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忘初心人民至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docx
《在“不忘初心人民至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不忘初心人民至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不忘初心,人民至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把“人民至上”镌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上(2024年9月7日)同志们: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在宁夏银川召开这次“不忘初心,人民至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专题研讨会。这里,我想从专题研讨会的主题出发,重点围绕“弘扬延安精神,牢记根本宗旨,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强大精神力量”谈几点认识,与大家做个交流。80年前的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出席张思德追悼会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经典演讲,这篇演讲篇幅很短,不足800字,但却思想深邃、字字珠现,精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2、滋养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不懈为民奋斗。当前,全党全国正兴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此时此刻,我们一同重温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论述,进一步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不忘初心、人民至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习近平总书记对延安有着深厚感情
3、1969年初,不满16岁的习近平同志到陕西延安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之后在延安地区生活劳动7年。他说,当年在陕北插队的时候,每次路过延安,都要到七大会址、杨家岭、枣园、凤凰山等革命旧址看一看。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同志先后4次到延安考察调研:第一次是在2009年11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瞻仰了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和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等,还亲切看望了延安八一敬老院的老红军、老八路;第二次是在2015年2月,正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位于杨家岭的七大会址;第三次是在2022年10月27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久,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赴延安,瞻仰革命圣地;第四次是在今年6月,中央军委政
4、治工作会议在延安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其间还带领军委一班人和军队有关负责同志瞻仰王家坪革命旧址。2022年10月27日,中央领导集体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让人至今记忆犹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延安时期,党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写入党章,要求党的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涵,与伟大建党精神强调的“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和“对党忠诚、不负人民”高度一致,成为新时代新征程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的精神支撑、思想源泉和历史传承。第一,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
5、理想信念坚守初心,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政党鲜明的宗旨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时,就明确这是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服务的。这一宗旨原则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展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表现形式,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早在1934年在中央苏区时,毛泽东同志便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在为人民服务中他还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
6、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人民服务”精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它深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既凸显了我们党的党性,要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求为了人民,要始终把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它深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性质。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彻底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队伍。这种“完全”和“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确立了广大人民的主体地位,不仅揭穿了西方资本主义下“人本主义”思想的虚伪性,而且突破了中国传统封建制度下民本思想的局限性,表现出巨
7、大的彻底性和革命性。它深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自主性与自觉性的统一。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进程中,服务人民的实践从“要这样做”到“应该这样做”到“必须这样做”,“为人民服务”从价值追求上升为党的行动自觉。“为人民服务”是贯穿党百余年奋斗历史的一根红线,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近代以来,中国屡遭侵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党和人民经过英勇顽强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继续发展为人民服务的理论和实践,积极探索新型政权建设,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加快推进民生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重新审视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问题,通过
8、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完善党的自身建设等措施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全面深化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回顾党的百余年历史,为人民服务这一红线贯穿党的奋斗历程,促使党与人民在交织融合中一同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二,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永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始终将人民作为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
9、从诞生之日起就带着坚定的人民立场和深厚的人民情怀,人民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完成的最具原创性的重大理论贡献,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恩格斯讴歌”最大多数的人”,写道:”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在近代哲学史中,马克思主义率先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之中,感受他们的生存境况,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不仅开创了属于群众的历史哲学,而且亲身投入人民解放的实际斗争之中,体现了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与忠诚。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人民史观的坚定信奉者和忠实践行者,为人民服务的逻辑基点是中国共产党人“人民至上”
10、的价值追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过去、现在乃至将来,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依靠人民创造彪炳史册的千秋伟业。人民至上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坚实底气。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领导游击战争,在敌后重创了日寇,开辟了广大敌后根据地,取得了累累战果,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敢于和善于放手发动人民群众的巨大优势。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围攻解放区的紧急关头,毛泽东同志讲出“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战略主张。中国共产党清醒地知道:江山属于中国人民,胜利也只能依靠中国人民。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忘 初心 人民 至上 弘扬 伟大 建党 精神 延安 专题研讨 会上 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