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
《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农业“十三五开展规划“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决胜阶段。为切实加快转变农业开展方式,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开展,根据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232023年)自治区空间开展战略规划和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特编制本规划。第一章开展形势一、“十二五开展成就“十二五以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始终把“三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克服复杂多变经济形势和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农业生产连年丰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显著提升,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2、全面完成了稳增长、促增收、惠民生和保生态的目标任务,农业农村经济开展取得显著成就,有力保障了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开展。一农业农村经济实力增强。2023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483.02亿元,比2023年增加177.1亿元,年均增长5.2%(不变价)。完成增加值251.68亿元,比2023年增加91.3亿元,年均增长5.3%不变价)。农林牧渔副产值结构由2023年的63.8:2.9:26.8:2.6:3.9调整为64.4:2.4:25.4:3.3: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19元,年均增长12.2%,增幅连续7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实现了“十连快。二粮食生产连创新高。大力实施粮食高产创立
3、工程,全面推进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粮食总产自2023年突破370万吨大关,2023年到达372.6万吨,5年年均总产371.5万吨,比一五年均增加39.4万吨,实现“十二连丰。粮食人均占有量到达576公斤,居全国第5位,西北地区之首。三特色产业快速开展。在统筹抓好13个特色优势产业根底上,进一步聚焦开展重点,坚决不移走特色产业、高品质、高端市场、高效益的“一特三高开展路子;围绕重点产业,细化扶持政策,紧盯关键环节,建立“两组一会(行政指导组、技术效劳组、产业协会)推进机制,整合工程资金,着力补齐短板,特色优势产业开展势头强劲,产业规模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023年,全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到达5
4、3%,比2023年提高10个百分点。奶牛存栏量58.5万头,增长35.3%;肉牛饲养量250万头,增长32.1%;肉羊饲养量1700万只,增长30.7%;人均牛奶和牛羊肉占有量分别居全国第2位和第3位。瓜菜面积307.5万亩,增长13.3%;枸杞面积90万亩,增长28.6%;葡萄面积60万亩,增长58.7%;适水产业面积77.4万亩,总产增长40.8%。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到达86.3虬比2023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四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培育自治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9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达19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到462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
5、到达50家;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到达60%,比2023年增长了6个百分点;培育各类农业商标、品牌300多个,其中“中国著名商标21个。初步构建起了连通城乡、辐射区内外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五科技支撑能力提升。创新“两组一会推动机制,推进农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推广应用步伐,全区小麦、玉米、水稻分别实现新一轮更新换代,粮食、奶牛、肉牛、滩羊、枸杞良种化率分别到达89%、100%,90%、93%和90%;鼓励农技人员创办、领办经营性效劳组织,农业科技入户率到达80%,科技进步奉献率到达57初加快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到达69%。六农产品质量保
6、障有力。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检验检测体系,积极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质量平安水平稳步提升,蔬菜监测合格率到达97%,畜禽产品监测合格率到达99%,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到达99.1虬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高出国家控制指标3.6个百分点,有效保证了“舌尖上的平安,利通区和永宁县被认定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平安县。加强质量认证和品牌培育,全区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911个,绿色食品205个,有机食品49个,地理标志农产品52个,“三品一标产品种植面积占全区种植总面积的78%o七生态保护成效明显。坚持禁牧封育不动摇,全面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政策,草原补播改进730万亩,荒漠化面积减少165万亩,草
7、原植被覆盖度到达52%o组织实施了六个百万亩生态林建设工程和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685万亩,林地保有量增加到2701万亩;治理沙化土地250万亩,森林覆盖率到达12.63%。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547平方公里,全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到达46%。绿化美化城乡环境,建成22个美丽乡镇和44个美丽中心村生态示范点。八农业根底条件持续改善。实施一批农田水利工程、国土集中整治和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开展,开展银北百万亩盐碱地改进,建设高标准农田269万亩,新增耕地47万亩、灌溉面积55万亩,开展高效节水农业172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8o九农
8、村改革全面推进。率先在全国开展全省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1607万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序推进,流转土地面积到达291.4万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26.3%o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到4726家,家庭农场开展到1791家,带动全区53%的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等取得突破,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永久退出、“两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和“两证(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证和农民房屋所有权证)合一等试点工作,农村经济社会开展更具活力。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根底改革,全面完成
9、1444.7万亩集体林地确权,确权率到达100%,启动集体林权流转试点和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多元化水利投融资体制,农业用水有偿转让走在全国前列,水权水价改革列入全国试点。农科院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垦、供销社改革取得重要成效。十农村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全面实施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集中物力、财力、人力,以整村搬迁等多种形式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推行整村定期销号脱贫精准扶贫机制,中南部9个贫困县(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193元提高到6818元,连续三年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IOL5万人下降到58.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5.6%下降到14.5%。二、机遇与
10、挑战一机遇。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有能力为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多支撑;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改革红利加速释放,为农业农村经济开展注入新的活力;“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生态建设和农村扶贫开发等开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形成农业农村经济开展新的“增长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技术突破,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互联网+等新业态快速开展,加快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必将引领农业农村持续开展。从宁夏区域层面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时的重要讲话,为宁夏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现代农业开展描绘了新蓝图,带来了珍贵机遇,为特色产业及现代农业开展注
11、入了强大动力。宁夏成为我国首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有利于加强我区同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的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构筑了对外开放新通道,中阿博览会会址永久落户银川,有利于我区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快速开展;推进“四个宁夏建设成为全区上下共识。此外,国内外产业加速转移带来经济开展新机遇,宁夏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热土,农产品初级生产、精深加工、营销流通等领域将会吸引更多工商资本投资。二挑战。总体上看,随着国内外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区农业农村开展已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生产方式由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加快转变的新阶段,农村改革已经进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建设现代农
12、业、增强农村开展活力的历史新时期。但也存在不容无视的挑战。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农业根底条件仍然薄弱,且全区农田2/3仍是中低产田;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高耗水作物比重较大,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各地“占补平衡同量不同质,耕地质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农药、化肥使用效率在35%以下,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不高,农业面源污染比拟严重。全区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仅占29.8%;养殖规模化水平仅为53%。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日
13、趋突出。转变农业开展方式,推进农业可持续开展更加迫切。主要农产品效益不高。“十二五以来,我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本钱年均增长超过10%;全区玉米、马铃薯、小麦亩均纯收益均比2023年下降了10%以上。牛肉、羊肉和牛奶等本钱高于国际市场50%o玉米等价格走低,中澳、中新自贸协定生效履行,养殖业和葡萄酒等产业遭受较大冲击,保增产保增收的空间越来越小。人民群众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和质量平安的要求越来越高,保供给保平安的压力增大。一二三产业融合不紧密。从种养结构看,畜牧业在整个农业中的比重较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农业区域比拟优势还未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发挥不够。从一二三产业融合开展看,生产、加工、流通
14、消费等产业链条融合不紧密。农产品加工严重滞后,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仅为1.6:1,远低于全国2.2:1的水平,且从流通到加工缺少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品牌、大龙头带动,局部特色优质农产品缺乏稳定的高端目标市场。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在农业“引进来方面,大多数企业规模比拟小,科技含量比拟低;在农业“走出去方面,由于我区农业规模小,农产品总量少,市场规模竞争力不强,我区农产品出口仅4700批次,销售额仅为4.64亿美元,其中供港蔬菜、枸杞、羊绒、饲料添加剂占了一半以上,而优质粮食、清真牛羊肉、大宗瓜菜等和农民增收直接相关的农产品出口仅占10.8%,到境外投资的宁夏企业还缺乏10家。全面建成
15、小康社会任务艰巨。从农民收入总体水平来看,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03元;山川之间差距超过4000元,城乡收入差距在2.7倍以上;中南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18元,与全区平均水平9119元相比还差2301元;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村仍有80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全区农业总人口的17.4%o从农民收入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力,占总收入39.6%,但增速逐年放缓,较“十一五期间的平均增速20.6%下降了6.8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主要来源,占总收入42.1虬但较“十一五末下降8.8个百分点;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但所占份额较小,两
16、项之和仅占总收入18.3%o第二章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开展理念,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坚持以开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聚焦优质粮食和草畜、蔬菜、枸杞、葡萄“1+4特色产业,向精耕细作、精深加工、精准扶持发力,加快转变农业开展方式,拓宽农业功能,加大产业扶贫,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业可持续开展、农民持续增收,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
17、体系、经营体系,着力培育农业农村开展新动能,全面提升“一特三高现代农业开展水平,走产出高效、产品平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开展道路,通过“三年集中攻坚、两年稳固提高、力争提前脱贫,为建设“四个宁夏、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作出新的奉献。二、根本原那么市场导向原那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公共效劳等作用,建立主体活力迸发、管理顺畅高效、制度保障完善的农业农村经济推进机制。创新驱动原那么。坚持以科技创新和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经营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各项改革,着力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农村生产要素内生动力。聚焦特色原那
18、么。更加注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更加注重调整优化农业布局结构,聚焦“1+4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品质优良、效益显著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多产融合原那么。加快开展农产品加工业、运销流通业、农村效劳业及休闲农业、“互联网+等新型业态,促进产加销等一体化,推动农业由产品生产向产业链、价值链生产转变,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生态优先原那么。妥善处理好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与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的关系,坚持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大力开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稳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统筹协调推进美丽乡村、美丽宁夏建设。
19、突出增收原那么。多措并举,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按照“1536脱贫攻坚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六个精准扶贫机制,以产业为支撑,加大政策、资金倾斜支持力度,实现贫困人口整体脱贫。三、开展目标根据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任务,按照全区农业根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部署,确定“十三五期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开展目标:到2023年,全区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业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农民生活到达全面小康水平,引黄灌区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南部地区根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
20、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根本构建;节水农业开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等资源化利用目标根本实现。供给保障水平。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00万亩,总产保持在370万吨左右。蔬菜产业面积稳定在320万亩。奶牛存栏量到达80万头,鲜奶总产到达154.4万吨;肉牛饲养量到达300万头,肉羊(滩羊)饲养量到达2000万只,优质饲草基地面积到达100O万亩,肉类总产到达37.6万吨,禽蛋总产到达IL8万吨。枸杞面积到达100万亩,干果总产到达25万吨以上。葡萄面积到达70万亩,葡萄酒年产量到达15万千升以上。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80万亩,总产到达20.5万吨
21、质量效益水平。全区农业总产值到达606.9亿元,年均增长4.5%;农业增加值到达295.7亿元,年均增长4.5%。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到达70%,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2:1;休闲农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2.3%;农村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到达14000元,年均增长9%。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20230元/人以上,年均增长5%以上。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到达90%。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合格率到达98%以上。可持续开展水平。全区耕地保有量1900万亩,永久根本农田稳定在1400万亩。草原植被覆盖度到达56%。新增营造林面积500万亩,治理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450万亩,森林
22、抚育面积150万亩,全面建成26个市民休闲森林公园,全区森林覆盖率到达15.8%o改造中低产田1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到达400万亩,覆膜保堵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面积到达200万亩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化肥、农药利用率到达40%以上,化肥、农药使用总量实现零增长。农膜回收率到达80%以上。技术装备水平。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到达969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77万亩。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良种化率到达95%,畜禽及葡萄、枸杞良种化率到达90%以上;农业科技进步奉献率到达63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到达80%;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5万人。产业规模经营水平。全区自治区级以上农业产
23、业化龙头企业到达380家,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到达6500家,家庭农场到达3000家,葡萄酒庄到达300家以上。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到达40%;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到达70%;水产健康养殖面积比例到达70%o支持保护水平。农林水事务支出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到达70%;农业保险深度到达L5%。宁夏现代农业”十三五开展主要指标类别指标2023年基期值2023年目标值年均增长标性指属供给保障水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372.6370约束性肉类总产(万吨29.237.65.2预期性禽蛋总产(万吨8.811.86.1预期性鲜奶总产(万吨)136.5154.42.5预期性水产品万吨)1720.53.8预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宁夏回族 自治区 现代农业 十三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