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方案.docx
《幼儿园语言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语言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语言方案幼儿园语言方案篇I活动目标:1、感受故事主角克制自己、抵御美味诱惑的内心体验。2、理解故事主题,萌生成长的自豪感。活动准备:故事活动过程:一、麦麦的午餐盒。1、今天,我们要讲一个小猪麦麦上学第一天发生的故事。教师讲述故事第一节。2、午餐盒里有哪些好吃的东西?3、妈妈说午餐盒里的东西什么时候才能吃?二、美味的诱惑。1、那么好吃的东西,小猪麦麦想不想马上吃掉?我们继续听故事。2、教师讲述故事第二节至第六节。3、上学的路上,麦麦想吃午餐盒里的东西,他吃了吗?他是怎么做的?4、上课的时候,麦麦想吃东西了吗?它心里对自己说了什么话呢?5、麦麦吃了午餐以后,还想吃桃子吗?有没有吃掉?6、下午
2、麦麦肚子很饿很饿,他想吃桃子了吗?有没有吃掉?7、麦麦几次想吃掉五彩和桃子,他忍住了吗?你觉得麦麦做得对吗?为什么?(麦麦很想吃掉午餐和桃子,可他忍住了。麦麦知道要听妈妈的话,到该词的时候才能吃)。三、不平常的桃核。1、麦麦回家,把午餐盒交给妈妈,他问妈妈要了那个桃核,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教师讲述故事最后一节。3、麦麦把桃核放在纸船里,望着它,想着这一天发生的事,我们再来完整地听故事。4、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5、麦麦以前嘴很谗,上小学的第一天,他还是很谗吗?为什么他觉得这一天非常高兴?6、引导幼儿讨论后得出:麦麦虽然几次谗得想早早吃掉午餐和桃子,可他都忍住了。他上小学了,知道自己长大了
3、应该忍住嘴谗的念头。7、幼儿阅读幼儿活动材料第四册第2931页,结合画面复述故事。幼儿园语言方案篇2活动目标:1、对物体的滚动产生兴趣。2、模仿故事中的情节结构方式和描述手段续编故事。活动准备:1、事先教会小朋友咕噜噜的手指游戏;2、剃了半边头发、没穿衣、没穿鞋的人的图片各一;提供创编图片若干;故事挂图活动过程:一、游戏引题小木桶,骨碌碌,骨碌碌,滚呀滚骨碌碌1,滚到哪里去?一一骨碌碌,骨碌碌,滚到理发店骨碌碌2,滚到哪里去?一一骨碌碌,骨碌碌,滚到修鞋铺骨碌碌3,滚到哪里去?一一骨碌碌,骨碌碌,滚到澡堂里小朋友们记性可真好,那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也会骨碌碌地滚呢?二、倾听、理解故事1、教师讲述
4、故事前半部分(开头至“啤酒桶总算停了下来”)啤酒城堡里的什么东西“骨碌碌”地滚了起来?(啤酒桶)啤酒桶是怎么样滚的?(啤酒桶,骨碌碌)“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滚得很快,滚过了哪些地方?引导小朋友念句式:“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滚过理发店”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滚过修鞋铺”“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滚过澡堂”小朋友知道澡堂吗?(澡堂是人们洗澡的地方)-“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滚过理发店时,什么人跑出来追啤酒桶了?”(边问边出示剃了半边头发的人)引出完整句式:“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滚过理发店,剃了半边头发的人跑出来追啤酒桶”“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滚过修鞋铺,谁也跑上去追了?(事先出示没穿衣服的人和没穿
5、鞋的人,让小朋友选择性地回答)引导大家看图巩固、练习句式女:“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滚过修鞋铺子,修鞋的人没穿鞋就去追啤酒桶”男:“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滚过澡堂,没穿好衣服的人从澡堂里追了出来”小结:哇,真实太有趣了,有剃了半边头的,有光着脚的,还有没穿还衣服的,好热闹哦。这时,“啜”地一声,啤酒桶滚到了一座房子前,这下总算是停下来了。咦!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在追这个啤酒桶?(想喝冰凉凉的啤酒)他们能喝到冰凉凉的啤酒吗?2、教师讲述故事中间部分(“追的人呼哧、呼哧地跑到啤酒桶跟前.至嘟嘟嚷嚷都走了”)追桶的人喝到啤酒了吗?为什么?(没有,因为是空桶,里面没有啤酒)哦,搞了半天原来是只空的啤酒桶
6、啊!真是没劲,想喝啤酒的人都嘟嘟嚷嚷、不开心地走开了。小朋友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3、讲述故事后半部分(“这时至结尾)(小朋友们讲了这么多,后来呀.至结束)“咦,啤酒桶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了?“小孩钻进啤酒桶里干什么呢?”4、完整讲述故事(1)引出故事题目(2)提出要求,在讲述故事过程中,当讲到“骨碌碌,骨碌碌”一起讲三、续编故事小孩钻进了啤酒桶里,啤酒桶又“骨碌碌,骨碌碌.”地滚了起来,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有趣地事情呢?(1)老师示范讲(2)出示图片,启发幼儿续编幼儿园语言方案篇3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对话。2、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青蛙的特征。环境创设:自制小蝌蚪找妈妈多媒
7、体课件,小青蛙音乐观察与指导:一、宝宝在哪里1、春天到了,妈妈们带着宝宝在水里开心地玩耍,看,它们是谁呢?(显示画面,引导幼儿看看、听听、说说有谁。)2、你能分出哪些是妈妈哪些是宝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个子的大小来区分)谁愿意来帮助妈妈们找到自己的宝宝?(引导幼儿根据体型特征,一一对应)3、小蝌蚪是谁的宝宝吗?它妈妈长的是什么样子呢?4.小蝌蚪的妈妈到底长的是什么样子,我们一起帮小蝌蚪去找一找它的妈妈。二、理解故事内容1、春天来了,青蛙妈妈在水里生了许多宝宝,宝宝们还会变呢。看,变成了什么?(许多小蝌蚪)于是小蝌蚪一边游一边找妈妈。看,那是谁?(鸭妈妈和小鸭)我们一起问问鸭妈媒教师问:鸭妈妈
8、鸭妈妈你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它长的是什么样子?鸭妈妈:你们的妈妈头上有两只大眼睛,一张宽宽的大嘴巴。刚才鸭妈妈说我们的妈妈长的什么样?幼儿:谢谢鸭妈妈!鸭妈妈再见!又有谁来了?(鱼妈妈和小鱼)幼儿跟说对话:鱼妈妈,鱼妈妈你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它长的是什么样子?鱼妈妈:你们的妈妈长着四条腿。鱼妈妈说我们的妈妈长着几条腿?幼儿:谢谢鱼妈妈!鱼妈妈再见!咦,那是谁的妈妈?请个别幼儿来问:乌龟妈妈,乌龟妈妈你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它长的是什么样子?乌龟妈妈:你们的妈妈是白肚皮。我们的妈妈有白白的什么?(肚皮)幼儿:谢谢乌龟妈妈!乌龟妈妈再见!我看到白白的肚皮了,那是我们的妈妈吗?幼儿齐问:鹅妈妈,鹅妈
9、妈你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它长的是什么样子?大白鹅妈妈: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服。哦,原来我们的妈妈穿着绿衣服呀。幼儿:谢谢鹅妈妈,鹅妈妈再见!)刚才几位妈妈告诉我们了,小蝌蚪的妈妈长得怎么样啊?(头上有两只大眼睛,一张宽宽的大嘴巴,还有四条腿,露着白白的肚皮,穿着绿衣服。)我想出个好办法:我们把小蝌蚪的妈妈画出来,这样小蝌蚪就很快能找到妈妈了。该怎么画小蝌蚪的妈妈呢?(引导幼儿小结青蛙的特征)老师操作多媒体画出青蛙三、唱唱、跳跳,学做小青蛙1、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游走了,它们去干吗了?青蛙妈妈最大的本领是什么?2、律动:小青蛙幼儿园语言方案篇4活动目标1、愿意跟着老师一起念儿歌。2、能边念儿歌边做动
10、作。3、初步感受秋天树叶黄了飘落下来的特征。活动准备1、秋天范画一张2、卡纸做成的小树叶每人两片(树叶背后用纸条巾上能将手指伸入的圆环)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教师讲述图片内容。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秋天到了,小树叶慢慢长大慢慢变黄了,一阵风吹过来,小树叶摇摇摆摆地下来离开了树妈妈,随着风飘呀飘呀,飘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树叶都飘到了哪里去了?二、教师边朗诵儿歌边表演1.教师双手套上“树叶”边示范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提问:刚才小树叶都飘到了哪些地方,它是怎么飘的?2.第二次朗诵表演三、让孩子将“树叶”套到手指上玩,带领孩子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教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当小树叶哪就请你
11、们将中树叶套在手指上和老师一起念儿歌J附:儿歌小树叶飘呀飘小树叶,飘呀飘,飘到我的头顶上。小树叶,飘呀飘,飘到我的肩膀上。小树叶,飘呀飘,飘到我的膝盖上。幼儿园语言方案篇5活动目标:1、大胆交流自己做过的梦,体现分享的快乐;2、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尝试创编不同的简短诗句。活动准备:1、散文课件;2、梦姐姐娃娃;3、小花篮。活动重难点:1、猜猜小动物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2、梦姐姐送给你什么颜色的花,你做了个什么颜色的梦,梦见了什么呢?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价值取向:创设睡觉的氛围,激发幼儿大胆交流做过的梦的欲望。1、PPT出示汉字一一花篮师:认识这两个字吗?2、出示实物花篮师:真棒,是花篮。
12、看!我这有个花篮,漂亮吗?猜猜是谁的花篮?3、出示PPT梦姐姐(配合节奏拉上窗帘)师:这是梦姐姐的花篮。梦姐姐在干吗啊?嘘我们轻轻的,别吵醒了梦姐姐的美梦。4、说说我的梦师:每个人都会做梦,你们做过些什么梦呢?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下吧。经验提升: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有时会做美梦,有时会做恶梦,这是很自然的生理现象。二、欣赏散文1、梦姐姐和她的花篮一一课件第一段师:梦姐姐要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几个美丽的梦,我们一起来听听吧。价值取向:通过课件、音乐起到感受散文优美意境的作用。2、小黄鸡的梦一一课件第二段师:小黄鸡正靠在妈妈身边香甜的睡觉,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黄色的花。于是,小黄鸡做了一个金黄色
13、的梦。猜猜它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价值取向:分段理解散文,为交流与创编铺垫。3、小青蛙的梦一一课件第三段师:小青蛙正在小草边静静地睡着。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淡绿的花。于是,小青蛙做了一个绿色的梦。(引导幼儿一起说)绿色的梦是怎样的呢?4、鹦鹉的梦一一课件第四段师:鹦鹉用脚爪抓住树枝,在树上睡觉。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红色的花,于是,鹦鹉就做了一个红色的梦。(引导幼儿一起说)红色的梦里会有什么呢?5、完整欣赏师:梦姐姐的花篮真神奇,会让小动物们做各种各样颜色的美梦,让我们一起分享下小动物们的美梦吧。小动物们做了这么美的梦,心情会怎样啊?价值取向:完整欣赏散文,感受散文的优美,体
14、验做美梦的心情。三、小朋友的梦师:梦姐姐最喜欢那些爱幻想的孩子,她觉得这样的孩子比小黄鸡、小青蛙和鹦鹉可爱多了,所以她总是把最美的梦送给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做一个很美很美的梦。现在,美丽的梦姐姐就要来啦,让我们闭上眼睛,看看她会送你一朵什么颜色的花,那么你会做一个怎样的梦呢?(引导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将花送入幼儿手中)哇,天亮了,梦姐姐送给你什么颜色的花,你做了个什么颜色的梦呢?价值取向:尝试用梦姐姐送给我一朵X色的花,我做了一个X样的梦。我梦见”语句表述。四、活动结束和同伴、客人老师分享自己的美梦。价值取向:能自然大方地向他人交流表述。幼儿园语言方案篇6活动目标:1、掌握诗歌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
15、诗歌。2、会用简洁的语言,形象生动的仿编诗歌。3、理解诗歌优美的意境,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教师在活动前多引导幼儿多欣赏有关的文学作品。物质准备:1、多媒体课件、下雨录音、音乐动物狂想曲2、创设诗歌的情境:提供荷花头饰、青蛙头饰、大荷叶、荷叶伞等活动过程: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兴趣教师扮荷花姐姐,幼儿扮演小青蛙。导语:(1) “下雨了,青蛙们快到我的绿伞下躲雨吧!”(2) “青蛙们,雨停了,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二、谈话导入主题提问:刚才发生了什么事?荷花姐姐把什么当作伞送给了小青蛙?三、出示课件,引导理
16、解诗歌内容1、播放课件画面,幼儿观看。2、分析理解诗歌内容:提问:(1)“刚才画面上是什么地方?天气是怎样的?”(2)小雨点落在地上的声音是怎样的?(3)小青蛙用什么躲雨?谁的绿伞借给了青蛙?(4)得到帮助的青蛙心情怎么样?用什么词来形容欢快的心情?四、欣赏诗歌,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1、教师朗诵诗歌。2、提问:(1)想一想青蛙“呱呱”的唱歌声好像在说什么?(2)小雨点的“滴嗒嘀嗒”好听的伴奏声是送给谁的?(3)为什么要送给荷花姐姐?五、学习诗歌1、整体朗诵,提出要求:声音自然、好听,有感情。2、再次朗诵,讨论:“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为什么?”3、分组朗诵,启发幼儿用动作表演。六、编诗歌1、提
17、问:下雨时荷花姐姐还会把绿伞借谁?2、出示动物图片及背景,引导幼儿仿编。3、分组仿编,鼓励幼儿与同伴讨论交流。4、分享创编内容。5、讨论:“平日生活中你帮助过谁,心情怎样?”七、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将创编的诗歌画下来,在区角活动时,说一说,演一演。幼儿园语言方案篇7语言:长出来啦目标:1、在老师的引导下,观看户外春天长出来的小草和树的嫩芽。2、学说词语:“春天”、“绿色”;学说短句“小草长出来啦”、“树叶长出来啦”准备:1、选择阳光充足的日子。2、图片:冬季以及春季的图片各一张。3、录音机,录有歌曲春天的磁带。过程:1、组织幼儿到户外,感受阳光的温暖,知道春天来了。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到户外走走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语言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