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docx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类别:理实一体授课院(部):建筑工程学院编写执笔人:审核日期:审定日期:课程编码:21009040适用专业:地下工程施工与管理学分学时:4学分/64学时教研室主任(团队负责人)审核签字:院(部)负责人审定签字: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描述序号课程名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学分分配学时分配1建筑施工技术(1)培养学生严谨、仔细、规范的工作作风;具备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鲁班工匠精神和奉献精神;养成敬业、团队合作能力的职业素质;具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使命感;树立较强的行业归属感和专业认同感。(2)掌握建筑工程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能选用主要分部分项工
2、程施工方法和施工机具设施。(3)掌握建筑工程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1)土方工程施工(2)桩基与地基处理工程施工(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4)砌筑工程施工(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略)(6)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7)脚手架工程施工(8)防水工程施工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教学法(3)翻转课堂教学(4)虚拟仿真训练(5)项目教学法(6)任务驱动法(7)角色扮演法(8)情境教学法(9)1:1框架464点,了解质量验收要求。(4)了解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具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9)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10)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剪力墙结构施工实物模
3、型观摩教学(IO)LI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实物模型观摩教学教学评价:(1)过程考核(2)卷面考试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1.1课程定位与作用课程的定位: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地下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本课程是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021)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及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而设置的,是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岗位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能力支撑课程。课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建筑工程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原理、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了解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了解相关主要施工建筑材料和施工机具设施等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先置课程知识,根据
4、一般施工图和施工现场环境条件选择土建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适当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的能力,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机具设施能力。本课程思政的作用就是要培养学生有行业归属感和专业认同感,具有严谨、仔细、勇于负责创新和团队合作等优良素质,实现学生具有爱国情怀、爱岗敬业、法治观念、职业操守、科学精神、绿色建筑和工匠精神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让学生始终怀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前导课程有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工程测量等;后续课程有施工图识读实务模拟、施工项目管理实务模拟、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实务模拟、工程资料管理实务模拟等。1.2课程设计基本理念以地下
5、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2021)人才培养的定位为课程教学的目标,在建筑业现场管理岗位群(含土建施工员、质量员、资料员、安全员、材料员、标准员、机械员和劳务员)的行业职业应知应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施工员职业岗位能力一一掌握建筑工程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能根据一般施工图和施工现场环境条件选择土建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适当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了解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质量通病;了解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具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团结协作、肯吃苦、能奉献,爱岗敬业、实事求是的职业精神。归纳起来就是充分利用现
6、有教学资源,做到教、学、做的有机统一,实现培养学生成为合格从事一线施工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1. 3课程设计思路以施工员岗位的工作项目与任务为中心,重构教学内容新体系。本课程采用讲授、分组布置工作任务、校内1:1结构施工实物模型近距离观摩三结合的教学方式。建筑工程主要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要点、施工原理、施工机具设施知识、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等通过讲授为主,采用校内1:1结构施工实物模型参观现场教学、陈列室参观等辅助手段增强感性认识;课堂讲授紧紧围绕建筑工程施工任务完成的需要和实际工作情景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建筑工程施工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
7、能和态度的要求。采用以任务驱动的分组形式收集不同基坑支护方式图片、模板支架搭设错误图片、外脚手架搭设错误图片、钢筋安装错误图片和砌筑工程施工错误图片,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趣味性和竞争性。本课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学习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分组完成具体项目的主动学习竞争过程中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更深入地领悟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框架按土建工程的土方工程、地基与基础、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工程、脚手架工程、防水工程、装饰装修工程、节能工程施工等教学单元来展开教学。课程学时数64,安排在第
8、三学期完成教学任务,其中实践学时12,详见表1。教学效果评价采取形成性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综合评定即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等相结合的方式。表1建筑施工技术学时分配序号课程内容学时分配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备注1土方工程1091现场模型教学12地基与基础663主体结构混凝土工程16115现场模型教学24砌筑工程651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22另设专业课程6预应力混凝土工程447脚手架脚手架工程228屋面与防水屋面防水工程211地下防水工程449建筑装饰装修建筑装饰装修工程1()6410建筑节能建筑节能工程22合计6452122.课程目标通过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学习,学生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有较强的行业归
9、属感和专业认同感,养成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程师工作作风,具有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独立分析与解决具体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课程工作任务目标:(1)学生具有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举动体现严格的职业操守,具备较强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2)掌握建筑工程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3) 了解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标准、质量通病和相应的预防措施;(4) 了解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职业能力目标:(1)拥有爱国情怀,能爱岗敬业,具备严格的职业操守,具备较强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始终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2)具有根据
10、一般施工图和施工现场环境条件选择土建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适当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的能力;(3)具有根据一般施工图和施工现场环境条件选择土建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合适建筑材料和施工机具设施能力;(4)具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处理常见施工技术质量问题的拓展能力。3.课程内容设计与要求3.1 课程内容建筑施工技术教学内容包括土方工程、地基与基础、钢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装配式结构工程(略)、预应力混凝土工程、防水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和建筑节能工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框架见图1。图1教学框架3.2 学习情境设计建筑施工技术学习情境(教学单元)学习情境(教学单元)情境1(单元1):土方工程参考学时10主要学
11、习目标1 .掌握基坑土方量计算和可松性计算方法,能进行基坑土方量计算和可松性计算;2 .掌握各种基坑支护方式和适用范围,能识别工地各种基坑支护方式;3 .掌握轻型井点降水平面布置,能根据基槽、基坑形状进行轻型井点降水的平面布置;4 .能规划各种基坑支护与降水、挖土的配合施工即掌握三者之间的交叉施工顺序;5 .掌握格构柱的施工妙用,掌握基坑换撑施工的位置、材料与步骤;6 .掌握土方回填施工的土料选择和填土压实施工,能根据施工手册选择回填土料、压实机具、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工作任务基坑支护施工;基坑土方量计算和可松性计算;基坑支护与降水、挖土的配合施工;格构柱的施工;基坑换撑施工;土方回填施工
12、教学条件校内实训车间基坑支护1:1模型(含格构柱)教学方法讲授法、校内实训车间基坑支护1:1模型(含格构柱)观摩、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分组(按基坑支护形式分组)课后自学再翻转课堂教学考核方式课堂提问、课后个人作业和分组作业(按基坑支护形式分组)学习情境(教学单元)情境2(单元2):地基与基础参考学时6主要学习目标1 .了解换土地基、复合地基和夯实地基三大地基处理方法和适用范围;2 .掌握预应力管桩的静压和锤击两大施工流程、施工方法、施工要点;3 .了解沉管灌注桩施工流程、施工方法、施工要点和断桩、颈缩等质量通病及防治;4 .掌握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流程、施工方法、施工要点
13、5 .能区分工程桩和围护桩施工的先后顺序、不同位置和不同受力模型;6 .掌握筏形基础的不同种类,掌握破胎膜在筏型基础地梁和承台中的应用。工作任务换土地基施工(代表砂垫层、砂石垫层);复合地基施工(代表深层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振冲复合地基);夯实地基施工(代表强夯法);预应力管桩静压法和锤击法施工;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考核方式课堂提问、课后个人作业和分组作业(预应力管桩和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与防治)学习情境(教学单元)情境3(单元3):混凝土工程参考学时16主要学习目标1 .掌握混凝土工程的三大施工方法:整体现浇式
14、预制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2 .掌握不同模板的分类及支架的搭设,能区分识别模板支架违反规范的各种错误搭设;3 .掌握钢筋原材料进场验收和堆放,掌握钢筋的加工、连接和安装;能开展钢筋的进场验收流程,能计算常见梁板柱墙的钢筋下料长度并画出钢筋简图;4 .掌握连接区段的概念,会根据平法或结构说明表格查取钢筋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5 .掌握混凝土配制强度的概念,会进行自拌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与实验室配合比的换算;6 .掌握混凝土各构件的运输浇筑、振捣和养护的各工序施工,掌握施工缝的概念和施工缝位置的留设;7 .了解混凝土三大工种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的质量验收内容,熟悉混凝土实体检验内容;8 .掌握混凝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 施工 技术 课程标准 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