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口才学大纲.docx
《司法口才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口才学大纲.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司法口才学备课说明【课程性质】司法口才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口才学和法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学科。也是司法实践的一门重要的应用学科。随着司法制度改革的日渐深入,司法工作对于口才的要求愈来愈高。好的口才,成了司法工作中正确运用法律、保证法律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司法口才学正是我院根据专业发展和高职人才培养需要而开设的一门实用性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理解口才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更好的掌握司法口才运用的策略、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说话的技巧和艺术,培养学生在不同执法环境中论辩和应变能力。【课程特点】本课程强调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际训练相结合,突出人文性、交互性、参与性、操作性,课程以
2、基本理论为底蕴,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为目标,具有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优势。【课程内容】由基础理论、普通口才论、专业口才论三部分构成1、口才基础理论;主要介绍口才的价值;口语的本质;口语质量的优化;副语言的科学运用;口才的训练等口才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2、普通口才论;在第一编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演讲型、报告型和讲授型三种口才的相关知识。3、专业口才论;结合我们所学专业,有选择的介绍了在不同的执法环境下所使用的各种口才类型,包括在调查侦讯、预审、公诉、辩护、审判、及刑事执行过程中就掌握的口才知识。【教学方法】鉴于这门课程应用性较强,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教学设计】
3、在教学过程中,口才基本理论的教学,按单元顺序进行。实训部分则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分三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采用朗读法,打好学生口语基础。训练项目:朗读优秀中外文学作品、名人演讲稿,念绕口令等。训练目的: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朗读水平,激发他们语言表达的兴趣。训练要求:发音准确,吐字清楚,有感情。第二阶段,设置情境,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训练项目:词语组合、描述问答、专业表演等。训练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和应变能力。训练要求:语言准确、语句连贯、思维清晰。第三阶段,模拟演讲或辩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训练项目:观看录像、影像等多媒体教学资源。训练目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
4、积极性,让学生在有步骤地训练中,提高其观察、分析、思维等综合能力。训练要求:掌握语言表达技巧,正确使用有声语言、态势语言,能进行3-5分钟脱稿演说。司法口才学是实践性实用性颇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的口才能力。由此在预审、公诉、审判和辩护等方面达到能用较标准的普通话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准确、流畅、简洁、周密。采用上述循序渐进的阶梯训练法,不仅逐步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其基本口语、专业口语能力均得到提高,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社会对执法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教学课时】各章节具体课时分配表早节主要内容周数课时安排备注1口才的价值14节2口语的本质24节3口语质量的优化34节4
5、副语言的科学运用44节5口才的训练54节6演讲型口才64节7报告型口才74节8讲授型口才84节9调查、侦讯型口才94节10预审型论辨口才104节11公诉型论辨口才114节12律师辩护型论辨口才124节13审判型论辨口才134节14劳动教养管教型口才144节15监狱教育改造型论辨口才(上)154节16监狱教育改造型论辨口才(下)164节17司法干警谈判型口才174节18司法干警思想政治工作型口才184节本教材共计18章每周课时共18周最后一周用于串讲本课要点和复习【教材选择】教材暂时使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司法口才学(杜雨主编)授课时尽量参考口才学最前沿的知识,体现实用性。【作
6、业布置】课后预习与书面作业相结合,一学期至少十次书面作业。【平时测验】课堂提问与课堂练习相结合。【平时成绩】30分(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听课表现)【考试说明】题型及评分标准均依教务处的安排而定。【授课时间】2008年9月1日【任课教师】金凤司法口才学教学大纲第一篇口才基础论第一章口才价值【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语言与言语、口才、口才学与司法口才学的含义以及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掌握各种口才技巧的重要性。【学习要点】1、语言与言语、口才、口才学与司法口才学的含义;2、正确认识语言与言语、口才、口才学与司法口才学之间的关系;3、在了解口才价值的基础上,明确掌握口才技
7、巧的重要性;【教学内容】第一节口才概述二、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三、口才、口才学与司法口才学第二节口语的一般功能一、口语的表达性功能二、口语的联想功能三、口语的调节性功能四、口语的沟通性功能第三节口才的特殊价值一、口才的构成二、口才的价值三、司法口才的价值第二章口语的本质【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同学们能够对口语的生理基础、口语演化的条件和发展过程及口语的运用机制等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进一步的优化口语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要点】1、口语的生理基础;2、正确认识口语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及演化过程;3、明确口语运用的内在机制;【教学内容】第一节口语的生理基础一、口语的发音机制二、口语活动的
8、分析器三、口语活动的脑机构第二节口语的习得和发展一、人类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二、个体口语习得的理论三、口语习得和发展的条件四、口语习得和发展的过程第三节口语运用的机制一、口语表达计划的制订二、口语表达计划的执行第三章口语质量的优化【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能我们使进一步明确优化口语质量所要具备的各种条件,从而提高和优化我们的口语表达效果。【学习要点】1、优化口语质量的思想观念因素;2、优化口语质量的各种知识修养要素;3、优化口语质量的个性要素;4、优化口语质量应该具备的各项基本功;【教学内容】第一节口语质量优化中的思想观念修养一、政治素养二、道德修养第二节口语质量优化中的知识修养一、合理的知
9、识结构二、广博的基础知识三、精深的专业知识四、聪慧的智能知识第三节口语质量优化中的个性修养一、能力修养二、性格修养第四节口语质量优化中的基本功一、正确的发音吐字二、巧妙地驾御语气三、随机地运用词语四、自觉地控制节奏五、注意语言健康第四章副语言的科学运用【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副语言的含义、类型,实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能够正确科学的运用副语言的目的。【学习要点】1、正确理解副语言的含义;2、如何在不同的场合科学的运用各种副语言;【教学内容】第一节副语言概述、无声的语言二、副语言三、副语言系统第二节表情语言的科学运用一、眼神语言的运用二、容貌语言的运用三、表情语言的运用第三节态势与风姿语言的科学
10、运用一、态势语言的运用二、风姿语言的运用三、沉默语言的运用第四节服饰与附品语言的科学运用一、服饰语言的运用二、附品语言的运用三、寓意于物,借物言志第五章口才训练【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同学们了解拥有良好的口才应具备的各种素质,使大家能进一步的明确口才训练的重点,从而避免在实训过程中的盲目性,掌握更多的口才技巧,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要点】1、心理素质训练2、口语表达基础训练3、口语表达技巧训练4、思维素质训练5、知识储备训练【教学内容】第一节心理素质训练一、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念二、加强能动调适,克服内部困难三、加强技能修养,克服外部困难第二节口语素质训练一、加强发音的科学化训练二
11、加强声调的标准化训练三、加强声调的艺术化训练第三节口才的自我训练一、朗读训练法二、拗口训练法三、角色模仿法第二编普通口才论第六章演讲型口才【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演讲与口才是一个人生存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人们心灵的艺术;是真的火种,善的信使,美的旗帜。掌握了演讲技能,能使学生走进一方新天地,走出困惑,走向成功。要求学生克服一切先天或后天的不足,勤奋刻苦练习,力争练出一幅好口才。【学习要点】演讲与口才的重要性和演讲者需具备条件。【教学内容】第一节演讲型口才的概念及演讲的本质和特征一、演讲型口才的概念二、演讲的本质三、演讲的特征第二节演讲的主要类别和要求一、动员型演讲及要求二、辩论型演讲
12、及要求三、训练型演讲及要求四、激励型演讲及要求五、竞赛型演讲及要求六、外交型演讲及要求第三节演讲的方法和技巧一、演讲辞的撰写二、演讲的艺术技巧第四节演讲中应避免的失误一、避免主题的隐晦浅显二、避免内容的贫乏枯燥三、避免语言的含混粗俗四、避免动作的滑稽造作五、避免情感的麻木冷漠演讲与口才的重要性:它属于人类,属于历史,属于现在,也属于将来;它是个人文化与时代文化的结晶。演讲者需具备的条件:丰厚的文化素养,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缜密的思维能力,正确的人际交往原则,良好的心理素质等。演讲者的精神风貌:热情、举止得体、衣着大方、感情鲜明、语言清新等。第七章报告型口才【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能够领会和掌握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法 口才 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