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2024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PPT大气简洁政府工作汇报党课(讲稿).docx
《一文读懂2024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PPT大气简洁政府工作汇报党课(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文读懂2024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PPT大气简洁政府工作汇报党课(讲稿).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4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24年1月23日在福建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新福建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的新福建宏伟蓝图和四个更大重要要求,紧紧围绕中央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使命,在省委领导下,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
2、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扩内需、优结构、提信心、防风险,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初步统计,202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54355亿元、增长4.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5907亿元、增长9.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91亿元、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进出口总额下降0.2%,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3%、6.9%,城镇调查失业率4.8%,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持平。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是:(一)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实体根基更加稳固产业升级蹄疾步稳。坚定不移推动智改数转,实施省重点技改项目1704
3、个、总投资4477亿元,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企业占比居全国第三位,福州、厦门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坚定不移拓宽产业新赛道,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28.3%、提高3.4个百分点,出台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10条措施,建成光储充检一体化充电站15座,全球最大18兆瓦直驱海上风电机组顺利下线。坚定不移培育壮大产业链,发布全国首份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白皮书,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2%,制造业百强企业营收总额达2.5万亿元。动力电池、鞋服、化工、食品等产业链条更加坚实,竹产业、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6个设区市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中沙古雷乙烯项目进
4、入建设实施阶段,莆田入选中国食品产业名城。坚定不移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26个试点园区新增标准化厂房超500万平方米f4个园区上榜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坚定不移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4个设区市列入国家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福州港口型物流枢纽入选国家建设名单,厦门获批国家智慧口岸试点,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4%o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四大经济,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9万亿元,海洋生产总值达1.2万亿元,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63%,实现旅游总收入6981亿元。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世界航海装备大会、亚太电协大会成功举办,行业风向标、合作策源地、成果展示窗作用日益凸显。内需潜力加速释放。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重要抓手,发行地
5、方政府专项债券1618亿元,1580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387亿元。福厦高铁开通运营,福厦一小时生活圈、厦漳泉半小时交通圈由愿景变成现实。龙岩新机场获批立项,龙龙高铁龙岩至武平段、厦门翔安大桥、福州地铁4号线首通段等建成通车,大动脉更加畅通、微循环更加便捷。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最大引调水工程一闸三线全线通水,润泽榕岚两地近580万人,平潭人民从此告别靠天吃水的历史。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实施扩消费八大行动,开展全闽乐购活动近万场,举办第二届福品博览会、新闽菜发展大会,福茶、福酒、福文创等线上线下销售火爆,限额以上网络商品零售额增长6.1%o泉州获批国家第三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城市
6、福州三坊七巷和厦门中山路入选全国示范步行街。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率先启动全域范围内户口迁移跨省通办,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37.7万人。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改造老旧小区38.2万户,全面完成43.9万户低收入群体居住环境消防安全改造,新增公共停车位3.1万个,新建改造公园绿地1002公顷创建无障碍设施样板街道11个累计建成福道8740公里。福州荣获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厦门上榜中国十大大美之城,三明入选第三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粮食生产和增储任务超额完成,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61.7万亩、产量511万吨,3个
7、省级粮库提前建成。新增3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3个县(市)入选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福九味中药材入围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三明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深入实施新时代山海协作,调整优化市、县结对协作关系,老区苏区加快振兴发展。创新实施两通工程,新开通20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出入口,实现82%陆域乡镇30分钟内上高速。加快打造闽宁协作升级版,援藏援疆工作保持全国前列,沪明、广龙对口合作走深走实,红色圣顺口开放高地双向奔赴前景广阔。民营经济提质增效。加大政策扶持,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推动出台关于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高质量发
8、展的意见和19份配套政策文件,修改废止313件妨碍民企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地方性文件。优化服务保障,完善省领导挂钩联系机制,推出三期共300亿元提质增产争效专项贷款、惠及2万多家企业。引进民企制造业项目2280个,民间制造业投资增长8.1%。壮大经营主体,大力推动闽商回归,实施培优扶强行动,新登记民营经营主体112.8万户、增长9.1%。宁德时代获中国工业大奖、动力电池出货量连续7年全球第一,福耀汽车玻璃市场占有率达34%、长期保持全球第一,安踏入选全球十大最具价值运动服饰品牌。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近70%的地区生产总值、70.6%的税收、70%以上的科技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和94
9、的企业数量。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为福建增了光、添了彩,为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二)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内生动力更加强劲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坚持以教育之强筑牢创新之基,促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补充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L8万人,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95所,学前教育普惠率达94.6%o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0.7万个,随迁子女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比例达95.5%,达标高中在校生占比达90%o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出台推动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10条措施,深入实施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成立6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晋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高等
10、教育强省,福建工程学院更名福建理工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成为省部(局)共建高校。全省高校新获评A类学科19个、增长72.7%,新增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1个,人才孵化器、创新策源地作用有效发挥。科技创新提速加力。坚持以科技之强提升创新之效,聚力优平台,重组入列全国重点实验室2家,落地建设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7家,新建集成电路省创新实验室,引进香港理工大学晋江研究院等高水平科创平台。新设省级高新区2个、实现设区市全覆盖,福州入选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4个县(市)入选第二批全国创新型县(市)。聚力强主体,投放科技贷75亿元,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专
11、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L2万家、增长35%o聚力活机制,出台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20条措施,实施12个揭榜挂帅项目,建成5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新增中国专利奖15项,突破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等关键技术,白羽肉鸡突破国外育种技术封锁。全社会研发投入超千亿元,科技创新按下了快进键、跑出了加速度。人才支撑不断强化。坚持以人才之强激活创新之源,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认真落实福建省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培育壮大创新创业创造主力军。新增两院院士5人、国家杰青7人,2人获评国家卓越工程师。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坚持需求导向、以用为本,优化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省级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
12、实施省级引才引智项目78个,遴选第四批产业领军团队19个,新认定和支持省级高层次人才2414人。创新人才使用机制,以省创新实验室为试点,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落实设立编制池、自主确定用编条件等改革举措,单位引才用才有了更多的自主权、选择权。(三)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空间更加广阔闽台融合再谱新篇。推动重大战略落地落实,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推动出台我省实施意见,发布首批15条政策措施。加快基础设施应通尽通,向金门供水累计超3000万吨,厦金望噎变电站投产,厦门第三东通道开工建设,小三通客运、榕台空中客运、平潭对台货运航
13、线复航。促进经贸合作互惠互利,新设台企户数和实际利用台资规模保持大陆首位,闽台贸易额累计突破L5万亿元。6个台湾农民创业园连续六年包揽国家考评前六名研制发布181项两岸共通标准。支持基层民众交流交往,引进台湾乡建乡创团队132支,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增至26家、居大陆首位。成功举办第十五届海峡论坛、第十一届海峡青年节、第八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等重点活动近280场,岛内台胞来闽达57.3万人次,两岸同胞越走越近、越走越亲。改革攻坚纵深推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厦门综合改革试点开局良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考评获全国A级,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入选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漳州、三明、上杭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
14、惠金融发展示范区。深化福建特色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连续8年居全国前列,三明林业碳票首次实现跨省交易,7项改革经验被中央改革办推广,我省主导制定的科技特派员国家标准发布实施。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改革,行政服务许可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8.7%、158项实现跨省通办,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连续2年位列全国第一梯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评估位列全国第一,便捷办事广受好评,贴心服务常受点赞。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发挥多区叠加优势,中印尼、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获批设立,中欧(亚)班列开行135歹U,丝路海运联盟成员达320家,海丝中央法务区新增11个涉外交流项目,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揭牌运行
15、自贸试验区获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试点,新推出全国首创举措26项。推动对外贸易双向投资保稳提质,入选首批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省份,新增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家,跨境电商出口增长18%,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1.9%,锂电池等新三样出口增长49.8%。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增长36.2%,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5.8%,实际对外投资额增长51.4%,派出各类劳务人员规模保持全国首位。深化交流合作,成功举办2023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第十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第二十三届投洽会、全球南方智库对话会、首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等,闽港闽澳合作取得新进展,侨的工作暖心有效,国际友城达125对。我们的
16、朋友圈越来越大,为服务国家总体外交作出了积极贡献。(四)着力增进民生福祉,百姓生活更加殷实就业形势总体平稳。扩大就业容量,出台稳工稳产促就业7条、毕业生就业创业10条,创新实施新增岗位补贴、毕业生就业岗位补贴,扎实推进返乡创业,大力支持灵活就业,城镇新增就业53万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强化就业帮扶,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个性化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7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超15万人。提升就业技能,深入实施技能福建行动,全省投入3.4亿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所技工院校获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新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省级工作室60个,培养
17、高技能人才5.8万人,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供需匹配更加精准。社会保障提档升级。提升一老一小服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连线看望慰问福州市社会福利院老年朋友的殷殷嘱托,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新建示范性长者食堂300个、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50个,新增普惠性托位L28万个。提高社保待遇水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增长3.8%,城乡居民省定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每月150元,失业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不低于640元,医保服务实现乡村全覆盖。强化社会救助帮扶,低保、特困供养年人均标准分别提高到10112元、25380元,集中养育和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最低月人均标准分别提高到21
18、00元和1700元,参照社会散居孤儿标准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使兜底更加有力,帮扶更加暖心。公共服务量质齐升。落实乙类乙管,因时因势推动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优化医疗供给,新增医疗机构床位9100张,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立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列入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试点,南平、三明获批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连续4年居全国前列。加强住房保障,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8.4万套、棚户区改造5.9万套,全国首个新建配售型保障房在福州动工建设。确保饮水安全,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农村自
19、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3.5%o发展体育事业,新建1140个体育公园等场地设施,健身步道超1万公里。在第19届杭州亚运会上,我省体育健儿获金牌人次居全国第二,取得历史最好成绩。文化建设成果丰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实现县乡村全覆盖,700多万志愿者活跃在基层、奉献在一线,林占嬉获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大力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实施福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推进海洋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莆田获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古城入选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授牌。新增2个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2个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力提升文艺作品质量,
20、成功举办第32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首届中国电视剧大会、第12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连续11届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并摘得双梅花,山海情等一批作品和个人荣获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音乐金钟奖、白玉兰奖。组织评选省第十届百花文艺奖,113件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大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工建设福建美术馆等重大文化设施,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101家公共文化场馆试点错时延时开放。欢乐常相逢、百姓大舞台、乡村音乐会等文化惠民活动群众喜闻乐见,内容多姿多彩。(五)全面强化生态省建设,绿色底蕴更加深厚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新进展。打好蓝天保卫战,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
21、标天数比例98.4%,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20微克。打好碧水保卫战,主要流域优良水质比例99%,三明金溪(将乐段)、厦门贾警湖入选全国美丽河湖,河湖长制工作连续6年获得国家正向激励。打好碧海保卫战整治重点入海排污口1365个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88.7%,厦门东南部海域、漳州东山岛南门湾一马銮湾段入选全国美丽海湾。打好净土保卫战,1.4万家危废产生单位纳入信息化管理。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连续四年全国优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位列全国第一档。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成效。加快推进绿色制造,70家工厂、5个工业园区入选国家绿色制造名单。加快发展绿色能源,闽粤支干线与漳州LNG外输管道联通工程全面开工,
22、全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启动建设,成功举办2023世界储能大会。加快推动绿色出行,推广新能源汽车标准车20.4万辆,启用全国首条高速公路重卡换电绿色物流专线,电动福建驶入快车道,绿色交通走进千万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结出新硕果。创新生态保护模式,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生态质量指数居全国前列。提前完成13.7万亩互花米草除治。全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落地龙岩。完善示范创建体系,入选全国省级水网先导区,建成安全生态水系305公里。闽江河口湿地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新增5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坚
23、决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和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压得更紧更实,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六)奋力打造平安福建,社会大局更加稳定安全发展基础有效夯实。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实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全年未发生重大以上事故,打黑气、治海砂得到国家肯定。全面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建成省应急指挥中心,有力有效应对杜苏芮海葵等台风和极端强降雨。全面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防严管严控药品安全,持续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深化治理餐桌污染,主要农产品、水产品、加工食品抽检合格率均保持在99%以上,牢牢守住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重点领域风险有
24、效防范。聚焦金融领域,加强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处置,不良贷款率保持较低水平,持续保持无高风险机构的良好态势。聚焦房地产领域,稳妥处置房企债务风险,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可控有序。聚焦财经领域,制定一揽子化债方案,一地一策化解个别重点区域地方债务风险。聚焦能源领域,建成投用福厦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能源产供储销体系更加完善,高质量发展用能更有保障。社会治理能力有效提升。高水平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推动出台全国首部规范村规民约的地方性法规,近邻党建模式全面推广,福州、厦门、漳州、龙岩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扎实推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持续加强,信访形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读懂 2024 福建省 政府工作报告 PPT 大气 简洁 政府工作 汇报 党课 讲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