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工程开工报告.doc
《顶管工程开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管工程开工报告.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XX新城路网工程安泰大道机动车道工程 顶管工程开工报告(中标单位)XX市XX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部二 年 月 日目 录一 工程概况41.1、工程概况41.2、工程地质41.3、地面交通41.4、地下水位4二 施工部署42.1、现场组织机构建立42.2、技术准备62.3、机械设备、材料准备72.4、作业条件准备72.5、安全应急措施准备72.6、外业工作准备82.7、材料准备82.8、场地清理82.9、临时用电82.10、临时用水8三 顶管施工83.1、主要设备安装83.2、顶力计算103.3、后背抗力检算123.4、管道顶进133.5、接收井管道相接143.6、管接口质量控制153.7
2、闭水试验153.8、工作井回填15四 顶管常见问题的防治164.1 管道轴线偏差过大164.2 地面沉降与隆起164.3 顶力突然增大174.4 钢筋混凝土管道接口渗漏174.5 钢筋混凝土管节裂缝174.6 顶管前端正面上体坍塌18五、管线保护措施185.1 管线调查185.2 管线保护19六 测量及安全监测措施196.1 测量控制196.2 工作坑的直槽维护206.3 顶进过程中的安全检测及日常巡视20七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207.1 安全管理207.2 井口安全防护措施217.3 吊装安全措施217.4 施工临时用电措施21八 季节性施工的措施238.1 雨天施工措施23九 工期进度计划
3、及进度保证措施239.1 工期进度计划239.2、工期保证措施24十 工程质量管理措施2510.1 完善质检制度,严把质检关2510.2 切实做好施工交底工作2510.3 认真做好测试工作2510.4 各类专职人员持证上岗2611.1应急救援小组2611.2本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应急事故及救援程序2711.3项目经理部应急反应组织机构3311.4应急响应36一 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新城范围内,西起彰德路、东至东环路,路线总长5941m,功能定位为城市级主干路,规划红线宽度80m,承担东、西部组团及新区内大量的东西向交通流,为安泰大道主干路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含道路、桥梁、排水、
4、绿化等内容的施工。其中污水顶管工程量为D1000钢筋混凝土级管K1+000K1+198.151共计约200m;D800钢筋混凝土级管K1+500K2+658.733共计1158.733m;D600钢筋混凝土级管K2+658.733K3+188.944共计530.211m。1.2、工程地质根据设计图纸资料,项目区第四系和第三系地层总厚度达735米,下伏地层为三叠系,路区被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地层广为覆盖。依据临近勘探资料,上部第四系可塑-硬朔状粉质粘土厚度越30m,承载力大于100kpa,无软弱层,工程性质一般;下部为密实状卵石层,承载力大于400kpa,其工程性质较好。1.3、地面交通为响应招标
5、文件要求,本项目采用全封闭施工,施工区域内主要交通为我方施工车辆通行。1.4、地下水位依据本路段民井调查及现场开挖探坑查看,路区地下水位埋深在4.2m左右,属于第四系全新统空隙潜水,其含水层为下部砾卵石层,富水性较好。据临区路段勘察资料,其水质为重碳酸-钙=镁型低矿化度淡水,对钢筋混凝土无侵蚀性。二 施工部署2.1、现场组织机构建立(1)针对顶管施工的特殊性,项目管理层尤为重视,施工该段管道顶进时,以我单位组建的项目经理部为中心,特别安排以项目副经理为该处施工的第一负责人的管理机构,具体分工如下表所示:施工组织机构项目副经理安全监察部质检部财务部物资设备部总调度计划合同部试验室综合办公室工程技
6、术部项目经理总工程师施工二队综合施工队施工一队(1)项目部组织机构 结合本合同工程的特点,为优质、高效地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确保质量、工期目标的实现和合同承诺,我们本着精干高效、统一负责的原则成立“项目经理部” ,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书记、总工程师、下设六部二室:工程技术部、计划合同部、安全监察部、物资设备部、财务部、质检部、综合办公室和试验室。负责处理项目各项业务的日常工作及与上级机关、业主和监理的联系工作,实施对该工程的组织管理和指挥。(2)项目部各业务部门职责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本合同工程的全权代表,负责工程施工组织和指挥,协调业主、监理、地方关系。领导和督促各下属单位完成施工生产任
7、务,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负全责。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分管施工生产、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建设和队伍管理,执行本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负责落实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实现安全文明施工,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总工程师:全面负责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负责与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质检部门和业主有关方面的协调工作,负责技术方案、质量控制措施、安全技术方案的制定与审核,竣工资料的编制与移交。工程技术部:主要负责施工组织、技术管理、工程控制测量、工程试验、工程质量和安全控制及工程技术资料的填报、竣工验交以及配合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做好职权范围内的其他工作。计划合同部:主要负责工程成本
8、分析、对上计价、对下决算、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变更索赔和合同管理工作。物资设备部:主要负责项目所需工程材料的计划编制,材料和设备招标采购、进货、保管,向项目工程提供强有力的物资保障;负责施工机械设备、运输车辆、机具模板、支架等的调配、使用管理。财务部:负责工程资金的筹措和管理,合理使用资金,进行财务核算和定期经济活动分析等工作。质检部:负责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评定,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组织编制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制定创优目标及措施,并监督执行。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负责对施工中出现的不合格品和不合格项的处置,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安全监察部:负责制定施工安全管理办法,落实国家有关安
9、全生产法规。制定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并督促检查指导,消除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处理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办公室:负责征地拆迁、地方、内外关系的协调,负责职工生活后勤保障、日常事务管理、工地文化建设、医疗卫生、社会治安等综合治理工作。试验室:负责路基工程各项试验中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试验和检验,配合业主和总监代表处中心试验室选定各种混凝土、混合料的配合比,以及施工中各种试验检测工作。2.2、技术准备.组织学习本项目招标文件中关于顶管施工技术条款及施工规范,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和说明,做好图纸会审,结合地质勘探报告编制顶管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各工序专项施工方案。并对各作业队管理人员及
10、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临时工程设计与施工。.编制施工工艺标准和保证措施。.制定技术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2.3、机械设备、材料准备根据施工要求,采用挖掘机、推土机、自卸车、水泵以及顶管成套设备、机电设备、吊车及其他辅助机具(详见附表)。设备规格数量吊车25T1挖掘机300型2顶进设备320t10台行车35t8台潜水泵QY-258台电子经纬仪2台水准仪DS36台2.4、作业条件准备、顶管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管线调查清楚并及时通知相关产权单位进行迁移和保护、地上障碍物清除完毕。、根据工程地质资料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水位降至坑(槽)底0.5m以下。、施工区域内供
11、水、供电、临时设施满足顶管施工要求,道路平整畅通。、做好机械、运输车辆及各种辅助设备的维修检查和进场工作。 2.5、安全应急措施准备所有机械操作人员须持特殊工种上岗证书。所有新进员工必须进行岗前三级安全教育。各种安全防护用品现场准备到位。提前进行安全应急预案。坚持以人为本把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2.6、外业工作准备.现场详细调查。.现场交接桩与复测。.料源合格性测试分析。.测试仪器的计量标定。.布设导线点、水准点。技术准备按时间进程分前、中、后三个阶段,前期是基础,中期是强化,后期是完善,需要做到项目齐全,标准正确,内容完善,计划超前,交底及时,重在落实。2.7、材料准备工程开工前编制材
12、料计划,由经理部统一组织各种材料的采购和供应,并利用当地的运输力量,购置地材,原则是“就近择优购置”,选用质量较好厂家生产的产品,经试验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使用。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做好工作井砌筑材料、商品砼、安全支护材料、F型钢承口管材及其他辅助材料的采购。2.8、场地清理进场后立即开始场地清理工作,按照设计征地范围清理地上构筑物、障碍物,同时处理好与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居民的关系,为临时和主体工程的施工创造条件。2.9、临时用电为确保施工期间停电能正常施工,现场配2台150KW柴油发电机作为临时的应急电源,发电机房与配电房设在一起。需要发电时,通过双电源互投柜联网输出。2.10、临时用
13、水生活、生产用水拟由自来水给水管线接入,供小型搅拌机、生产和生活区使用。三 顶管施工3.1顶管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基坑排水及支护基底处理基坑监测管道铺设顶管施工基坑回填一、基坑开挖由于基坑开挖的土方量不大,每延米开挖出土量平均约7-9m,每个作业段用一台挖掘机开挖与人工配合清底的方式,挖土要遵循“纵向分段、竖向分层、先支后挖”的原则进行。1、基坑内共设置五道钢管支撑,上面上三道支撑,下面两道支撑。基坑开挖配备二台挖掘机,采取分层分段对称进行,在开挖过程中掌握好“分层、分步、对称、平衡、限时”五个要点,遵循“纵向分段、竖向分层、先支后挖”的施工原则。自卸汽车运输,基底以上30c
14、m采用人工突击开挖,严格控制最后一次开挖,严禁超挖。2、分段开挖两端设截留沟和排水沟,渗水及雨水及时用泵抽排走。雨季备足排水设备,做好预警工作,确保基坑安全。3、开挖过程中,按既定的监测方案对基坑及周围环境进行监测,以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二、基坑排水措施鉴于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本工程污水管网沿线拟采用管井降水施工技术措施来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1、基坑排水措施沿基坑四周堆砌300mm高的围堰,防止地表水流向基坑。沿坑底的两侧挖排水沟进行基坑内导水,断面取0.3*0.3m坡度为0.5%,集水井每一个工作坑设置一个,集水井的直径为0.8m,深度随挖土的加深适当设置,基坑内地下水流入集水井内后用水泵抽
15、出坑外。三、基坑支护1、管道基坑支护基坑支护采用钢管模板支撑,工作坑采用机挖人工配合,工作坑上部尺寸长6米宽6米,放坡系数1:0.35.开挖至3米处时设置宽为0.6米的台阶,下部尺寸长4.5米宽2.2米,放坡系数1:0.2. 2、顶管工作坑的设置应便于排水、出土和物料运输,并对地下和地上建筑及构筑物采取保护和安全生产措施。工作坑后背采用装配式后背由方木、型钢或钢板等组成,组装后的后背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工作坑应按封闭或半封闭状设置支撑,工作坑采用50钢管支撑,分五层搭成框架,四角应用斜撑加固.外垫竹笆,加两道钢顶丝把內架紧密的顶在坑壁以防塌方。施工中应经常检查如有松动、变形等现象,应及时加
16、固或更换。3、支撑拆除拆除时应按回填顺序依次进行,随拆随填,防止边坡下沉和破坏,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在挖方边坡上侧堆土或材料以及施工机械时,应与边缘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边坡和直立壁的稳定。四、主要设备安装1、后背安装:依据设计图纸要求,工作坑采用现浇钢筋砼后背,砼强度采用C30,横向长3米,厚0.6米,后背砼内布16150钢筋网片,背部直接靠在坑底土层上(严禁直接作用在倒挂井墙体上),与土层浇筑成一圆弧面。混凝土后背采用顶铁装配式分配加强。后背平面与管道的顶进方向垂直,以具有足够的强度,保证在管道顶进时不会变形。2、导轨安装:导轨采用钢轨与型钢焊接,导轨长24m,两条导轨顺直、平行、等高。导轨
17、安装在工作井内砼垫层上,安装牢固,以保证在管道顶进时不发生位移;导轨安装的轴线偏差3mm,顶面高程误差控制在0-3mm,两轨内距误差为2mm。3、千斤顶安装:采用2台200t千斤顶,千斤顶安装在稳定牢固的支架上。千斤顶的轴线与管壁重合,间距随管径不同而变化。4、减少砼与土摩阻力措施减少土对砼管摩阻力,是顶进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在砼管顶进之前,对砼管涂润滑剂,其材料为水泥浆。采用注浆方式可有效在顶进中降低顶力。5、顶力计算(一)对于顶管顶进深度范围土质好的,管前挖土能形成拱,可采用先挖后顶的方法施工。根据经验公式: P=nP0其中: P 总顶力n 土质系数P0为顶进管子全部
18、自重。土质系数取值可根据以下两种情况选取:(1) 土质为粘土、亚粘土及天然含水量较大的亚砂土,管前挖土能成拱者,取1.52.0,n取值2。(2) 土质为砂质粘性土及含水量较大的粉细砂,管前挖土不易成拱者,取34。P0为顶进管子全部自重。顶进的每节管自重约为3.8吨,最长段以50米计,每节管长2米,共要顶进35节管,则总的顶力为:P025*3.895吨。.考虑地下工程的复杂性及不可预见因素,顶管设备取1.3 倍左右的储备能力,设备顶进应力为123.5吨, 取总的顶力F180吨,选用两个千斤顶作为顶进动力设备,每个千斤顶的顶力应为200吨。6、根据顶管工程力学参数确定,顶管的推力就是顶管过程管道所
19、受的阻力,主要包括工具管切土正压力、管壁摩擦阻力。工具管正压力:与土层密实度、土层含水量、工具管格栅形态及管内挖土状况有关。根据有关工程统计资料,软土层一般为20-30t/m2,硬土层通常在30-60t/m2。大于40t/m2 时表明土质较好,取值:30t/m2 。F1=S1K1其中:F1-顶管正阻力(t) S1-顶管正面积(m2) K1-顶管正阻力系数(t/m2)F1=S1K1=r2K13.14*0.4*0.4*3015.072吨管壁摩擦阻力:管壁与土间摩擦系数及土压力大小有关。根据有关工程统计资料,管壁摩擦阻力一般在0.1-0.5t/m2之间,取值0.5 t/m2。F2=S2K2其中F2顶
20、管侧摩擦力(t)S2顶管侧面积(m2)K2顶管侧阻力系数(t/m2)F2=S2K2=DLK2=3.14*0.8*50*0.5=62.8吨顶管阻力为以上二种阻力之和,顶进长度按最长管段50米计算,总顶力:F=F1+F277.872吨 因此,取总的顶力F150 吨,选用2台200吨的千斤顶作为顶进动力设备。根据水泥管生产标准GB/T11836及JC/T640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级管有效长度2米的裂缝荷载标准值94KN/m。总破坏力:F破=94KN/m*50m=4700KN 即470吨。 故 F F破,2台200吨千斤顶对混凝土管无损伤。7、后背抗力检算后座墙主要有功能是在顶进过程自始至终地
21、承担主顶工作站顶管前进时的后坐力。后座墙的最低强义应保证在设计顶进力的作用下不被破坏,要求其本身的压缩回弹量为最小,以利于充分发挥主顶工作站的顶进效率。在设计和安装后座墙时,应使其满足如下要求。(1)、要有充分的强度在顶管施工中能承受主顶工作站千斤顶的最大反作用力而不至破坏。(2)、要有足够的刚度当受到主顶工作站的反作用力时,后座墙材料受压缩而产生变形,卸荷后要恢复原状。如压缩回弹量大,会导致大量行程消耗在后座墙压缩变形土,从而大在降低千斤顶的有效冲程,使顶进效率降低。故后座墙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3)、后座墙表面要平直后座墙表面应平直,并垂直于顶进管道的轴线,以免产生偏心受压,使顶力损失和发
22、生质量、安全事故。(4)、材质要均匀后座墙材料的材质要均匀一致,以免承受较大的后从力时造成后座墙材料压缩不匀,出现倾斜现象。(5)、结构简单、装拆方便装配式或临时性后座墙都要采用普通材料、装拆方便。根据总顶力计算结果,最大顶力为778.7KN。顶力通过后背传递于背后土体,倒挂井直径采用6米,则后背受力面积为3m3.2m(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施工),计算其后背承载力P。后背中心处被动土压力:P=rhtan2(45+/2)+2ctan(45+/2)式中:r土壤的重度(KN/m3)h后背中心处深度(m)土壤的内摩擦角()C土壤的粘聚力(KN)按地质报告取值:r=19.7KN/M3 h=6.5m =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开工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