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豫程号18073507课程名称中国美术史考试涛IE考试总学时32实出上机学时学分2专业参础课程(必修)适用专业美术学(美术教育)承担单位艺术学院先修课程艺术衽论中国美术史是美术学专业的必修重点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系统掌握中国文化体系群落中美术学发展的历史。涉及到各个历史朝代的美术作品、美术家,以及美术学科在历史朝代时序中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中国美术史借鉴了人类学、考古学、文物学的成果及相关知识,乂具有自己学科独立的学科体系。一、课程目标和任务1 .课程目的和任务:“中国美术史”是研究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探讨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美术学专业基础理论课程。面向师范类美术专业开
2、设的专业必修课程,目的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解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奠定对美术的基本认知。掌握中国美术史的基础知识时于增强学生理论素质,提高学生艺术实践能力具有di要的意义。2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 .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的方法,坚持以科学世界观为指导,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辨证唯物主义理论与具体艺术实践相结合。从生动的直观达到辨证的思维,从感性的具体上升为理性的抽象。做到特殊与一般,个别与普遍,感性与理性的结合。(2) .注重学科特点,掌握重点、难点,全面系统学习。通过对美术史中美术作品、美术风格流派与社会生活、审美风尚的相互关系的理解认识,掌握美术创作活动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把握各章节重点、
3、难点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学习,更好地掌握美术发展的规律,获得相关知识。(3) .要注重与学习相关的参考资料的搜集和使用。美术的历史是视觉图像的历史,因此尽可能多的收集教材中所涉及的艺术作品的图片资料,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以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更有效的学习效果。(4) .本课程教学以教加讲授为主,教学中努力将艺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成果带入教学,使学生能尽可能掌握本学科发展现状,通过课堂讨论和观摩艺术作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二、课程教学设计1M却电学内容及餐明船课也目标累程主要效学内常敕学(环节)AIR*1作业讨论*上机/实Ik项目设计课程目标I原始美术部分新石器时代的美术)4课后习题
4、课程目标2远古史夏、商、周时期的美术4课后习愚课程目标3中古史(上)(秦、以、魏晋南北朝美术)6课后习题课程目标4中古史(上)(RJ、唐、五代、西宗美术)8课后习题课提目标S近古史元、明、清美术10课后习题三、课程单元及学时建议(一)课程学时计划建议衰21程单元学时分配衰序号内#实险时数对应的爆程目标I结论、原始美术4目标12叟、商、周时期的关术2目标23/、汉时期美术2目标3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荚术4目标35府唐时期的美术4目标46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4目标47元代美术4目标58明清时期的美术613标S合计32(二)课堂教学内容绪论(课程综述2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关于美术史学科性质、地位
5、以及中国美术发展史基本特征的介绍。主要知识点:一、学习中国美术史的目的与任务二、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为象和方法三、中国美术史的特征教学重点和难点:r解美术史学科的性质及在美术学中的地位:理解中国美术史发展的基本特征。第一章原始时期美术(2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介绍原始社会美术发生发展的基本情况,说明重点介绍人类艺术的起源的状况和原始社会中最具代表的仰韶彩陶的艺术成就。学习的基本要求为:了解石器时代的旧石器与新石器;新石器时代仰韶彩陶不同类型彩陶的分布、出现时间、艺术特色以及各自的代表性作品;理解原始艺术的起源,认识劳动创造人类本身:彩陶蚊饰的文化内涵。主要知识点:一、美术起源二、新石器时代美术
6、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四、仰韶文化彩陶的分期与分布五、彩陶的艺术成就六、精细俊巧的黑陶艺术七、原始绘画八、原始雕塑教学重点和难点:原笳美术正类别与原始美术的特征。石器制作与审美意识的萌芽是怎样的关系;彩陶的概念,彩陶的分布,仰的彩陶的分期,各类型彩陶艺术特征,出现时间,代表作品:彩陶艺术装饰的分类以及纹饰表现手法。黑陶艺术的出现时间,艺术特征。第二章夏商周时代的美术(2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介绍了奴隶社会的美术发展,重点介绍了三代社会灿烂的青铜文化的辉煌成就.学习的基本要求为:了解青铜器分类,青铜器的主要纹饰及组织原则,者铜雕塑的代表作品。理解件铜艺术的分期。认识青铜艺术的美术特征。主要
7、知识点:一、概述二、灿烂的青铜工艺二、者铜器的造型与纹饰特点三、青铜器造型与蚊饰的演变四、青铜器纹饰画五、壁画和有关文献记载六、帛画与漆画七、青铜雕塑八、其它雕塑作品(陶.雕、石雕)九、其他工艺美术品教学正点和难点:支识三温t会青铜涔的礼器性质、有铜器的分类、古铜艺术的风格特征。青铜纹饰的种类、饕犍纹的含义、领饰组织的方式:青铜艺术的分期,各个时期的时间、造型特征、代表作品:三代时期建筑布局及揖要遗址:三代时期重要联塑作品、三星堆雕型的类别。第三章战国秦汉美术(4课时)教学目的和耍求:本章介绍了战国秦汉美术的发展,认识社会的变革.给这一时期文艺思想和艺术形式带来的新变化:着重分析秦汉时期以墓室
8、绘画和陵墓雕塑的情况。主要知识点:一、概述二、绘画艺术1、绿帛画2.画像石、画像砖艺术(1) .古朴深厚的山东画像石艺术(2) .泼辣豪放的南阳画像石艺术(3),清新明朗的四川画像砖艺术三、壁画1、宏丽的殿廷壁画2、纷繁的墓室壁画四、曙物上的装饰绘画五、雕鳖1、深沉雄大的大型纪念性石髅2、寓美于朴的陶俑3、多姿多彩的铜嘴六、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1、秦汉建筑2、秦汉工艺美术3、漆器和铜渊教学重点和难点:秦汉社会慈室绘画的题材:帛画作品的创作时间、表现内容;画像石的概念、分布、各地区作品表现内容、技巧特征:四川画像碣内容特点、重要作品,重要墓室壁画作品以及重要的器物画作品陵墓雕塑作品代表性作品、艺术
9、特征:秦始皇兵马俑与四川汉代陶俑的风格差别,四川陶俑的主要作品:铜却艺术的代表作品。第四章我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4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的发展情况,着重分析绘画艺术在理论和艺术实践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学习的基本要求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发屣中的重要画家:顾恺之在人物画发展中的重要贡献、代表性作品:陆探微、张僧繇人物画的艺术特征:山水画论的理论家:佛教画的内容,本生故事的概念,这时期主要佛教石窟艺术的内容和特点.主要知识点:1 、概述二、人物画的新发展1、时代新风的开拓者2、顾恺之和南朝人物画3,标呈千古的“六法论”4、北朝绘画三、山水画的兴起1、顾恺之与山水画2,宗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 课程 教学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