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x
《第4章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习目标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读图,回答相关问题:1 .自由扩散图夫表示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是指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2)方向: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3)条件:不需要载体,也不需要消耗能量。(4)举例:水、甘油、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氮气、苯等进出细胞。2 .协助扩散图Q表示的方式是协助扩散。(2)方向: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条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4)举例:葡萄糖进入人体成熟的红细胞。3 .主动运输图g_表示的方式是主动运输。(2)方向: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条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需
2、要消耗能量。(4)举例:氨基酸、葡萄糖、核甘酸、各种离子等进入细胞。(5)意义: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 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答案B解析 由题图可知,该物质的跨膜速率刚开始随膜外该物质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后跨膜 速率不再随膜外浓度增大而增加,说明该物质的跨膜运输还与膜上的载体蛋白有关,因此该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例4】(2019全国卷, 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 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
3、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 表:培养瓶中气体温度/离子相对吸收量/%空气17IOO氮气1710空气328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r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答案A解析17 条件下氮气(缺氧)环境中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量比氧气条件下低,说明幼根 吸收离子需要消耗ATP,与空气环境相比不利于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A正确,D错误; 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仍需消耗AP, C错误;空气中培养,温度为17时 的离子吸收量明显高于3
4、时的,可知该植物幼根对离子吸收与温度有关,B错误。三、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读图,回答相关问题:1. a方式称为胞吞,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时,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的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 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2. b方式称为胞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 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3. 图中a、b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这两种方式依 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易错提醒】有关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6个“不要漏掉”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运输方式除主动运输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2)消
5、耗能量的运输方式除主动运输外,不要漏掉胞吞和胞吐。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输方式除自由扩散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4)影响协助扩散运输速率的因素除载体蛋白数量外,不要漏掉浓度差。(5)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除供能的线粒体外,不要漏掉载体蛋白的合成场所核糖体。(6)运输速率与02浓度无关的运输方式除自由扩散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m si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 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B.该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 Na+、K+等无机盐离子也可通过此方式跨膜运输D.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存在细胞识别并需
6、要内部供能答案C解析 该过程细胞膜向内凹陷,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A项正确;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 动性,不能体现选择透过性,B项正确;Na+、K+等无机盐离子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 跨膜运输的,C项错误;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存在细胞识别并需要内部供能,D项正确。m 61如图表示物质P和Q跨膜运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P可能是氧气B.物质Q一定是水分子C.物质P和Q运出细胞都需要载体蛋白D.物质P和Q运出细胞不是都消耗能量答案D解析 物质P从细胞内低浓度一侧向细胞外高浓度一侧运输,为主动运输,所以P一定不是 氧气,A错误;物质Q从细胞内高浓度一侧向细胞外低浓度一侧扩散,为自由扩散或协
7、助扩 散,可能为水分子、二氧化碳、脂质等小分子,B错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 自由扩散不需要,C错误;物质P运出细胞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而物质Q运出细胞 是顺浓度梯度的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方法技巧】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根据分子大小与是否需要载体蛋白、能量判断(2)根据运输方向判断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被动运输一定是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1 .下列叙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水分子和脂质分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协助扩散的速率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成正比()(4)同种物质在不同
8、情况下的运输方式可能不同()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才能进入细胞内()(6)需要消耗ATP的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胞吞、胞吐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1) (2) (3) (4) (5) (6) (7)2 .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动物肺泡细胞释放CChB.蔗糖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C.苯分子进入人的皮肤细胞D.丽藻细胞吸收SOr的过程答案D解析 CO2属于小分子,苯分子属于脂溶性物质,二者均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蔗糖 以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壁;丽藻细胞吸收SO?一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3 .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A.都可以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B.都
9、需要供给ATPC.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D.既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答案C解析 红细胞吸收无机盐是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也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 (ATP);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只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 量。4 .吞噬细胞能够吞噬衰老的细胞以及侵入人体的病原菌,对这一过程的认识正确的是() A.消耗ATP,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B.消耗ATP,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识别功能C.不消耗ATP,吞噬的动力来源于膜的流动性D.不消耗ATP,吞噬过程的实质是病原菌的入侵答案B解析 吞噬细胞能够吞噬衰老的细胞以及侵入人体的病原菌,属于胞吞,需要消耗能
10、量(ATP), 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识别功能。5 .如图所示为物质通过红细胞膜的示意图,其中黑点代表物质分子,圆圈代表载体蛋白,点 表示能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表示,表示 0(2)K+ 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 c与方式相比,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上合成的。与相比,方式的不同之处是 O 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填序号)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答案(1)自由扩散主动运输协助扩散(2)K+ (3)载体蛋白核糖体还需要消耗能量 对点训练题组一被动运输1. (2019河北省石家庄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下列物质中,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小
11、肠绒 毛上皮细胞的是()A.氨基酸B.胆固醇C. Na+D.葡萄糖答案B解析 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A错误;胆固醇属于脂溶性物质, 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正确;Na+进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错 误;葡萄糖进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错误。2 .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缀氨霉素(含 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菌素)时,则K+能通过膜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扩散,则它通过人工 膜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渗透作用答案B解析 由题意可知,+通过人工膜的运输需要缀氨霉素,所以不是自由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4章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物质 运输 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