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共32页.doc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共3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共32页.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FPZQ-4标福平铁路FPZQ-4标三分部预应力管桩首件工程施工总结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平铁路FPZQ-4标项目经理部三分部2014年 11月 4日专心-专注-专业1、编制依据及目的1.1 编制依据(1)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2)高速铁路路基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3)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4)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 10106-2010);(5)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6)新
2、建铁路福州至平潭铁路路基工点设计图;(7)新建铁路福州至平潭铁路路基工程设计与施工参考图集(8)福州至平潭铁路FPZQ-4标三分部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9)福州至平潭铁路FPZQ-4标三分部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10)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1.2、编制目的(1)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立足于“预防为主,先试点”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证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2)对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工法、质量检测标准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出最佳的施工工艺,使之成为样板工程,以指导后续预应力管桩工
3、程大规模施工。(3)总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解决,消除后续施工中的各种安全质量隐患,确保一次成优。2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我分部主要承担FPZQ-4标段平潭岛内线下工程,分部起点里程DK76+901.095,终点为本项目终点DK88+099.55,全长11.3km。在DK85+700DK88+850段设平潭车站,长3150m,DK85+700前接区间路基工地,DK88+850后接平潭站维修工区。区间路基工地主要采用CFG桩、预应力管桩两种方法;DK85+700-DK88+099.55站场段主要采用CFG桩、预应力管桩和高压旋喷桩三种方法。站场预应力管桩(PHC-500-AB型-100
4、根数为:8569根,长度延米.本次首件施工区域为DK87+800DK87+900段落,本区域内含管桩468根,9819米。 22 设计参数平潭车站段DK87+800DK87+900段预应力管桩设计桩长为26m30m,间距2.5m,成正方形布置;护坡段间距2.8m,矩形布置管桩桩帽设计尺寸为:1.6m1.6m0.45m。填芯采用C30混凝土,长度不低于1.2m,桩帽为C35混凝土。 2.3 地质情况及单桩承载力该段区域地质情况为: (1)-1粉质黏土:褐黄色,软塑,=120kpa, (2)-4细砂:褐黄色、褐灰色,稍密、饱和,=150KPa; (2)-5粉质黏土:褐黄色、浅灰色,硬塑,=160
5、KPa; (3)-1淤泥质黏土:褐灰色,灰绿色,流塑,=65KPa; (8)-1花岗闪长岩:灰白、褐黄色,全风化,=250KPa;。 本段设计单桩承载力为1110KN。 3 资源配置3.1 施工组织机构 根据施工情况,分部按照职能明确、精干实效、运转灵活、指挥有力、确保安全的原则,专门成立预应力管桩施工领导小组,配备业务能力强、具有经验丰富的一线施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专业的施工队伍,按照上级单位施工文件的要求组织进场施工。预应力管桩施工配备人员见下表。表1:预应力管桩施工配备人员表 姓名职务分工江中新项目经理对施工质量进度安全负总责裴史泉总工程师技术总负责人李召富副经理兼安全监察长组织
6、协调现场施工陈光副经理兼工程部部长现场组织工作施小强架子二队一工班队长施工队施工现场负责人任永俊物资部部长负责调配施工机械并保证良好运转张伟试验室主任试验负责人夏明干安质部部长安质负责人高祁测量队长负责现场施工测量张永琪路基工程师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施友强施工员施工队现场技术负责人3.2 机械设备配备我分部拟采用1台DJB-90步履式柴油锤打桩机进行试桩工作,相关机械见表2。 表2:施工机械配备表名称单位数量备注步履式柴油锤击机台1DJB90电焊机台1吊车台125t装载机台1ZL50B4 预应力管桩施工4.1 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流程 4.1.1工艺流程图 4.1.2施工准备 (1)平整场地。清除
7、表面腐殖性土和杂物,使场地满足施工要求。 平整场地(2)管桩进场验收。对进场的管桩进行外观尺寸和质量进行验收。 表3 外观质量检查序号项目外观质量检查1粘皮和麻面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应大于桩总外表面的0.5%;每处粘皮和麻面的深度不得大于5mm 。2局部磕损局部磕损深度不应大于5mm,每处面积不得大于5000mm23内外表面漏筋不允许4表面裂缝不得出现环向和纵向裂缝,但龟裂、水纹和内壁浮浆层中的收缩裂缝不在此限。表4 外观尺寸检测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内径0,+20尺量检查不少于两处2外径0,+203管壁厚度104长度0,+20尺量检测外观尺寸验收进场合格证进场验收记录表(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应力 管桩首件 总结报告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