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14篇理解性默写.doc
《高中语文高考14篇理解性默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高考14篇理解性默写.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高中14篇理解性默写强化1、杜牧阿房宫赋中写秦统治者生活极尽奢侈,任意挥霍财物的句子是:“_,_”。2、离骚中作者用比喻手法说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句子是:“_,_”。 3、类比联想是联想的一种形式。琵琶行中的一句“_,_”,由琴声联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4、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5、李白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直接描写山峰之高、崖壁之险的句子是:_,_。6、韩愈在师说中用“_,_ ”正面解释了教师的职能和任务。7、苏轼在赤壁赋中,引用曹操短歌行里的诗句是_, _ 。8、李商隐在锦瑟中,回环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惆怅苦痛,让
2、人为之哀惋不已的诗句是_,_。9、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两句是“_,_。 ”10、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两句是_,_。11、红楼梦中的俗谚“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出自阿房宫赋中“_,_”两句。12、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_,_”。13、阿房宫赋借古讽今,作者以警告唐敬宗应当对秦之灭亡,哀而鉴之,不要重蹈覆辙并以此作结的句子是_,_。14、赤壁赋 中通过夸张、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的凄切婉转的两句是_,_。15、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16、杜牧在阿房宫赋
3、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_,_?”1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_,_”两句就引用了“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18、杜甫在登高中感叹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戒酒的名句是:“_,_ 。”19、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两句,写出了楼阁各随地势而建、错落有致的状态,也写出了宫室结构的精巧。20、屈原在离骚中直接表达自己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心情的语句是 “_,_”。21、苏轼赤壁赋指出“_,_”,而从不变的角度来看,我们和万物一样都是永恒的。22、韩愈在师说中阐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的两句话是“_ ,_ ”。23、白居易在琵
4、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因羞怯而犹豫不决的诗句是“_,_ ”。24、在苏轼的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 。25、庄子,逍遥游指出“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26、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27、李商隐锦瑟一诗中的“_,_”两句,用比喻创设出无比美妙的意境,表达作者内心的怅惘之情。28、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29、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两句用夸张
5、的手法展现了阿房宫宫殿楼阁的接连不断和高大雄伟。30、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暂歇后,“_,_”两句表明乐音又变得激越、雄壮。31、白居易琵琶行中描述琵琶女的弹奏到达高潮,银瓶乍破,铁骑突出,忽而当心收拨,一声裂帛,于是屏息凝声,四下皆静。此处以静来衬托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的句子是:_,_ 。32、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的观点是相同的。33、客观因素是通过主观发挥作用的。在阿房宫赋中杜牧认为秦国的灭亡应从自身找原因的语句是“_,_”34、荀子在劝学中以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为喻,引出“_,_。”的结论,强调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秉性。35、琵琶行
6、一诗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_,_”这两句诗上。36、诗经氓中写女主人公追忆当年与男主人公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两句是“_,_”。37、“_,_ ?”-即使身体遭受肢解亦无改初衷,心志受挫,也绝不妥协!屈原于离骚里发出的坚定心声,至今仍感染着华夏万千子民。38、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拧转轴子,拨动了两三下丝弦,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的两句是“_,_”。3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统治者妄想追求霍去病那样的筑坛祭天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_,_”。40、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_,_ 。”
7、41、李白蜀道难中“_,_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42、屈原在离骚中以“鸷鸟”为喻说明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两句是“_,_ 。”4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44、屈原离骚中“_,_”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博大胸怀和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45、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词句是:“_,_ 。”46、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 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 “_,_” 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
8、性。47、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意或思念之情。如:琵琶行中的“_”一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一句就表达思念之情。48、面对永无穷尽的浩瀚长江,苏轼在赤壁赋 中用_,_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49、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来表现琵琶女内心的怨愤,即使在演奏间歇仍能使读者感受至深。50、屈原在离骚中用“_,_”表达了只要自己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51、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52、杜甫的登高中,借“落叶”“长江”抒写心中愁苦的诗句
9、是“_,_”。53、 荀子在劝学中阐说“学”和“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 。”54、蜀道难中,描写行人走在蜀道上可以摸到星辰,并且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句子是“_,_”。55、虞美人中,词人遥望金陵,展开想象并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_,_”。56、屈原在离骚中采集荷花荷叶来制作自己的衣服,以此表明自己高洁品格的句子是:“ _,_”。57、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笨的原因在于:“古之圣人”虽然才能超出一般人很多了,“_”,“今之众人才智远不及圣人,却“_。”58、阿房官赋中,杜牧说“ _ _”,认为秦国亡于自身,随后又指出这类历史悲剧一再重演的原因是“ _。59、辛弃疾永遇乐京
10、口北同亭怀古中“_ ”一句,是感叹时无英雄; “_”一句,是通过描写佛狸祠社日的热闹场面,表现对统治者不思进取,百姓愚昧麻木、安于异族统治的忧愤之情。60、诗经氓中“_,_”两句反映了人们用占卜的方式预测婚姻的吉凶的婚俗。61、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两句是“_,_”。62、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_,_,用心躁也。63、庄子道遥游“_,_”两句中,蜩与学鸠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形象地描述了自己在林中飞行和停下来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64、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只有做到了“_,_”,才能无所凭借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高考 14 理解 默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