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信息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
《河北省信息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信息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信息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信息服务业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手段,以信息传输服务、数字内容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服务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渗透能力强、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利用充分的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对促进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一、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一)发展现状信息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快速增长,截止2014年底我省经认定软件企业350
2、家,累计登记软件产品5027个,102家企业获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24家企业通过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认证,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23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3家。建设和形成了石家庄、廊坊、张北、承德、秦皇岛等一批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基地,2014年软件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18.12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34%,2015年111月份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05.3亿元,同比增长27.3%。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省电信用户大幅增长,到2014年底,电信业务总量达到728.2亿元;全省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7314.2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数1085.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6229.1万户
3、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的替代性逐步显现;3G移动电话用户2044.2万户,4G移动电话用户342.3万户,其中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127.6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4034.1万户。信息内容服务发展不断深化。截止2014年,全省拥有数字电视用户规模已突破900万,服务全省人口达5000万以上。长城网媒体影响力与日俱增,河北网络电视台顺利上线,建成了IPTV内容集成播控平台和数字内容生产媒资平台,移动生活服务客户端“即通”以及腾讯微传播矩阵上线,新闻出版业形成了教育、文化和动漫游戏三大主要出版方向的发展格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逐步深入。2015年,省政府出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规定,规范了政务信息资源共
4、享。依托省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建设了全省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形成了全省统一的企业基础信息库,公安、住建、计生、税务、工商、质监等部门利用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开展了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挖掘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二)存在问题“十二五”以来,我省信息服务业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部分领域规模稳步扩大,发展势头迅猛。但依然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一是重点领域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低、知名品牌偏少。二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亟待改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我省网络仍是二级节点,带宽低,不能满足未来我省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需要。三是信息服务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支撑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对区域产业一体化支
5、撑作用有限。四是产业分工不细,基本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的同质化低水平竞争状态,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五是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总体研发投入水平较低,产业发展环境不够完善,投融资机制亟需加强。二、面临形势及发展趋势(一)面临形势信息服务业加快向网络化、服务化、体系化和融合化方向演进,产业技术创新加速,商业模式变革方兴未艾,新兴应用层出不穷,将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十三五”时期,是全球信息服务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加快融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蓬勃发展,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将培育众多新的产业增长点。信息服务产业格局面临
6、重大调整,为后发国家实现追赶和跨越带来更多机会。近年来,我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信息服务业的支撑引领的作用和地位将更加突出。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活跃信息服务业市场,拓展信息服务业发展空间,推动信息服务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制度安排。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出台了加快物联网、云计算、宽带河北、信息消费、现代服务业、互联网+等一系列文件
7、颁布了河北省信息化条例,省委“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大力发展以大数据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信息服务发展行动计划。我省是传统产业大省,正在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出台将进一步促进我省信息服务业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这为我省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难得的历史机遇。(二)发展趋势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推动着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向细分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促使新产品、新业态大量涌现,进而创造新的市场空间,带动产业升级优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已成为新的发展业态。信息
8、资源已成为可开发利用的战略性经济资源。融合创新趋势明显。数字化、网络化、融合化、智能化代表着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以技术二次开发和深度应用为特征的融合创新是当今信息技术和产业演进的重大趋势,产业发展模式更加柔性化,硬件、软件、网络和服务将加速融合,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的深度和速度进一步加速。三网融合步伐明显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变革加速。互联网移动化趋势明显。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工具,正在加速向移动端迁移,移动互联网业务与传统业务的跨界融合成为必然趋势,促生了智能产品或装备、车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新兴产业。随着国家战略的实施,我省信息服务业发
9、展迎来市场需求扩大和政策扶持的大好机遇。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信息服务业将持续平稳增长,产业结构继续优化,数据处理和运营、信息技术咨询、数字内容服务等高端环节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为稳增长、促转型、调结构、惠民生将会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抢抓“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紧紧围绕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总体战略目标,以融合创新、协同发展为动力,加快发展基础性信息传输服务,壮大信息技术服务、网络增值服务,提升软件产业水平,培育信息资源增值服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构建产业一体化布局。加快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培育扶植一批
10、优势信息服务企业,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信息服务业竞争力,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绿色崛起。(二)基本原则创新发展。坚持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等多种形式,提升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打造优势产品和知名品牌,推动信息服务业由中低端向高端转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强化创新资源向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融合创新倾斜。融合发展。坚持信息服务业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重构传统行业的运营模式,促进行业提质增效,拓展行业价值空间。坚持技术产品和应用市场的融合发展,以信息服务各领域应用为牵引促进相关技术和设备的研制,推动跨界融合、互动发展。协同发展。在政
11、策、技术、机制、模式等方面,坚持信息服务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强化技术、产品、网络与服务之间的协调联动。坚持需求牵引下的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坚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协同发展。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鼓励各行业、各领域、各区域间的资源共建和共享。集聚发展。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信息服务业基地、园区,建成各具特色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引进和培育一批辐射性强的国际型、总部型信息服务企业,推进我省信息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差异化发展。安全发展。增强重点领域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提高信息化领域的安全可控水平,提升安全事件应急指挥协同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电子认证、信息安全测
12、评、风险评估、信息安全认证等信息安全服务。(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超亿元企业35家,其中超IO亿元企业10家。形成业务融合、相互依存、同步发展的良好态势,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信息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双向数字电视和通信光纤网络覆盖到全部城市社区,行政村通数字电视和宽带比例达到100%,其中省会及发达城市家庭具备100OMbps光纤接入能力。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2100万户,家庭普及率达到70%o无线网络城市公共区域实施全覆盖。乡镇、所有有条件的农村全部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全省拥有数字电视用户规模突破1200万,服务全省人口
13、达6000万以上。建成全省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平台。60%的省级部门公布数据开放清单和开放计划,率先在信用、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文化、教育、科技、农业、环境、安监、统计等重点领域实现公共数据资源依法依规向社会开放,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四、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一)新业态新应用1 .统筹云计算产业发展进一步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实施意见,根据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重点推进云计算服务能力促进工程、云计算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云计算服务应用示范工程、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工程、数据资源开发共享工程、云计算产业链发展培
14、育工程、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云计算安全保障建设工程等八大工程,统筹规划建设“云上河北”应用系统,打造“9+N”云服务平台,为社会、行业、企业和公众提供高效的云计算服务。大力发展设施、平台、软件等服务,提升公有云服务能力,拓展专有云应用范畴,推动公有云、专有云、混合云等各类云服务模式的应用。鼓励发展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云端硬件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联网终端、可穿戴设备等终端硬件,加快云计算硬件设备研发和产业化步伐。支持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向云计算产品和服务提供商转型,围绕政务、工业、金融、教育、民生、城市管理等领域应用需求建设城市级和省级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云计算服务,促进各类信息系统向
15、云计算平台迁移。引导建立面向个人信息存储、在线各类开发工具、学习娱乐服务平台。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技术管理系统建设,强化新技术新业务评估,防范网络信息安全风险,为信息服务业蓬勃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到2020年,云计算应用在全省基本普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明显提高,支撑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引进和培育云计算相关企业400家以上,基于云计算的信息服务业新型业态蓬勃发展,形成若干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云计算研发和服务企业。专栏1云计算集约化建设工程政务云。加快推进省政务云应用,为省直部门提供基础资源层的服务,加速提供平台层和应用层服务步伐,并尽快实现向市县的延伸服务,加快部门业务
16、应用系统云上部署,推动电子政务的统筹规划和集约建设,停止政府部门新建、续建数据中心。工业云。围绕智能制造应用需求,推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建设工业云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工业企业提供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工业设计、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云服务和云应用,推进河北制造向河北智造、河北创造转变。商务云。围绕京津冀物流和商贸流通需求,推进互联网与商业融合,建设电子商务云服务平台,加快推进阿里云北方电子商务交易结算中心、河北省电子商务惠民综合服务平台及电商服务网点、长城网电商产业园建设。教育云。整合科研单位、学校、培训机构的教育信息资源,实现教育数据共享,开展学生教
17、育管理以及网络备课、网络教研、网络学习等远程教育服务、教育大数据服务以及教育容灾服务。加快推进赛尔教育云平台建设。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推动全省“优质资源班班通”工作,促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交通云。建设全省交通云服务平台,推进全省交通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开展交通预测、流量管控、应急指挥、交通诱导、车辆定位调度、车辆远程监控等服务,实现交通管理智能化,为居民出行提供便捷服务。完善公共交通信息服务体系,推进智能调度系统向县城城市扩展。扩大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覆盖面。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示范应用,加强营运车辆的智能化管理和调度。环保云。大力促进环境信息服务业发展,利用
18、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推进生态环境监测、公众服务、环境应急和环境信息公开,建立“互联网+环保”产业体系,使其成为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食品药品安全云。继续建设和完善“智慧食药监信息化综合平台”建设,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息追踪和溯源,完善“药安食美”手机APP应用平台,进一步完善充实基础数据,大力推广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旅游云。建设全省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整合旅游景区(点)、旅游商务、旅游交通、餐饮住宿、游客流量等数据,面向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服务,面向旅游企业提供电子商务等服务,面向游客提供线路引导、电子导览、信息查询等服务,实现智慧旅游
19、农业云。建设全省农业云服务平台,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共享,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精细化农业信息服务,推动京津冀农业信息服务一体化发展。完善全省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开展农业物联网、视频会商、应急指挥、电子商务、分析预警、农产品追溯等业务系统建设,推动农业信息服务精准化发展。健康云。整合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监管机构、医保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和医药厂商等健康服务相关机构的数据资源建立健康云服务平台,为居民建立数字健康档案并提供全面的健康服务,为政府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为健康服务机构和企业提供健康相关公共服务。养老云。积极开展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信息惠民试点,统筹发展整合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其他多种形式的
20、养老信息资源,为政府决策和监管提供全面的数据和咨询支持,为社会公众提供有效、权威的老年服务信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养老服务机构和企业提供养老相关公共服务。扶贫云。建立高效、融合、安全的河北省社会扶贫网络信息平台,构建与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安全、信用、认证、支付、物流、网络、人才等支撑服务体系,深化应用“互联网+扶贫”。通过发展消费品下乡、推动农畜特色产品、民俗文化产品等上网,帮助贫困地区居民增收致富。中小企业云。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云计算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云计算服务。2 .优化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布局统筹考虑气候、能源、人才等因素,合理
21、布局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基地,明确功能定位,重点打造张北、承德、廊坊、秦皇岛云计算、大数据基地,构建产业上下游数据链,形成信息技术服务新优势。到2020年,我省大数据、云计算产业体系基本健全,业务形态较为齐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数据中心规模达到200万台服务器,基地入驻企业800家以上。廊坊基地重点发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对接服务驻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金融保险机构、大型互联网企业等业务需求,建设“同城双活云服务中心”,打造京津冀大数据服务后台业务中心。推动京津冀大数据金融创新在电信、移动支付、公共交通、校园管理、现代物流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围绕大数据产业链交易与服务核心环节和高端行业大
22、数据需求,将廊坊打造成面向京津冀、辐射全国的数据采集、加工、交易基地,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创新和示范基地。张北基地以建设国家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为契机,推动云计算与风电、光伏、光热等新能源联动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数据中心建设,深化云计算应用,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绿色安全云计算产业基地,建成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的云存储基地和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全国数据灾备中心和河北省主数据中心、全国数据交互重要枢纽。承德基地重点建设集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于一体的京津冀智慧大数据旅游服务平台,包括旅游行业规范及监管、旅游产品及服务超市、多语言服务交流及响应、智能虚拟导游服务、跨平台感知及响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信息 服务业 十三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