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病理科制度汇编.doc
《医院病理科制度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病理科制度汇编.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病理科标本检查和取材制度(讨论稿)一、标本的检查和取材由病理医师承担。二、病理医师通过肉眼仔细观察标本,判断病变的部位、大小、浸润深度及与切缘和周围组织的关系,然后挑选有代表性的部位取材,做病理切片。取材必须遵从规范要求,以保证诊断的准确性,提供准确的TNM分期信息和其他与治疗、估计预后相关的信息。三、取材前应核对申请单编号与标本的编号、标本的份数是否相符,申请单与标本应有双标记和双核对,并仔细阅读申请单中的内容,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做到对病变心中有数。四、标本检查和取材应按照有关的操作规范进行;应当对大体标本进行细致的观察,并有相应的文字记录。五、取材结束后必须核对组织块,并在取材记录单上标
2、示;随后将记录单交病理技术人员,供切片染色后核对使用。六、组织块应该每块分别编号,并做到一一对应。七、取材后剩余的标本应妥善保存,保存至病理报告发出后2周时间。八、剩余的病理标本和标本容器属于医疗废弃物,应按照“医疗废物”的规定处理,不可随意丢弃。九、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定期对取材质量进行自查,及时总结和发现问题,制定措施,持续改进取材质量。病理科诊断工作制度(讨论稿)一、报告资质(一)病理诊断(含细胞病理诊断和细胞学筛查工作),必须由具有资质的病理医师完成,且其质量和时限符合相关规定。(二)满三年的住院医师才能签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报告。(三)冷冻切片诊断报告要求主治医师或以上资格人员签
3、发并有5年以上病理阅片诊断经历。(四)疑难病例、院外会诊病理诊断报告均由科主任授权的上级医师或科主任签发。二、审核程序(一)病理医师诊断前,必须核对申请单和切片是否相符。(二)阅读申请单上所有填写的内容,对于不清楚的内容及时联系送检医师。(三)阅片时必须全面,不要遗漏病变。(四)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不符时,涉及到病变部位或病变性质,需重新审查。(五)建立病理诊断审核制度。住院医师负责初检,再由高职称医师负责审核并签署病理诊断书,科主任负责科内全面的病理诊断和复查工作。常规诊断报告准确率95%。三、疑难病例会诊(一)遇到疑难病例,交于上级医师复核,并签署全名。(二)遇特殊病例、罕少见病例、疑难病例
4、等,需组织科内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会诊,解决诊断问题,须做好记录。其病理诊断报告由主治医师以上资职人员出具,并经上级医师复核,签署全名后发出。仍有疑问的可以请上级医院病理专家会诊解决。(三)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科集体阅片,由科内具有高级职称的资深医师带领全科医师集体阅片,对疑难、罕见病例和会诊病例、读片会病例进行讲解,并有相应记录。四、出具病理诊断报告及时限(一)病理诊断时限,大标本应于5个工作日内发出,活检小标本于3个工作日内发出,冰冻病理诊断应于30分钟内发出,细胞学诊断应于2个工作日日内发出,疑难病例和特殊病例除外。(二)报告的签发需报告人亲笔签名,未经签字的报告无效。(三)病理报告送达临
5、床科室时,由接收的医、护人员在登记簿签收。(四)病理医师应临床医师要求,负责对出具的病理诊断报告提供解释和说明。(五)病理科已发出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被遗失时,一般不予补发。必要时,经病理科主任同意可以抄件形式补发。(六)严禁出具假病理诊断报告,不得向临床医师和患方提供有病理医师签名的空白病理学报告书。(七)病理报告书应及时发给相应的临床科室或门诊查询中心,相关科室报告接收人应有签字记录。(八)原则上不接受口头申请的标本,特殊情况下,可先按流程接收和处理标本,需在限定的时间内(如24小时)补充书面病理申请单,否则不应出具书面病理报告。五、病理诊断报告的补充、更改或迟发(一)病理报告发出后,如发现
6、非原则性问题,可以补充报告形式进行修改。(二)病理报告发出后,如出现原则性问题,则需及时做出更改,并立即通知临床医师。(三)每份病理诊断报告的补充、更改必须在科主任指导、审核及授权后方可实施,并经上级医师或科主任签名后发出,并在病理档案中做出完整记录。(四)由于某些原因(深切片、补取材检测、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脱钙、疑难病例会诊或传染性标本延长固定时间等因素)不能如期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时,需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告知有关临床医师或患方,并说明迟发病理诊断报告的原因。六、病理诊断报告书写要求(一)病理号、送检标本的科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标本取材部位、门诊号和(或)住院号。(二)标本的大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理科 制度 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