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反思与改进.ppt
《语文课堂教学反思与改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堂教学反思与改进.ppt(2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课堂教学反思与改进课堂教学反思与改进课堂教学反思与改进课堂教学反思与改进西宁市教科所西宁市教科所杨四英杨四英 初中初中语文语文1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从而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程的合理性,从而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师的过程。2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面临的几个问题及其思考语文新
2、课程课堂教学面临的几个问题及其思考问题一问题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导致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导致课堂教学进度慢,怎么办?为抢进度,有时不得堂教学进度慢,怎么办?为抢进度,有时不得不采取不采取“老办法老办法老师讲老师讲”来赶进度,行不来赶进度,行不行?行?问题二:问题二:上课是让学生提出问题,还是老师自己上课是让学生提出问题,还是老师自己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去讨论?是否所有文章都要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去讨论?是否所有文章都要采取新教法,换换口味行不行?采取新教法,换换口味行不行?3 问题三:问题三:课堂上让学生讨论问题容易,课堂上让学生讨论问题容易,而让学生静心阅读,潜心感知教材较而让
3、学生静心阅读,潜心感知教材较难,如何解决?难,如何解决?问题四:问题四:现在我们强调尊重学生自己的现在我们强调尊重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但学生发表的见解未必尽独特体验,但学生发表的见解未必尽然,老师是否可以纠正学生的错误,然,老师是否可以纠正学生的错误,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4 问题五:问题五:我们提倡面对全体学生,并放手我们提倡面对全体学生,并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但课堂上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但课堂上总有一些总有一些“看客看客”存在,怎么办?存在,怎么办?问题六:问题六:课堂上学生乱发问,怎么办?课堂上学生乱发问,怎么办?问题七:问题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4、没过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没过关,小学与初中(七年级)脱节,怎么关,小学与初中(七年级)脱节,怎么办?办?5语文课程改革中的语文课程改革中的喜喜和和忧忧 喜喜在哪里?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在哪里?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2,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3,课堂上学生活跃了,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快速,课堂上学生活跃了,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快速 提高。提高。4,学生课,学生课外外学语文的意识增强了。学语文的意识增强了。5,课内外结合成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课内外结合成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6,教师正在
5、与课程改革一起成长。,教师正在与课程改革一起成长。6 忧忧在哪里?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在哪里?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教师讲的太少,讲的不精,学生在课堂上的收,教师讲的太少,讲的不精,学生在课堂上的收 获在减少。获在减少。2,学生的语文基础受到削弱,语文整体水平有所下降。,学生的语文基础受到削弱,语文整体水平有所下降。3,学生语文能力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走向两极分化。,学生语文能力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走向两极分化。4,延伸拓展与课堂教学结合得不自然,有人为做作,延伸拓展与课堂教学结合得不自然,有人为做作 之嫌。之嫌。5,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基础性的任务无法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基
6、础性的任务无法完成。6,评价改革跟不上,成为制约语文课程改革的,评价改革跟不上,成为制约语文课程改革的“瓶瓶 颈颈”。7第一章第一章 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的再思考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的再思考 新新“课标课标”指出:指出:“语文是最重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程的基本特点。”8语文学科性质的再思考语文学科性质的再思考一、百年现代语文教育性质认识简述一、百年现代语文教育性质认识简述 发展轨迹发展轨迹 1、从、从1904年到年到1948年,关于语文学科年,关于
7、语文学科的性质,没有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大家在讨的性质,没有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大家在讨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取向时,尽管存在多种主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取向时,尽管存在多种主张,但都同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张,但都同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学科的应有之义,同时兼顾开发智慧、培养民学科的应有之义,同时兼顾开发智慧、培养民族精神和思想品德等。族精神和思想品德等。9 2、解放初到、解放初到“文革文革”前,从前,从“文文”与与“道道”之争到之争到“工具性工具性”与与“思想性思想性”的统一,是特的统一,是特殊历史时期政治运动的反映。殊历史时期政治运动的反映。1963年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年语文教学大
8、纲指出“语文是学好各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1966年后的十年年后的十年“文革文革”时期,语文教学时期,语文教学 强调的是强调的是“语文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语文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必须服,必须服务和服从务和服从“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需要;的需要;103、“文革文革”后到后到1996年,学科性质认识以工年,学科性质认识以工具具 性为主,学术探索热烈并不断深化。性为主,学术探索热烈并不断深化。1978年语文教学大纲首次提出年语文教学大纲首次提出“基础工具基础工具”说,强调说,强调“语文这门学科,它的重要特点是语文这门学科,它的重要
9、特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和语文知识教学的辨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和语文知识教学的辨证统一”;1980年、年、1986年、年、1988年的语文教学大年的语文教学大纲先后都指出语文纲先后都指出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有很强的思想性”;90年代以后,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年代以后,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体”,并且要求教学内容必须突出能力训练,并且要求教学内容必须突出能力训练,建立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系统;建立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系统;11 4、1996年至今,通过论证,明确了语年至今,通过论证,
10、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性质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文学科的性质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历史发展脉络,可以发现,尽管工具从历史发展脉络,可以发现,尽管工具性的命名一直没有变化,但工具性背后的实性的命名一直没有变化,但工具性背后的实质内容却在不断的延伸和更迭,其基本走向质内容却在不断的延伸和更迭,其基本走向可以表述为可以表述为“学科性学科性政治性政治性思想性思想性人文性人文性”。12 二、二、21世纪初语文学科性质的时代确定性:世纪初语文学科性质的时代确定性:民族性、人文性、工具性民族性、人文性、工具性 13魏书生、钱梦龙、于漪介绍魏书生、钱梦龙、于漪介绍 魏书生 以以“将控制论、管理学运用于语文将控
11、制论、管理学运用于语文教育教育”为理念为理念14 魏书生简介魏书生简介 魏书生,辽宁省盘锦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师。魏书生,辽宁省盘锦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师。曾被授予全国特等劳模、曾被授予全国特等劳模、“五一劳动勋章五一劳动勋章”、全国优秀班主任、语文特级教师等光荣称号,全国优秀班主任、语文特级教师等光荣称号,并多次被评为省先进人物。他勇于利用现代科并多次被评为省先进人物。他勇于利用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原学的最新成果,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原理引进语文教育,从而使语文教改切实地建立理引进语文教育,从而使语文教改切实地建立在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上。他首创在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之
12、上。他首创“课堂课堂教学六步法教学六步法”。15六步课堂教学法六步课堂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这六步课堂教学这六步课堂教学法是魏书生与弟子共同商定的,是教学民主化的产物,而教法是魏书生与弟子共同商定的,是教学民主化的产物,而教学步骤的实施过程,也是实行民主教学的过程,比如,学步骤的实施过程,也是实行民主教学的过程,比如,“定定向向”“出自测题出自测题”“课堂总结课堂总结”,均由学生轮流或共同完成。,均由学生轮流或共同完成。六步课堂教学法的特点是:六步课堂教学法的特点是:第一,每堂课通过定向、师生都明确教学目标,从而可以从第一,每堂课通过定向
13、师生都明确教学目标,从而可以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提高效率。教与学两个方面提高效率。第二,突出自学,显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自学遇到疑第二,突出自学,显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自学遇到疑难,可以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集体讨论解决,把个体的学习难,可以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集体讨论解决,把个体的学习与集体的切磋统一起来,就能产生相互学习、相得益彰的效与集体的切磋统一起来,就能产生相互学习、相得益彰的效应。应。第三,自测、自结,使学生当堂能获得自学的反馈信息,并第三,自测、自结,使学生当堂能获得自学的反馈信息,并在总结中提高认识、把握规律,有利于以后的学习与实践。在总结中提高认识、把握规律,有利于以后的学习
14、与实践。16钱梦龙钱梦龙 简介简介 钱梦龙,原上海市嘉定县第二中学语文教钱梦龙,原上海市嘉定县第二中学语文教师,后任嘉定县实验中学校长,师,后任嘉定县实验中学校长,1931年生,年生,1951年参加教育工作,初教美术,年参加教育工作,初教美术,1953年起年起始教语文。始教语文。1980年晋升为上海市特级教师。年晋升为上海市特级教师。近年来,他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不少谈语文教改近年来,他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不少谈语文教改的文章,多次被邀到外地讲学,作观摩教学。的文章,多次被邀到外地讲学,作观摩教学。这些,有的整理成教学实录。这些实录大多收这些,有的整理成教学实录。这些实录大多收进他的主要著作进他的主要
15、著作语文导读法探索语文导读法探索。他的语。他的语文教学经验影响较大的是文教学经验影响较大的是“三主三主”“四式四式”导导读法。读法。17 “三主三主”是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三主三主”,即,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训练为“学生为主体学生为主体”,即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即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休,是具有独立的地位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休,是具有独立的地位和极大的认识潜能的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和极大的认识潜能的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需发挥主体作用,获得学生必需发挥主体作用,获得“发现真理发现真理”的的主动权,而
16、且在个性的全面发展以至世界观的主动权,而且在个性的全面发展以至世界观的形成上,同样必须由主体来实现。形成上,同样必须由主体来实现。18四式四式 自读式自读式 教读式教读式 练习式练习式 复读复读式 19 于漪于漪 简介简介 于漪于漪(1929-)江苏镇江人。女。江苏镇江人。女。1951年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历任上海市杨浦中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历任上海市杨浦中学语文教师、校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学语文教师、校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总工会会副会长,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特级教师。执行委员。特级教师。1983年被评为全国年被评为全国五讲四美为
17、人师表优秀教师。著有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著有语文教语文教苑耕耘录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语文园地拾穗集等。等。20于漪的教学风格于漪的教学风格 思想性思想性 重学性重学性 情趣性情趣性 智能性智能性 文学性文学性 整体性整体性 21 三、语文学科性质的开放发展性:多元三、语文学科性质的开放发展性:多元并存并存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多元并存多元并存”的理念(包括性质观)表述和语文实践的理念(包括性质观)表述和语文实践对语文课程的发展是有利的。应该允许对语文课程的发展是有利的。应该允许在遵循一些基本理念的前提下,开展多在遵循一些基本理念的前提下,开展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18、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多元并存多元并存”要优于要优于“定于一尊定于一尊”。22反思 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23 语文学界过重弥漫语文学界过重弥漫“人文性人文性”声音,声音,言必谈人文,才显其对语文教学认识上言必谈人文,才显其对语文教学认识上的现代性的现代性“时髦时髦”。“工具性工具性”正日渐正日渐在淡出人们的视野,忽视技术训练,淡在淡出人们的视野,忽视技术训练,淡化汉语知识,已成为有些教师的教学发化汉语知识,已成为有些教师的
19、教学发展趋势。展趋势。24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案例一案例一 一教师执教一教师执教端午的鸭蛋端午的鸭蛋,导入课题后与学生,导入课题后与学生一起走进作者,紧接着就是检查预习情况。一起走进作者,紧接着就是检查预习情况。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苋苋菜菜()城城隍隍庙庙()门门楣楣()门门槛槛()籍籍贯贯()大大襟襟()腌腌蛋蛋()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逐个站起来读词语,每读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逐个站起来读词语,每读完一个词语,屏幕上就会相应地显示出其拼音。最后,完一个词语,屏幕上就会相应地显示出其拼音。最后,全体学生齐读一遍。接着进入下一个环节:根据下面全体学生齐读一遍。接着进入下一个环节:
20、根据下面各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学生说:各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学生说:“曾经沧海难曾经沧海难为水。为水。”教师说:教师说:“对。对。”于是一起看第二个成语于是一起看第二个成语25案例二案例二一教师执教一教师执教端午的鸭蛋端午的鸭蛋,在剩下的,在剩下的15分钟里分钟里是这样进行教学的。首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首先“关注社会,体验生活关注社会,体验生活”,让学生回忆过去自己及家人是怎样过端午节的;接着让学生回忆过去自己及家人是怎样过端午节的;接着“话佳节话佳节”,看屏幕上的图画,请学生说出这些风俗;,看屏幕上的图画,请学生说出这些风俗;再接着再接着“对对联对对联”,教师给出上联,教师给出上联“
21、赏民俗风情赏民俗风情”,让学生对出下联;然后让学生对出下联;然后“根据下表显示的调查结果,根据下表显示的调查结果,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屏幕上出现了中国传统节日,屏幕上出现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春节”和和外国节日外国节日“圣诞节圣诞节”在中国老年、中年、青年三代人在中国老年、中年、青年三代人中认同情况的调查表,让学生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中认同情况的调查表,让学生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后请学生结合三篇因;最后请学生结合三篇“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的文章,就如的文章,就如何何“保卫保卫”传统节日,提出自己的建议。学生表现积传统节日,提出自己的建议。学生表现积极,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极,课堂气氛空前活跃。
22、26案例三案例三 一教师执教一教师执教芦花荡芦花荡,在课堂快结束时,在课堂快结束时放起了音乐,打起了拍子,和学生一起高歌放起了音乐,打起了拍子,和学生一起高歌祖国祖国。一教师执教一教师执教说明文阅读说明文阅读,首先让学生,首先让学生(初三)回忆有关说明文的知识:被说明事物(初三)回忆有关说明文的知识: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的准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对于其中的每一知识点,这位教师都会确性。对于其中的每一知识点,这位教师都会从学生熟悉的课文中或者生活中引发学生的回从学生熟悉的课文中或者生活中引发学生的回忆。然后讲评卷子中说明文阅读的文章,这位忆。然后
23、讲评卷子中说明文阅读的文章,这位教师让学生看文章内容,将有关说明文的知识教师让学生看文章内容,将有关说明文的知识与文章中的内容去对应。最后分析文章后的问与文章中的内容去对应。最后分析文章后的问题。题。27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
24、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实现。28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教学的理念 一、一、有效教学的基本知识介绍有效教学的基本知识介绍 1背景背景 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回顾: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回顾:20世纪世纪30年代年代 研究好教师的品质特性研究好教师的品质特性20世纪世纪60年代后期年代后期 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即好的课堂教学特点即好的课堂教学特点20世纪世纪70年代后期年代后期 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20世纪世纪90年代后年代后
25、 多方面、多角度研究有效教多方面、多角度研究有效教 学学292核心思想核心思想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教学的效益 所谓所谓“有效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体进步或发展。303教学理念教学理念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 益的观念。益的观念。关注可测性和量化。关注可测性和量化。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314影响教学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课堂 教学 反思 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