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PA教材《经济法》第14章工业产权法律制度(1).docx
《XCPA教材《经济法》第14章工业产权法律制度(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CPA教材《经济法》第14章工业产权法律制度(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工及产权法律制度第一节知板产权的根本理论一、知IR产权的假念和格征(-知识产权的概念关于知识产权的概念,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知识产权的客体他人们的智力性创造成果,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这种智力的创造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另一种观点认为,知识产权包括创造性成果权与识别性标忐权,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对生产经甘活动中的标记依法享有的权利的总称,按照第一种观点的含义,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标记,如商标、商号等亦属智力的创造性成果,故属于知识产权的权利对象.而实际上.固然商标、商号的设计需要智力活动,但一般而言,标记设计本身的创造性成
2、分并不多,还缺乏以构成通常.意义上的智力成果,有些标记如地理标记,更多的是源于胞理环境与历史渊源,不能说权利人对其付出了创造性劳动。此外,商业标志的根本价值在于其衣达上的可识别性而非其创造性,法律保护商业标志的识别性或者特定性,禁止相同相似的标记混淆视听.因此,我们认为第二种观点比第一种观点更为全面、利学.基于以上认识,并考虑到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并非等同于知识产品的刨造者,以及知识产权权利对象的不同特性,.我们时知识产权的概令作如下表述;知识产权是指智力成果的创造人对所创造的智力成果和工商活动的行为人对所拥有的标记依法所享有的权利的总称。(二)知识产权的特征知识产权是一种与物权、债权并列的独立
3、的民事权利,其具有如下特征:1 .知识产权的无形性。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智力成果或具有财产价值的标记,是一种没有形体的财富,知识产权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版属性,这是其与其他有形财产所有权最根本的区别,2 .知识产权的法定性.知识产权的法定性是指知识产权的范围和产生由法律规定.知识产权的法定性是H1.无形性决定的.由于其没有形体,因此其可以同时为多个主体所共同占有,很难为拥有者所完全控制,因此,如识产权必须通过法律加以确认.3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专有性即排他性,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主要表达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产权为权利人所独占权利人垩阍这种专有权并受到严格保护,没有法律规定或未经权利人许可,
4、任何人不得使用权利人的知识产品:二是对同一项知识产品,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同时对同一属性的知识产M享有权利.上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知识产权作为专有权在空间上的效力并不是无限的,而要受到地域的限制,其效力仅限于本国境内.按照一国法律获得成认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只能在该国发生法律效力.5 .知识产权的时间性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有时间上的限制,知识产权只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这一权利就自行消灭,而其许体就会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为全人类所共同使用。二、知识产权的萄B1.和分类(-知识产权的范阚关于知识产权的范围,学术界和立法实践历来在不同的理解,根据我国
5、民法通则的规定,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创造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而根据1967年签订的建立世界知识产权殂纲公约$的右关规定,知识产权的范困则包括:关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即著作权;关于表演艺术家的演出、录音制品和播送书目的权利(即邻接权):关于人类在一切额域的创造的权利(即创造专利权及科技奖励意义上的创造权):关于科学发现的权利(即发现权):关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权利(即外观设计专利权或外观设计权;关于商标、效劳标忐、厂商名称和标志的权利(即商标权、商号权;关于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即反不正当竞争权),以及一切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由于智力活动产生的其他权利,此
6、外,作为IJTO规则重要组成局部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对知识产权范围也作了明确的规定,其界定为:著作权及其相关权利(即邻接权)、商标权、地理标志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未公开信息的保护权(即商业秘密权).由于我国已经于1980年6月参加世界知识产权如织,因此,理论上普遍认为,我国认可该如织确过的知识产权范国.同时,我国也已经于201H年参加n0.这说明,我国也认可叮0规则对知识产权范围的界定.但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实际上取决于各国对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水平.(二知识产权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粼分标准,对知识产权有不同的分类.以权利发生的领域为划分依据,知识产权可分为工业
7、产权与著作权。这种划分方式与4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3这两个最早的国际公约有很大关系,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B是世界上第一个标准专利权与商标权的国际公约.专利权与商标权被统称为工业产权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3是最标准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以权利价值的来源为划分依据,知识产权可分为创造性成果权与识别性标志权。创造性成果权包括创造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著作权和领接权、计算机软件权、商业秘军权等,识别性标志权包括商标权、商号权、地理标记权等.此外,依知识产权的内容是人身性的还是财产性的,可分为人身性知识产权(如著作权中的并
8、名权)马财产性知识产权(如专利权:依知识产权的存续有无期限,可分为有期限的知识产权(如专利权)与无期限的知识产权(如商业秘密权)等.三、知火产权法的念和调蔓对象(-知识产权法的概念知识产权法,是指调整在创造、利用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称.我国没有专门就知识产权制定蜿一的法律,而是在民法通则规定的总的指导爆则下,根据知识产权的不同类型制定了不同的单项法律、法规以及规章,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共同构成了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二)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知识产权法的调整财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因智力成果的创造与知识产权的授予而引起的社会关系.如,创造人完成一
9、项创造之后,欲取得专利权,就必须向国家有关机构提出申请从而最终换得专利权.知识产权法在这一过程中调整发生在创造人之间、创造人与申请人之间、申请人与审批机构之间的社会关系,主要解决权利的产生与归属问题。(2)智力成果的利用和交换而引起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是发生在智力成果的权利人与被许可人、转让人与受让人之间的横向关系.主要表现为智力成果的许可使用与转让等.(3)因知识产权受到侵害和救济而引起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产生在知识产权权利人与侵权人之间,主要衣现为损割赔偿关系.4因知识产权的管理而产生的社会关系,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时知识产权进行皆理,包括引导权利人正确行使权利,樽行义务,对相关
10、纠纷进行行政调解,时违法行为加以处分。这种知识产权管理关系,可以发生在一切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民事主体与国家管理妞识产权的行政主体之间.四、我田知识产权立法概况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I分重视知识产权的立法工作。特别是我国参加酊O以后,立法部门根据我国参加“To的有关承诺,对知识产权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迸行了修订和完善.至今为止,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1986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4民法通则3第五章第三节对知识产权作了专节规定,1982年8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了d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的称商标法),该法分别于1993年2月和20(H年IO1.
11、月作了两次修正:1984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该法分别于1992年9月、2000年8月和2008年12月作了三次修正:1990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该法于2001年10月作了进一步修正。根据上述法律,IS务院分别制定并修改了相关的实施条例或细则,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配套的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魄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他条例、C计整机软件保护条例、4申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f呆护条例、集成通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3等。此外,我H还参加了一系列的有关保护
12、知识产权方面的国际公约,如建立世界知识产权飙织公约3、4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3、保护文学之术作品伯尔尼公约1、4商标国际注册DtS里协定、关于集成电路知3.创造人或者设计人必须是对创造创造的实防性特点作出创造性奉献的人.创造人或者设计人必须参与了创造创造活动,存在现实的智力投入,且其智力投入对创造创造的创造性实质特点的获褥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完成创造创造过程中,只仅贡组税工作的人、为物项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再其他辅助工作的人,都不应认定为创造人或者设计人,与创造人或者设计人相关的一个概念是专利申请人.专利申请人是指有资格就创造创造向专利行政部门中请专利的人或者是已经向专利行政部门
13、提出专利印请的自然人或法人,专利申请人可以是创造人、设计人,也可以不是创造人、设计人,因为,专利申访人只要对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创造创造具有合法所有权即可,故职务创造创造的单位、创造创造的受让人、创造人或者设计人的合法继承人,都可以成为专利申请人.创造人或者设计人有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创造人或者设计人.专利权人有权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袋上标明专利标识.(:)职务创造创造的单位职务创造创造是指创造人或者设计人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创造创造.但凡不能被证明为职务创造创造的.为非职务创造创造.根掘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创造人或者设计人作出的创造创造,
14、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均属于职务创造创造;1.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创造创造.这里所称本职工作,是指创造人或者设计人的职务范困,即工作员任的范围,而不是指单位的业务范阚,也不是指个人所学专业的业务范阚.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创造创造.这里所称本冷位,包括临时工作单位.这里所称本单位交付的任务,是指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主要是工作人员根据单位领导的要求承当的短期或临时的任务,属于领导一般性的同意或例成不能作为本单位交付的任务,3.退休、调国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当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芬有关的创造创造.1 .主要利用木单位的物侦技术条
15、件完成的创造创造,这里所称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设符、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时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对于职务创造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M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对于非职务创造创造.中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创造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创造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创造创造,草位与创造人或者设计人订行合同,时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打处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创造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创造创造,除苏彳I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届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球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
16、请的球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三)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我国申请和取得专利权,依照有关规定.应按照以下情况办理:I.在中国仃任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的,根据保征1.业产权巴黎公妁?的规定和国际惯例,享有与我国国民同等的待遇.2 .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计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巾谛专利的,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根据专利法的规定处理.3 .在中国没有羟常居所或苕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W务的,应当委托
17、依法设立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三、专利权的客体专利权的客体,也称专利法保护的对象,是指可以获得专利法保护的创造创造.我国4专利法3规定的创造创造是指创造、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创造1 .创造的概念和特征创造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良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创造具有如下两个特征:创造是利用自然规律而进行的创造.自然规律足脱黑人的思维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事物.创造则是在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创造.发睨与发现不同,发现是对自然规律本身的新的认识,并不是利用,因此发现不能称为创造。(2)创造是具体的技术方案。创造应能鲂解决特定的技术玳题,必须产生一定的技术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2 .创造的分类创造
18、一般分为产品创造和方法创造两类.产乩创造是指人们通过研究开发出来的关于各种新产M、新材料、新物质等的技术方案,如电子计算机、照导材料等。方法创造是指人们为制造产品或者解决某个技术课SS而研究开发出来的操作方法、制造方法以及工艺流程等技术方案,如汉字输入方法、无钳汽油的提炼方法等,专利法将创造分为产品创造和方法创造两类具有如下法律意义,(D在专利申请过程中,不同的创造所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有所不同,其撰写内容也有所不同,(2)在联阳专利权后,因创造种类不同,专利权人行使权利的方式不同,专利权的效力范困也不同。对产品专利来说,产品创造专利权仅及于其产品本身;财方法专利来说,方法创造专利权不仅及于其方
19、法本身,而H.及于用该方法内.接获得的产品。(3)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因创造的种类不同而导致其举证责任不同.一般情况下,产品发明专利被侵权后,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在原告一方:新产品的制造方法创造专利权被授予后,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在被告一方.如专利法3第六十一条规定:专利侵权相纷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创造专利的,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不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实用新型1 .实用新型的概念和特征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铝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征:(1)实用新型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实质上是一种技术方案,也是创造的一局部.(2)实用新
20、型仅限于产品,不包括方法.(3)实用新型要求产品必须是具有固定的形状、构造的产品.气态、液态、凝胶状或颗粒粉末状的物质或拧材料,不M于实用新型的产品范围.2 .实用新型与创造的区别实用新鞭与创造虽然同属于专利法保护的创造创造,两者乂都姑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但两者也存在许多区别:(1)两者保护的范围不同.创造专利保护的范用宽于实用新型专利.创造既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方法:实用新型仅限于产丛,不包括方法.创造的产品没彳!任何特殊要求:实用新型的产品要求具有固定的形状或构造.(2)两者对创造性要求不同,创造专利要求的创造性高于实用新型专利。M专利法规定,友明专利的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
21、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实用新型专利的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3)两者的审查程序不同.创造专利既要对创造专利申请进行形式审查,还要对创造专利的内容进行实质审查:实用新型专利采用形式审查制度,即只审查形式内容而不审查实质内容.(4)两者的保护期限不同.专利法规定,创造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20年:而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0年。(外观设计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窗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外观设计具有如下特征:(1)外观设计必须与产品相结合。外观设计是产品的外观设计,外观设计必须以产品的外衣为依托,构成产品与设it的组合
22、2)外观设计必须能在产业上应用,外观设计必须能膨用于生产经营目的的制造或生产.如果设计不能用工业的方法复制出来,或者达不到批量生产的要求就不是专利法意义上的外观i殳计.(3)外观设计!有美感.外观设计包含的是美术思想,即解决产丛的视觉效果时时,而不是技术思想,这一点与实用新型相区别.四、授予专利权的条件(一)授予专利权的创造和实用新型应当符舍的条件专利法?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创造和实用新型,应当具笛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1 .新颖性(1)新颖性的概念.新颖性是指该创造或者实用新型不IW于现行技木,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创造或拧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
23、我在田诸日以后公布的专利中iff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2)新独性的判断标准。现有技术.现有技术是指中请H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公开.包括公开的方式、公开的地域标准、公开的时间玩准,这三项构成了新颖性判断标准的!要内容.笫一,公开的方式,公开的方式有三种:是出侬物公开或书面公开,即把创造创造的内容在出版物上予以描述。这里的出版物是指以书面形式描述并公开出版和发行的有形物,它可以足卬刷品、胶片、俄带、电子出版物等.二是使用公开.使用公开是指由于使用将创造成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公开,公众可以从技术的应用中得知其技术内杵,使用公开包括产丛的制造、使用、箱伶、公开演示、展览等.三是其他方式的
24、公开,包括11头公开、播送公开等,但如果是以其他方式公开,要求公开的内容完整、清检,公众能助根据其公开的内容实现创造或实用新型。第二,公升的地域标准.关于公开的地域标准,目前有三种标准:一是世界性标准.即但凡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公开过的技术,都不具备新颗性.二是本国标准.即但凡在本国公开过的技术,都不具备新颖性.三是混合标准,即关于出版物的公开采用世界性的标准,而其他方式的公开,采用本国标准,从我国专利法的规定看,我国枭用的是世界性标准.第三,公开的时间标准.关于公开的时间标准,目前有两种标准:一是以创造H为标准,即只要在创造创造完成时该创造创造是新的,就具有新颖性.二是以申请日为标准,即创造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法 XCPA 教材 14 工业 产权 法律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