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诊断的原则和思路.docx
《精神障碍诊断的原则和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障碍诊断的原则和思路.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神障碍诊断的原则和思路一、诊断原则(一)症状学诊断由于大多数精神障碍病因不明,精神障碍的病因学诊断还有待学科发展和研究突破,因此国际疾病分类和诊断系统中的精神和行为障碍(ICD-IO)基本采用症状学分类原则。症状学诊断有三个优点I1、避免了病因学上的争论;2、可以使临床医生在暂时无法确立疾病分类学诊断时,依据症状学诊断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3、保留了观察和更改诊断的途径。(二)等级诊断精神科诊断“功能性”精神障碍之前首先要排除器质性障碍和物质依赖。一些“病因不明”的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抑郁发作等,其诊断标准中都规定了排除标准,要求排除“更高级别的诊断”之后才能作出该类疾病的诊断。比如确立了“
2、抑郁状态”的症状学诊断后,必须首先排除之前的三类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相关障碍”,才能诊断为“抑郁障碍”。等级诊断实际上是试图用一元论的观点来简化复杂的临床问题,这个原则建立在一个并不牢固的假设之上一一即认为某种障碍比其他障碍更基础或者更重要。等级诊断原则有其显而易见的好处,即“更高级别”的疾病类别需要优先处置,在处置策略上也更具特异性,如边缘性脑炎所致的幻觉妄想,临床处置上肯定要以边缘性脑炎为首要治疗目标。但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所谓“共病”,比如焦虑、抑郁经常同时出现,有时很难区分哪个更基础、更肃要,而按照等级诊断原则,则十分明确地要求优先诊断抑郁,因此等
3、级诊断原则也会受到部分临床医生的质疑。(三)共病诊断共病(co-morbidity)是由Feinstein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概念,指同一患者息有两种及以上疾病,精神科的共病诊断,常常是源于各种精神障碍病因不明而产生。共病主要有三种情况:A与B同时存在但相互独立、具有不同的病因.例如精神障碍与白内障共病,两者之间可能没有共同的病理基础,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此时以“多元病论”来解释;A与B同时存在且可能具有一些相同的病理基础,例如癫痫与抑郁障碍共病、抑郁障碍与物质滥用共病、神经性厌食症与边缘型人障碍碍共病,两者的发生、发展可能相互影响;A与B先后存在但可能具有一些相同的病理基础,例如抑郁
4、障碍与焦虑障碍共病,患者既往明确诊断为焦虑障碍,本次发病表现为抑郁障碍,此时不能根据等级原则来否定焦虑障碍的诊断,因为抑郁障碍不能完全解释前期临床表现,故以诊断共病为宜。上世纪90年代早期,美国进行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5-54岁的人群中,48%在人生中的某一个阶段患有一种精神障碍,27%至少患有两种精神障碍,14%,患有三种及以上的精神障碍。共病诊断除了有利于全面描述患者临床表现之外,还有几点好处:有利于确定治疗范围.例如,我们在抑郁障碍共病酒精滥用的患者中,如果没有觉察酒精滥用的情况,那么在治疗方案中也不会考虑戒断,而这一治疗对于患者的整体康复至关重要。另外,两种障碍所使用的治疗药
5、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可能会对患者的躯体疾病造成影响,这些在长期治疗过程中都是需要进行考虑的;有利于判断预后。如果患者存在抑郁障碍与焦虑障碍共病,那么患者可能会具有病程更长、自杀风险更高、对抗抑郁药物反应欠佳、生活质量更差等特点。共病诊断的确立,可以帮助精神科医师更为准确的判断患者的治疗结局,从而制定相应治疗计划;有助于对易感障碍作出预测。例如,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而言,即使目前没有物质滥用的证据,也要警惕口后发生物质滥用的可能性,谨慎使用苯二氮用类药物。作出共病诊断时需要注意I主要诊断能否解释患者所有的症状?如果不能,再考虑添加一种诊断:作出共病诊断有何益处?能否提醒精神
6、科医师”患者还存在另外一种可治性障碍”:另一种诊断是否符合共病障碍的诊断标准。共病诊断的意义在于有助于全面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但同时共病诊断也对“一元病论”、等级诊断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在进行精神科诊断时,应全面理解各组精神症状及精神障碍的关系,在病因学诊断上进行更多的探索,谨慎采用共病诊断原则,全面考虑治疗策略。二、诊断思路(一)SSD诊断精神障碍的诊断必须首先确认症状(symptoms,S),然后从症状构筑综合症(syndrome,S),由综合症引出各种可能的疾病学诊断(yypo1.hesisdiagnosesD1.),通过鉴别和排除假设诊断(differentiateddia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神障碍 诊断 原则 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