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专项积累练习.doc
《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专项积累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专项积累练习.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专项积累练习班级:_ 姓名:_一、 按课文内容填空。1已亥杂诗表达诗人希望朝廷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国家振兴的愿望的诗句是“_,_”。2美哉,_,_!壮哉,_,_!作者是_,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3猎人海力布讲述的是海力布为了救_而自己变成了石头的故事,赞扬了海力布是一个_的人。4盛年不重来,_。_,岁月不待人。这是_告诉我们的名言。你还可以写出珍惜时间的名言是_。5两情若是久长时,_。6锦瑟无端五十弦,_。二、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第一个“知”的意思是_,这句话的意思是_,这句名言说的是学习要有_的态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这是_的名言,写一些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_,_。2“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句话把_比作_。作者以诙谐的手法,生动而巧妙地表达了_。 3白鹭一文的作者是_,作者通过描写白鹭的_以及它的一系列活动画面;在_里的鱼,_站立于小树的绝顶,_的低飞等,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白鹭的美。4桂花雨一文表达了作者_的感情。5珍珠鸟是_,作者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 珍珠鸟由_人到_人的变化过程。文中起到升华全文主题的句子:_。三、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将相和一文讲了三个小故事:_、_、_。2.爱国诗篇示儿中最能体现诗人渴望收复中原的诗句是:_。3.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二国时期的诸葛亮曾说:“夫君子之
3、行,_,_。”唐代的魏征说:“居安思危,_。”我们的“一粥一饭_;半丝半缕,_”。4.关于读书,论语告诉我们:_,_,是知也。宋代的朱熹先生告诉我们读书有三到:谓_、_、_。清代的曾国藩说:盖士人读书,第一_,第二_,第三_。5.驿外断桥边,_。已是黄昏独自愁,_。无意苦争春,_。零落成泥碾作尘,_。(卜算子咏梅陆游)四、 初读课文,感知题意1自古以来,_常常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作者_以“月是故乡明”为题,表达了他_。2“月是故乡明”出自_的诗_。本文中的第_自然段是对这句思乡名句的简单阐释。它与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关系是_(A总结全文 B首尾呼应)。3作者借月亮寄托自己的思乡情怀,请你写出连
4、续的两句借月抒怀的诗句。_五、 我能按原文或要求填空。1落花生的作者是_。文章采用_的写作方法,揭示了花生_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_,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2蝉中借蝉鸣来赞颂高洁品格的诗句是_,_。3谈到珍惜时间,我想到了抗金将领岳飞的名言_,_,_。我还记得陶渊明这样说_,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_。4古往今来,我国文坛涌现了多少爱国人士!“_,_”是陆游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山外青山楼外楼,_?”是林升对统治者的深深谴责;“_,_。纵有千古,_。前途似海,_”是梁启超对祖国的声声赞美。六、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居安思危,_。2.当看到小朋友浪费食物,糟踢粮食的时候,你会用“_,_
5、来劝诚他要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3.慈母情深主要写了少年时的“我”想拥有一本_而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向母亲要钱买书,母亲不顾_,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的事,体现了_。4.“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母亲的“精彩极了”是“我”的_,父亲的“糟糕透了”让“我”_。5.松鼠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国著名作家_。文章主要从_、_和_三个方面向读者介绍了松鼠的可爱。6.地球上的_和_都是太阳送来的。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_。七、 课本直通车1陆游的古诗句“_,_”让我体会到祖国的河山如此壮丽。王之涣的诗句“_,_”令人觉得玉门关是那样孤独。从李白的诗句“_,_”我们读出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
6、从王昌龄的诗句“_,_”我们读出了将士们的豪言壮志。2.通过本单元学习,我们认识了_的刘伯承;_的毛泽东,面对桑子之痛,他作出的批示是:_。还有_的方志敏,他认为_,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八、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忆读书的作者是_。她永远感到_是她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书中她得到了_的大道理。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_,第二要_,第三要_。这是_朝的_说的。3.读书有三到,谓_、_、_。三到之中,_最急。4.在学习中我们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要实事求是,正如论语中所说:“_”九、 按课文内容填空。1落花生这篇文章,通过一家人在收获节上议花生,说明了_的道理,在写作上用了_
7、的方法。本文的作者是_,他在1921年开始创作时,就以“_”作为自己的笔名,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花生品格的人。2蝉中表现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界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的诗句是:“_,_。”3珍珠鸟一文的作者是_。课文生动地描述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下,由_人到_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_。4牛郎织女是一篇流传甚广的_,我国的四大民间故事除此之外还有_。5_,_,家家乞巧望秋月,_。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6题临安邸中“_,_”,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无比忧虑,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和严厉警告。十、 课文链接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_,_一切都很适宜。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_,但
8、是白鹭_。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_。2.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_,他提出了一个观点:_,(用文中原句)。因为少年智则_,少年富则_,_。3.诗人陆游在示儿中叮嘱儿子:“_,_。”以此表达他的爱国情怀;诗人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表达他希望清政府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十一、 回顾课文内容。1绿遍山原白满川,_乡村四月2梅花魂运用了_的写作手法,表露出一位华侨老人_之心?3田忌赛马从田忌两次赛马一输一赢的对比中,体会到孙膑_的道理。4古往今来儿童的世界总是那么天真烂漫,你瞧有宋代杨万里带来的“_,_”,描写孩子剜冰的样子;有范成大描写的乡村儿童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的优美诗句,“_,_”;
9、有田震写“_,_”的牧童。更有九岁就_的杨氏之子。5在这学期,我们了解到威尼斯是_的一座古城,在这里,_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还感受到了被称为“水之国”、“花之国”的_,在绿色的草原上有数不清的牛羊,所以也称_。6“_,_”写出了君子与小人的价值指向不同。十二、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1落花生运用_的写法,通过父子之间的对话告诉我们:_。珍珠鸟通过作者与珍珠鸟_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_。2我国的圆明园曾经不但是_,而且是_,但是遭到_洗劫,最终化为灰烟。圆明园的毁灭警示着我们:_。为此,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寄希望于_,而著名诗人龚自珍则发出了“_,_的呼唤,他们都渴望_。十三、 我能根据提示填写名言、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版 语文 下册 课文内容 填空 专项 积累 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