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04自然美.ppt
《美学原理04自然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原理04自然美.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美学原理第四讲、自然美自然美是当代美学的热点问题自然美是当代美学的热点问题n n自然美或环境美学成为近20年来美学讨论的主要话题。n n近20年来两家主要英文美学杂志(The 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发表了大量有关环境美学与自然美的论文。n n近20年来出版了大量关于环境美学与自然美的英文专著。一、何谓自然美?一、何谓自然美?1.1.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自然属性。2.2.自然本身无所谓美,美只是人借给自然物的一个称谓。3.3.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即人通过生产劳动实
2、践改造自然界,于是自然界成了人化的自然;人在人化自然中看到人类改造世界的本质力量,从而产生美感。4.4.自然美在于人与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n n自然物本身是无所谓美的,自然美并不是自然物、自然风景自身中客观存在着美。n n自然美乃是呈于吾心而见于自然物、自然风景的审美意象。朱光潜的朱光潜的“怪论怪论”n n “一般人常喜欢说一般人常喜欢说自然美自然美,好象以为自,好象以为自然中已有美,纵使没有人去领略它,美也还是然中已有美,纵使没有人去领略它,美也还是在那里。在那里。其实其实自然美自然美三个字,从美学三个字,从美学观点来看,是自相矛盾的,是观点来看,是自相矛盾的,是美美就不就不自自然然
3、只是,只是自然自然就还没有成为就还没有成为美美。如果你觉得自然美,自然就已经过艺术化,如果你觉得自然美,自然就已经过艺术化,成为你的作品,不复是生糙的自然了。比如你成为你的作品,不复是生糙的自然了。比如你欣赏一棵古松,一座高山,或是一弯清水,你欣赏一棵古松,一座高山,或是一弯清水,你所见到的形象已经不是松、山、水的本色,而所见到的形象已经不是松、山、水的本色,而是经过人情化的。各人的情趣不同,所以各人是经过人情化的。各人的情趣不同,所以各人所得于松、山、水的也不一致。所得于松、山、水的也不一致。”“”“自然中无自然中无所谓美,在觉自然为美时,自然就已告成表现所谓美,在觉自然为美时,自然就已告
4、成表现情趣的意象,就已经是艺术品。情趣的意象,就已经是艺术品。”1.1.黑格尔认为自然美只是美的低级形态,不能黑格尔认为自然美只是美的低级形态,不能成为美学研究的对象(他将美学正名为成为美学研究的对象(他将美学正名为“艺艺术哲学术哲学”)。正是为了弥补自然美的缺陷,)。正是为了弥补自然美的缺陷,我们才需要创造艺术。艺术美是人的创造,我们才需要创造艺术。艺术美是人的创造,是精神的产品,它充分显现了理念,表现出是精神的产品,它充分显现了理念,表现出自由和无限,因而是完满的美。自由和无限,因而是完满的美。HegelHegel(1770183117701831)二、自然美与艺术美孰高孰低?二、自然美与
5、艺术美孰高孰低?“艺术美高于自然。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只有心灵才涵盖一切,所以一切美只有涉及这较高境界而且由这较高境界产生出来时,才真正是美的。就这个意义来说,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的那种美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一种不完全、不完善的形态。”2.2.车尔尼雪夫斯基批驳了黑格尔对现实美的指责,极力为现实美辩护,认为艺术只是对现实生活的近似的摹仿,决不能和活生生的现实相提并论。“艺术作品仅只在二三细微末节上可能胜过现实,而在主要之点上,它是远远低于现实的。”(18281889)n n黑格尔认为,只要是心灵的
6、产物,哪怕是无聊的幻想也高于自然。n n车尔尼雪夫斯基则尽量缩小想象的作用:“想象不能想出一朵比真正的玫瑰更好的玫瑰,而描绘又总是不及想象中的理想。”“在艺术中完成的作品总是比艺术家想象中的理想不知低多少倍,但是这个理想又决不能超过艺术家所偶然遇见的活人的美。”n n艺术品只是代用品:艺术品只是代用品:“生活现象如同没有戳记生活现象如同没有戳记的金条的金条艺术作品象是钞票,很少内在的价艺术作品象是钞票,很少内在的价值值它的全部价值是由它代表着若干金子这它的全部价值是由它代表着若干金子这个事实而来的。个事实而来的。”“”“看海本身比看画好得多;看海本身比看画好得多;但是,当一个人得不到最好的的东
7、西的时候,但是,当一个人得不到最好的的东西的时候,就会以较差的为满足,得不到原物的时候,就就会以较差的为满足,得不到原物的时候,就以代替物为满足。就是那些有可能欣赏真正的以代替物为满足。就是那些有可能欣赏真正的海的人,也不能随时随刻看到它,他们只好回海的人,也不能随时随刻看到它,他们只好回想它;但是想象是脆弱的,它需要支持,需要想它;但是想象是脆弱的,它需要支持,需要提示;于是,为了加强他们对海的回忆,在他提示;于是,为了加强他们对海的回忆,在他们的想象里更清晰地看到它,他们就看海的图们的想象里更清晰地看到它,他们就看海的图画画”,“其作用在准备我们去读原始材料。其作用在准备我们去读原始材料。
8、n n自然美与艺术美同是意象世界,都离不开人的创造与发现,都显现真实的存在。就此而言,它们并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三、自然欣赏小史三、自然欣赏小史随着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人类的审美领域、审美视野逐渐扩大,自然审美观也得到发展。德国地理学家赫特纳:“几百年来,阿尔卑斯山只是一个可怖的对象,到18世纪末才为人们所赞叹。再晚些时候,又揭开了原野和海的美。”在我国,自然欣赏经历了致用、比德和畅神三个阶段。1.1.致用德国艺术史家格罗塞:“从动物装潢变迁到植物装潢,实在是文化史上一件重要进步的象征就是从狩猎变迁到农耕的象征。”2.2.比德比德是以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或人格操守。说苑
9、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观焉尔也。”n n孔丛子论书:“子张曰:仁者何乐于山?孔子曰:夫山者岿然高。子张曰:高则何乐尔?孔子曰:夫山,草木植焉,鸟兽蕃焉,财用出焉,直而无私焉,四方皆伐焉。直而无私,兴吐风云,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咸飨。此仁者之所以乐乎山也。”比德观念并非儒家所独有,道家亦有。老子也经常用天地、水、江海、谷
10、等自然物来比况玄德,如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孔子那里,处下之水变成了脚下之土,但实质没变。荀子尧问:“子贡问于孔子曰:赐为人下而未知也。孔子曰:为人下者乎?其犹土也。深抇之而得甘泉焉,树之而五谷蕃焉,草木殖焉,禽兽育焉,生则立焉,死则入焉,多其功而不息。为人下者,其犹土也。”李义山:“孤根邈无倚,直立撑鸿蒙。端如君子身,挺如壮士胸。”(明)项圣谟:大风呼号图“四君子”、“岁寒三友”几乎成为中国永恒的画题,倒不是因为它们比别的花别的树美,而是因为它们是人格的象征。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张潮幽
11、梦影卷下:“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清清)石石涛涛 兰兰3.3.畅神畅神指自然景物的美使欣赏者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畅。宗炳:“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刘勰:“神与物游。”王微:“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 浩荡。”n n谢灵运:“夫衣食,生之所资;山水,性之所适。”n n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n n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12、n n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n n亲近自然容易使人进入一种本真的状态,能荡涤我们心中的尘滓。在大自然的熏陶下,人可以变得清明平和,悦适宽快。n n李世民:“聊夕玩而朝临,足摅怀而荡志。”n n沈复浮生六记卷1:“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n n卷4记雪中登黄鹤楼:“余与琢堂冒雪登焉。俯视长空,琼花飞舞,遥指银山玉树,恍如身在瑶台。江中往来小艇,纵横掀播,如浪卷残叶,名利之心,至此一冷。”谐趣园 雪景四、自然美的发现四、自然美的发现自然美的发现有一个过程。古希腊关注的是人的美、形体的美。美在漫长的
13、中世纪中,被基督教所压制。人与自然的发现是文艺复兴的主题。西方对自然美的欣赏比中国要晚得多,大概晚一千三四百年。西方的风景画始于文艺复兴时期,自然诗起于18世纪末浪漫主义运动时期。布克哈特:“准确无误地证明自然对人类精神有深刻的影响的还是开始于但丁。但是,充分而明确地表明自然对一个能感受的人的重要意义是佩脱拉克一个最早的真正现代人。这已是14世纪了。在那个时代,为登山而登山是没有听说过的,但佩脱拉克不顾一切地登上了阿维尼翁附近的高图克斯山峰。当白云出现在脚下时,从峰顶所看到的景象使他感动得无法形容。”但丁(但丁(1265132112651321)彼特拉克彼特拉克(13041374)(1304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学 原理 04 自然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