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八年级下册.docx
《辽海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海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八年级下册.docx(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义 务 教 育 教 科 书八年级下册辽 海 出 版 社义 务 教 育 教 科 书美术八年级下册辽海出版社目录第1课平面与立体 2第2课空间感表现 4第3课东北民间剪纸 6第4课剪纸拼贴 8第5课点的组合 10第6课工艺灯 12第7课形式美感(四) 14第8课彩墨练习 16第9课冰雪之美 18第10课风筝 20第11课中国龙 22第12课泥塑人物 24第13课校园环境美化方案 28第14课生命的印记 30第15课中西绘画比较 34第16课走进博物馆 38第1 课平面与立体 平面是指二维空间,即上下、左右变化,画面没有纵深效果。例如,一个圆形、方形,或者其他多种图形。立体是指画面表现出的物体具有厚
2、度感,不仅是上下、左右形状,还有实体的前后形状,具有可以四周观赏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如同我们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物体一样的效果。立体感就是要求我们能够在一个平面内表现出具有立体效果的形象。我们可以把书桌上的划痕或平面字体的平面图转换成立体图,也可以把许多类似的平面形体改画成立体形状。桌面上的划痕 二维图形具有二维性质的形状具有二维性质的平面有机形对桌面划痕进行的三维改造9经过拉升形成的虚拟三维形态以瓷工艺拉升的三维实体经过拉升形成的虚拟三维形态以瓷工艺使拉升的三维形态得以实现提示学会“拉坯”的方法是平面图像转换成立体形态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国外流行一种地面立体绘画,就是在平坦的地面画上各种形体,摆
3、放物体,或画一个深坑等,若从一个最佳固定角度观赏,会误以为是真实景象,甚为壮观。艺术家们所利用的就表现是各种透视知识。造型地面突然出现一个方形深坑,里面有电影似的情节。艺术家还在继续调整画面。从平面走向立体的文字地上的电脑是艺术家画的,这种地面画必须从某个特定角度观赏才会有立体效果。三维文字的实际功用学习建议从平面图像入手,从平面字体入手,以及从最平常的事物入手, 进行三维拉坯。画一幢建筑物立面图,然后把它改画为立体图。相关学生作业 牡丹花链接学生作业云与树立体请柬这份请柬设计得很巧妙, 它在邮寄时是平的, 收到后不用固定件或黏合剂即可搭建成一个立方体。结构素描是设计的基础课程之一,使用立体分
4、析方法表现出物体的内部与外部结构,并将分析过程也遗留在画面上,使所表现的物体结构更加清晰、严谨。第2 课空间感表现 空间的闭合程度影响人们的心理空间,全闭合的空间给人以明确私密的领地提示感、安全感和隔离感。部分敞开的空间更具有方向、明暗与光影变化。全开敞的空间有更强的连续感和融合感。在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中,空间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常常被忽视的要素。空间是指实体周围的空虚部分。例如,当我们把手伸展在空中,多数的人会说什么都没有,事实上我们手中有“空间”。实体是有限的(有大小、容积、轻重之分),而空间却是无限的(指开敞空间)。空间是看不见的,但人能够感知。空间本身无法造型或限定,它需要借助实体来完成
5、所以,我们创造空间形态,实际上是在创造实体形态,只是与创造实体的着眼点不同而已。一点(成行)透视两点(成角)透视由于人的眼睛的生理原因,一切物体于眼睛成像中呈现的都是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这样使得我们的视觉会不自觉地对物体进行有秩序的排列并按透视线的方向形成空间的延伸感。应用有一种空间是没有明确边界却可以感受的心理空间。如同样高度和宽度的房子里,如果设计成图片就会感觉空间要大得多。人们在设计或者绘画时会利用这样的规律来创作作品。设计在空间上形态虚实相映,可以使环境与形态和谐统一。学习建议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你所生活的环境,绘制一幅空间感强的素描作品。运用空间上的形态虚实关系,制作一个立体模型。
6、学生作品学生作品学生作品相接人在观察事物时有 关一种习惯,总是以正常 链的立体关系去辨别空间关系。正因为如此,有些艺术家恰恰利用这一点去制造一些怪异的空间。第 3 课东北民间剪纸 东北传统的民间剪纸植根于人民的生活,特别是农民的生活 , 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厚的地方色彩。东北民间剪纸一般是运用写实和装饰结合的手法来表现主题,构图讲究圆满均匀,以剪为主,以刻为辅。东北人的直爽性格在剪纸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剪纸形式简练粗犷,刚劲有力。若把我国民间剪纸艺术从总体风格上划分为南、北两大类型的话 , 则正如郭沫若所评价的:“曾见北国之窗花 ,其味天真而浑厚 , 今日南国之刻纸 , 玲珑剔透得未有
7、两种不同类型的剪纸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性文化的内涵和鲜明的审美特征。回娘家东北民间剪纸相对更粗犷,也更提示具随意性。娃参吉林通化挂笺剪纸的剪制方法:长方形纸对折后用铅笔画线稿,然后先剪花蕊,再剪外形, 最后用小剪刀剜剪花瓣纹饰,完成后展开。表现造型狮子狗剪纸的基本剪法牙牙纹旋转纹柳叶纹形似柳叶,常用于禽鸟的装饰,产生具象的视觉效果,多用阴剪法表现。线纹纹样与纹样之间、形体与形体之间无法相连时,可以用线纹巧妙相连。学习建议请教身边会剪纸的长辈,向他们学习剪纸技艺。自己确定主题,剪出一件剪纸作品。东北民俗之花与剪纸有密切渊源的鱼皮、兽皮和桦树皮制作,是东北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艺术形式,至今仍
8、在一些地区显示其顽强的生命力。鱼皮衣“ 冠以狐貉,衣以鱼皮。”赫哲人至今有穿鱼皮衣的习俗。鱼皮剪刻、制作与装饰实为东北少数民族所特有。相学生作品 连年有余关链接学生作业 满族人物第4 课 剪纸拼贴我们对中国民间剪纸都不陌生,也越来越能感受到它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宝库中独特的审美价值。而我们却不一定了解,在几十年前的法国,有一位叫马蒂斯的老人,剪出了大量具有装饰性的剪纸拼贴作品。中国传统剪纸主要通过在纸上剪刻出各种花样图案,通过图案的寓意表达作品的意义。而马蒂斯用不同颜色的纸作为色块,通过不同颜色的纸的拼贴,实现自己的创作目的,其强调的是色彩,他的这类作品尺幅一般都很大,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旺斯教堂
9、的彩色玻璃窗(剪纸拼贴) 1949 马蒂斯(法国)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提示相同形状的剪纸,方向不同,位置不同,色彩不同,组合在一起会产生不同的效果。1941 年,72 岁的马蒂斯因病住院期间开始创造剪纸拼贴画先把彩纸剪成各种形状,然后再随意组成图案贴粘起来。这种创新的方法可以表现出连油画都难以呈现的丰富的艺术世界。这幅作品表现的主题来自圣经的故事, 是画家贴粘艺术中的集大成之作,此时马蒂斯虽已经是 83 岁的老人,却还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国王的悲哀(剪纸拼贴) 1952 马蒂斯(法国) 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表现造型闰正月(民间剪纸拼贴)自 画 像 1939 马蒂斯(法国)马 蒂 斯 (1
10、869 1954), 法国画家。20 世纪初法国野兽派画家的代表人物。在马蒂斯艺术的形成过程中,印象主义对他有所启发,使他直接观察自然,表现自然界瞬息变化的美,他的色彩变得明亮鲜艳。对马蒂斯影响最大的是塞尚,塞尚的作品使马蒂斯领悟到可以在不损害造型、结构和色彩本质的情况下,保持印象主义明亮的光线和鲜明的色调。马蒂斯不但设计过壁挂,搞过舞台美术,从事过剪纸艺术, 而且还是一位出色的雕塑家。相关链接学生作品 剪纸拼贴花卉学习建议小组合作,确定主题,用不同的彩纸剪成不同的形象,拼成一幅大作品。可以用抽象形组合作品,也可以用自然形组合作品。学生作品 窗外的风景学生作品 瓶中的野花第5 课点的组合在点、
11、线、面的视觉语言中,点尤为重要, 它简洁、活跃、抽象,通过有目的、有规律的各种排列,在人们的视觉中形成不同的感受,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生活中有许多物象相对地在视觉感受中可以形成为“点”,例如瓶垫是圆的,组合的过程中变成了点。点的排列、点的形状的变异十分自由,通过对点的疏密组织及对虚实关系的处理,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并激发我们的创造热情。粘贴时要粘牢,注意卫生。提示可以用瓶垫,也可以用纸片、纽扣等其他圆形的材料。学生作品 葡萄用纽扣制作的作品用圆形贝壳制作的项链21设计 应用学生作品 猫头鹰方法步骤: 按先后顺序排列。 用瓶垫组合出不同的图形,并用线链接固定起来。 按预定的设计要求喷画颜色。学
12、习建议用点状的材料组合粘贴一件作品,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非具象的。学生作品这件作品利用色彩关系排列组织后形成的同化效果、空间混合效果及融合效果,使圆点富于视觉变化。原子球博物馆 温戈西姆高 102 米 1958布鲁塞尔原子球博物馆,是1958 年“科学的进步”国际博览会的主题塔, 是一个放大了 16500 万倍的铁分子模型。由铁制作而成,外包铝层的 9 个直径为 18 米的圆球,由直径 3.30 米、长 23 米的金属筒体相连。乘电梯只需 25 秒即可到达顶层一个能容纳 150 人的大餐厅。每个球中都是陈列宇宙和太阳系各种图片和模型及有关科研实物的展室。远远望去,宛如来到一个科幻世界。相关链
13、接第6 课工艺灯工艺灯是现代美术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它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关系,工艺灯的艺术设计,讲究产品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相统一, 以实现艺术与生产、艺术与科技的新结合。鱼鳞灯 汤姆迪克森(英国)未来的我是医生工艺灯要同时具有艺术鉴赏性和实用操作提示性,既富有个性又安全节能,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用电安全。不同风格的工艺灯饰能够体现一个人的艺术品位和文化背景,呈现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个性化的工艺灯,能够与人进行思想交流,传递出不同的艺术感受。春雨学生作品 心心相印教师示范作品螺旋吊灯造型 表现随着建筑艺术水平的提升,灯饰应用和灯饰工艺得到了跨越式发展,逐步形成了时尚、节
14、能以及个性化的灯饰设计。结合经典文化、浪漫气息,共同构筑了工艺灯的文化特色,打造出设计与艺术相融合的风格。学习建议多功能落地灯使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制作一个具有艺术欣赏性的工艺灯。学生作品温暖汉代陶制凤鸟形油灯宋代瓷质娃娃油灯瓷质“百子千孙”款省油灯相关链接学生作品鸟巢第7 课 形式美感(四) 节奏与韵律设计基础部分内容十分丰富,节奏与韵律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要想充分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就必须掌握全面的设计基础知识。节奏与韵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简称“节律”。节律是借用音乐和舞蹈中的术语, 在艺术设计中的互通语言是创作和感受的关键。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就是因为建筑是通过节奏与韵律的体
15、现去塑造美的形态。优秀的设计作品无疑是依靠节奏与韵律而增强感染力的。富有节奏和韵律的礼堂节律形式虽然是一种比较难以掌握的设计基础,但也提示是最容易显示出效果的表现形式。通过节律形式可以表达出十分丰富的内涵。节奏与韵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现出来运用渐变手法运用渐变方式造成一种起伏的感觉运用单向渐变手法用有规律的线条产生翻卷的视觉效果这件平面设计作品,采用了方向渐变和位置渐变两种渐变方法,使画面呈现出三维的空间效果,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如果只存在节奏,而不存在韵律,就会使人产生单调、乏味、呆板、毫无生机之感。世界之所以如此丰富多彩,就是由于韵律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变幻的节奏,即韵律。
16、如水中的涟漪、天边的浮云、起伏的沙丘等。在设计中往往表现在黑白、大小、虚实、强弱、主次等因素的变化之中,有韵律的构成具有积极的生气。欣赏 评述公园雕塑水波摄影作品学习建议通过学习、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结合生活中你所看到的建筑、雕塑谈谈你对节奏和韵律的理解。日本福冈奈于社区中心和幼儿园节律在建筑中常常表现为造型的起伏与波动,图中的造型就是运用了建筑四周边角的起伏造成韵律感,增强了建筑物的活泼性、趣味性。体育广场建筑相关链接运用色彩表现节奏与韵律欧普艺术在作品中经常会表现出一种节律。当你的眼睛在画面上移动时,会感受到放射性动感。第8 课彩墨练习中国古人把画静物题材的画称为“清供画”,取其单纯、清静
17、供人欣赏之意。多以案头什物、花卉蔬果为表现内容。现实的中国画静物画和西洋画写生相比有很大区别,它比西洋画的视点固定,对光源与色彩以及三度空间的追求则显得十分灵活。它采用中国画的写意法,丰富了文化内涵,作画时间缩短了许多;为了构图方便,不用焦点透视可用散点透视;色彩上不受光源与环境的限制,运用单纯而鲜明的“随类赋彩”法, 甚至改变其颜色,都用奇妙的墨色来代替;物象造型以线为主,简括生动,可应艺术之需大胆夸张变化; 画面还可题识书款,表达未尽情怀,真是灵活方便, 足具中国特色。菊酒(中国画) 现代 齐白石案上清供(中国画) 现代 吴昌硕爷爷的书桌 教师示范作品提示中国画以墨为主,一幅画要先把墨色
18、画足、画完,再略施色彩。教师示范作品方法步骤:先用淡墨干笔画出白铁蒸锅,线条不宜细,皴擦不宜重。用重墨画玉米穗,淡墨干笔画玉米皮。玉米粒用藤黄加朱磦调成橙色,颜色要浓,然后排点而成,再添画土豆。曙红色加花青,调些墨,用没骨法画茄子。造型 表现教师示范作品学习建议教师示范作品根据实际情况摆设几组静物,通过此课的学习,能够掌握画景物的要领,懂得如何删减画面,并完成一幅中国画静物写生作品。学生作业学生作业第9 课冰雪之美北国风光,千里冰封,银装素裹,剔透晶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是艺术家永久的表现题材。古人画冰雪主要靠留白,称之为借地为雪。一般是染天染水再画其他冬天物象来反衬出雪意。今天画家在传统技法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海版 义务教育 教科书 美术 年级 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