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为人民服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docx
《12《为人民服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为人民服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2为人民服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设计思路】为人民服务是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围绕人文主题“理想与信念”编排了四篇课文,为人民服务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议论文,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的根本宗旨,尤其是“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像一根红线贯穿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从文本内容来看,这篇课文距离学生年代较远,写于1944年。课中,主要结合本单元第二个语文要素”借助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借助“影视资料、文史资料、时事资料”来深入理解文本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走进文本,获得革命人生观的
2、启迪与熏陶。从学科核心素养来看,教学中需要带领学生把握课文的中心论点,以及作者围绕中心论点讲了哪些内容,把握各自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关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突出演讲辞的特点,在当堂背诵之后,试着用演讲的形式加以表现。能够学以致用,从“借助资料理解文本”拓展到“运用资料表达感想”,结合课后思考题,扩展学生视野,联系身边“为人民服务”的事例,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走向语言运用。【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题对全文的统领作用,把握各自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2 .借助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初步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进行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3 .初步了解议
3、论文论证的几种方法,尝试运用资料简单表达。【教学重难点】1.把握中心论点,了解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写了几层意思。2 .借助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观看影片张思德;课前收集描写生与死的诗句。3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希沃白板【教学过程】一、讲述党史故事,走进课文情境1.观看:有这样五个字,在人民大会堂,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徽之上,在各个行政部门都能看到,那就是一一为人民服务!4 .倾听党史小故事,录音呈现:“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提出的,张思德同志在陕西烧炭时因炭窑倒塌而不幸牺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十
4、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主席针对这一情况发表演讲,论述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5 .揭题,齐读课题。6 .为谁服务?再读课题。(突出“人民”)二、聚焦文体特点,梳理文章层次,解决“写什么”(一)品词析句,把握主要观点1.通过课前预习,你发现这篇课文与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引导发现内容上的不同,小结:没有对人对事的描写,而是摆事实讲道理,这样的文章叫作议论文。这也是我们小学阶段第一篇议论文。7 .议论文中,通常都会有一个非常鲜明的观点,出示学习提示: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任务单呈现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结合课题来寻找答案。8 .根据回答相机
5、出示第一段,指导学生比较,第一段中的三句话,哪一句话与课题意思最接近,准确把握中心论点。出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们这个队伍,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将第一句连起来读一读: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9 .呈现近义词,理解:什么是“完全、彻底”?指导朗读。10 观看微课小视频:“彻”字的演变。指导书写“彻no11 回到句子,彻彻底底、完完全全,读出你的理解。12 小结:这就是毛主席的观点,也是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它字字千钧,尤其是在1944年的战争年代,更加具有
6、鼓舞人心的力量。(二)梳理脉络,理清内在联系1.任务单呈现第二个任务:围绕中心论点,毛主席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13 学习第2自然段,学法引路:指生读第2自然段,找到中心句。找到关键语句,读懂作者观点。你读懂了什么?追问理解:什么样的死才叫有意义?根据回答小结,完成思维导图第一栏。(板书:死的意义)14 学法迁移,合作学习第3-5自然段。出示学习提示:同桌合作学习第3-5自然段,继续思考:课文围绕中心论点还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找出关键语句,读懂作者观点,完成学习单上的思维导图。15 交流汇报,学生在白板上圈画批注,分享自己的理解。师随机点拨,板书。(板书:不怕批评;不怕困难;团结起来)16 小结
7、抓住关键语句,大家合作学习,读懂了作者的观点。课件呈现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师生合作读。17 出示思维导图,梳理文章脉络与内在联系,用上关联词来说一说。18 小结:这就是议论文的特点,它没有精彩的情节,没有细致的描写,它有的是深刻的思想、鲜明的观点。三、围绕中心论点,借助资料读懂“怎么写”任务单呈现第三个任务,出示学习提示:默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一)借助影视资料,读懂“举例论证”(语文要素)1.根据回答出示文段与句子,作者列举了谁的例子?(张思德。)文中两次重?列举张思德的例子,张思德是谁?为什么主席说他的死比泰山还重?借助影视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为人民服务 12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