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条例.doc
《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条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条例.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条例(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国务院第三十次常务会议通过一九八九年二月三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二十六号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目 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处理依据第三章处理程序第四章罚则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妥善处理行政区域边界争议,以利于安定团结,保障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的边界争议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自治洲、县、 自治县、市、市辖区之间,乡、民族乡、镇之间,双方人民政府对毗邻行政区域 界线的争议。第三条处理因行政区域界线不明确而发生的边界争议,应当按照有利于各 族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有利于保护、开发和利
2、用自然资源的原 则,由争议双方人民政府从实际情况出发, 兼顾当地双方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 事求是,互谅互让地协商解决。经争议双方协商未达成协议的,由争议双方的上 级人民政府决定。必要时,可以按照行政区划管理的权限,通过变更行政区域的 方法解决。解决边界争议,必须明确划定争议地区的行政区域界线。第四条 下列已明确划定或者核定的行政区域界线,必须严格遵守:(一)根据行政区划管理的权限,上级人民政府在确定行政区划时明确划定 的界线;(二)由双方人民政府或者双方的上级人民政府明确划定的争议地区的界线;(三)发生边界争议之前,由双方人民政府核定一致的界线。第五条 争议双方人民政府的负责人,必须对国家和人
3、民负责,顾全大局, 及时解决边界争议,不得推诿和拖延。第六条民政部是国务院处理边界争议的主管部门。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处理边界争议的 主管部门。第二章处理依据第七条 下列文件和材料,作为处理边界争议的依据:(一)国务院(含政务院及其授权的主管部门)批准的行政区划文件或者边 界线地图;(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不涉及毗邻省、自治区、直辖市 的行政区划文件或者边界线地图;(三)争议双方的上级人民政府(含军政委员会、人民行政公署)解决边界 争议的文件和所附边界线地图;(四)争议双方人民政府解决边界争议的协议和所附边界线地图;(五)发生边界争议之前,经双方人民
4、政府核定一致的边界线文件或者盖章 的边界线地图。第八条解放以后直至发生边界争议之前的下列文件和材料,作为处理边界 争议的参考:(一)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确定自然资源权属时核发的证书;(二)有关人民政府在争议地区行使行政管辖的文件和材料;(三)争议双方的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 或者争议双方人民政府及其 所属部门,开发争议地区自然资源的决定或者协议;(四)根据有关政策的规定,确定土地权属的材料。第九条本条例第七条、第八条规定以外的任何文件和材料,均不作为处理 边界争议的依据和参考。第三章处理程序第十条边界争议发生后,争议双方人民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 大。任何一方都不得往争议地区迁移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政区域 边界 争议 处理 条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