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数字治理应用——“X聚蓝3.0数字化应用”建设要求.docx
《街道数字治理应用——“X聚蓝3.0数字化应用”建设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街道数字治理应用——“X聚蓝3.0数字化应用”建设要求.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街道数字治理应用一一“X聚蓝3.O数字化应用”建设要求迭代升级街道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推进“三网融合”整体智治建设,为有效提升街道社会治理能力,打造XX数字治理新样本,结合街道工作实际,特进行XX街道“X聚蓝3.0数字化应用”项目招标。1 .建设目标按照“平站结合、实战实效、共建共享、一体推进”思路,立足“建设”“管理”和“服务”三端,以“x聚蓝”原有系统能力为基础,充分利用区级平台能力及相关业务数据,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治理“一网统管”、社会民生“一网共治”三网融合,不断提升XX街道数字赋能整体智治水平,全力打造全区“三网融合”优秀范例。2 .建设思路X聚蓝3.0三网融合数字化应用在
2、充分复用X聚蓝1.0s2.0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利用区级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底座能力,构建以人、地、企、事、物为核心的三网融合街道基础数据库及“信访矛调”、“综合巡查”等主题的街道专题数据库。新建三网融合事件引擎汇聚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网共治等辖区内全量事件。在街道原有的融合通信平台、视频物联平台基础上升级数据融合能力及物联接入管理能力,利用区级平台现有能力如Cim地图,相关智能组件的基础上打造以政务服务、助企直通车为主题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驾驶舱,以大平安综合巡查、事件监测预警为亮点的城市治理“一网统管”驾驶舱,以信访矛调、社区服务为核心的民生服务“一网共治”驾驶舱,为提升街道应急指挥
3、能力打造资源调度“综合指挥”驾驶舱,同时基于各主题驾驶舱核心亮点提炼打造“三网融合”首页驾驶舱。3 .建设内容3.1. “一网统管”整体智治数字驾驶舱(1)首页通过三网融合整体智治数字驾驶舱首页,为XX街道提供全域智治工作整体概览,根据工作内容分为事件总览、事件级别情况、热点事件分析情况、事件区域分析情况、运行效能情况、事件播报等内容,为领导提供全域的态势感知能力,具体建设内容待一网统管、一网共治、一网通办建设内容明确后,对其相关内容进行提炼,明确首页建设内容。(1.(1) 总览以日、月、季、年以及自定义时间粒度展示街道事件数据情况。展示区、街道智运中心各节点的事件情况,包括已办结、办理中、超
4、期、督办事件情况,并展示各事件来源情况,即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网共治的事件数据情况,同时展示事件数据去重量。将事件进行下沉至各村智运中心,展示各村社智运中心的网格数、催办、督办、黄牌、红牌、督导员、巡查员和处置员数据情况。根据事件的级别,展示需要区级决策、镇街处置、村内解决的事件数情况。(1.(2) 级别根据事件级别展示各级别事件的数量情况以及占比情况,方便对事件级别整体情况进行查看。(1.(3) 事件分析根据事件类型对事件进行分析,并根据各类事件的数量和占比对事件类型进行排名展示,方便能够掌握街道常见且易发生的事件类型进行监管。(1.(4) 区域展示街道所发生的全部事件数量,并根据事件发生
5、的区域,展示各村社发生的事件数量情况,为街道治理村社提供数据依据。(1.(5) 效能根据事件的各节点,展示街道对事件的响应、办结、解决、满意情况。(1.(6) 监督展示区领导交办事件情况,并展示领导催办和督办的事件情况,同时统计黄牌和红牌事件数量情况。(1.(7) 播报以列表轮播的形式展示各级别事件的办理状态情况,包括重大事件、较大事件、一般事件、紧急事件。(1.(8) 管(2.(1) GIS展示通过GIS地图展示辖区内网格、社区分布情况,并能够查看网格、社区详细情况,包括网格、社区基本信息、事件类型统计情况、事件列表情况。展示辖区内重点场所分布情况,并能够查看重点场所详细情况,包括场所基本信
6、息、场所赋码情况、场所巡查记录情况等。并能够展示事件热力图分布情况。(2.(2) 监测(2.2.(1) 概况以日、周、月、年粒度展示辖区内事件接入来源情况,包括基层治理平台、UO非警情、119事件、12345平台、智慧安防、数字城管等事件数量情况。并支持对各事件接入来源进行下钻,查看事件详细信息。(2.2.(2) 详细信息可查看各事件接入来源的事件详细情况,并支持通过条件筛选和模糊查找等方式进行查询对应的事件信息,同时能够查看事件详细信息。(2.2.(3) 预警以列表形式展示预警事件情况,并支持对最近预警事件进行详情查看、处置、转应急指挥操作。系统支持查看更多的事件预警情况。(2.2.(4)
7、预警详情可查看事件预警列表,支持通过条件查询对应的事件详细情况,并且能够对事件进行详情查看、处置、转应急指挥操作。高发事件类型TOP5根据事件类型,展示最近高发的事件数量情况,同时支持对各事件类型进行下钻,查看事件更多详细信息。(2.2.(5) 事件类型详情可查看当前事件类型下的事件列表,并能够查看各事件状态情况和详细信息。(2.2.(6) 能分析对各社区、网格根据事件量和闭环率维度进行分析,展示各社区、网格的事件量和事件闭环率。(2.(3) 执法一体化(2.3.(1) 执法一体化概况展示辖区内执法事件总数情况,并展示各类型执法事件的分布数量和占比情况,同时以列表形式展示最近发生的执法事件情况
8、方便对辖区执法事件的了解。系统支持对综合执法一体化事件进行下钻,查看更多执法事件的详细信息。(2.3.(2) 执法一体化详情可查看辖区内执法事件情况,同时支持对执法事件的查询,方便查看事件详细情况。(2.(4) 安综合巡查(2.4.(1) 安综合巡查概况以日、周、月、年粒度展示辖区内综合巡查的隐患整改情况,根据隐患巡查结果以红黄绿码为各场所进行赋码,查看各级别的场所数量情况,并支持对巡查事件下钻,查看更多详细信息。(2.4.(2) 安综合巡查详情可查看各级别的场所情况,支持对各场所进行查询,方便查看场所的详细信息包括巡查记录和整改情况等。(2.(5) 人员用户能够查看值班人员情况,包括值班领
9、导、值班人员等基本信息情况。3.2.街道数据底座建设(1)数据治理(1.(1) 库构建数据源分析根据信息数据采集、事件数据汇聚、社会治理数据对接、管控数据对接等分析IRS共享数据资源,获取方式,并进行数据申请。贴源库构建根据信息数据采集、事件数据汇聚、社会治理数据对接、管控数据对接等,对各数据源数据结构进行设计,开发设计贴源库数据模型,为数据汇聚提供支撑。(1.(2) 库(DWD)建设数据清洗根据信息数据采集、事件数据汇聚、社会治理数据对接、管控数据对接等,设计各种数据检测函数,定制清洗规则,并建立数据清洗模型,开展数据清洗,发现异常数据,并进行修正。数据质量监测进行多轮数据质量检测,对数据的
10、合法性、完整性、一致性、正确性进行验证,通过验证的数据正式进入明细库,确保进入标准库的数据达到统一数据规范,消除数据的不一致性。(1.(3) 库(DWS)建设结合上层数据应用对汇总构建需求,对需要开展汇总的业务指标及汇总维度进行分析和梳理,为构建汇总模型做好准备。(1.(4) 库建设业务库面向各部门业务领域将信息经过清洗识别出来,再从全局出发,根据业务需求按照不同的分类定义工作,然后分别对每个业务数据库定义,为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共治等应用提供支撑。(2)数据仓建设街道数据仓是街道治理的基础核心。聚焦解决街道治理数据来源多,省市平台数据不互通的现实问题,通过XX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
11、实现多源全量数据汇聚,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价值的流通,在业务中将数据有效沉淀。对各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加载,建设街道数据仓可持续性的智能数据模型,实现镇街数据标准化。提升镇街治理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一致性、规范性、开放性和共享性管理,沉淀数据资产,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治理机制。(2.(1) 基础数据库汇聚人、房、地、事、物、组织等基础数据,通过要素宽表沉淀本地数据,实现数据的统一采集、储存和共同治理。(2.(2) 专题数据库专题库是各领域行业关注的数据进行综合、归类的一个抽象概念,对于每个宏观的分析领域形成相应的一个专题。同时,将对专题库数据资源进
12、行分类分级管理,按照公共数据编目范围、统一目录编制规范和元数据规范,做到一数一源、同步更新。3.3.对接服务(2.(1)对接IRS组织架构和用户体系(X政钉)获取通讯录信息。(2.(2)(2.(3) 数据以实时接口的形式对IRS、第三方系统事件数据、事件处置节点信息等。(2.(4) 数据以实时接口的形式对IRS.第三方系统平台,对接基础数据,包括人员数据、学校数据、物联感知数据和监控数据等。3. 4.街道能力底座升级融合通信中台主要是解决不同领导、指挥人员、现场救援人员等多种通讯手段、多种网络之间无法及时响应沟通的问题,来提高整体的协同作战效率,从而实现紧急事件的事前预警、事中处置、事后总结等
13、的闭环事件联动处置流程。因此,需要建设融合通信能力中枢来保证有效融合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语音通信系统,打破壁垒,通信必达,满足日常部门内部和跨部门、跨系统的无缝通信,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提高多部门联合协调行动能力,实现统一调度、部门联动、资源共享、快速响应、高效处置。(1)融合通信前端接入整合(1.(1) PBX/IP-PBX融合对接支持与传统PBX/IP-PBX的互通,实现在已有传统PBX基础上进行旧网改造或网络扩容时的平滑扩容和提供新业务,通过软交换协议(SIP协议、SIPTRUNK协议)与IP-PBX对接,实现与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公众移动通信(PLMN)等各种通信终端
14、之间的互联互通。(1.(2) 对讲对接支持350MHZ集群(PDT)系统、370MHz集群系统、800MHz集群(Tetra)系统、模拟/数字常规(DMR)系统(频道点对点通信)、短波系统接入,在用户现有无线网络基础上提供专用网关实现融合对接,融合后可与系统内其他通信手段实现互联互通。(1.(3) 扩声/广播对接支持综合接入网关、SlP协议两种方式实现与会议扩声系统、传统广播系统、数字广播系统的音频对接,实现与其他通信系统之间的语音互通。(1.(4) 会议对接支持传统视频会议系统对接,可将传统视频会议纳入通讯调度平台视频会商应用中,为传统视频会议提供更丰富的参会终端类型(例如:对讲机、手机、外
15、线电话、广播、单兵等)。(1.(5) 机音频对接支持无人机系统各类音视频挂载的接入,整合无人机定位、音视频数据,统一调度,丰富融合现场通信手段。(1.(6) 平台对接支持通过国标协议、设备接入网关与视频监控系统对接,实现对现场监控图像的调阅,同时支持监控图像转发/分发至其他多媒体终端(手机APP、调度台等),支持H.264、MPEG、MPEG-4等视频格式。(1.(7) /车载对接单兵/车载系统具有便于携带、快速移动、快速部署及快速使用的特点,在指挥调度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系统支持主动注册方式对接单兵/车载设备,实现视频远程实时浏览,音频双向通话。支持单兵/车载设备接入视频会商。(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街道 数字 治理 应用 3.0 数字化 建设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