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22年版.最终版.doc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22年版.最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22年版.最终版.doc(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22年版).(最终版)第一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22年版).(最终版)附件6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22年版)一、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计算公式: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100% 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二、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定义:确
2、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100% 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四、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定义: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
3、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是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与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100% 意义:反映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五、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定义:多重耐药菌检出菌株数与同期该病原体检出菌株总数的比例。2 计算公式: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100% 意义:反映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总体情况和某种特定菌种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六、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定义:受调查的医务人员实际实施手卫生次数占同期调查中应实施手卫生次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100% 意义:描述医务人员手
4、卫生实际执行依从程度,反映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七、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定义: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全身给药)患者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100% 意义:反映医院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管理情况。八、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定义:以治疗为目的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检验标本送检病例数占同期使用抗菌药物3 治疗病例总数的比例。病原学检验标本包括:各种微生物培养、降钙素原、白介素-6等感染指标的血清学检验。 计算公式:= 100% 意义:反映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性。九、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定义: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是指发生在类(清
5、洁)切口,即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的手术切口的感染,包括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手术部位感染。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是指发生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数占同期接受I类切口手术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100% 意义:描述类切口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频率,反映医院对接受I类切口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管理和防控情况。十、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定义: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数占同期I4 类切口手术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 100% 意义:反映I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使
6、用及管理情况。十一、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定义:使用血管内导管住院患者中新发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病频率。单位:例/千导管日。计算公式:= 1000意义:反映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情况和院感防控能力。十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定义:使用呼吸机住院患者中新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频率。单位:例/千机械通气日。计算公式: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1000意义:反映呼吸机相关肺炎情况和院感防控能力。5 十三、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定义:使用导尿管住院患者中新发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发病频率。单位:例/千导尿管日。计算公式:=1000意义:反映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情况和院感防控能力。第二篇:国
7、家卫计委-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22年版)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22年版)一、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计算公式】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总数100%【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二、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定义】确定
8、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总数100%【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100%【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四、多重耐药菌感染发
9、现率【定义】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是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与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总数100%【意义】反映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五、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定义】多重耐药菌检出菌株数与同期该病原体检出菌株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 多重耐药菌检出菌株数/同期该病原体检出菌株总数100
10、意义】反映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总体情况和某种特定菌种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六、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定义】受调查的医务人员实际实施手卫生次数占同期调查中应实施手卫生次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受调查的医务人员实际实施手卫生次数/同期调查中应实施手卫生次数100%【意义】描述医务人员手卫生实际执行依从程度,反映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七、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定义】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全身给药)患者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全身给药)患者数)/(同期住院患者总数)100%【意义】反映医院内住院患者抗菌
11、药物使用及管理情况。八、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定义】以治疗为目的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检验标本送检病例数占同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病例总数的比例。病原学检验标本包括:各种微生物培养、降钙素原、白介素-6等感染指标的血清学检验。【计算公式】(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检验标本送检病例数)/(同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病例总数)100%【意义】反映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性。九、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定义】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是指发生在类(清洁)切口,即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的手术切口的感染,包括无
12、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手术部位感染。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是指发生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数占同期接受I类切口手术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 发生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数/同期接受I类切口手术患者总数100%【意义】描述类切口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频率,反映医院对接受I类切口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管理和防控情况。十、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定义】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数占同期I类切口手术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数)/(同期I类切口手术患者总数)
13、100%【意义】反映I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使用及管理情况。十一、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定义】使用血管内导管住院患者中新发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病频率。单位:例/千导管日。【计算公式】 (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 (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例次数)/(同期患者使用血管内导管留置总天数)1000【意义】反映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情况和院感防控能力。十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定义】使用呼吸机住院患者中新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频率。单位:例/千机械通气日。【计算公式】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 呼吸机相关肺炎例次数/同期患者使用呼吸机总天数1000【意义】反映呼吸机相关肺炎情
14、况和院感防控能力。十三、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定义】使用导尿管住院患者中新发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发病频率。单位:例/千导尿管日。【计算公式】(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 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例次数/同期患者使用导尿管总天数1000【意义】反映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情况和院感防控能力。第三篇: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手册(内容)(最终版)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一、医院感染管理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院感科)科室感染管理小组。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名单 组 长:杨代昌 中心主任副组长:黄万军中心副主任赵文校中心副主任组 员:住院部主任护士长门诊部主任服务站主任检验科主任 药剂科主任
15、预防保健科主任 慢性病科主任后勤部主任医院感染管理科(院感科)人员名单 组 长:黄万军成 员:杨崇汉 黄庆玲 科室感染管理小组住院部主任护士长门诊部主任服务站主任 检验科主任 药剂科主任 预防保健科主任 慢性病科主任 后勤部主任第一部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及职责(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l、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相关的卫生行业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措施并监督实施。2、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本医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1 审查并提出意见。3、研究并
16、确定本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4、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及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5、研究并制定本医院的医院发生医院暴发及出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的控预案。6、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7、根据本医院病原休特点和耐药现状,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8、其它有关医院感要“符理的重要事宜。(二)、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职责l、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的法规、标准,对全院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措施等有落实情况
17、进行督导,并定期组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评价和反馈及持续改进。完成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目标监测、多重耐药菌监测。2、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范要求,对医院发生的医院感染流行、爆发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并将调查处理结果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卫生行政部门报告。3、对医院感染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院领导报告。24、按相关规范和标准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反馈监测结果,发现问题,制定控制措施,并督导
18、实施。对无菌操作技术、隔离技术、手卫生及医疗废物管理进行检查和指导。5、负责全院各级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考核。6、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及监测。7、参与抗感染药物应用管理,按照卫生部要求完成多重耐药菌监测、控制、反馈。8、对消毒器槭、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相关证件进行审核。9、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防止传染病的院内感染。10、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方面的专题研究。11、及时向主管领导和医院感染委员会上报医院感染控制的动态。12、做好医院感染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实
19、行责任制管理。科主任为科室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二、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根据本科室特点制定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并组织实施。定期组织本科室医务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相关法规及行业标准,参加医院组织的全员知识培训。三、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自查工作,有总结分析3 和持续改进,对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病例、感染危险因素、感染环节进行监测控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每季度将持续整改意见反馈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年有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四、做好医院感染病例的登记上报工作,发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24小时内填报医院感染病例卡报送医院感染管理科,发
20、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或暴发流行时,按照卫生部要求及时性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暴发。五、指导和监督本科室传染病管理工作及传染病病人的正确处置,防止传染病的院内感染。六、对疑似或确认医院感染的病例,监督进行病原检查和药敏试验。七、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出本科室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措施,监督险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八、监督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负责本科室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九、做好对卫生员、配膳员、陪住及探视人员的卫生学管理。十、参加医院组织的有关感染管理监测的课题及各项专项调查等活动,负责完成其他医院
21、感染管理的相关工作(四)、医务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一、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提供医院感染管理有关的资源保障,支持感染监测与控制计划的执行。二、协助组织医师和医技部门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4 知识的培训。三、监督、指导医师和医技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及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等有关医院感染的制度、措施、规范。组织对医院感染疑难病例的会诊和讨论。四、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按照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规范及报告流程,统筹协调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相关科室、部门开展感染调查与控制工作;根据需要进行
22、医师人力调配;组织对病人的治疗和善后处理。五、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对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测分析报告、预警报告进行处理,指导临床抗茵药物的合理应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造成的院内传播流行。(五)、护理部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一、提供医院感染管理有关的资源保障,支持感染监测与控制计划的执行。二、协助组织全院护理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三、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规范、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等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四、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根据需要进行护士人力调配。五、对消毒供应中心、各临床科室、
23、洗衣房等相关科室进行监督管理,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六)后勤及设备部门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后勤管理科是负责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职能部门,具体职能是基建、设备维修、资产管理、生活服务和绿化环保。具体负责的工作如下:1.负责动力、设备、基建、维修的运转和使用,使其经常处于最佳状态;负责每日巡视制度,及时的解决一线水、电、暖、设备出现的问题,保证医疗工作正常运转。2.完善和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及技术标准;负责本科职工的调配、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检查监督各班组的正常工作,推行服务到位、维修到位、设备保养到位的制度。3.加强医院资产的管理,严格报废、更新手续,充分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感染 管理 质量 控制 指标 2022 年版 最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