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传热学第二章稳态导热.ppt
《高等传热学第二章稳态导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传热学第二章稳态导热.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研究生高等传热学(32课时)第二章第二章 稳态导热稳态导热 4稳态导热问题,即忽略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只考虑温度的空间分布。严格来说,完全稳定的导热现象是不存在的,但当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相对很小时,可以近似地看作稳态导热。在工程实际中,像稳定运行的热工设备、电缆的散热等计算大多以稳态导热为基础。研究稳态导热的主要目标是求得物体内部的温度分布,由此可进一步导出热流密度和热流量。4在一维稳态导热中温度场只是一个空间坐标的函数,同样是一种物理模型上的简化。如能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许多实际问题是可以简化为一维问题的。这样的模型使问题的数学处理得以大大简化,常常可以分析求解,而且
2、常可使导热现象的一些主要特征变得更加突出,一些基本规律体现得更加明显。4在更多的情况下一维导热的近似是不合适的,或不可能的。此时必须讨论二维或三维导热问题,相应的导热微分方程是偏微分方程,在常物性条件下也就是拉普拉斯方程或泊松方程。在分析求解拉普拉斯方程和泊松方程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本章将简要介绍其中的分离变量法和虚拟热源法。但是,迄今为止各种分析解法的效能仍是有限的,只能求解几何形状比较简单、具有线性边界条件的问题。求解更为一般的导热问题常常有赖于数值解。2-1 一维稳态导热一维稳态导热图2-1通过大平壁的导热 2-1 一维稳态导热一维稳态导热42-1-1 无内热源的一维导热无内热
3、源的一维导热4求解导热问题的一般思路是首先从导热微分方程和相应的定解条件出发,解得温度场。4对于如图2-1所示的大平壁的稳态导热,已知两表面的温度分别为t1和t2。导热微分方程简化为4 (2-1-1)4其通解为4 (2-1-2)4问题的边界条件为4 (2-1-3)4由此可确定通解中的两个任意常数,得到该问题的温度分布4 (2-1-4)4根据傅里叶定律可进一步确定平壁中的热流密度4 (2-1-5)4注意到热流密度与坐标x无关,是一个常量。4从导热微分方程出发求解温度分布是解决导热问题的一般方法,但对于无内热源的一维稳态导热问题这样的特例,则可以从傅里叶定律直接积分确定热流。对于一维导热,傅里叶定
4、律可写作4 (2-1-6)2-1 一维稳态导热一维稳态导热4由于是稳态导热且无内热源,q应该是不随x变化的常量,因为如果任意两个平行平面上的热流密度不等,则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这两个平面间的温度一定会发生变化。对上式分离变量并积分:4 (2-1-7)4对于常物性问题,可直接得到式(2-1-5)。对于变物性问题,如果已知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 ,定义4 (2-1-8)4为t1 t2温度范围内的平均导热系数,则可得4 (2-1-9)2-1 一维稳态导热一维稳态导热4如果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是如式(1-1-11)所描述的线性函数,则很显然,按式(2-1-8)定义的平均导热系数即是材料在平 均温度
5、 下的导热系数,即4 (2-1-10)4如果改变式(2-1-7)中的积分上限,写作4 (2-1-11)4则可得大平壁中稳态温度分布的另一种形式4 (2-1-12)2-1 一维稳态导热一维稳态导热2-1 一维稳态导热一维稳态导热图2-2 通过圆筒壁的导热 4通过长圆筒壁(图2-2)的导热由傅里叶定律直接积分的方法。4若已知圆筒壁的内外壁面温度分别为t1和t2。注意到,圆筒壁的导热面积在径向上是变化的,但单位长度上的总热流量ql(单位为W/m)仍应是常量(不随r变化)。由傅里叶定律可得4 (2-1-13)4分离变量并积分4 (2-1-14)4对于常物性问题,整理后可得4 (2-1-15)4对于变物
6、性问题,同样可用式(2-l-8)定义的平均导热系数代替上式中的常物性导热系数来计算圆筒壁的热流量。2-1 一维稳态导热一维稳态导热4对于空心圆球壁,稳态径向总热流量Q为常量。同理,由傅里叶定律可写出4 (2-1-16)4当己知两个壁面的温度时,可同样用分离变量并积分的方法自行推导得到 4 (2-1-17)2-1 一维稳态导热一维稳态导热42-1-2 带有内热源的一维稳态导热带有内热源的一维稳态导热4导电体通电时发热是导热物体内热源的最常见的例子,计算由于这种发热引起的温升对于设计电器设备是很重要的。在浇灌大量的混凝土时,混凝土水化时的发热也会形成过高的温度,常常需要设计特殊的冷却系统。此外,在
7、释放化学能和原子能的场合,也会涉及内热源的问题。4考虑一个带有均匀分布的内热源的大平壁,其体积发热率为qV。建立如图2-3所示的坐标。对于这样一个一维稳态导热问题,导热微分方程可简化为4 (2-1-18)2-1 一维稳态导热一维稳态导热2-1 一维稳态导热一维稳态导热图2-3 有均匀内热源的平壁中的温度分布 4对以上方程积分两次,可得该常微分方程的通解4 (2-1-19)4如果首先考虑第一类齐次边界条件,即给定两个表面的温度均为零,即 4 (2-1-20)4代入以上得到的通解式(2-1-19),可以确定其中的两个任意常数,并整理得到4 (2-1-21)2-1 一维稳态导热一维稳态导热2-1 一
8、维稳态导热一维稳态导热4如果给定两个表面的温度分别为t1和t2,即4 4代入以上得到的通解式(2-1-19),可以确定其中的两个任意常数,并整理得到4 (2-1-22)4以上温度分布可以看作两个温度分布的叠加:后一项是非齐次的微分方程(有热源)在齐次边界条件下的解,前两项是齐次的微分方程在非齐次边界条件下的解,也就是无内热源大平壁稳态导热的解式(2-1-4)。4任一点处的热流密度可由傅里叶定律得到:4 (2-1-23)2-1 一维稳态导热一维稳态导热4上式同样可以看作是两个简单问题的热流密度的叠加。由于有内热源的作用,q已不再是常量,且各点处热流的方向取决于上式中两项的相对大小。4由此可看到解
9、决非齐次问题时常用的“线性叠加原理”方法,即把复杂的线性非齐次问题分解为几个较简单的问题再把结果相加。4实心长圆柱体有均匀的体积发热率qv,试求圆柱体中的稳态温度分布。导热微分方程简化为柱坐标系中的一维稳态导热方程4 (2-1-24)4积分两次可得以上微分方程的通解4 (2-1-25)2-1 一维稳态导热一维稳态导热4r0处温度应该有界,即 ,可以作为一个边界条件,由此可得C10。如果给定另一个边界条件是第一类边界条件,即rR,tt1。代入通解可得 4 (2-1-26)4如果给定另一个边界条件是第三类边界条件,即4 (2-1-27)4代入通解可得4 (2-1-28)2-2 扩展表面扩展表面准一
10、维问题准一维问题 4在固体壁面与流体的对流换热系统中,例如各种换热设备中,常在换热表面上增添一些肋,以增大换热表面,达到减小换热热阻的目的。4对各种助片的温度场和传热性能的分析常归结为扩展表面问题。此外,一些工程部件,如插入管道的测温元件的套管、透平叶片等,也涉及突出的细长杆与周围流体的换热,在分析其温度场时,也可归结为扩展表面问题。2-2 扩展表面扩展表面准一维问题准一维问题 42-2-1等截面直肋等截面直肋4分析等截面直肋中的温度分布有助于掌握分析各种扩展表面问题的一般方法。图2-4给出了一个等截面直肋的几何配置。肋根(x0)与热壁相连,温度为t0。肋的侧面与温度为tf的流体对流换热,表面
11、传热系数为h。如果肋片的宽度L足够大,宽度方向的温度不均匀可以忽略不计的话,肋片内部的温度分布应该是二维的。但是可以设想,如果肋片足够薄、导热系数足够大,肋片厚度方向的温差也可以近似地忽略不计,那么肋片中的温度场仅是高度(x坐标)的函数,肋片中的导热问题简化为“准一维”问题。更精确地说,能否进行这样简化的判据应该是Bih/足够小也有把肋片厚度的一半作为特征尺寸,则Bih/(2)。无量纲量 表征肋片厚度方向的导热热阻与表面对流换热热阻之比。为了作“准一维”简化,通常要求Bi0.1,但实际上这一判据也与肋片的几何形状参数H/有关。当然,进行这样简化引起的偏差必须通过与二维问题的解作比较才能确定。2
12、2 扩展表面扩展表面准一维问题准一维问题 图2-4 等截面直肋的导热2-2 扩展表面扩展表面准一维问题准一维问题 4由于忽略了厚度y方向的导热,y方向就不会出现边界条件,肋片表面的散热在微分方程中必须作为(负的)热源来处理。对图2-4中长度为dx的微段进行分析,可得体积发热率为4 (2-2-1)4其中A是垂直于x轴的肋片截面面积,P2(L+)2L是该截面的周长。4引进过余温度t-tf,该肋片的稳态导热微分方程有如下的形式:4 (2-2-2)4这是一个二阶线性齐次常微分方程,有如下形式的通解:4 (2-2-3)2-2 扩展表面扩展表面准一维问题准一维问题 4其中4常数C1和C2需借助于合适的边
13、界条件求得。一个条件是已知助基温度,即4 (2-2-4)4如果另一端以对流换热的方式把热量传给周围环境,则边界条件可写作4 (2-2-5)4其中肋端表面传热系数h2通常不等于肋表面的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2-2 扩展表面扩展表面准一维问题准一维问题 4如果肋的高度足够大,肋端过余温度很小,因而常常可把肋端的热损失忽略不计,则以上上边界条件可简化为4 (2-2-6)4由边界条件式(2-2-4)、(2-2-6)确定常数C1和C2,整理后可得4 (2-2-7)4则肋端过余温度为:4 (2-2-8)2-2 扩展表面扩展表面准一维问题准一维问题 4单位宽度肋片的散热量可根据傅里叶定律由肋基处的温度梯度求
14、得,或根据牛顿冷却定律由表面过余温度的积分求得:4 (2-2-9)4双曲函数的值可在数学函数表中查得,或根据其定义计算得到:4如果由边界条件式(2-2-4)、(2-2-5)确定常数C1和C2,即考虑肋端的散热损失,可得4 (2-2-10)2-2 扩展表面扩展表面准一维问题准一维问题 4则肋端过余温度为:4 (2-2-11)4通过肋基的热流量为4 (2-2-12)4比较式(2-2-9)和式(2-2-12)的计算结果表明,肋端热损失的影响,可以用假想肋的高度增加其厚度的一半、即取HcH+/2代替实际的肋高,而把肋端当成是绝热的方法来处理。这实际上相当于把肋端的散热面积展开到侧面上。这样的近似处理方
15、法可使计算大为简化,且对于绝大多数工程实际问题已有足够的精度。2-2 扩展表面扩展表面准一维问题准一维问题 4在壁面上加肋的基本作用是为了增加换热面积以增加壁面的传热。在设计用于换热器的肋壁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肋的形状、尺寸、材料和加工工艺以及肋片间的间距等。把一片肋分成若干片较薄的肋总会增加散热面积,但受到加工工艺的限制。此外,肋片间距过密也会妨碍对流换热。4“最佳肋”的概念首先涉及优化的条件和判据的问题,即在如重量、体积、传热量、价格等因素中确定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在一些情况下,以最小的重量的换热器传递最大的热量是首要的问题。4如果肋片的材料一定,即其密度一定,则单位宽度肋片的重量与肋片的
16、截面面积AH成正比(注意,另一个截面面积AL是垂直于肋高方向的截面面积)。下面讨论给定材料、给定单位宽度的重量,即A一定时,怎样选取矩形直肋的形状以得到最大的传热量。注意到,对于矩形直肋,若L,则有P2L;用A/代替式(2-2-9)中的H,式(2-2-9)变为:4 (2-2-13)2-2 扩展表面扩展表面准一维问题准一维问题 4当取得极值时,d/d0,即4注意到 ,上式可缩写并整理为4 (2-2-14)4用数值法解以上超越方程,得mH1.419,或改写为4 (2-2-15)2-2 扩展表面扩展表面准一维问题准一维问题 4最佳等截面直肋的肋端过余温度为4 (2-2-16)4由以上关系式可以判断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 传热学 第二 稳态 导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