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现代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2).docx
《“十五五”现代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现代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现代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残疾人保障和发展的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加快推进我县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和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残疾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以推
2、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主线,建立完善残疾人全生命周期的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满足残疾人美好生活需要,为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之城幸福作出新贡献。(二)基本原则1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市场推动、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为残疾人保障和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不断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残疾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
3、普惠加特惠,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共同富裕。3 .坚持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残联组织改革和服务创新,鼓励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参与残疾人事业,支持残疾人事业服务项目、方法和机制创新,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满足残疾人多样化、多层次发展需求。4 .坚持争先创优。立足新发展阶段更新理念,站位全省、全市提升标准,积极争当排头兵,争做抓落实的实干者,推动各项残疾人工作任务落实落地,努力把全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5 .坚持精准服务。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改进工作方式,优化流程再造,逐步实现残疾人业务网上办、掌上办,形成实时化、常态化残疾人工作服务新机制,为残疾人提供精准、便捷
4、贴心的服务。(三)发展目标到2030年,实现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残疾人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残疾人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困难和重度残疾人生活明显得到改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健全,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工作蓬勃发展。残疾人法治建设更加完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权利得到实现。基层残疾人服务网络更加优化,残疾人精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事业发展更加广泛,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到2035年,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深入人心。残疾人物质生活更加宽裕,精神生活更为丰富,与
5、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更加精准。残疾人事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优化,质量效益显著提升,残疾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专栏1十五五残疾人事业发展主要指标指标2030年2030年属性1.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比例(%)100100预期性2.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覆盖率(%)100100约束性3.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率(%)100100约束性4.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698预期性5.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899预期性6.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9095约束性7.残疾人基本型
6、辅助器具适配率(%)9598约束性8.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9799预期性9.城乡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人数(人/次)-500预期性10.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数(户)-300约束性11.镇街残疾人服务机构设置覆盖率(%)-100约束性二、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一)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改善和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1 .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5年过渡期内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及时纳入监测帮扶范围,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
7、引领作用,加强对残疾人的关爰服务。加强农村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常态化帮扶,坚持开发式帮扶,加大精准培训、就业力度,增强有劳动能力残疾人内生动力。(牵头部门:县残联;参与部门:县民政局、县乡村振兴局)2 .强化残疾人兜底社会保障。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残疾人家庭,优先轮候保障,不断改善残疾人居住条件。加大困难残疾人临时救助力度,及时解决残疾人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对重度残疾人依据困难类型、困难程度实施类别化、差异化救助。稳步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强化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的衔接,减轻困难残疾人医疗费用个
8、人负担。(牵头部门:县残联;参与部门:县民政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医保局)3 .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落实残疾人信息消费优惠和免费乘坐县内公共交通工具、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对残疾人免费或优惠开放等政策。落实伤残军人和伤残民警抚恤优待。(牵头部11:县残联;参与部门:县民政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退役军人局、县公安局)4 .扩大残疾人社会保险覆盖面。落实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符合政策的困难重度残疾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残疾人、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落实社会保险补贴。
9、对依法参加失业保险且符合领取条件的失业残疾人,及时发放失业保险金或失业补助金。将严重精神障碍纳入职工、居民医保门诊慢特病保障范围。继续为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落实重度残疾人提前5年领取养老金政策。(牵头部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医保局;参与部门:县残联、县公安局)5 .加快发展残疾人照护和托养服务。建立健全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实现与儿童、老年人护理照料服务体系的衔接和资源共享。推广将残疾人托养纳入养老服务体系做法,完善养老服务机构功能,接收符合条件的老年残疾人。继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充分发挥如康家园服务功能,逐步扩大托养照护覆盖面。在重大疫情、自然灾
10、害等突发公共事件中加强对残疾人的照护,最大限度保护残疾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牵头部门:县残联;参与部门:县民政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应急局)6 .提高基层残疾人服务能力。加强和改善残疾人服务,加快补上农村残疾人医疗、康复、教育、社会保障、残疾预防和重度残疾人照护等服务短板。所有镇街普遍建立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综合服务平台,开展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社区康复、文化体育、志愿助残等服务。实施残疾人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将残疾人公共服务纳入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村(社区)将残疾人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走访探视、社区照顾、邻里互助等服务,实现镇镇有设施(机构)、村村有服务。为特殊困难残疾人提供上门办、
11、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等服务,真正让残疾人群众感受到社会的关爰和温暖。(牵头部门:县残联;参与部门:县民政局、县乡村振兴局)专栏2残疾人社会保障项目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综合服务平台。以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聚焦16周岁以上困难且有需求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群体,依托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集残疾人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康复训练、技能培训、文化体育、志愿服务、心理疏导、交流互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机构,采用平台+服务形式,汇集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常态化的基本服务。最低生活保障。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符合条件的低保边缘
12、家庭中的残疾人,经本人申请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残疾人信息消费优惠。对残疾人使用语音、流量、宽带等信息消费套餐给予半价以上优惠,减免残疾人使用助残公益类移动互联网应用(APP)流量资费。困难残疾人走访探视服务。村(社区)委员会和残疾人协会对困难残疾人开展经常性走访探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协助解决。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重度残疾人数量和服务需求较多的镇街可建立集中照护服务机构;有条件的村(社区)依托公共服务设施,为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提供集中照护或日间照料、居家服务、邻里互助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化照护服务。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托养服务。充分利用现有托养养老机构、福利设施、医疗机构、农村集体闲置资源等,建立健
13、全以居家照料服务为基础,社区、镇街日间照料中心为依托,机构照护为支撑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专栏2残疾人社会保障项目残疾人社会工作和家庭支持服务。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为残疾人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让更多残疾人有朋友圈为残疾人家庭提供喘息服务、心理辅导和康复、教育等专业指导。逐步在残疾人服务机构中设置社会工作岗位。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中困难残疾人危急救助。对因疫情防控在家隔离的残疾人,落实帮包联系人,加强走访探视,及时提供必要帮助。因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村(居)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提供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护措施。(二)
14、优化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1 .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供给质量。积极落实市实施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细则(东残联202610号继续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推进互联网+康复服务,实现有需求残疾人康复服务全覆盖。开展康复服务规范化提升行动,完善康复服务技术标准,改进康复质量评价方式,推进残疾预防、筛杳诊断、康复医疗、康教融合等全链条一体化抢救性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定点康复机构专业化、系统化、精准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残疾人健康管理服务,稳步提升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率,为残疾人就近就便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康复护理等个性化服务。落实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
15、用好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网络平台,提升个性化、专业化、精准化服务能力,实现残疾人应需尽配。积极做好中途致残者心理疏导、专业干预和康复重建等工作。支持新建(改扩建)和合作共建各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发挥中医药在康复中的独特优势,实施儿童青少年视力低下、脊柱侧弯等中医干预专项行动,提升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康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水平。(牵头部门:县残联;参与部门:县卫生健康局、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市场监管局、号医保局、县乡村振兴局)专栏3残疾人健康和康复服务项目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及支持性服
16、务等基本康复服务。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为符合条件的听力残疾儿童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救助手术,为符合条件的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救助手术,为有辅助器具需求的残疾儿童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等服务。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规范提升项目。进一步提升县内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为残疾儿童提供医康教融合的规范化高效救助服务。脑瘫儿童康复救助专项行动。推动脑瘫儿童残疾预防、筛查诊断、康复医疗、康教融合等全链条一体化救助,满足脑瘫儿童全面康复需求。中途致残残疾人康复救助专项行动。为符合条件的脊髓损伤、语后聋、中途失明等中途致残残疾人提供功能重建康复救助,帮助其融入社会;推动开展精神
17、障碍患者家属专家交流互助等残疾人互助康复项目。2 .促进残疾人稳定就业创业。充分发挥助残就业联盟、劳务派遣公司、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平台在残疾人岗位提升及就业供需对接方面的作用,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训练、职业介绍、岗位支持等全链条专业化服务。加强残疾人就业促进与社会保障政策衔接,保障残疾人依法享受低保渐退、收入减扣、个税减免等政策,规范辅助性就业劳动报酬管理,根据不同情形在计算家庭收入时可给予适当扣除。对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参加就业见习和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给予补贴。落实残疾人就业激励制度,对残疾人职业技能人才、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给予奖励。稳定残疾人集中就业,在经营场地、设施设备、社会保
18、险补贴、金融信贷等方面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鼓励残疾人通过新就业形态实现就业。积极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城乡公益性岗位,进一步扩大残疾人安置规模。加大辅助性就业机构支持力度,为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就近就便就业提供服务。鼓励残疾人入驻各类创业示范平台创业,为残疾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和发展空间。对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开展“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就业服务。深入开展”就业援助月”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等专项服务活动,将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残疾人纳入就业援助范围。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残疾人就业招聘会,为企业和有求职意愿的残疾人搭建就业平台。规范扶持盲人按摩,促进盲人按摩行业
19、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牵头部门:县残联、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多与部门: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税务局)专栏4残疾人就业补贴奖励与就业服务项目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补贴。对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残疾人按规定给予创业场所租赁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设施设备购置补贴、网络资费补助、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对求职创业的县内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按规定给予求职创业补贴。残疾青年见习补贴。对符合条件的残疾青年在见习期间给予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基本生活费。招录残疾人的用人单位补贴。对招录残疾人的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给予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无障碍
20、设施设备购置改造补贴;对吸纳登记失业残疾人和毕业年度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的小微企业,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对安排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参加见习单位给予就业见习补贴。公益性岗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补贴。对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并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专栏4残疾人就业补贴奖励与就业服务项目安置残疾人就业奖励。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给予奖励。对残疾人就业基地按规定给予奖励。残疾人就业服务奖励。对推荐残疾人稳定就业一年以上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组织、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给予奖励。对为辅助性就业机构提供就业项目、经营场地等方面支持并取得显著成绩
21、的企业或单位给予奖励。残疾人技能人才奖励。对参加各类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获奖选手、残疾人创业标兵,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项目。编制50人以上的(含50人)的县级党政机关,编制67人以上(含67人)的事业单位(中小学、幼儿园除外),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2030年前至少安排1名残疾人。县级残联机关干部队伍中要有15%以上(含15%)的残疾人。盲人按摩提升项目。鼓励扶持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在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医疗卫生机构就业执业。完善盲人按摩业扶持政策,加大对盲人按摩机构和盲人按摩从业人员的扶持力度。积极落实齐鲁手创品牌打造,促进盲人按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现代 残疾人 事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