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电厂的底层逻辑.docx
《虚拟电厂的底层逻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虚拟电厂的底层逻辑.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虚拟电厂的底层逻辑某传统发电企业想要参与虚拟电厂,领导问了一个问题:我的火电厂能不能做虚拟电厂?我说:你都实体电厂了,还能叫虚拟电厂么?实体电厂可以和虚拟电厂一样,为电力系统提供调频调峰服务,赚取收益,但实体电厂并不等同于虚拟电厂。另一个传统发电企业想做虚拟电厂,调门很高,实际落地的项目,其实是大量的储能、充电桩投资,然后把这些资源包装成虚拟电厂,用这个概念去拉动更多的投资。可能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虚拟电厂。我认为的虚拟电厂,其底层逻辑:是真正意义的能源互联网应用。什么是能源互联网,我觉得是能源行业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运营管理模式,转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电力、油气、以及电气设备制造行业,是第二次工业
2、革命的产物,管理模式是“福特主义的产物,即以大规模低成本批量制造为目标,采用绩效考核制度,以科层式、流程化、集中计划性决策为手段。即使到了光伏、储能、充电桩的新能源时代,能源行业的底层运行逻辑,依然是大规模制造+科层管理+集中计划性决策。所以对传统发电企业来说,投资分布式光伏和投资一个火电厂,在管理体制上是一致的,无非是项目规模的大小而已。这种思维的延续,就是现在很多人理解的虚拟电厂投资。个人认为虚拟电厂是不可能用福特主义去构建的。虚拟电厂是对电网末端的,海量的,分散式的,与大量电力消费者使用行为密切相关的一种资源交互管理。1、虚拟电厂管理的不是资产,而是资源可调节的负荷潜力,本质上是一种资源
3、而不是资产。储能在运行期间的放电容量,也是一种资源,虚拟电厂关注的是资源的虚拟化运用,而不是资产的投资。滴滴管理的是出租车的运力资源,而不是出租车资产,这就是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思维的差异之一。2、虚拟电厂是海量分散的福特主义倾向于集中式管理,就像巨大的汽车生产车间,在每个环节都发挥集中生产优势,用更大的规模去获取更低的边际成本。虚拟电厂天然是高度分散的资源,无论是分布式储能,还是各类负荷。从管理对象的数量说,发电集团管理几十数百个火电厂,数百个集中式光伏电站。对它们来说,数千上万个分布式资源,已经到了管理的瓶颈。而分布式储能和负荷资源,是数以百万计的,管理对象的数量级多了2个级别,福特主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虚拟 电厂 底层 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