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2填料吸收塔设计任务说明书.doc
《SO2填料吸收塔设计任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O2填料吸收塔设计任务说明书.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能环学院环境工程C091班 姓名:刘晨 学号:095650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环境工程C091)设计题目:水吸收低浓度SO2填料吸收塔的设计设计时间:自 2011年 12 月 26日 至 2012 年 1 月5 日学生姓名:刘晨学 号:095650班 级:环境C091指导教师:高军凯 田莉 苏琴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第26页 共26页第一章 设计任务、依据和要求一、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 混合气体(空气中含SO2气体的混合气)处理量为:98 kmol/h2、混合气组成:SO2含量为 7.3% (摩尔百分比),空气为:92.7%(mol%)3、要求出塔净化气含SO2为
2、0.148 %(mol%),H2O为 1.172 kmol/h4、吸收剂为水,不含SO25、常压,气体入塔温度为25,水入塔温度为20。二、设计内容:1、设计方案的确定。2、填料吸收塔的塔径、填料层高度及填料层压强的计算。3、填料塔附属结构的选型与设计。4、填料塔工艺条件图。三、H2OSO2在常压20下的平衡数据:XYXY0.002810.07760.0004230.007630.0019650.05130.0002810.00420.0014050.03420.00014050.001580.0008450.01850.00005640.000660.0005640.0112四、气体及液体
3、的物性数据气体的物性:气体粘度G=0.0652kg/(mh);气体扩散系数DG=0.0393m2/s;密度G=1.383 kg /m3;液体的物性:液体粘度L=3.6 kg /(mh);液体扩散系数DL=5.310-6m2/s;密度L=998.2 kg /m3;液体表面张力=73dyn/cm = 92.71104 kg /h2第二章 任务分析一、 SO2的来源、性质及其危害1、SO2的来源二氧化硫的主要污染源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硫酸厂和汽车尾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2)有色金属冶炼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硫:如铜、铅、锌、钴、镍、金、银等矿物,都含硫化物,在冶炼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3)燃煤
4、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我国煤炭消费量的80以上直接用于燃烧,燃煤是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最主要来源。据环境公报报道,我国2004年烟尘排放量1095万t,SO2排放量2255万t。其中燃煤产生的SO2约占总量的90,CO占总量的7l,CO2占总量85 ,氮氧化物占总量的70,灰尘微粒占总量的613。图1列出了不同年份我国原煤产量及S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近些年来随着原煤产量的增加,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也在不断上升。图1 不同年份我国原煤产量及S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煤燃烧过程中排出大量的SO2 ,约占燃煤排放污染物的85%,使我国成为三大酸雨区之首。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造成我国南方地区大面
5、积的酸雨,且每年以1亿m2的面积增加。酸雨区域已由西南发展到长江流域,且有向北发展的趋势,严重威胁京津地区。酸雨造成农田减产面积达9.91010,森林受害面积达1.28万hm2 ;大气中S02浓度每增加l0mg/cm3,呼吸系统病亡人数增加5%; S02对建筑物、文物的侵蚀也十分严重,据统计S02污染造成全国每年经济损失达1100多亿元。由于煤炭资源相对充足并能够稳定可靠地获得,因此,在世界范围内,煤炭是可靠的能源。世界能源研究机构预测,由于资源条件的变化,21世纪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将是石油比重下降,天然气上升,煤炭持平,三者呈均势各占27-28 。继而将出现一个以天然气为主的短暂时期,然后再转
6、向以煤炭为主。中国化石能源资源探明的可采储量中煤炭占92.94.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据有关专家预测: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近50年不会改变。因此防治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是当前一项重要和迫切的工作。2、SO2的性质物理性质:密度和状态:2.551g/L,气体(标准状况下)色态:常温下为无色熔点:-72.4度(200.75K)沸点:-10度(263K)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约为1:40)化学性质:二氧化硫可以在硫磺燃烧的条件下生成S(s) +O2(g) = (可逆符号)SO2(g)硫化氢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硫2H2S(g) + 3O2
7、g)= 2H2O(g) + 2SO2(g) 加热硫铁矿,闪锌矿,硫化汞,可以生成二氧化硫4FeS2(s) + 11O2(g) = 2Fe2O3(s) + 8SO2(g) 2ZnS(s) + 3O2(g) = 2ZnO(s) + 2SO2(g) HgS(s) + O2(g) = Hg(g) + SO2(g)3、SO2的危害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并且会形成亚硫酸,这反应物会刺激眼和鼻粘膜,而且具有腐蚀性,所以它对人体呼吸道有很大的危害,重者呼吸功能会受损二氧化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被氧化成硫酸雾,并且它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而酸雨会危害居民健康;腐蚀建筑材料;破坏生态系统,对社会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 危险
8、性类别:三星级侵入途径:通过呼吸系统健康危害: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zxxxxx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 环境危害:对大气可造成严重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自燃,有毒,具强刺激性。二、SO2的净化技术燃烧后脱硫就是指烟气脱硫。这是目前世
9、界上惟一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方式。由于烟气脱硫的主要困难是SO2浓度和总量大、要处理的烟气体积大,因此,虽然烟气脱硫的方法多达十几种。但仍需要合理地选择烟气脱硫工艺,同时还要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目前烟气脱硫技术种类达几十种,按脱硫过程是否加水和脱硫产物的干湿形态,烟气脱硫分为:湿法、半干法、干法三大类脱硫工艺。湿法脱硫技术较为成熟,效率高,操作简单;但脱硫产物的处理较难,烟气温度较低,不利于扩散,设备及管道防腐蚀问题较为突出。半干法、干法脱硫技术的脱硫产物为干粉状,容易处理,工艺较简单;但脱硫效率较低,脱硫剂利用率低。在此对各类脱硫技术的进行简单介绍。1、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湿
10、法烟气脱硫技术按使用脱硫剂种类可分为:石灰石-石膏法、简易石灰石-石膏法、双碱法、石灰液法、钠碱法、氧化镁法、有机胺循环法、海水脱硫法等。按脱硫设备采用的技术种类不同,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可分为:旋流板技术、气泡雾化技术、填料塔技术、静电脱硫技术、文丘里脱硫技术、电子束脱硫技术等。日常运行管理注意的问题:、注意检查循环水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如有异常需对循环水系统及喷咀进行检查。 、定期检查吸收设备及其它处理设施运行是否正常; 2、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采用湿态吸收剂,在吸收装置中吸收剂被烟气的热量所干燥,并在干燥过程中与SO2反应生成干粉脱硫产物。半干法工艺较简单,反应产物易于处理,
11、无废水产生,但脱硫效率和脱硫剂的利用率低。目前常见的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有:喷雾干燥脱硫技术、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等。3、干法脱硫技术干法脱硫技术采用湿态吸收剂,反应生成干粉脱硫产物。干法工艺较简单,但脱硫效率和脱硫剂的利用率较低。目前常见的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有:炉内喷钙脱硫技术。 目前在实际中广泛用的是湿法脱硫。因为SO2是酸性气体,几乎所有的湿法脱硫都是一种碱性溶液和泥浆与烟气中的SO2中和。根据中和所得的产物是否回收利用,湿法流程又分为抛弃法和再生法两种。综上所述,本次设计采用的是湿法,本设计中气体入塔温度为25,使用的吸收剂为水。用水作为吸收剂的优点在于廉价易得,流程设备简单,但其缺点是
12、吸收效率低,设备庞大,动力消耗大。三、吸收设备:1、板式塔、板式塔的设计意图 、在每块塔板上气液两相必须保持密切而充分的接触,为传质过程提供足够大而且不断更新的相际接触表面,以减小传质阻力;、在塔内应尽量使气液两相呈逆流流动,以提供较大的传质推动力。板式塔:总体上气液呈逆流流动;每块塔板上呈均匀错流、气液两相接触状态、鼓泡接触状态 液体连续相 气体分散相 两相接触面积:气泡表面、泡沫接触状态液体连续相 气体分散相 两相接触面积:不断更新的液膜表面、喷射接触状态气体连续相 液体分散相 两相接触面积:不断更新的液滴表面、板式塔的类型、筛板塔的主要结构:塔板上有许多筛孔提供气体上升的通道;溢流堰维持
13、塔板上一定高度的液层,以保证在塔板上气液两相有足够的接触面积;降液管作为液体从上层塔板流至下层塔板的通道。、泡罩塔、浮阀塔三种塔板的比较:l 生产能力: 筛板 浮阀 泡罩;l 压降: 泡罩 浮阀 筛板;l 操作弹性: 浮阀 泡罩 筛板;l 造价: 泡罩 浮阀 筛板;l 板效率: 浮阀、筛板相当 泡罩。 2、填料塔 填料塔结构简单,压降低,易用耐腐蚀材料制造,是一种重要的汽液传质设备。 填料层内汽液两相呈逆流接触,两相组成沿塔高连续变化。填料的润湿表面即为汽液两相的传质表面。填料塔的结构及填料特性主要结构作用主要要求外壳操作系统与环境的隔离界面要具有一定的强度,需要是应能耐腐蚀填料层提供气液传质
14、面填料表面形成的液膜面具有一定的强度,比表面积大,空隙率大,可使汽、液的处理量大气体压力降低液体分布器均匀分布液体,以避免发生沟流现象喷洒均匀,防止堵塞液体再分布器避免壁流现象发生喷洒均匀,截面积大,拉西环分段每段不超过4m,其他填料不超过56m支撑板支撑填料层,使气体均匀分布自由面积大,应=65%强度大除雾器防止塔顶气体出口处夹带液体除雾效率高,压力降小3、填料塔和板式塔的比较、板式塔适用于:a、塔径较大;b、所需传质单元数或理论板数较多;c、热量需从塔内移除;d、适于较小液量;e、适于处理有悬浮物的液体;f、板式塔便于侧线采出。、填料塔适用于:a、处理有腐蚀性的物料;b、填料塔压力降较小,
15、适用于真空蒸馏;c、适用于间歇蒸馏或热敏性物料的蒸馏;d、适用于处理易发泡的液体。结论:由于本次处理的是SO2气体,与水反应后生成H2SO3具有腐蚀性,故选择填料塔比较合适。四、填料塔的结构:示意图 填料塔结构示意图如图二所示:图2 填料塔的结构示意图五、工艺流程及工艺流程图 填料塔吸收低浓度SO2是利用水作为吸收剂的吸收工艺,通过底部进气,顶部进水,液体分布器均匀分布液体,通过填料层增大汽液接触时间和面积使之充分反应的过程。图3 填料塔工艺流程图 第三章 吸收塔的工艺计算一、 吸收剂用量的计算(最小液气比)由原始数据已知:入口气体量=7.87%;出口气体量=0.149%低浓度吸收时:Y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O2 填料 吸收塔 设计 任务 说明书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