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与质量认证课程教学大纲.doc
《农业标准化与质量认证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标准化与质量认证课程教学大纲.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农业标准化与质量认证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 32学 分: 2实验学时:理论学时: 32面向专业:种子、植科、农学课程代码:B4200003先开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执笔人:张洪生审定人:穆平;赵洪海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农业标准化与质量认证是面向农学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 助学生掌握农业标准化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 农业质量认证与管理, 培养学生宏观思考与具体解 决农业生产问题的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祖国的农业,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 内容偏重于实用技术
2、理论与技巧的讲解。 课堂采用双向教学模式,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讨论。 课堂教学中列举大量现实农业标准化工作中的范例, 注重培养学生实践 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第一章 标准化的概念和有关术语( 2 学时)第一节 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第二节 标准的分类(一)从标准级别分(二)从标准属性来分(三)从标准的性质来分(四)从标准化的对象和作用来分第三节 实施标准化的作用和意义一、标准化对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二、标准化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意义重点: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难点:标准的分类。 思考题:实施标准化的作用和意义。第二章 农业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和有关问题( 2 学时)第一
3、节 农业标准化基本概念第二节 农业标准化的特征和特殊性一、农业标准化的特征二、农业标准化的特殊性 第三节 农业标准化范围和任务一、农业标准化范围二、农业标准化任务 第四节 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农业标准化真正得到新生, 是新中国建立以后近 50 年的时间内才逐步获得了应多年有的发展。 回顾这 50 多年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当然也有一些波折。简要地说,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期。1. 进展缓慢期2. 蓬勃发展时期3. 全面推进期 重点:农业标准化基本概念。 难点: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思考题:农业标准化范围和任务是什么?第三章 国外农业标准化发展概况( 4 学时)第一节 有关农业标准化的国际组
4、织一、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CAC )三、国际种子检验协会( ISTA )四、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 UN/CEE ) 第二节 国外农业标准化概况一、欧盟二、美国三、日本四、法国五、澳大利亚六、印度七、以色列 重点:国外农业标准化概况 难点:有关农业标准化的国际组织 思考题:试述国外农业标准化发展概况。第四章 农业标准化的意义和作用( 2 学时)第一节 农业标准化是市场竞争的技术规则第二节 农业标准化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抓手第三节 农业标准化是加速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器第四节 农业标准化是生产者对社会 安全、卫生、优质的承诺 第五节 农业标准化是消除国内外技术壁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标准化 质量 认证 课程 教学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