜兽、曰花柳翎毛、曰鬼神,曰屋木。每门又各分神、妙、能三品。古画之分类记载自此书始。而黄休复之益州名画录继之(22),所录皆蜀中画手,始于唐之乾元,讫于宋之乾德(
15、23)。凡五十八人,以逸、神、妙、能四品分隶(24),与朱景玄书同例,惟移逸品于三品上,则见解稍异耳。其继张彦远名画记而作者,则有宋郭若虚之图画见闻录,起五代,讫宋熙宁七年(25),所分四门:曰叙事、曰记艺、曰故事拾遗,曰近时。所论多深解画理,故马端临文献通考称此书为书画之纲领焉。宋郭熙著林泉高致集:曰山水训、曰画意、曰画诀、曰画题。其子思又补以注释并续二篇:曰画格拾遗,记熙生平真迹;曰画记,则述熙在神庙得宠遇之事者也。李荐则有德隅斋画品。米元章则有画史。而宣和画谱则不著作者姓名,以十门分类,所载凡二百三十一人,画六千三百九十六轴,识者谓大抵(26)皆米芾所鉴别。故其书皆在博古图上。此则画学中
16、之大观矣。此外,如宋邓椿之画继,元汤彦之画鉴,皆足以观。而国朝(27)则石渠宝笈而外,如周亮工之读画录,王毓贤之绘事备考,历太鸿之南宋院画录,邹一桂(28)之小山画谱,大都皆发明画理,足以为后学之津梁(29),而芥子园画传,则综诸家之大成,益(30)之以勾皴诸法,无不毕具,而又增以海上名人画稿,虽未得门径者观之,亦不难自寻门径,以渐窥其堂奥。然则此书之有功于艺事也,岂浅鲜哉?(31)昔人言,善绘事者必得其寿。盖(32)以笔下皆生气,故气类相感而得长生。然有生气者要必有生理,不解其理则生气亦无自而生。此书则明明以生理饷人,俾天下之寝馈(33)于其中者皆登仁寿之域。其存心之仁厚为何如矣。巢君之画,
17、直造乎荆关之颠,胸中丘壑即足以觇(34)经济而验文章。予于巢君虽非深交,而以所作之画观之,已足以知其为人。而益卿茂才之善承先志,尤足钦佩。吾知此书一出,足以名世,足以寿世,而成之者之名之寿,胥于是乎卜之矣(35)。光绪十有三年,太岁在强圉、大渊献菊有黄花之月(36)。山阴高昌寒食生桂笙何镛识于海上皋庑小隐之南牖下(37)。江阴建初苏裕勋谨书。注释:卒:完毕,终了,完成。罔:无,没有。顾:文言连词,但,但是,不过。觏:遇见。巢君子余:巢勋,字子余,号松道人,又号松华馆主,浙江嘉兴人。画学张熊,工山水,并能花鸟。临摹芥子园画传石印行世。张子祥:张熊,字寿甫,号子祥,晚年又号祥翁,浙江嘉兴人。擅长花
18、卉。间:私下。尝:曾经。间尝:间或,有时。捐馆:捐弃所居之馆舍,即死亡。文孙:旧时用为对他人孙子的美称。益卿:人名。茂才:即秀才。明清时代科举考中的秀才沿用此名。另通用为:优秀人才。克:能够。介:居中引见的人。王子松堂:王松堂。丐:乞求,企求。(11)固辞:固:顽固;固执。辞:推辞;拒绝。(12)乃:表示顺接。于是;便。(13)掇拾捃摭:拾取搜集。(14)固:原来。自:从;由。昉:曙光初现。引申为开始。(15)谢赫:南朝齐,生平不详。工写人物。撰画品录。画品录后世多称古画品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评论画家艺术的论著。画品录对自三国孙吴至萧梁三百年间二十七位画家的画艺,按其优劣分别纳入六品
19、加以评论。陆探微:南朝宋,吴(今江苏苏州)人,擅长人物。六法:中国画技法术语。品评人物画的六项标准。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所举“六法”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列为首要之法。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则认为:“以六法言,当以经营为第一,用笔次之,赋彩又次之,传摹应不在内,而气韵则画成后得之,一举笔即谋气韵,从何着手?以气韵为第一乃赏鉴家言,非作家也。”其后论者益众,并逐渐应用到山水、花鸟等画科。现代钱钟书,重新作了标点:“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
20、位置是也;六、传移,摹写是也。”(管锥编第四卷)。是:此。(16)姚最:南朝梁,字士会,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著续画品。盖:用在句首,表示推测。(17)系:连缀。引申为系统。(18)贞观公私画史:裴孝源著。该书第一部分记录当时皇家及私人收藏绘画二百九十余卷,记录内容包括作者、画名、本别、件数等。第二部分记录四十七所佛寺的壁画,记录内容为寺名及画家姓名。画辟:画家。梁太清目:又名梁太清画目。南朝梁人著。作者不详。(19)张彦远:字爱宾,唐河东蒲州(今山东永济县)人,官至大理寺卿。著法书要录历代名画记。历代名画记共分十卷,结构恢弘,内容精详。该书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绘画通史,也
21、具有当时绘画“百科全书”的性质。唐朝名画录:又名唐朝画断或唐画断,朱景玄著。唐朝名画录为中国第一部绘画断代史。此书共收唐初以来二百年间画家一百二十六人,对其中九十七人,依据亲见之作品进行品评。自:从;由。元:同“玄”,奥妙的地方。朱景元即朱景玄,唐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翰林学士,著唐朝名画录。(20)画山水赋:传为荆浩著。荆浩,字浩然,五代河南沁水(今济源)人。善诗文,通经史,工画山水,创北派画风。笔法:又名笔法记荆浩著。是荆浩绘画创作的经验总结。涩:文章难读难懂。(21)殆:大概;恐怕。(22)刘道醇:宋大梁(今河南开封)人,著圣朝名画评五代名画补遗。圣朝名画评又名宋朝名画评,该书公三卷,
22、分人物、山水林木、畜兽、花竹翎毛、鬼神、屋木六门,每门分神、妙、能三品,人物门又分上、中、下三等。共九十余人,各系以传,传后加以评语。五代名画补遗:又名广梁朝名画目。系补宋胡峤梁朝名画目而作,约成书于宋朝名画评后。录画家二十三人,分人物、山水、走兽、花竹翎毛、屋木、塑作、雕木七门,每门又分神、妙、能三品,各有小传及评语。益州:成都。益州名画录:又名成都名画记,黄休复著。该书收录唐乾元初至北宋乾德年间在益州见有画迹的蜀地画家五十八人,又各系小传,对于画迹的存亡,皆有著录。黄休复:字归本,宋江夏人。(23)乾元:唐肃宗李亨年号,公元758至759年。乾德:宋太祖年号,公元963至967年。(24)
23、隶:附属。(25)郭若虚:并州太原人,宋真宗郭皇后之侄孙,曾以贺正旦副使之职出使辽。著图画见闻录又名图画见闻志。该书分六卷。卷一序论,通论画学。卷二至卷四为纪艺,载会昌元年后至北宋熙宁七年二百三十三年间二百八十四位画家小传,并作评论。卷五卷六为故事拾遗和近事,专录画坛遗闻轶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熙宁:宋神宗年号(公元10681077年)。叙事:应为“叙论”。记:应为“纪”。近时:应为“近事”。(26)文献通考:马端临著。该书分为二十四门,三百四十八卷,是一部记载上古到宋宁宗时的典章制度沿革的文化通史。郭熙: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官翰林待诏直长。郭熙山水,取李成之法,能自出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芥子 园画传 文字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