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监督协管教材格式最终版.docx
《2024年监督协管教材格式最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监督协管教材格式最终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职业与学校卫生监督协管第一部分职业卫生一、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24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4部门印发的职业病分类和书目国卫疾控发2024M8号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方法(试行)卫妇社发(2024)23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其次条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书目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第
2、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扬教化,普及职业病防治的学问,增加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观念,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意识、自我爱护意识和行使职业卫生爱护权利的实力。第五十一条用人单位和医疗卫朝气构发觉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刚好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作出处理。第五十六条医疗卫朝气构发觉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刚好通知用人单位。二、职业卫生基本常识职业卫生是对工作场所内产生和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他健康损害进行识别、评估、预料和限制
3、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预防和爱护劳动者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健康影响和危急,使工作适应劳动者,促进和保障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身心健康和福利。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具有四个必需条件和四个特点。1 .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2 .必需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3 .必需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4 .必需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书目所列的职业病。有四个特点:1.病因明确,有特异性。2.病因通常可以检测的。3.常常有确定
4、人数发病。4.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职业病的种类:我国现阶段(13年12月)颁布的法定职业病分10类共132种。其中比较常见的职业病有生产性粉尘引越的尘肺、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镒及其化合物中毒、苯中毒、正已烷中毒、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硫化氢中毒、氯气中毒、职业性中毒性肝病等。职业健康检查基本类型: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健康检查。上岗前健康检查主要对象为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人员及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人员,如高处作业、电工作业、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等。其主要目的是发觉有无职业禁忌证,建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基础健康
5、档案。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的主要对象为长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其目的主要是早期发觉职业病患者或疑似职业病患者或劳动者的其他健康异样变更;通过动态视察劳动者群体健康变更,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限制效果。离岗时健康检查的主要对象为打算调离或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岗位的劳动者,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其在停止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时的健康状况。重点岗位人群的职业健康检查内容举例说明职业健康检查的内容和周期依据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工作场全部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目标疾病的潜藏期和防护措施等因素确定。如制鞋企业中,对劳动者危害最大的化学毒物主要是运用的鞋用胶黏剂及其固化剂,主要存在
6、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甲苯、二甲苯、乙烷、乙酸乙酯、甲基乙基酮等,以职业病危害因素苯为例,其检查的关键性试验室检查项目为血常规,若劳动者接触苯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检查周期为1年1次;若劳动者接触苯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检查周期为2年1次。又如,在矿山作业过程中,对劳动者危害最大的矿尘,其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关键性试验室检查项目为后前位X射线高千伏胸片及肺功能,若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检查周期1年1次;若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检查周期为2年1次。(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健康检查内容和周期可参见GBZ188-2025职业健康监护
7、技术规范)。可疑职业病患者的识别与判定可疑职业病信息来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初诊医师在接诊患者过程中,如发觉就诊者为企业工人,应询问以下问题:工作单位和工作场所、工种和工作时间、可能接触的危害因素、发病过程(特殊是接触危害因素与发病的时间先后)、同伴发病状况等,如上述问题,回答都是确定的,则初步考虑其为可疑职业病。对于可疑职业病人应询问的问题:对于可疑职业病人应询问的问题在一般问诊的发病的时间、经过、转归、有无治疗等常规问题之外,还应更加侧重于职业因素上的洵问,详细包括:从业以来的职业史、本人职业病诊断既往史、目前工作的种类和岗位、目前工作的年限和日工作时间、接触可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
8、种类、企业职业病防护状况、个人的防护状况、同工种人员发病状况等方面。对于可疑职业病人询问的留意事项:1 .询问病史时首先要有高度的怜悯心和责任感。看法必需亲善,庄重,爱护耐性,言语通俗,尽量避开运用难以理解的医学术语。2 .应用心听取就诊者叙述,对就诊者的俗语,方言要细心领悟其含义。3 .围绕主诉,结合职业病相关症状体征,全面了解病情,要擅长分析,去伪存真,如有必要可向就诊者索取就职企业联系方式,进行进一步询问求证。4 .避开主观、片面理解就诊者主述,防止示意、诱导、干扰就诊者叙述病情。5 .就诊者如有其它医疗单位论断证明或病情介绍,应留意参考。6 .对于确系可疑职业病的就诊者,也不得轻易作定
9、论,不得出具职业病诊断结果,应多想就诊者供应参考性建议,告知其职业健康体检及职业病诊断的正常途径。7 .询问过程中涉及就诊者的隐私应为其保守隐私。可疑职业病患者的识别与判定程序:第一步:患者的疾病是否属于职业病书目:其次步:患者是否用人单位的劳动者;第三步:患者的工作场所是否存在可导致此类疾病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第四步:患者所患疾病是否在接触危害因素之后发生。三、职业卫生监督协管主要职责开展对辖区居民和就诊人员的职业病防治宣扬教化、询问、指导;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觉可疑职业病患者,询问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做好信息登记,并向辖区卫生监督机构报告。服务对象:辖区内的劳动者(一)务工人员的职业病
10、防治预防与询问1、内容:指由乡,真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务工人员就诊过程中开展的针对就诊者的个体化职业健康教化、询问、指导。2、方式:包括对就诊前、就诊期间以及就诊后等不同时间段就诊者进行针对性的院区内职业卫生健康宣教活动,如接诊医生通过询问职业史、介绍职业病防治基础学问、发放学问手册、回答就诊者疑问等方式向就诊者供应个体化职业健康教化、询问、指导服务。3、方法:门诊健康教化是人群健康教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化时机可横跨就诊前、就诊期间及就诊后。详细方法有:(D挂号处信息采集:除采集就诊者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外,还应留意采集核实其职业史,便于就诊时,接诊医生的
11、精确推断。(2)导医台健康询问:导医台设置特地人员,经过必要的职业卫生学问培训I,驾驭基本的职业病防治学问,能向患者供应基础的职业卫生询问服务。(3)候诊教化:支配卫生协管人员于候诊处通过分发宣扬册、现场案例讲解、播放影像资料等方式对就诊者个体或集体进行健康学问教化。(4)接诊教化:由接诊医生向患者讲解职业病具有病因明确,与接触的职业有害因素有剂量-反应关系的特点;向其灌输目前职业病易防难治的特点;依据就诊者的特点发给其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宣扬资料,开具健康处方,以使患者有效获得与其所从事岗位有关的职业病防治学问,从而达到提高就诊者劳动爱护意识的目的。(5)就诊后随访教化:依据就诊者供应的职业史
12、有针对性地对接触严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就诊者进行确定比例的随访,随访问题包括自感症状、职业危害接触强度、职业卫生防护状况等。(二)职业病防治宣扬与询问1 .内容:指由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开展的针对整个辖区受众的职业病防治学问宣扬。2 .方式:主要实行进社区、入企业的职业病防治主题宣教活动。3 .方法:健康教化的方法各种各样,它的最终目标是从“普及卫生学问”延长到“建立健康行为”上来。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依据工作任务和要求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开展。详细方法有:(1)入户健康宣教: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卫生协管人员可将职业病防治宣扬教化融入公共卫生服务中
13、利用进门入户搞健康调查及健康随访的时机适时宣教职业病防护学问,有效提高辖区人群的职业病防治意识。(2)进社区健康讲座: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卫生协管人员可与当地(村)社区及卫生监督机构进行充分联动,利用职业病防治宣扬周、平安生产月、公共卫生服务日等载体,开展职业卫生学问讲座,提高全民职业病防治意识。(3)进企业健康宣教: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卫生协管人员进企业入车间,以讲座、培训、互动问答等形式宣扬职业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学问,使辖区内企业主及劳动者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明确各自权利义务,促使双方相互的理解与支持。(三)可疑职业病患者的登记和报告1 .概念:指由乡
14、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监督协管员对本院(中心)临床医师在接诊过程中所发觉的可疑职业病患者信息的汇总登记及报告。2 .步骤:(1)第一步:临床医师发觉可疑职业病患者时,做好登记,并向本院(中心)卫生监督协管员报告,卫生监督协管员汇总后刚好报告劳动者所属用人单位所在地卫生监督机构。(2)其次步:做好登记后,临床接诊医师还应告知患者到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或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朝气构进行规范体检或职业病诊断。3 .留意事项:(1)可疑职业病患者的登记内容: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工种、接害时间、可疑职业病名称、个人及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2)可疑职业病患者报告的程序:各乡镇
15、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诊医生发觉可疑职业病病例需填写可疑职业病患者登记与报告记录表,并向本院(中心)卫生监督协管员报告,卫生监督协管员汇总后刚好报告劳动者所属用人单位所在地卫生监督机构。对发觉的可疑职业病患者,接诊医生除做好必要的救治外应告知患者去有资质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一步诊治。职业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流程图落区居民的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防治知识的宣传教盲及健康促进医生(卫生监督协管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现患者疾病可能与职业有关,按照要求迸行登记。发现、登记向职业人探(患者)提供必要的咨询和指导.业断诙曲构职诊构生机与向病机卫督报O咨询、指导报告四、各种常见职业病状况介绍尘肺:指在生
16、产过程中吸入生产性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日常生产活动中的矿山开采、机械制造、冶炼、建筑材料、筑路业、隧道开凿等均是接触粉尘的常见职业及工种。尘肺病早期没有明显自觉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会出现或轻或重以呼吸系统为主的自觉症状,常见的首发症状是气短。病情严峻或有并发症时,会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还可以有咯血、无力、消瘦、失眠、食欲减退等。铅及其化合物中毒:职业性铅中毒是指铅及其化合物的蒸汽、烟和粉尘经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人体,导致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损害的疾病。铅对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均有毒性作用,主要损害神经、造血、消化、肾脏、肝脏及心
17、血管等器官。接触机会:生产活动中接触铅及其化合物的行业主要为铅矿开采及冶炼、铅制造业(如制造铅丝、铅皮、铅箔、铅管、铅槽、铅丸等,制造电缆,用焊锡焊接,废铅回收等)、铅化合物运用业(如蓄电池、玻璃、搪瓷、景泰蓝、油漆、颜料、釉料、防锈剂、橡胶硫化促进剂、制药、塑料稳定剂、杀虫剂、除草剂等制造过程)等行业。临床表现:急性中毒以胃肠道反应为主,极为罕见:慢性中毒较常见,早期表现为乏力、关节肌肉酸痛,继而可出现类神经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绞痛等胃肠道反应,可伴轻度贫血。基本防护措施:1 .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铅。2 .降低车间空气中铅浓度。3 .加强个人防护。4 .定期开展监测与健康检查。镒及其
18、化合物中毒:职业性慢性镜中毒是指长期接触镒的烟尘所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变更为主的疾病。早期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中毒较明显时,出现锥体外系损害,并可伴有精神症状。严峻时可表现为帕金森氏综合征和中毒性精神病。生产活动中镭烟雾及镒尘主要经上呼吸道侵入人体。镭中毒多为慢性中毒,依据症状、体征可分为轻度中毒和重度中毒。接触机会:生产活动中接触镒及其化合物的行业主要为炼钢业、涂料及颜料制造业、镒矿开采和冶炼、镒焊条制造、焊接和风割镒合金以及制造和应用二氧化镒、高镒酸盐和其他镒化合物等产业。临床表现:急性中毒非常少见;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神经障碍,早期主要表现出类神经征,继而出现肌张力
19、增高,手指震颤,腱反射亢进等。基本防护措施:除实行一般综合措施外,应当定期监测车间空气中镒及其化合物浓度,并对作业工人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有神经精神疾患、明显肝、肾及内分泌功能障碍者,不得从事接触镒作业。从事接触镒作业的作业人员应加强卫生防护,作业时宜佩戴防护口罩,并勤换衣服、勤洗澡。汞及其化合物中毒:职业性汞中毒是指在职业活动中,接触金属汞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口腔病变为主,并累及呼吸道、胃肠道、肾脏等的全身性疾病。生产条件下,金属汞主要以蒸气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其进入人体的量占吸入量的80席左右。金属汞经消化道汲取的量极少,可以忽视不计。汞中毒可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类。接触机会:
20、生产活动中接触汞及其化合物的行业主要为汞矿的开采与汞的冶炼、荧光灯制造、紫外光灯制造、X线球管制造等行业。临床表现:急性中毒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口腔炎和胃肠道症状,继而可发生化学性肺炎伴发细、气促、肺水肿等;慢性中毒以神经精神系统症状为主,初期表现为类神经征,如头昏、头痛、健忘、失眠等,进一步发展则会出现易兴奋症、震颤和口腔炎三大典型临床症状。基本防护措施:1.含汞装置应尽量密闭,生产过程应尽量自动化;必要的手工操作应在抽风橱中进行,并有个人防护用品,如工作帽、工作服、口罩等,通风橱出口应有净扮装置,防止环境污染。2 .工作场所尽量避开室温过高;其地面、墙面、桌面、天花板等应运用光滑不易吸
21、附的材料;班后应冲洗工作室,地面应设置水银回收装置,并定期用真空泵回收装置中的水银;设备或墙面上吸附的汞可用碘(Igm3)加热熏蒸。3 .汞作业场所应禁止吸烟、进食、喝水;班后应漱口、淋浴。工作服不得穿回家中,并应定期清洗。4 .定期测定作业场所汞蒸气浓度,发觉超标应刚好找出缘由,并进行整改;定期组织作业工人作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和防治汞中毒教化培训,提高工人预防意识。苯中毒:职业性苯中毒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苯蒸气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为主要表现,慢性中毒则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在生产条件下,苯主要以蒸气状态通过呼吸道侵入
22、人体,液态苯也可经皮肤汲取一部分,从消化道侵入的可能性微小。接触机会:生产活动中接触苯的行业主要为运用含苯粘胶剂制鞋、皮革加工业、箱包以及家具制造业等,汽车修理业以及运用含苯稀料的机械制造行业。临床表现: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症状,如兴奋、步态不稳、头晕、头痛、恶心、头图、意识模糊;慢性中毒除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类神经征外,主要损害造血系统,可导致三系血细胞削减,尤以持续性白细胞计数削减最为显著。基本防护措施:1 .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如涂料行业尽可能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作溶剂、粘胶剂的溶剂尽量不用苯作溶剂,如用汽油或甲苯等毒性较低的溶剂等。2 .改革生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监督 协管 教材 格式 最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