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分类表、风险评价方法、设计书、野外工作总结报告、成果报告编写提纲.docx
《地质灾害分类表、风险评价方法、设计书、野外工作总结报告、成果报告编写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分类表、风险评价方法、设计书、野外工作总结报告、成果报告编写提纲.docx(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资料性)地质灾害调查新技术、新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地质灾害调查新技术、新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见表A.l。InSAR技术方法及其应用条件见表A.2。表B.1地质灾害调查新技术、新方法及其适用范围方法名称原理用途适用条件经济、技术特点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InSAR)利用雷达微波反射,得 到同一目标区域成像的 SAR复图像对,根据干 涉图的相位值,计算地 表位移大范围连续跟踪地表微 小形变不受气象条件影响,可 全天时、全天候获取数 据;低植被覆盖的地区借助卫星遥测,滤波成 像技术复杂,解译难度 大,成果直观,成本高激光雷达测量(LiDAR)利用激光测距技术,将 接收到的反射波与发射 信号比较,多次回波
2、获 取地形信息去除植被后可生成高精 度DSM,有效识别山体损 伤和松散堆积体等隐蔽 性灾害主要受地形和地表植被 类型影响设备较为轻便,数据处 理较为复杂,资料直 观,成本高无人机航拍利用无人飞行器对目标 区域进行高空拍摄获取高清晰、大比例尺 的影像或测绘数据受地形影响较小,需要 较好的气象条件设备小型轻便,数据处 理简单,资料直观,成 本低三维倾斜摄影精细反映地质灾害地形 地貌条件精细反映地质灾害地形 地貌条件受地形影响较小,需要 较好的气象条件设备较为轻便,数据处 理较为复杂,成本较高机载红外探测收集外界红外辐射进而 聚集到红外传感器上, 探测正在变形的灾害体边界探测地质灾害控制性边 界条件
3、受地表植被类型影响, 需要较好的气象条件设备较为轻便,数据处 理较为复杂,成果直 观,成本较高三维激光扫描原理与LiDAR类似,利 用激光测距技术,获取 地形信息获取高精度、大比例尺 地质灾害地形矢量数据主要受地形和地表植被 类型影响设备小型轻便,数据处 理较为复杂,资料直 观,成本较高地基雷达原理与InSAR类似,利 用雷达微波反射,获取 地表形变信息监测单体滑坡发展态 势,适用于隐患核查、 应急监测等主要受地形和电磁波影 响数据处理较为复杂,资 料直观,成本较高InSAR技术方法及其应用条件方法SAR数据的最少量/景主要用途精度应用条件合成孔径雷达干涉 测量(InSAR)2获取地表高程信
4、息小于IOlll实现全天时、全天候的对地观测,获取SAR覆 盖区域的地表高程信息(DEM)差分干涉合成孔径 雷达(D-InSAR)2地表形变ICm3cm适用时间间隔短和天气/季节接近的地区,以 避免受到过多的时间去相干和大气的影响, 主要适宜于沉降趋势调查方法SAR数据的最少量/景主要用途精度应用条件空基增强型差分干 涉合成孔径雷达 (SBAS)4地表形变亚厘米级通过较多的SAR干涉组合,获取地表形变时间 序列信息极化干涉合成孔径 雷达(PS-InSAE)25地表形变5mm适用于时间间隔长、天气状况差异大的地 区。一般要求25景影像。PS点要求城镇地区 平均有10点/kmz,非城镇地区有L点/
5、km?。可 以获取PS点的形变时间序列,DEM改正值和所 有SAR影像的大气延迟量连续反射干涉合成 孔径雷达 (CR-InSAR)2CR点相对形变2 mm适用于植被覆盖区域的形变监测,需要按照 预定的卫星类型提前安置CR点,尤其可用于 对地裂缝等空间突变灾害的监测以及植被密 集区域地面沉降监测(资料性)斜坡单元划分流程主要详述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流域范围对工作区进行斜坡单元初步划分,再通过人机交 互修正,得到最终斜坡单元划分。本文件以地理信息系统(GlS)平台为例介绍斜坡单元划分方法和思 路。一、基于GIS平台的斜坡单元预划分工作流程1)生成无洼地DEM;提取流向,得到流向栅格图;提
6、取流量,得到流量栅格图;提取河网,得到河网栅格图;河流连接,得到河流连接栅格图;提取集水区,得到集水区栅格图。矢量化集水区,得到集水区矢量图。反转DEM,重复1-7步骤得到反DEM集水区矢量图;叠合反DEM集水区矢量图,得到斜坡单元矢量面文件。二、基于人机交互完善斜坡单元工作D 剔除地势平坦,发育地质灾害可能性极低的区域;对1:2000比例尺下肉眼无法识别出的斜坡单元,与相邻单元进行合并;根据行政村边界,对一个斜坡单元包含两个及以上行政村管辖范围的斜坡单元,进行再划分; 对于以往发生过沟谷型泥石流地质灾害或现存的沟谷型泥石流隐患点区域,斜坡单元进行归 并,按照泥石流评价方法划定泥石流评价单元。
7、规范性)野外调查记录表遥感解译及野外验证信息表遥感图像编号解译点编号野外编号自然地理位置省市县(市、区)乡(镇)村组面积(m2)遥感影像规模(104m3)地理 坐标X (m)Y (m)经度纬度解译 点类 型 滑坡口崩塌口泥石流口地面塌陷 口地裂缝 口地面沉降 地形地貌 口地质构造 口斜坡结构 地层岩性 口土地利用 口人类工程活动口其他遥感 影像 特征解译 结果野外 验证 结果主要对灾害类型、面积范围、规模、变形破坏情 况、承灾体特征、发展趋势等进行验证。野外 验证 照片核查 与否口核查口未核查审核人顺序号项目负责:解译时间:解译人:解译单位:验证人: 验证时间:斜坡孕灾地质条件调查记录表统一
8、编号野外编号名称地理位置省市县(市、区)乡村组坐标经度Of纬度OfXY点类型口斜坡结构点口地质构造点工程地质岩组点易崩易滑地层点其他点:斜坡特征斜坡坡向( )斜坡坡度( )斜坡高差(m)斜坡坡形斜坡结构岩体结构与构造间距离(m)覆盖层厚度(m)切坡IwJ度(IlI)产状倾向(。)倾角()裂 隙 产 状倾向(。)倾角()UU F=I 石层断层孕 灾 地 质 条 件 特 征 描 述基础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等。地形地貌:(地貌形态,成因类型,地貌界线;微地貌形态、类型、坡度;悬崖、沟谷、河谷、河漫滩、 阶地、沟谷、冲积扇等,微地貌组合特征、相对时代及其演化历史;人
9、工地貌形态、规模及其稳定性。) 地质构造:(断裂主断面的产状、性质、断距(垂直、视垂直),断层两侧岩层时代与产状,岩石变形情况, 断层带构造岩破碎程度、结构特征、宽度,擦痕性质、活动强度和特征及其地貌地质证据等;褶皱的轴面 产状、规模、变形岩层、变形形态及程度;构造节理裂隙产状、宽度、延伸、密度及充填情况等;软弱结 构面对灾害的控制描述)。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地层层序、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石地层单元,岩性特征和接触关系,风化程 度、强度及节理裂隙发育等工程地质特征;土体分布、成因类型、厚度及结构特征等;软弱层对灾害的控 制描述。易崩易滑地层控灾作用。)地表水与地下水:(地表水体发育情况,河
10、流的洪水位、枯水位、流量等,相对河流的位置;与地下水相 关的井、泉、湿地类型,含水层、隔水层特征等,地表水、地下水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孕 灾 地 质 条 件 特 征 描 述植被与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覆盖率以及马刀树、醉汉林等斜坡变形指示标志及其与地质灾害的关 系;旱地、水田、草地、灌木、森林、裸地、建设用地、工矿企业用地等及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人类工程活动:(切坡、堆载、植被破坏、土地整理、爆破振动、矿山采掘、渠塘渗漏、灌溉渗漏、废水 排放等,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其他地质作用与现象:(1.地面变形,如地面塌陷、地面开裂等;2.特殊岩土灾害,如硅藻土、膨胀土胀 缩等;3.土地退化,如
11、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4.水动力作用,如泉水干涸、塌岸、淤积、溃决等。)稳定性判别(初步判定斜坡稳定性,圈定影响范围、危害对象)现 象 素 描 或 示 意 图沿 途 观 测记 录:校 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 年 月 日地质环境调查记录表统一编号野外编号地理位置省市县(市、区)乡村组坐标经度Of,纬度Of,XY点类型地质灾害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第四系易崩易滑地层软弱夹层口水文地质环境问题钻探孔位口物探口探槽口坑探口取样点其他:点描述素描图或 示意图备注记 录:校 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 年 月 日统一编号野外编号名称地理位置省市县(市、区)乡村组坐标经度Of纬度OfXY滑体类型口岩质口土
12、质斜坡结构 类型 土质斜坡(口粘性土类斜坡 口碎石类斜坡)口岩质斜坡(口顺向坡口斜向坡口横向坡口逆向坡口近水平层状坡 口块状结构斜坡)口岩土复合斜坡地层岩性(潜在)滑 面类型无统一滑动面 口软弱夹层层面 口节理裂隙面 口风化层界面 口基覆界面 其他宏观 稳定性不稳定口欠稳定基本稳定口稳定活动状态蠕变阶段 口加速变形阶段 口破坏阶段 口休止阶段扩展方式推移式口牵引式口复合式滑坡时代古滑坡 口老滑坡 口新滑坡滑动时间年月日时分 不详产状倾向( )倾角( )节理产状-倾向( )倾角( )M-I F=I 石层断层诱发因素降雨 口地震 口河流侵蚀 口冻融 口切坡 口加载 口水事活动 口地下采掘其他:滑坡
13、形态平面口半圆口矩形口舌形口不规则滑坡坡度主滑方向实体勾绘剖面凸形口凹形口直线口阶梯口复合是口否前缘 高程后缘 高程长前缘 宽后缘 宽平均 宽滑体平 均厚度滑坡 面积滑体 体积规模等级mmmmmm2m3巨型 口特大型口大型中型 口小型死亡人数 (人)直接损失 (万元)灾情等 级口特大型口大型中型口小型威胁人数 (人)威胁财产 (万元)险情等 级口特大型口大型中型口小型承灾体调查人员:居民:户籍人口户人,常住人口: 户人;其他常驻人口: 人基础设施:口房屋间,其中口钢结构 间 口钢混间 口砖混间 口石专木 间 土坯间 口其他: 学校个 口医院个 口矿山座 口工厂座 口公路m 铁路_m 水库座 口
14、电站一座 口输电线路m 口通讯设施座 口其他:防治措施有 口无防治类型截排水口锚固口支挡口坡面防护口滑体、滑带改造群测群防专业监测避险搬迁其他:防治措施建议立警示牌定期巡视避让搬迁群测群防工程治理排危除险专业监测其他:遥感解译点是 否勘查点防灾预案/是口否测绘点是口否 群测群防点7H 风险定性判断极高 高 中 口低地质环境条件主要是对滑坡发育环境的描述,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岩性组合、地质构造、斜坡结构特征、地表水及地 下水、人类工程活动、植被与土地利用等。滑坡基本特征边界条件、形态特征及物质结构:(滑坡陡坎、后壁发育状况,侧边界、前缘、剪出口是否发育可辨,滑体岩性、 厚度、结构,滑面及
15、滑带形态、岩性、产状等。)变形特征及活动历史:(拉张裂缝,剪切裂缝,地面隆起,地面陷落,录U、坠落,树木歪斜,建筑变形,冒渗混水等。)稳定性分析现状稳定性分析:(变形所处阶段,可能的滑动方式和规模,潜在影响范围及判断依据,潜在诱发因素等。)危害程度危害程度:(历史灾情、成灾模式;已造成危害情况;滑坡影响范围内的人员、财产及基础设施,滑坡对基础设施 的破坏方式,潜在威胁对象及可能的损失。)平 面 图 和 剖 面 图记 录:校 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 年 月 日名称地理位置省市县(市、区)乡村组坐标经度O/纬度OfXY地层岩性斜坡结构 类型口土质斜坡(口黏性土类斜坡 口碎石类斜坡 口黄土类斜坡)
16、口岩质斜坡(口顺向坡口斜向坡口横向坡口逆向坡口近水平层状坡 口块状结构斜坡)崩塌类型口岩质口土质控制结构面 类型口卸荷裂隙口软弱夹层层面口节理裂隙口风化剥蚀界面 口基覆界面 口其他运动形式口倾倒式 口滑移式 口坠落式宏观稳定性 评价口不稳定口欠稳定口基本稳定 口稳定活动状态口初始开裂阶段 口加速变形阶段口破坏阶段休止阶段崩塌源 扩展方式口向前推移 口向后扩展 口扩大型口缩减型口约束型崩塌时间年 月 日 时分口不详主崩方向崩塌源 高程最大落差最大水平位移崩塌源宽度崩塌源厚度崩塌源面积崩塌源体积mmmmmm2m3产状倾向( )倾角()节理裂隙倾向( )倾角( )LLl I=I 石层断裂诱发因素口降
17、雨口地震口侵蚀口冻融口切坡口加载口水事活动 口地下采掘 口其他: 堆积体 平均厚度堆积体 面积堆积体 体积最远落石距 离规模等级口巨型口特大型口大型口中型 口小型mm2m3m灾情等级口特大型口大型口中型口小型死亡人数 (人)直接损失 (万元)险情等级口特大型口大型口中型口小型威胁人数 (人)威胁财产 (万元)承灾体调查人员:口居民:户籍人口户人,常住人口: 户人;口其他常驻人口:人基础设施:口房屋间,其中口钢结构间 口钢混间 口砖混间 口砖木间 口土坯间 口其他:口学校个 口医院个 口矿山座 口工厂座 口公路m 口铁路_m口水库座 口电站一座 口输电线路m 口通讯设施座 口其他:统一编号野外编
18、号防治措施口有 口无防治类型口清危口截排水口锚固口支挡口护坡口被动防护群测群防专业监测避险搬迁其他:防治措施建议立警示牌定期巡视避让搬迁群测群防工程治理排危除险专业监测其他:遥感解译点口是 口否勘查点口 k、门人一口k防灾预案/群口k是否测绘点是 否、是 否测群防点风险定性评判口极高 高 口中 低地 质 环 境 条 件主要描述崩塌发育的地质环境基本特征:如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岩性组合、地质构造、斜坡结构及水文地质、植 被土地利用、人类工程活动等。崩 塌危UU 石体基本特征崩塌源区:(边界条件,危岩体岩性及岩体结构,控制结构面产状,卸荷裂隙发育特征及其组合形式、交切特点、 贯通情况、变形迹象及变
19、形历史等。)崩塌堆积体:(几何形态,厚度、规模,新鲜程度;岩性及分选状态与空间分布特征、最远落石距离、稳定性等。)崩塌路径区:(路径区斜坡几何形态、地层岩性、植被发育情况;是否有建筑设施等。)稳 定 性 分 析(不同概率降雨、地震或人工扰动情况下特定规模崩塌稳定性分析。)危 害 程 度(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崩塌影响范围内的人员、财产、设施等情况及可能的成灾模式。)平 面 图 和 剖 面 图项目负责:记 录:校 核:填表日期: 年 月 日统一编号野外编号沟谷名称地理位置省市县(市、区)乡村组坐标经度O/纬度O/XY物质组成泥石流口水石流泥流物源补 给方式坡面侵蚀口沟岸崩塌滑坡口沟床侵蚀坝体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灾害 分类 风险 评价 方法 设计 野外工作 总结报告 成果 报告 编写 提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