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补贴试点项目作业设计说明书.doc
《造林补贴试点项目作业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林补贴试点项目作业设计说明书.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宜昌市夷陵区2012年造林补贴试点项目作业设计说明书1项目提要1.1项目名称:宜昌市夷陵区2012年度造林补贴试点项目1.2主管单位:宜昌市夷陵区林业局1.3项目法人:曾庆泉1.4项目范围:本项目建设范围为夷陵区境内,涉及12个乡镇(街办)1个国有林场的43个村,造林业主78个,造林小班476个。1.5建设规模:全区造林补贴试点人工造林总面积14709.1亩。1.6建设期限:人工造林从2012年11月下旬至2013年3月底,抚育管护3年,即2012-2014年。1.7种苗用量:项目建设共需苗木281.6万株,其中:乔木林杨树7.5万株、杉木7.3万株、银杏2.3万株、云杉及落叶松等6.0万株,
2、木本粮油林核桃苗14.7万株、茶叶苗213.5万株、油茶苗9.6万株、木姜子6.5万株、水果经济林柑桔9.5万株、桃子等4.6万株。1.8用工量预算:项目建设总用工量83217个,其中:林地清理用工13630个、整地用工29419个、造林用工14110个、抚育用工26058个。1.9投资预算:总投资为674.14万元,其中:种苗244.06万元,整地215.24万元,栽植70.55万元,抚育130.29万元,宣传、设计、监理、竣工验收等间接费用14.00万元。1.10资金筹措:项目建设总投资674.1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造林补贴280.00万元,造林业主自筹394.14万元。2 项目区基本情
3、况2.1自然地理概况2.1.1地理位置夷陵区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位于东径11051581113930,北纬303233312830。东接远安、当阳、枝江,西邻秭归、兴山,南临点军区、宜都、长阳,北接保康。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2.1.2地形地貌夷陵区属大巴山余脉,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高度相差悬殊。西北部天柱山最高海拔2005.5米,东南龙泉镇魏家畈村最低海拔51.6米,相对高差1953.9米,形成了山地、丘陵、河谷等多种地貌。区境南北长103公里,东西宽约77公里,土地总面积为335901公顷。中低山构成地貌的主体,山地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大体形
4、成了“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土地利用格局。2.1.3气候条件夷陵区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适宜、雨量充沛。但是由于海拔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差异大,从南到北兼有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特点。全区平均年降水量在9971370毫米之间。降雨季节和降雨量极不均匀,59月雨量集中,降雨量在800毫米左右,占全区降雨量的74%;1012月的降雨量占14%,14月降雨量仅占12%。年平均气温16.6,10的积温5408,无霜期278天,极端最高温41.4,最低温度-12,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69.2小时。2.1.4土壤条件项目区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呈微酸至中性。土壤因受地质
5、气候、生物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差异比较明显,土壤种类繁多,全区共有7个土类,19个亚类,69个土属,167土种。2.2森林资源现状2.2.1各类土地面积根据2010年全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全区土地总面积为335901公顷。其中林地面积为268341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79.9%;非林地面积为67560公顷,占总面积20.1%。林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为194230公顷,占72.4%;灌木林地面积为59915公顷(含国特灌),占22.3%;疏林地面积为11872公顷,占4.4%;未成林造林地面积为333公顷,占0.1%;其它林地面积1991顷,占0.8%。2.2.2森林蓄积量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
6、为9124441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为9021353立方米,占98.9%。在森林蓄积中,幼龄林蓄积4610619立方米,占51.1%;中龄林蓄积4156904立方米,占46.1%;近熟林蓄积188070立方米,占2.1%;成过熟林蓄积65760立方米,占0.7%。森林蓄积按林种分,用材林蓄积438088立方米,占4.9%;防护林蓄积8557906立方米,占94.9%;薪炭林、特用林蓄积23424立方米,占0.2%。2.2.3覆盖率、绿化率全区森林覆盖率为68.73%,林木绿化率为75.93%。2.3社会经济状况夷陵区辖11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有林场,182个村民委员会, 6个居委会,
7、1230个村民小组。共有18.4万户,其中乡村户数14.1万户。总人口5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5万人,占总人口的80.3%;农村劳动力24.67万个,剩余劳动力约11.93万个;城镇人口10.2万人,占总人口的19.7%。201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82.2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0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1.8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3.35亿元。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4万公顷,粮食总产量22.3万吨,油料产量2.5万吨,蔬菜产量41.7万吨,柑桔产量44.6万吨,茶叶1.01万吨。2010年全区完成财政收入8.15亿元,比上年增加23.3%。城镇居
8、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85元。3 设计原则及依据3.1设计原则谁造补谁原则:造林主体的人工造林和更新,经验收合格后均可享受补贴。群众自愿原则:充分尊重林农等造林主体意愿,对自愿申请并按规定程序和相关标准要求完成造林任务的主体,造林验收合格可以兑现中央财政造林补贴;公开操作原则:对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政策、试点单位、补贴对象、补贴标准、造林任务等信息公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突出产业发展原则:结合我区实际,适度与相关项目配套、捆绑,采取林茶间作、林粮间作等模式推动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根据荒山荒地立地条件选择防护效能高、以减少水土流失等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造林
9、树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油茶等木本油料林及木本生物质能源对于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缓解粮油、能源危机,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3.2设计依据财政部 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2012年造林补贴试点工作的意见(财农201259号)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检查验收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林造发20129号)。湖北省2012年造林补贴试点项目实施方案;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7908-1999);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2001);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2003)
10、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LY/T1557-2000);夷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2011年);夷陵区森林资源调查报告(2010年);夷陵区物资现行市场价格指标。4 业主确认情况4.1业主确认程序省林业厅造林补贴试点计划下达后夷陵区林业局严格按照项目造林的要求和程序组织申报和确认工作。一是制定了夷陵区2012年度造林补贴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二是及时召开项目启动会和培训会,进行宣传和指导。2012年12月下旬,区政府组织林业、财政部门及各乡镇分管林业的领导及林业技术人员召开项目会议,部署项目业主确认方法及技术培训。通过在区林业网、各乡镇政务网公布了项目申报公告,对
11、工程建设质量要求、业主应具备的条件、提交的材料、申报时效等政策要求向社会进行了广泛宣传。区林业局还专门设计制定了造林补贴试点项目申报须知和造林补贴试点项目计划申请审批表,下发到各镇(办)组织业主开展申报工作;三是进行摸底申报。经组织申报,全区共有78个业主申报实施造林补贴试点项目面积14709.1亩;四是林业部门多次进行业主审查、对业主申报林地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对业主的资格及经济实力进行了调查了解;五是业主公示。在夷陵区林业局和各镇(办)林业工作站公告公示专栏进行了公示,公示期为7天,公示期间,没有收到对确定业主的任何情况反映;七是签订合同。林业局委托各林业工作站与核准的 个造林业主签定了夷陵
12、区2012年造林补贴试点项目营造林合同,各造林业主按合同要求组织实施。4.2业主确认情况通过夷陵区造林补贴试点领导小组审查,确定79个造林业主来实施我区2012年度造林补贴试点项目。其中林农63个、林农合作组织12个、国有林业职工4个。分项目业主情况详见附表七。5 项目建设地点、规模、内容及布局5.1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在夷陵区全区1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及樟村坪林场:包括樟村坪镇丁家河村、董家河村、羊角山村、秦家坪村、三堡垭村、雾渡河镇观音堂村、马卧泥村、交战垭村、三隅口村、下堡坪乡九山村、邓村乡古城坪村、袁家坪村、太平溪镇长岭村、乐天溪镇路溪坪村、沙坪村、莲沱村、孙家河村、三斗坪镇高家村、东岳
13、庙村、石板村、头顶石村、分乡镇百里荒村、界岭村、黄花镇牛坪村、小溪塔街办下坪村、新合村、姜家庙村、官庄村、仓屋榜村、廖家林村、柏木坪村、龙泉镇罗家畈村、龙泉村、双泉村、鸦鹊岭镇东西泉村、龙潭村、新场村、长寿村。5.2规模、内容与布局建设总规模14709.1亩,其中木本粮油林8693.8亩,乔木林3101.1亩,灌木林480亩,水果经济林2434.2亩。全区造林补贴项目木本粮油及乔木树种包括核桃4449.8亩、板栗6.0亩、油茶2280亩、木姜子1958亩、杨树1344.1亩、杉木662亩、银杏555亩、云杉287亩、落叶松、桤木等253亩;水果经济林包括柑桔1703亩、猕猴桃200亩、桃亩及其
14、它水果531.2亩;灌木林包括茶叶480亩。全部采取植苗造林。从区域布局上:樟村坪镇1610亩、雾渡河镇1620亩、下堡坪乡1000亩、邓村乡1280亩、太平溪镇1000亩、乐天溪镇1420亩、三斗坪镇1080亩、分乡镇1575亩、黄花镇700亩、小溪塔街办2250亩、龙泉镇475亩、鸦鹊岭镇149.1亩、樟村坪林场550亩。从造林主体上林农造林10534.3亩、林业合作组织造林3624.8亩、林场职工承包造林550亩。6营造林技术设计6.1立地类型划分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坡度坡位、母岩类型、土壤厚度、植被类型等立地条件,全区编制了24个立地类型。造林补贴试点项目涉及到5个立地类型,即类型1、
15、2、3、5、9、15、16、19、21、23:类型1-微酸性缓斜坡薄土层、类型2-微酸性陡急坡薄土层、类型3-微酸性缓斜坡中土层、类型5-低海拔微酸性缓斜坡厚土层、类型9-低海拔中性缓斜坡中土层、类型15-中海拔微酸性缓斜坡中厚土层、类型16-微酸性陡急坡中厚土层、类型19-中性微碱性缓斜坡中土层、类型21-微酸性缓斜坡中土层、类型23-高海拔微酸性缓斜坡厚土层。详见夷陵区造林补贴试点项目立地类型表。6.2营造林模型划分根据立地条件,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低产林改造技术要求,全区造林补贴试点项目编制了10个营造林模型,其中:4个乔木林模型、3个木本油料经济林模型、2个水果经济林模型、1个灌木林
16、模型。本年度涉及到10个模型,其中,4个乔木林模型分别为:模型1,林种用材林、树种杉木、替代树种云杉、落叶松、马褂木、桤木;模型2,林种用材林、树种杨树;模型3,林种防护林、树种刺槐、替代树种柏木;模型4,林种防护林、树种银杏。3个木本油料经济林模型分别为:模型5,林种经济林、树种核桃、替代树种板栗;模型6,林种经济林、树种油茶;模型8,林种经济林、树种木姜子、替代树种花椒。2个水果经济林模型分别为模型7,林种经济林、树种柑桔,替代树种杨梅、冬枣、桃子;模型10,林种经济林、树种猕猴桃,替代树种葡萄、蓝莓。1个灌木林模型模型9,林种经济林、树种茶树。详见夷陵区造林补贴试点项目造林模型表。6.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造林 补贴 试点 项目 作业 设计 说明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