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说课稿.ppt
《高等数学说课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数学说课稿.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数学说课高等数学说课数学与应用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系高等数学教研室高等数学教研室 左林左林说课内容说课内容 1 1 2 2 3 3 4 4 7 7 6 6 5 5课程课程介绍介绍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条件教学条件教学效果教学效果课程课程特色特色存在问题与建设思路存在问题与建设思路 不动不动慢动慢动大动大动照搬本科照搬本科教学教学进行课时的进行课时的小改小变小改小变结合学校的办学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定位、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1.1 课程建设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成效:课程建设成效:校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一、一、课程课程介绍介绍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
2、高专院校理工、经济管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理工、经济管理、金融类等非数学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理、金融类等非数学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不仅在理工学科领域中占有重要地基础课,不仅在理工学科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已渗透到经济、管理、金融、人文位,而且已渗透到经济、管理、金融、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日益成为各学科进行科学科学等各个领域,日益成为各学科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高等数学的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在整个大学高等数学的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业水平,而且还关系到培养学生的期间的学业水平,而且还关系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文科学
3、思想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文化素质。化素质。1.2 1.2 性质与作用性质与作用一、一、课程课程介绍介绍 素质目标素质目标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本着本着“必需、够必需、够用用”为度的原则。为度的原则。使学生能够获得使学生能够获得相关专业必需的相关专业必需的及进一步发展所及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数学知识。需的数学知识。三位一体三位一体 相互支撑相互支撑能力目标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学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的数习习惯、一定的数学修养。学修养。使学生学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学习、生活、方式去学习、生活、工作。工作。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
4、运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识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及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一、一、课程课程介绍介绍1.3 课课程程目标目标 学生在入学前已学习掌握学生在入学前已学习掌握了了初等数学的知识与方法,由于学初等数学的知识与方法,由于学生生源的多元性,学生存在着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和能力差异性生生源的多元性,学生存在着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和能力差异性明显等特点,根据明显等特点,根据计算机计算机专业的人
5、才培养目标,其开设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其开设的部分部分后后续续专业专业课程将用到课程将用到高等高等数学的知识与方法。数学的知识与方法。由于学时的限制,由于学时的限制,高等高等数学教学坚持数学教学坚持“以应用为导向,以能以应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力为目标,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定位原则,将数学建的定位原则,将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的思想与方法融入模与数学实验的思想与方法融入高等高等数学课程中,加强专业针对数学课程中,加强专业针对性教学,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及运用所学知识与性教学,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及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分析与解决方法分析与解决实
6、际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的能力。2025/7/1161 1.4.1.4.1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一、一、课程课程介绍介绍 我们力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我们力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设疑、学会发现、学会设疑、学会发现、学会尝试、学会联想、学会总结学会尝试、学会联想、学会总结”。学习有得必有疑,只有。学习有得必有疑,只有产生疑问,学习才有动力,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和处理,从中产生疑问,学习才有动力,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和处理,从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探索,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出问题后,鼓励学生
7、通过分析、探索,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自己亲自去尝试,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培养通过自己亲自去尝试,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培养。2025/7/11教学中力求做到教学中力求做到“概念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规律让学生自己去概念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规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题目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探索、题目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使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到了化地学到了“发现法发现法”、“模仿法模仿法”、“归纳法归纳法”等学习等学习方法。方法。1 1.4.2.4.2 学法指导学法指导(1 1)学会)学会“五会五会”(2 2)做到)做到“三让三让”一、一、课程课程介绍介绍1.5.1 1.5
8、1 课程定位课程定位(1 1)基础课:)基础课:为高职高专院校理科各专为高职高专院校理科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服务。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服务。(2 2)文化课)文化课:数学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数学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3 3)工具课)工具课:提供分析和计算工具,解提供分析和计算工具,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4 4)预备课)预备课:作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本作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本科预备课程。科预备课程。一、一、课程课程介绍介绍1.5.2 1.5.2 课程设计理念课程设计理念与专业相结合,缩短数学与专业的距离与专业相结合,缩短数学与专
9、业的距离“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解决,解决“学以致用学以致用”的的问题问题强调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知识创新创造能力强调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知识创新创造能力通过案例,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通过案例,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理论够用理论够用 突出应用突出应用服务专业服务专业 提高能力提高能力一、一、课程课程介绍介绍 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目的,以以“必需、必需、够用够用”为度为度提高素养提高素养服务专业服务专业夯实基础夯实基础突出应用突出应用1.5.3 1.5.3 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一、一、课程课程介绍介绍多元函数多元函数微积分微积分空间解析空间解析几何几何无穷级数无穷级数微
10、分方程微分方程一元函数一元函数微积分微积分教学教学内容内容二、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2.1.1 2.1.1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序序 号号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课时数课时数课内实践教学课内实践教学课时数课时数课时课时小计小计 第第 1 章章 函数极限、连续函数极限、连续8210第第 2 章章 导数与微分导数与微分8210第第 3 章章 导数的应用导数的应用8210第第 4 章章不定积分不定积分8210第第 5 章章定积分定积分8210第第 6 章章定积分的应用定积分的应用8210第第 7 章章微分方程微分方程8210第第 8 章章空间解析几何空间解析几何8210
11、第第 9 章章多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微分学8210第第10章章重积分重积分628第第11章章无穷级数无穷级数82102.1.2学时分配学时分配教学时数教学时数108学时学时(27周周)开设时间开设时间:第一学年第一学年总课时总课时:108 课时课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1:0.256学分学分:8 学分学分二、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2.1.3 教学安排教学安排前导课程前导课程后续课程后续课程初等数学初等数学高等数学高等数学 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微机原理及汇编结构、微机原理及汇编语言等语言等相关专业课相关专业课二、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2.1.4
12、与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与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二、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 极限与连续:极限与连续:熟练灵活应用极限的运算方法求函数极限。熟练灵活应用极限的运算方法求函数极限。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微分学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复合函数的求导法,隐函数和参数式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隐函数和参数式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拉格朗日定理及其应拉格朗日定理及其应用,洛必达法则用,洛必达法则,函数的极值概念,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函数的极值概念,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函数图形的凹凸与拐点和求极值的方法及函数图形的描性、函数图形的凹凸与拐点和求极值的方法及函数图形的描绘。绘。一
13、元函数积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 :不定积分的概念、积分基本公式性质、不定积分的概念、积分基本公式性质、法则,不定积分、定积分的直接积分法、换元法和分步积分法则,不定积分、定积分的直接积分法、换元法和分步积分法,变上限函数的求导及定积分的简单应用法,变上限函数的求导及定积分的简单应用.空间解析几何空间解析几何 :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平平面及其方程面及其方程,空间直线及其方程。空间直线及其方程。无穷级数无穷级数 :级数的概念和性质,数项级数收敛性的判定,级数的概念和性质,数项级数收敛性的判定,幂级数。幂级数。2.2.1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二、教学内容二、教
14、学内容 极限与连续:极限与连续:函数极限的概念,求函数极限。函数极限的概念,求函数极限。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微分学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复合函数的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复合函数的求导法,隐函数和参数式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求导法,隐函数和参数式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拉格拉格朗日定理及其应用,洛必达法则朗日定理及其应用,洛必达法则,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图形的描绘。一元函数积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 :不定积分的概念、求不定积分、不定积分的概念、求不定积分、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步积分法,变上限函数的求导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步积分法,变上限函数的求导及定积分的应用。及定积分的应用。空间解析几何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的概
15、念及其表示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平面及其方平面及其方程程,空间直线及其方程。空间直线及其方程。无穷级数无穷级数 :级数的概念和性质,数项级数收敛性的级数的概念和性质,数项级数收敛性的判定,幂级数。判定,幂级数。2.2.2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第一,理解概念。第一,理解概念。数学中的概念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数学中的概念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弄弄清楚了它是如何定义的、有什么性质,才能真正地理解清楚了它是如何定义的、有什么性质,才能真正地理解一个概念。一个概念。二、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2.2.3 突破难点的措施突破难点的措施第二,掌握定理。第二,掌握定理。定理是一个正确的命题,分为条件和定理是一个正确的命题,
16、分为条件和结论两部分。对于定理除了要掌握它的条件和结论以外,结论两部分。对于定理除了要掌握它的条件和结论以外,还要搞清它的适用范围,做到有的放矢。还要搞清它的适用范围,做到有的放矢。第三,做适量的习题。第三,做适量的习题。典型例题有助于理解概念和掌握典型例题有助于理解概念和掌握定理,在理解不同例题的特点和解法的基础上做适量的定理,在理解不同例题的特点和解法的基础上做适量的习题。作题时善于总结,才能举一反三。习题。作题时善于总结,才能举一反三。第四,理清脉络。第四,理清脉络。要对所学的知识有个整体的把握,及要对所学的知识有个整体的把握,及时总结知识体系,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会对时总结知识
17、体系,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会对进一步的学习有所帮助。进一步的学习有所帮助。二、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2.3.1 考评体系构建原则考评体系构建原则基础知识与综合应用能力相结合基础知识与综合应用能力相结合形成性考核与目标性考核相结合形成性考核与目标性考核相结合规范要求与鼓励创新相结合规范要求与鼓励创新相结合2.3.2 考评方式及评价标准考评方式及评价标准平时考核平时考核(10%+20%10%+20%)期末考试(期末考试(70%70%)作业作业实验实验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期中测试期中测试笔试笔试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能的理解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掌握程度二、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三、教学手段与方
18、法三、教学手段与方法zzzzzzzzz3.1 3.1 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班级授课班级授课教学模式教学模式讲授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讲练结合法讲练结合法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黑板黑板+粉笔粉笔+教具教具多媒体多媒体网络网络教学手段教学手段 3.2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必需、够用必需、够用”为原则为原则“应用能力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培养为中心三、教学手段与方法三、教学手段与方法 (1 1)问题提出)问题提出 心理学表明:思维从疑问开始。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心理学表明:思维从疑问开始。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启动,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教师
19、首先提出问题,具思维得以启动,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具有新鲜感和诱惑力问题能极大引起学生的兴趣。有新鲜感和诱惑力问题能极大引起学生的兴趣。(2 2)数学历史介绍)数学历史介绍 向学生介绍数学史,使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科学家对某向学生介绍数学史,使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科学家对某些数学问题的看法,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些数学问题的看法,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同时,通过对科学家不畏艰难勇于探索事迹的介绍,也是对同时,通过对科学家不畏艰难勇于探索事迹的介绍,也是对学生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精神的教育。学生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精神的教育。2025/7/1122三、教学手段与方法三
20、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3 3)概念介绍、例题讲解)概念介绍、例题讲解 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借助于图像、实例的形象描述、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借助于图像、实例的形象描述、讲解,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再逐步讲解,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再逐步上升到理性上的认识,这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即上升到理性上的认识,这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即先由感性认识再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清楚地理解新先由感性认识再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清楚地理解新知识。知识。(4 4)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有利于学生巩固当堂课所学知识,加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数学 说课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