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试题库.doc
《逻辑学试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学试题库.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逻辑学(普通逻辑学)课程试 题 库本课程考试题型一般有以下十大题型: (一)填空题、(二)单项选择题、(三)不定项选择题、(四)判断是非题、(五)简单分析、推理题、(六)图解题、(七)三段论分析填空 、(八)表解题、 (九)证明题、(十)综合分析、推理题每次考试选择其中78种题型。一、 填空题 1、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其三大发源地是 _、_、_。 2、定义是揭示词项_的逻辑方法; 划分是揭示词项_的逻辑方法。 3、“所有的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惩罚”该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为:主项_,谓项_。 4、设E命题为真,根据直言命题对当关系的性质, 具有相同素材的其它三种直言命题的真值情况为:A为 _ 、
2、I为_、O为_ 5、以命题“有的花不是红的”为前题,进行换质推理,可以推出结论_;进行换位推理,可以推出结论_。6、设P为假,要使命题公式pq为真,q应取值为_;要使命题公式pq为真,q应取值为_;要使命题公式pq为真,q应取值为_。 7、在第二格的三段论中,中项在前提中的位置为_。 8、三段论:( PAM ) ( SIM )SIP是一个无效推理,根据规则,该三段论犯了“ _”的逻辑错误。 9、证明的三要素是指_ 、 _ 、 _。10、古希腊学者_是传统逻辑的奠基人,被后人尊称为“逻辑之父”11、限制就是通过增加词项的_以缩小词项的_的逻辑方法。12、定义是揭示词项_的逻辑方法,最常用的一种下
3、定义的方法是_。13、“有些被告不是罪犯”该直言命题主、谓的周延性为:主项_,谓项_。14、以命题“所有的同学都是团员”为前提.进行换质推理,可以推出结论_, 进行换位推理,可以推出结论_。15、设p为真,要使命题公式pq为假,q应取值为_;使命题公式pq为假,q应取值为_;要使命题公式为pq真,应取值为_。16、在第四格的三段论中,中项在前提中的位置为_。 17、“求因果五法”是指_ 、 _、_ 、_、 _。18、传统逻辑中的不完全归纳推理一般分为两种即:_和_。19、 要在大学生中普及逻辑知识该语句中逻辑一词的含义是 。20、定义是明确概念_的逻辑方法,而划分则是明确概念_的逻辑方法。21
4、 设P为真,要使命题形式pq 为假,则q应取_值;要使命题形式pq为假,则q为_。22、现代逻辑证明,一个复合命题推理是有效的,当且仅当,其推理蕴涵式是_。23、命题有些被告不是罪犯,从命题项的周延性来分析,该命题中的主项为_,谓项为_。24、 在第一格的三段论中,其中项M的位置在大前提中作_,在小前提中作_。25、 从前提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进行换位推理,可以推出结论_; 如果进行换质推理,则又可以推出结论_。26、“既肯定SAP,又肯定SEP ”从逻辑规律的要求来看,该断定违反了_ “既否定SIP,又否定SOP”,则该断定违反了 _ 。 27、“求因果五法”是指_、_、_、_、 _
5、 。 28、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其三大发源地是_、_、_。29、_ 和 _是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30、定义是一种揭示概念_的逻辑方法,最常用的一种下定义方法是_。31、“说话、写文章要讲逻辑”该语句中的“逻辑”一词的含义是_。5、命题“有些学生是党员”中主、谓项的周延性为:主项_, 谓项_。32、设O命题为假,根据直言命题对当关系的性质,具有相同素材的其它三种命题的真值情况为:A为_, E为_, I为_。33、命题公式“(pq) ( p非 q )” 从逻辑规律的角度分析,该公式不能成立,它违反了_律。34、设P为假,要使公式pq 为真,q 应取值为 _ ;要使公式pq为真, q 应取值
6、为_ 要使公式pq为真,q 应取值为_ 。35、论证的三要素是_ 、_、 _ 36、逻辑形式结构都由_和_两部分构成。37、负概念的运用总是相对某一特定的对象类而言的,这一特定的对象类在逻辑上称为_。38、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其_和_之间的关系呈反变规律变化。38、已知E命题为真,根据直言命题对当关系的性质,可以推出具有相同素材的其它三种命题的真值情况为:A为_,I为_,O为_。39、命题“有些学生不是团员”中主、谓项的周延性是:主项_,谓项_。40、设p为真,要使命题公式pq为假,q应取值为_;要使pq为假,q应取值为_;要使pq为真,q应取值为_。41、以命题SOP为前提,先换质,再换位,
7、可以推出结论为_。42、在第四格的三段论中,中项M的位置在大前提中做_,在小前提中做_。43、定义是揭示概念_的逻辑方法,而划分是揭示概念_的逻辑方法。43、SIP和SOP真值关系是_,其性质为_。44、直言命题主、谓项周延性的规律是:全称命题的主项_,特称命题的主项_,肯定命题的谓项_,否定命题的谓项_。45、以命题SAP为前提,进行换质推理可以推出结论_;进行换位推理可以推出结论_。46、已知q为真,要使命题公式pq为假,p应取值为_;要使pq为真,p应取值为_;要使pq为真,p应取值为_。47、第一格三段论的两条特殊规则是 _。48、逻辑基本规律包括_、 _、 _、 _。49、典故“东施
8、效颦”中的东施之所以被后人取笑,从逻辑学的角度看是因为她犯了_的逻辑错误。50、_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一种间接反驳的思维方法。二、单项选择题、“中国人是伟大的”和“中国人是亚洲人”,从集合与非集合的意义上分析,这两句话中的“中国人”是_A:前一句是集合概念,后一句是非集合概念 B:两句都是集合概念C:前一句是非集合概念,后一句是集合概念 D:两句都是非集合概念、“我班至少有一个学生不是团员”该直言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是_。A: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B:主、谓项都周延 C:主、谓项都不周延 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已知O命题为假,根据直言命题对当关系的性质,则具有相同素材的其它三种直言命
9、题的真值情况是:A为 、E为 、I为 。A:真、真、假 B:假、真、假 C:真、假、真 D:假、假、真、以命题“我班所有的同学都不是非团员”为前提,先换质再换位进行推理,可以有效推出结论_。A:有些团员是我班的同学 B:有些非团员不是我班的同学C:所有的非团员都不是我班的同学 D:不能换、设q为假,要使命题公式pq为假,则p应取值为_;要使命题公式pq为假,则p 应取值为 ;要使命题公式pq为假,则p应取值为 。A:可真可假、假、真 B:真、假、真 C:假、真、假 D:真、假、可真可假、在第三格的三段论中,中项在前提中的位置为_。A:在大前提中为主项,在小前提中为谓项 B:在大、小前提中都为主
10、项C:在大前提中为谓项,在小前提中为主项 D:在大、小前提中都为谓项、“既断定SAP为真,又断定SEP为真”该断定从逻辑规律的要求分析是_A:违反了同一律 B:违反了矛盾律 C:违反了排中律 D:没有违反逻辑规律、三段论推理“(PAM)(SAM)SAP”违反了三段论的规则“_”,因此,该推理无效。A: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B:中项至少必须周延一次 C: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 D: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结论、与“pq”的负命题的等值命题是_。A:pq B:pq C:pq D:pq 10、契合差异并用法的特点是_。A同中求异 B异中求同 C求同求异相继运用 D两次求同,一次求异11、
11、我们要揭露霸权主义的强盗逻辑”,该语句中的“逻辑”一词的意义是指_A:事物的客观规律 B:思维规律 C:某种特殊的理论或观点 D:逻辑学12、“所谓形式主义者就是指形式主义地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人,”该语句作为定义是错误的,它犯了_的逻辑错误。A:定义过宽 B;定义过窄 C:同语反复 D:定义不清13、“有的被告不是罪犯”该直言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是_。A: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B:主、谓项都周延 C:主、谓项都不周延 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14、具有相同素材的SAP命题和SOP命题的真值性质是_。A:二者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B:二者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C:二者不能同假,但可以同真 D
12、二者既可以同真,也可以同假15、命题(pq)和( pq)之间的真值关系是_。A:等值关系 B:反对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矛盾关系 16、以命题“有些学生不是团员”为前提进行换位推理,可以推出结论_。A:有些团员是学生 B:有些非团员不是学生C:有些团员不是学生 D:不能换17、已知(pq)为假,则下列命题公式为假的是_A:pq B: pq C:pq D:pq 18、设P为假,要使命题公式pq为真,则q应取值为_;要使命题公式pq为 真,则q 应取值为 ;要使命题公式pq为真,则q 应取值为 。A:可真可假、假、真 B:真、假、真 C:假、真、假 D:真、可真可假、假19、在第四格的三段论中
13、中项在前提中的位置为_。A:在大前提中为主项,在小前提中为谓项 B:在大、小前提中都为主项C:在大前提中为谓项,在小前提中为主项 D:在大、小前提中都为谓项20、如果对两个相互等值的命题( ),则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A、同时肯定 B、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 C、同时否定 D、不作肯定,也不作否定21、“我们要在大学生中普及逻辑知识”,该语句中的“逻辑”一词的意义是指_A:事物的客观规律 B:思维规律 C:某种特殊的理论或观点 D:逻辑学22、“把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该语句作为划分是错误的,它犯了_的逻辑错误。A:划分不全 B:多出子项 C:划分的标准不统一 D:这不是划分,而是分解23、
14、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是_。A: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B:主、谓项都周延 C:主、谓项都不周延 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24、在第一格的三段论中,中项在前提中的位置为_。A:在大前提中为主项,在小前提中为谓项 B:在大、小前提中都为主项C:在大前提中为谓项,在小前提中为主项 D:在大、小前提中都为谓项25、“既断定pq为假,又断定 pq为假”,该断定从逻辑规律的要求来分析是_A:违反了同一律 B:违反了矛盾律 C:违反了排中律 D:没有违反逻辑规律26、三段论推理“(PAM)(SAM)SAP”违反了三段论的规则“_”,因此,该推理无效。A: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B:中项至少必须周延
15、一次 C: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 D: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结论27、契合法的特点是( )。A:同中求异 B:异中求同 C:求同求异相继运用 D:两次求同,一次求异28 、通过综合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由SIP可推出( )。 A:PES B:PO C:OS D:POS29、由前提“p(qr)”再加上下列前提中的( ),可必然推出结论 p。 A:(qr) B: q r C:q r D: (q r )30、成语“东施效颦”中的东施之所以被后人耻笑,是因为东施在思维中犯了“_” 逻辑错误。 A:以偏概全 B:以先后为因果 C:机械类比 D:以偶然为必然三、不定项选择题1、依据对当关系可以进行有效推理的
16、是( )A、并非SEPSAP B、并非SAPSEPC、并非SOPSIP D、并非SAPSOP2、“屈原是伟大的诗人”这句话中“诗人”这一概念是( )A、非集合概念 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 D、正概念3、下列命题谓项不周延的有()A、有的语词是概念 B、有的概念是语词C、所有概念都是语词 D、所有的命题都是有所断定的4、根据模态对当关系,由必然P真,可有效推出()A、可能P真 B、必然非P假C、可能非P 假 D、可能非P真5、当命题“pq”为假时,下列命题为真的是( )A、pqB、pqC、pqD、p要么q6、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属种关系的是( )A、逻辑常项量项 B、逻辑学家哲学家C、战争正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逻辑学 试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