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锐评汇编(8篇)(2024070408).docx
《时事锐评汇编(8篇)(202407040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事锐评汇编(8篇)(2024070408).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时事锐评汇编(8篇)(202407-0408)目录1 .让企业把发明专利转化为发展“红利”22 .飞絮治理彰显城市温情53 .读懂“1.19亿”人次背后的“活力中国”84 .万象“耕”新忙“绿剑”出鞘护粮安115 .“风电下乡”助力乡村振兴乘风而上146 .万象“耕”新走好科技兴农路177 .崇尚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能量208 .共赴“消博之约”,奏响合作共赢春之曲23让企业把发明专利转化为发展“红利”近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目前,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企业所占比重已超七成,数量超过300万件。我国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稳步提升,专利转化运用效益持续提高。专利产业化率,体现了将专利转化为现
2、实生产力、支撑经济发展的能力。产业化是专利的生命力所在。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提升,意味着有更多的专利成果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这样的转化不仅能让那些原本“沉睡”在书架上的科技成果变成产品和商品,成为社会的财富,还能真正实现科研的价值,推动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也是专利产出和转化的主体。企业创新与专利产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企业创新是专利产出的重要动力,专利产出是企业创新能力的体现和保障。企业越是重视科技创新,在研发上投入越多,越是发挥创新人才作用,积极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或新服务,就能推动更多的发明专利的产生。而发明专利的获得又能够为企业创新提供资金
3、支持和技术保障,推动创新活动进一步深入。2023年,我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51.3%,首次超过50%。较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连续5年保持增长态势。对企业来说,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提高,表明其能够更好地运用专利这个“硬通货”,在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把握更多的商机。同时,这也能够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让其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长期以来,我国科技创新主体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这种情况得到很大程度转变,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企业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的重要主体。截至2023年底,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1.84亿户,同比增长8.9%o我国国
4、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42.7万家,较上年增加7.2万家。2023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57.6%,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比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19.5个百分点。我国专利存量较大,创新要素资源丰富,不断提升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就能够让创新的涓涓细流汇成奔涌的大江大河,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稳步提升,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发明专利产业化率直接反映了专利技术的实用性和商业价值,通过发明专利技术的产业化,企业能够开发出新的产品、技术或服务,从而引领产业的发展方向,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稳步提升,有助于带动
5、产业链研发效率的整体提升,有利于发挥企业的黏合、牵引作用,有利于贯通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工程应用、产业化的创新链条,从而更有效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在湖南考察时要求:“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锥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坚定地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支持者、促进派,采取促进发明专利产业化的支持措施和扶持政策,推动企业把发明专利转化为发展“红利二飞絮治理彰显城市温情“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四月以来,春风送暖、绿柳扶苏,然而,恼人的杨柳、梧桐飞絮也随同春风一起如约而至,给出行市民和过敏人
6、群带来不少困扰,还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和火灾,因此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日,北京、杭州、西安等地陆续发布飞絮预报,提醒市民做好防护,避免因吸入飞絮而引发过敏等身体不适。同时,多地也通过洒水减弱花粉浓度、及时打扫清理飞絮、树木移栽、丰富绿化树种、加强城市功能区规划等系列举措治理飞絮,旨在解决市民飞絮烦恼。“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是古人用来借景抒情的诗,今日读来“飞絮闲愁”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发展对市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现实写照。正是有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日益富足,居住于城市之中的人才会将“小飞絮”视为“大问题”,关注并着手于飞絮问题的治理体现了我们“人民城
7、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提升,同时,也考验着我们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能力。上个世纪,在干旱少雨、缺林少绿的情况下,杨柳树因易于成活、生长速度快、养护成本低、防风固沙效果好等原因在北方得到大量种植。梧桐树也因其长势快、易成活、耐修剪,适宜作为人行道绿化树种和速生材用树种的特点,在南方得到广泛种植。杨柳树和梧桐树在提升城市植被覆盖率、增高城市绿色天际线、装点美化城市景观的同时,也因其或挺拔高俊、或根深叶茂、或扶苏滴翠、或耐寒耐贫瘠等特点滋养着我们的诗词文化,在培育市民人文精神和塑造城市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杨柳、梧桐飞絮也说明我们在促进城市更好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在
8、掌握杨柳、梧桐雌株飘絮、雄株无飘絮规律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雌雄株树木种植数量和范围;在根据飘絮飞行距离合理选择近居民区、公园等场所绿化树种;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和功能分区,减少城市硬化路面,增加草地绿地等飘絮附着地面积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这些发展中的问题需要我们在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推进城市更好发展中加以解决。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走好城市化道路,关键是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目标,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相较于鳞次栉比的高楼建筑规范、车水马龙的交通管理、教育住房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小小”的杨柳、梧桐飞絮治理似乎算不得城市管
9、理中的“大事”。然而,正是这点点滴滴的“小事”却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关乎城市的生活品质和发展水平,关乎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城市作为人们生活居住的空间和精神家园,必须要在精细化管理上下足“绣花”功夫,使城市的空间布局、居住条件、环境景观等外形特质和城市历史、地域文化、城市精神等内涵特点相得益彰,使城市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乐之地,才能使城市居民有更多的归属感、幸福感,使外来人才有更多的认同感、向往感,也才能汇群力、聚众智把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读懂“1.19亿”人次背后的“活力中国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清明节假期(4月
10、4日至6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2.7%。入境游客104.1万人次,出境游客99.2万人次。传统旅游目的地“繁花似锦”,新晋“网红”目的地“热辣滚烫”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人们出游热情高涨,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经济活力进一步彰显。文旅市场的亮眼成绩单,回应着广大人民群众“把日子过得更好”的期待,映射出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生机和活力,共同见证着中国发展、时代变迁。今年清明节期间,山西、广东、重庆、四川等多地红色旅游景区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广大游客通过参观游览、云祭扫、参加主题文化活动等多
11、种形式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与此同时,淄博、天水、泰安、开封、景德镇等新兴旅游目的地成为假期新热点。去哪儿旅行网数据显示,清明节假期北京至天水的火车票部分车次商务座和一等座早早售罄,天水酒店预订量增长12倍;开封、泉州在“王婆说媒”“簪花游”特色文旅标签带动下,酒店预订量同比分别增长4.5倍、3.3倍。跃动的数据,为文旅行业带来融融暖意,展现出经济社会发展中蕴含的巨大需求和潜力。花落日渐暖,风起正清明。今年清明假期,还有不少家庭在本地和周边乡村开启了微旅游,踏青赏花和户外徒步成为假期热门出游主题。鞍山梨花节、洛阳牡丹文化节、天津海棠花节等相继开幕,全国各地市政公园、郊野公园、主题公园和游
12、乐园、历史文化街区、商圈、重点旅游村镇等迎来游玩热潮。在社交平台上,“国风穿搭新中式”“汉服妆造”等成为赏花游的热门关键词。与此同时,很多年轻人还加入了“打野”团队,到户外去采摘养菜、蕨菜、水芹菜等时令野菜,这类活动包含了踏青徒步、野外尝鲜、亲子出游等。此外,大熊猫“福宝”归国,引爆了动物园参观热潮。携程旅行网数据显示,假期期间,国内本地游订单增长211%,国内乡村游订单增长239%0实践充分证明,游客对目的地的选择呈现多元化趋势,一条老街、一个菜市场、一份独特的美食都可能成为一座城市爆火的引子。在供给端上做文章,景区等旅游目的地花样翻新,就一定能推动文旅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文旅市场既是消费市
13、场,也是精神家园。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新月异,要求文旅行业既要算经济账,也要讲高品位。贵州2024年“四免一多一减”文旅优惠活动面向省外游客推出“自驾减半优惠”,叠加清明节假期高速公路免费通行优惠,自驾游租车市场一派火热;在古都开封,一年一度的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上,踏春巡游、民俗展演、非遗市集等兼具文化底蕴与时代新风的活动轮番上演,带领游客一起领略宋韵清明;在江苏苏州黎里古旗,推出江南春味上新、揽胜梨园游园会等十多项春意盎然的系列活动,吸引大量游客游玩这些例子都提示我们,下好先手棋,尽早谋划、政策到位,采取一系列惠民措施鼓励文旅消费,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文旅融合,能更好激
14、发新动能、形成新优势,有力推动文旅行业振兴发展。万象更新人潮涌,文旅市场暖意浓。让我们鼓足信心、抓住机遇,以文化引领优质旅游、旅游挖掘文化内涵,让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有诗意更有温情,绘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万象“耕”新忙“绿剑”出鞘护粮安为充分发挥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对“三农”发展的服务保障作用,近日,农业农村部部署开展2024年“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集中力量严厉打击坑农害农、危害粮食安全违法行为,“绿剑”出鞘护粮安。要紧盯重点农时,加强农资质量执法;紧盯关键点位,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紧盯突出问题,抓好重大专项执法。紧盯重点农时,加强农资质量执法。常言道,一年好景在春耕,要想保障丰收,就
15、要不误农时、抢抓农时。开展“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加强农资质量执法亦是如此,要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让老百姓心安,就要紧盯春管春耕、三夏、秋冬种等重点农时,以及农资产品产销旺季和入户下地的关键节点,对辖区内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资质、产品质量、购销台账、产品标签等开展“地毯”式全面排查。执法具有“探营”作用,要深入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实地检查,对农业生产使用量大的农资品种和群众投诉举报、违法案件发生较多的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排除安全隐患,督促问题整改。要加强案件查处,对涉嫌违法经营的农资线索,要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或移送。紧盯关键点位,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食品安全和人
16、民身体健康,影响人民获得感和安全感。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护墙”,要紧盯关键点位、重点对象,以农产品种养殖基地、生产企业和畜禽屠宰场所为关键点位,以监督抽检发现问题较多的产品为重点对象。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人民群众幸福安康不可逾越的底线,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重要论述。要采取最严的检查举措,强化重要节假日、重大活动等时间节点突击检查和暗查暗访,重点查处违法使用禁限用药物、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农兽药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生产、经营、加工、屠宰和随意弃置病死畜禽,注水、注药等违法行为。紧盯突出问题,抓好重大专项执法。问题所在,就是“绿剑”的指向。一段时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事 汇编 2024070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