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制度汇总.doc
《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制度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制度汇总.doc(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 . .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和职责为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管理工作,与时、准确、规上报疫情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方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经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传染病疫情监测疫情管理领导小组” 。同时决定:疫情管理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疫情管理直报员:梁梅英。组 长:翠萍(副院长)副组长:邓永洪(院感科主任)成 员:梁芸娴、王雪冰、岑俊源、黄少勤、寿棠、维聪、卢灶荣、高志芳、坚华、绍连、叶、木四、黄智业、程世全、梁梅英。办公室:医院感染管理科邓永洪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务。职责:1、负责制定本地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的实施方案,
2、并组织实施。2、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同时指导本院传染病的防治工作。3、负责对本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实施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翠萍负责协调、组织。邓永洪负责防治事务。梁芸娴、黄少勤、维聪、卢灶荣、坚华、绍连、叶负责救治工作。寿棠、程世全、黄智业负责物资、后勤保障工作。高志芳负责检验,木四负责放射;王雪冰负责治疗护理。岑俊源负责药物保障工作。死亡病例报告管理领导小组为与时发现诊断不明的、可能死于传染病的病例,与早采取措施控制疫情,为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与时、准确、规上报疫情信息。根据县与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和关于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死亡病例
3、进行网络直报的通知,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经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死亡病例报告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翠萍(副院长)副组长:仕强(副院长兼医务科主任)成 员:邓永洪、岑俊源、黄少勤、叶、梁雪梅、坚华、绍连、邓家勤、纪业江、维聪、卢灶荣、高锦华。办公室: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附件:死亡病例报告管理领导小组职责死亡病例报告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对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每半年对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工作进行一次检查,根据最新情况制定相应制度。2、贯彻执行上级指示,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按照县与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开展工作。3、制定死亡病例报告的管理制度、人员职责、报告流程。
4、4、协调处理本医院在死亡病例报告中遇到的特殊问题。5、对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各环节进行监督检查。6、对违反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工作的部门和个人进行惩罚。对在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工作中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传染病管理科工作规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与其相关法规,以与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的有关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要求和规定。 2、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条例,建立和健全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制度,组织制定各项疾病预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做好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负责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查重)工作,定期检查、指导和督促各科室做好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以
5、与死亡病例报告工作。4、每天一次到检验科、放射科等科室进行检查传染病报告结果,发现未上报传染病科室,进行督促,与时上报。对各科室进行签收传染病疫报卡,并在签收的同时审卡填报容,保证容完整;对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以与某些特殊病例可与时对病人进行调查,在不能排除的情况下,与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本院领导报告疫情;对于结核病、乙肝等容易多次入院就诊的病人,经过调查,排除一年重复上报的可能,与时上报。5、每月末,查阅全院本月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出院病历、放射科检查结果与检验科检验结果,发现漏报与时补报。6、每月在全院通报上月疫情报告情况(包括疫情动态,迟报、漏报的检查结果,并做出惩罚通告)。7
6、做好全院疫情报告和死亡病例报告工作,接到疫情报告卡和死亡病例报告后后按规定时限通过国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8、每月与医务科核定死亡病例登记,发现漏报与时补报。9、认真做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疫情管理和报告的检查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搞好疫情调查工作。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1、疫情管理人员定时收集传染病卡片并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卡片或填写不规的卡片要与时向填写人员查询、核对,准确无误后与时将疫情信息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登记。2、对已报告的传染病卡片当诊断变更、死亡或误报时要与时做出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3、定期对已上报的传染
7、病卡片进行查重,对重卡进行剔除。4、发现本年度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与时补报。5、对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暴发、少见传染病和本地已消除的传染病的报告信息,立即上报院领导和当地疾病控制机构,经疾病控制机构确认后,按照法定时限通过网络报告信息。6、疫情分析资料要与时向主管领导报告,使主管领导与时掌握动态。7、传染病报告记录资料要保存3年,网络直报的疫情信息和相关资料定期导出,制成电子文档双重备份。8、传染病疫情管理相关资料分类归档保存。9、疫情管理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操作账号和密码。10、对疫情信息资料做好工作,
8、不得泄密。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与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给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与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3、由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重工作,并定期进行疫情资料分析。4、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
9、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与时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进行网络报告。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5、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传染病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薄,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病人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与时上报。实验室应根据化验结果,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应与时通知主诊医生或有关负责人。6、对报告病人诊断变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与时进行订
10、正报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发现漏报的传染病,应与时补报。7、传染病报告卡应使用钢笔填写,容完整、准确、规,字迹清楚。8、本院任何人员不得瞒报、漏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1、门诊部、住院部、检验科、放射科等有关科室接诊传染病患者时,首先进行登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然后做好处置工作。2、疫情管理员每次收取传染病报告卡的同时,要对卡片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检查,发现问题与时给予指正。3、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立即通知相关领导、网络直报员,网络直报员接到报告后
11、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当专家组确诊后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与时上报。 4、发现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时,于24个小时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5、发现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时,应当在24个小时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6、进行网络直报时,经查错、查重、订正后上报。同时登记在疫情直报登记本上备查。7、传染病报告卡网络直报后,整理、装订、存档,保留三年。8、每月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情况汇总,报医务处、业务院长。9、遇到特殊情况时,报告业务院长协调解决。疫情报告卡片工作流程(1)管理人员收集
12、传染病卡(2)审核卡片的完整性、准确性(3)登记传染病卡片(4)录入卡片,进行网络直报(5)定期查重卡片与时订正卡片(6)制作卡片电子文档保存疫情资料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确保报告系统的有效运行,充分发挥网络直报的优势,规本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提高报告的效率与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与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方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工作制度如下: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人。2、传染病报告实行谁
13、接诊,谁报告,首诊医生负责制。3、责任报告人在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例后,根据诊断结果,按照规定时限与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发现漏报的应与时补报。4、疫情管理人员应与时审核传染病报告卡,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如发现上述问题,立即向报告人进行核实、补充或订正,将审核后的传染病报告卡与时录入网络直报系统。5、网络直报人员收集到传染病报告卡片后,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限和程序通过网络直报系统进行实时报告,以便上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信息进行审核、监测、统计分析和预测、预警。6、已报告病例如果诊断发生变更、死亡时,责任报告人应与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
14、病名。7、疫情管理人员应每月对上月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测、分析,并上报预防保健科和主管院长。8、责任报告人和疫情管理人员应严格保护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涉与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9、传染病报告卡应按编号装订,传染病报告卡与传染病报告记录应按有关规定保存,保存期限三年。10、传染病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员、网络直报员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的,给予直接责任人与其主管领导行政处分,并给予相当经济处罚。11、网络直报人员应保障网络直保系统有关设备和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正常发挥。经常检查直报系统安全状况,发现问题与时处理。12、网络直报人员应对网络直报系统的、密码
15、等资料妥善保管,并严格。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员工作职责1、传染病网络直报人员应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且熟习传染病疫情管理和网络直报业务,具备指导和培训医务人员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工作能力。2、网络直报人员在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后,应与时审核传染病报告卡信息并录入直报系统;每月应对本单位传染病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呈报本单位主管领导并向有关科室通报。3、网络直报人员在网络直报或上报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前,需先对本单位填报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发现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情况时,与时通知报告人核对;对重复报告的卡片进行标注,不再进行网络直报。发现以下情况时,建议立即对报告信息进一步核实:
16、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发现同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同一自然村、街道、集体单位(场所)一日出现3例与以上,或一周出现5例与以上。如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属实,应立即报告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4、每周、月、季、年定期开展传染病漏报、迟报检查。认真执行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5、传染病报告卡应按编号装订,传染病报告卡与传染病报告记录应按有关规定保存,保存期限三年。6、网络直报用户的正式使用密码,一般应在8位以上,并
17、有数字与英文字母组合,每月至少更改一次。网络直报人员未经上级系统管理员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网络直报系统操作和密码,并避免在公共场所公开使用网络直报系统。7、按时参加县区疾控中心召开的疫情例会制度。8、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传染病有关法规信息和知识。9、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岗位责任,由于工作不负责任造成重大影响,按有关法规追究责任。传染病疫情自查制度1、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督查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疫情管理人员”负责。 2、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时,应与时、规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3、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
18、时,应立即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与时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进行网络报告。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4、医院感染管理科疫情管理人员定期到门诊部与住院部等科室检查是否有无漏报传染病。 5、医院感染管理科疫情管理人员负责院自查传染病漏报外,配合区防疫站进行漏报抽查。并将检查结果报主管院长,必要时通报全院。 6、医院感染管理科疫情管理人员根据各科的漏报、瞒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中存在的问题,按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置。 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为了
19、加强传染病疫情管理,杜绝漏报,迟报现象发生,制定本制度。1、门诊医生要认真填写门诊日志,住院部各科室要认真填写病人出入院登记。2、各科室必须建立传染病报告登记本,根据疫情报告时限与时填卡上报,各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的自查管理工作。3、传染病管理科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督导检查工作。4、传染病管理科根据规收集传染病报告卡,与时进行网络直报,并负责检查传染病报告,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与时反馈、责令改正。5、传染病管理科必须对检查情况进行每月一次小结,每季度总结一次,年终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漏报者必须上报院部,根据规定给予处罚。6、传染病管理科负责检查各临床科室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传染病管理科要深
20、入各科室开展督导工作,要求检查和督导有记录、有结果、有汇报。检查和督导每月一次。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责任追究制度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使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真正科学化、制度化、规化,提高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制定本制度。 1、我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实施医院、科室、责任人三级管理制度,由主管院长负责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 2、根据传染病报告程序落实疫情报告责任,各科室必须 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根据规定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不得漏报、迟报、谎报、瞒报。 3、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监督检查传染病疫报工作,实施每季小结,每年有总结。 4、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责令与时更正并根据情况实施处
21、罚。 5、凡漏报、迟报,未造成传染病疫情播散、暴发、流行者给予50元处罚,情节严重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处理,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6、对累计漏报、迟报超过3例者,扣除责任人当月劳务费100元,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7、全年发现传染病漏报超过5例者,扣除责任人当月劳务费500元,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并给予通报全院。 8、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员、网络直报人员由于工作不负责任,出现重大传染病误报事故,扣除500元劳务费,并全院通报批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者,按照法规依法处理。 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促进传染病的疫情报
22、告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1、按照医院、科室、责任人三级管理制度落实奖惩制度。 2、全年度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先进科室给予300元年终奖励,科主任50元奖励。 3、根据传染病检查上报情况对工作突出的先进个人给予年终100元奖励。 4、对发现传染病未能与时填卡上报或漏报者根据情节,依据院部指定的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理: 凡漏报、迟报,未造成传染病疫情播散、暴发、流行者给予50元处罚,情节严重者,造成疫情播散,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处理。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 对工作督导不力,检查不与时造成漏报不能与时发现者,对责任科室与责任人给予100元罚款处理。 对累计漏报、迟报超过3例者,扣除责任人当月100元劳务费
23、并全院通报,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 全年发现传染病漏报超过5例者,扣除责任人当年500元,并全院通报,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并给予警告处分。 5、凡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未能与时上报传染病疫情,造成传染病暴发、流行且后果严重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处理。 重大传染病误报责任追究制度1、责任报告人接诊重大传染病疑似病人后,要立即报告疫情管理人员;疫情管理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医院领导,同时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待上级组织专家组核实后,责任报告人方可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然后由网络直报员按规定时限进行网络直报。2、责任报告人未按规定程序直接填写重大传染病病例报告卡者,扣除当月工资和奖金,在全院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机构 传染病 管理制度 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