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常见寄生病的防治.ppt
《鹅常见寄生病的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鹅常见寄生病的防治.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鹅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鹅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一、一、绦虫病绦虫病v剑带绦虫病剑带绦虫病v剑带绦虫病是剑带绦虫寄生于鹅、鸭和野鸭等水禽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尤其对幼龄水禽危害严重,发生感染后常生长发育受阻,并可造成大批死亡,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v病原病原v引起水禽剑带绦虫病的病原最常见的为引起水禽剑带绦虫病的病原最常见的为矛形剑带绦虫,属于膜壳科剑带属。虫体较矛形剑带绦虫,属于膜壳科剑带属。虫体较大呈乳白色,形似矛头,体长大呈乳白色,形似矛头,体长115230毫米,毫米,最大体宽为最大体宽为11.514毫米,由毫米,由2040个节片个节片组成。虫卵无色,椭圆形,大小为组成。虫卵无色,
2、椭圆形,大小为4610637103微米。微米。v流行特点流行特点v本病分布广泛,国内饲养鸭、鹅地区均本病分布广泛,国内饲养鸭、鹅地区均有发生,多呈地方性流行。本病有明显的季有发生,多呈地方性流行。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发生于节性,通常发生于410月份的春末夏秋季节,月份的春末夏秋季节,而在冬季和早春较少发生。不同日龄的鸭、而在冬季和早春较少发生。不同日龄的鸭、鹅均可发生感染,但临床上主要见于鹅均可发生感染,但临床上主要见于13月月龄的放养的幼鹅和青年鹅群。成年鸭、鹅感龄的放养的幼鹅和青年鹅群。成年鸭、鹅感染后多呈良性经过,成为带虫者。染后多呈良性经过,成为带虫者。v剑带绦虫寄生于鸭、鹅等水禽
3、的小肠内,剑带绦虫寄生于鸭、鹅等水禽的小肠内,孕卵节片或虫卵随患禽的粪便排出,虫卵落孕卵节片或虫卵随患禽的粪便排出,虫卵落入水中被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经入水中被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经6周发育为周发育为成熟的囊尾蚴。成熟的囊尾蚴。鸭、鹅等水禽类吞食了含有似囊尾蚴的鸭、鹅等水禽类吞食了含有似囊尾蚴的剑水蚤,似囊蚴进入小肠,翻出头节吸剑水蚤,似囊蚴进入小肠,翻出头节吸附在肠壁上,经附在肠壁上,经19天发育为成虫。天发育为成虫。v 临诊症状临诊症状v 成年鹅感染剑带绦虫后,一般症状较轻。幼鹅和青年鹅感染后可表现明显的全身症状,首先出现消化机能障碍,排出白色稀薄的粪便,内混有白色的绦虫节片,发病后期食欲
4、废绝,饮水增多,常离群独居,双翅下垂,不愿走动,羽毛松乱无光泽(图191),或行走困难,走路摇晃,运动失调,失去平衡,(图194),向后面坐倒,不能起立(图192);有的倒向一侧,起立困难(图193);严重感染者常出现神经症状,最后衰竭而死,病程约为15天。v剖检病变剖检病变v病死鹅瘦弱无膘,剖检可见部分病例心外膜有出血点,肝脏略肿大,胆囊充盈,胆汁稀呈淡绿色,肠道黏膜呈卡他性炎症,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内寄生多量绦虫(图195),严重者甚至堵塞肠腔,肌胃内较空虚,角质膜呈淡绿色。v预防预防v1.不同日龄的鸭或鹅应分开饲养,有条件的其放养的场地和水塘应轮换使用。v2.青年和成年鸭或鹅群实施定期驱虫,
5、常用的驱虫药有吡喹酮、丙硫咪唑、和硫双二氯酚等,一年至少两次,通常在春秋季节进行,以减少环境的污染和病原的扩散。v治疗治疗v发病鸭、鹅群可选用吡喹酮按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内服,或用丙硫咪唑按每公斤体重50100毫克内服,成年鸭、鹅也可用硫双二氯酚按每公斤体重150200毫克内服,为确保疗效,上述药物最好逐只投服。二二、线虫病线虫病v1.1.鹅裂口线虫病鹅裂口线虫病 v鹅裂口线虫病是由裂口线虫寄生于鹅、鹅裂口线虫病是由裂口线虫寄生于鹅、鸭等水禽肌胃角质膜下的一种常见的寄生虫鸭等水禽肌胃角质膜下的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本病临床上主要见于鹅,尤其是幼鹅危病。本病临床上主要见于鹅,尤其是幼鹅危害较大,
6、常引起肌胃出血,生长发育受阻,害较大,常引起肌胃出血,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感染时可引起死亡。严重感染时可引起死亡。v病原病原v 本病原为鹅裂口线虫,隶属裂口科、裂口属。虫体呈微红色,细长线状(图216),体表具有细横纹,雄虫体长9.814毫米,体宽0.160.192毫米;雌虫长1518毫米,宽为0.270.32毫米;虫卵呈椭圆形,大小为68804542微米,卵壳光滑透明(图211)。v流行特点流行特点v鹅裂口线虫的发育不需中间宿主,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下发育孵出幼虫,经两次蜕皮,发育为感染性幼虫,鹅吞食了感染性幼虫的食物、水草或水时而遭受感染。幼虫侵入肌胃角质膜下经1722天发育为成
7、虫。v本病常发生在夏秋季节,临床上主要见于2月龄左右的幼鹅,感染致病后较为严重,常引起衰竭死亡。成年鹅感染,多为慢性,一般呈良性经过,成为带虫者。v本病分布较广,我国许多省市均有发生本病的报道。鹅群的感染率有的高达96.4%,常呈地方性流行。v临诊症状临诊症状v患病鹅精神萎顿,羽毛松乱,缺乏光泽,消瘦、贫血,常蹲卧、不愿站立(图212),食欲不振,腹泻,严重者排出带有血黏液的粪便,病鹅成长发育停滞,常衰弱死亡。v剖检病变剖检病变v 病死鹅通常较瘦弱,眼球轻度下陷,皮肤及脚蹼外皮干燥,剖检可见有虫体寄生的肌胃角质膜呈暗棕色(图214)或黑色,角质膜坏死,脱落的角质层下常见充血(图215)或有出血
8、斑和溃疡灶,在坏死病灶部位常见虫体积聚。腺胃黏膜亦充血,肠道黏膜呈卡他性炎症,严重感染的病例可见小肠内有多量暗红色血黏液。v 预防预防v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鹅舍的环境卫生,粪便及时清除,堆积发酵处理。v成年鹅与幼龄鹅应分开饲养,防止幼鹅感染。v在流行地区,鹅群有计划地定期预防性驱虫。每年至少两次,常用的驱虫药有左v旋咪唑、丙硫咪唑等。v治疗治疗v 发生本病的鹅群,及时地驱虫,可选用左旋咪唑按每公斤体重25毫克内服,或用丙硫咪唑按每公斤体重50毫克内服,也可用甲苯咪唑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服用,均有良好的效果。v 2.鹅蛔虫病鹅蛔虫病v 鹅蛔虫病是由鹅蛔虫寄生于鹅的小肠内引起的一种线虫病。临床上主要
9、见于3月龄的v幼鹅,感染严重的幼鹅消瘦、常发育受阻,甚至可引起死亡。v病原病原v本病原为鹅蛔虫,属于禽蛔科、禽蛔属。是寄生于鹅体内最大的一种线虫。虫体粗壮,v呈黄白色,雄虫体长2632毫米,最大体宽0.550.66毫米,雌虫体长72毫米,尾部长0.625毫米,虫卵呈椭圆形,深灰色(图221)。v流行特点流行特点v鹅蛔虫的发育是直接发育方式,随粪便排出蛔虫卵,在适宜外界环境中发育,经1718v天发育为具有侵袭性的虫卵,鹅吞食了含有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后感染。幼虫在腺胃和肌胃处逸出,钻入肠黏膜发育一段时间后,重返肠腔发育为成虫。v本病多发生于温暖潮湿的季节,饲养环境差的鹅群易发,临床上主要见于23月
10、龄的幼鹅,幼鹅发生感染时症状较为显著,成年鹅多为带虫者。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和B时,常能降低幼鹅对蛔虫的抵抗力。v临诊症状临诊症状v发生感染的幼鹅表现为生长发育缓慢,精神不振、常呆立不动,双翅下垂、羽毛缺乏光泽,可视黏膜贫血、消化功能发生障碍,食欲减退、下痢、鹅体显著消瘦,严重者逐渐衰竭死亡。v剖检病变剖检病变v死于本病的幼鹅较瘦弱,肠道黏膜充血、出血,有虫体集聚的肠段,肠道黏膜通常较干燥(图222);严重感染者黏膜组织增生,有时可见肠道黏膜形成粟粒大的寄生虫性结节。v预防预防v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鹅舍和运动场地定期消毒,并及时清除粪便,堆积发酵,杀灭虫卵,防止产生循环污染。v2)科
11、学配制饲料,提高幼鹅的机体抵抗力,同时幼鹅与成年鹅分开饲养,以防发生交叉感染。v3)鹅群实施定期预防性驱虫。常用驱虫药有左旋咪唑,驱蛔灵等。v治疗治疗v发生本病的鹅群,应用左旋咪唑,按每公斤体重25毫克服用,或用驱蛔灵(枸橼酸哌嗪)按每公斤体重150毫克内服。此外,还可选用抗蠕敏(丙硫咪唑),按每公斤体重50毫克服用,均有较好的疗效。v3.禽四棱线虫病禽四棱线虫病v禽四棱线虫病是由多种四棱线虫,寄生于禽类的腺胃内引起致病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本病分布较广,世界各地均有发病的报道,在水禽中临床上主要见于散养的鸭和鹅,常以3月龄以上鸭、鹅多见。v病原病原v引起鸭、鹅等水禽致病的病原主要是分棘四棱线虫
12、属于四棱科、四棱属。分棘四棱线虫雌雄异形,雄虫体小细长,体长4.085.45毫米,宽0.0950.125毫米;雌虫体部球形,血红色,体长2.663.73毫米,虫卵呈椭圆形,大小为44511823 微米(图231)。v流行特点流行特点v分棘四棱线虫的发育,要中间宿主参与,中间宿主为钩虾和异壳虫等。放养鸭、鹅等水禽在流行地域的河塘中放牧觅食,吞食了吸附在水草上含有感染性幼虫的中间宿主后,发生感染,感染后15天发育为成虫。雌虫寄生于鸭、鹅体内腺胃黏膜下,经过一个冬季仍能继续产卵,随粪便排出虫卵落入水中若遇钩虾等中间宿主吞食,便可继续发育,传播病原,使本病在禽类中广泛流行。我国许多省市均有发生本病的
13、报道。除鸭、鹅发生感染外,番鸭、天鹅、鸽亦能感染致病。v临诊症状临诊症状v患病鸭、鹅食欲不振,大便稀,羽毛无光泽,严重感染的患禽消瘦、贫血,甚至发生死亡。由于成虫寄生于宿主的腺胃内,虫体吸血并分泌毒素,有时可见少数病鹅出现神经症状。v剖检病变剖检病变v病死鸭、鹅通常较瘦弱,有虫体寄生的腺胃黏膜上,形成多个血样暗红色丘状突起(图232),用剪刀刮开,可见暗红色的成熟的雌虫(图233);有时还可见腺胃黏膜增厚、出血(图235),或出现溃疡;患病母鸭、鹅可见卵子变形、变性(图234)。v预防预防v1.禁止鸭、鹅等水禽到流行地域的河塘去放养。v2.定期消毒,注意禽舍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并堆积发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 寄生 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