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家庭因素情况及对策的研究中期研究报告.doc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家庭因素情况及对策的研究中期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家庭因素情况及对策的研究中期研究报告.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家庭因素情况及对策的研究中期研究报告天津市双口中学 安玉杰2010年6月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家庭因素情况及对策的研究中期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初中教育逐渐受到重视,也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现今乃至今后我国的经济建设输出优秀的人才做基础,而现如今学生的厌学情绪已成为阻碍教育发展的一大因素。对此,社会,家庭要齐心协力,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尽力杜绝厌学现象,保证初中教育的顺利发展,所以研究发现初中厌学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过高,提出要求超出初中学生的能力范围,使学生一次又一次无法达到目标,产生受挫感
2、厌倦学习。二是教学内容枯燥,教法单一。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三是教师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教师讽刺挖苦或冷苦冰霜,家长一味溺爱,难以实现教育目的。由此种种原因使得初中学生感到学习的形式单调,方式刻板,内容枯燥,那如何调动初中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使他们喜欢学习已成为中学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二、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这里利用这些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
3、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对于信息资源应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是主动探索过程中迫切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内容。2、心理学理论依据 心理学指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学生的学习过程又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也就是学会学习。学生只有既“会学”,又“爱学”,才能使学习活动高效而顺利地进行。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针对学生厌学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教学生会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愿意学、乐意学。 三、课题的界定
4、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学习心理问题,它将阻碍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在初中生这一群体中,危害最深、影响最广的是厌学。首先,必须指出,厌学者主要是在学习方面适应不良,是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绪障碍和相应的行为反应模式他不同于“双差生”,也与学习困难、智力低下相区别。前者是指学习与品德皆差;后者是指学生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而引起的学习成绩差,不能适应学习要求的症状,尤其指认知障碍。厌学者也会表现为“双差”、学习困难、智力低下,但它们之间并不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本课题运用相关心理学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知、情、行方面的特征,识别其是否存在厌学心理,再调查分析这种心理问题产生的
5、各种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合理有效的心理教育方法和心理干预技术帮助学生克服和矫正厌学。四、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厌学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探寻其厌学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作出不同的决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希望通过实践和研究,取得如下效果: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学习效率有所提高。2、班主任工作更加细致、合理、有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关系更加和谐、融洽。3、家长的教育方法更得当,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更密切,使生活、学习 变得更美好。4、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所提高,教学方式有所改变。五、研究的内容:我校是一所农村
6、中学,招的都是邻边村的学生,农村家长文化底蕴较差,教育方式不同;孩子多为独生子女,溺爱现象普遍存在;家长多在工厂打工,加班加点,没时间精力与孩子进行学习方面的沟通,造成孩子的素质不军,产生厌学心里。看到这种现象,心中非常郁闷,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学习,想学习呢?为此选择了初中学生厌学的成因与对策研究这一课题,本课题主要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的实际教学状况来研究初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课题组开展“初中学生厌学问题的研究”,试图通过研究帮助学生走出厌学的困境。自申报这一课题起,做了如下研究工作:1、双口中学学生厌学情况调查。对所在学校的部分学生作了书面问卷调查。
7、调查发现,初一的学生学习兴趣较高,初三学生学习兴趣较差,厌学情绪明显增强。这中间的转变大多是在初二开始的;2、厌学现状调查研究。日常教学中开展有关厌学问题的部分学生的调查,与厌学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3、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结合学生实际,对“质疑解难”教学模式进行实验,同时开展兴趣学习,多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把课堂学习的主体性交给学生。4、利用业余时间走访学生家长,就学生厌学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对厌学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扭转厌学现象的不断恶化。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我课题组也进行相关的文献的阅读、查阅和学习,六、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 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我校学生的实际
8、情况制定问卷,对我校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查结果,总结学生厌学原因。2、文献法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在网上搜集,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查阅。3、访谈法和学生谈,和老师谈,和家长谈,选好问题,做好记录。七、实施过程:1、准备阶段:(2009-11-2010-3) 2009年11月课题组成明确对研究内容、目标、要解决的问题的再认识和明确。提高对课题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精神。2009年12月:任务分工,分别承担研究任务。 2009年12月底:根据各子课题成员研究特长,制定出合理分工,并针对每个人的特长及规划提出注意事项。 2010年1月:采用文献研究法,进行理论学习,了解建构主义及
9、多元智能论,对教师进行培训。搜集资料,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用以理解掌握课题研究制成的理论及方法。书写文献学习综述,进行汇报。交流学习,进一步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2010年1月底2010年2月底:进一步学习文献资料,撰写学习心得。62010年3月:理论学习及研究学习心得交流。2、研究阶段(2010-3-2011-1)2010年3月7-13日按照各自的分工,分别针对自己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2010年3月14-15日开展座谈会,了解学生的想法。2010年4月16-22日集中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厌学的原因。2010-4-23-2010-6-23建立档案,对重点学生进行跟踪掉观察,真实、准确、全面反映厌学
10、学生情况。2010-6-24-2010-8 课题组成员进行调查结果分析,研究原因所在,与家长一道共同交流探讨。62010-9-11月找出一两个典型案例,探究学生厌学的多方面解决之道。7 2010-12-2011-1 归纳总结,课题阶段性成果展示,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八、课题研究成效2010年春就我所教的农村初中400多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发出调查问卷,对收回的调查问卷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另附调查报告)九、研究存在的问题1、理论学习不足,导致研究不够深入。虽然一年多以来非常注重理论的搜集学习,但闭门造车,缺少与教育专家的沟通,很难获得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导致部分教师的研究浮于表面,华尔不实。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初中 学生 厌学 家庭 因素 情况 对策 研究 中期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