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动员.docx
《国防动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防动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国防动员 一、概述 一 的产生和发展 二 的地位和作用二、的内容 一 人民武装动员 二 国民经济动员 三 人民防空动员 四 交通战备动员 五 政治动员三、的组织实施 一 进行动员决议 二 公布动员令 三 充实动员机构 四 修订动员计划 五 落实动员计划简称动员,是指国家采取紧急方法,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感人力、物力、财力适应战争需求的一系列活动。这一活动含有三个要素:一是战争动员的主体通常是国家;二是战争动员的对象是人力、物力、财力;三是战争动员的目标是适应战争需求,为战争服务。通常包含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运输动员和政治动员等领域。一、的地位和作用是国防活动
2、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准备和实施战争的主要方法,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大事。不论是古代战争,还是当代战争;全方面战争,还是局部战争;常规战争,还是很规战争,全部离不开动员。毛泽东曾明确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填补武器等等缺点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的这种主要地位,决定了在赢得战争胜利等这种关系到国家安危的重大活动中,含有很主要的作用。1、能够将战争潜力转换为战争实力,为赢得战争胜利奠定基础为赢得胜利提供足够的战争实力,是活动基础功效。这一功效的实现,是国家经过平战体制的转
3、换和资源的重新配置给予完成的。战争是实力的较量,一个国家纵然拥有雄厚的财富,不过假如这些财富仅仅作为战争潜力,不能把它快速地转换为战争实力,依然难以用于战争并发挥作用。国家连续不停地保持战争实力的供给,才能把战争进行到最终的胜利。动员是国家把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的转换器,也是连续保障战争实力不可或缺的主要活动。2、能够为遏制危机提供强大的威慑力量,遏制战争的爆发上个世纪后半叶,在美苏两大集团严重对峙的冷战条件下,的应战功效由过去的“为赢得胜利提供足够的战争实力”拓展到“为遏制危机提供强大的威慑力量”。进入新世纪后,伴随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专题越来越深入人心和世界和平力量的连续增加,很多国家和地域
4、已把遏制危机和战争作为军事战略的主要或首要任务。实践中,也有很多国家经过显示实力和使用武力的决心,有效地消弭了威胁,遏制了战争。战争动员的这种“止战”的功效越来越突出,3、能够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有效方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活动对于国家处理重大突发事件,诸如危害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自然灾难、社会动乱和严重工业事故等重大突发事件,能够发挥主要作用。当国家碰到自然灾难、社会不稳定的紧急状态时,系统能够凭借本身特有的功效和力量为抗御自然灾难、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有效方法和有力支援。4、能够经过减轻国家负担,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援动员活动能够达成“平时少养兵,战时多
5、出兵的目标。和平时期,任何国家全部没有必须也不可能维持庞大的战争准备规模。假如这么做,就会对国家形成沉重的负担,会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以,各国全部在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加强寓军于民的各项动员准备。做好了这些工作,就能够把省下来的经费转用于经济建设发展,从而达成增强综合国力、富国强兵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能够说,做好战争动员准备,也是促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二、的内容战争动员的关键内容通常包含: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群众防卫动员、政治动员。有的国家将工业动员和经济动员并列为两大关键内容;有些人亦将科学技术动员单列,以突出科技原因在当代战争动员中的地位。一 武装力量动员武
6、装力量动员,即国家将军队和其它武装组织由平时转为战时体制。武装力量是遂行战争任务的主体,武装力量动员是战争动员的关键。武装力量动员通常包含现役部队动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动员。现役部队动员又分野战部队动员和地方部队动员。野战部队动员,是指将野战部队从平时编制转为战时编制,通常是以野战部队为基础,按动员计划进行扩编,达成齐装满员,并根据国家战略计划实施战略展开,掩护国家从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地方部队动员,是指按动员计划组建扩建地方部队,增强地方作战兵力,完成区域性作战任务,并可依据战争进程将地方部队升级为野战部队。预备役部队动员,又分为已编组的预备役部队动员和未编组的预备役人员动员。已编组的预备
7、役部队动员,是指征召大批预备役人员成建制地转服现役。通常是在健全的预备役制度保障下,在平时搞好训练贮备的基础上,直接编入野战部队或地方部队。预备役人员动员,关键用于补充和扩编现役部队,亦可依据需要,从现役部队抽调部分骨干,以预备役人员为基础,组建新的战略预备队。民兵动员,是指发动和组织广大民兵从军参战,除按计划部分补充野战部队和配属野战部队作战外,大部则配合地方部队担负要地防空等作战和战勤任务,同时广泛开展游击战争,配合主力打击敌人,充足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二 经济动员和交通运输动员国民经济动员,即国家将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对应的国家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充足调动国家的经
8、济能力,提升生产水平,保障战争的需要。经济力量是战争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国家的经济潜力及其动员程度怎样,对战争的影响极大。国民经济动员包含工业动员、农业动员、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动员、科学技术动员及其它动员。工业动员就是经过多种平战转换渠道,改组民用和军工企业,提升军品生产能力,保障战争需要。工业动员是经济动员的关键,也是经济动员中最复杂的问题。其关键内容是:统筹安排军需民用,调整工业布局,改组生产和产品结构,实施快速转产,扩大军品生产;组织工厂企业必须的搬迁、复产和战略物资、生产原材料贮备的隐蔽疏散和分配等,最大程度地把工业潜力转化为实力,为战争服务。农业动员,就是在战争爆发后农业劳动力和农业
9、机械大量降低的情况下,调整农业结构,尽力扩大生产,达成既能保障战争所需要的粮食和一些工业原料,又能保障人民生活的需要,并为前线提供人力、畜力和机械运输工具。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动员,就是把国家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行业的力量组织起来,如调动铁路、民航、远洋船队、公路、水路、邮电通信等平时业已组成的预备役部队,为战争服务;改进交通网络,按计划对多种运输工具进行采购征用,综合利用多个运输手段;将邮电通信设施等快速转为战时状态,确保指挥、通信通畅无阻。科学技术动员,关键是把国家相关科研部门和这些部门的教授、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等组织起来,大力进行战争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的开发研究;加紧培养和造就大批科学技术力
10、量,并合理使用这些力量,有计划地为武装力量输送专业技术骨干,确保战时扩编的需要;广泛采取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研制和发展新型武器装备,努力争取保持国家在战争过程中军事科学技术处于优先地位,以适应战争需要。其它动员,就是除上述部门外,对国民经济其它部门和行业进行的动员,如国家计划部门依据战争需要,对国家资源进行的再分配;金融财政部门对国家、民间资金的收拢募集和利用:物价、计量部门加强市场管理,稳定物价,保障国计民生;医疗卫生部门担负战争伤残人员的抢救和医疗;商业服务行业在“军民兼顾”标准下保障全国军民作战和日常生活需要,等等。总而言之,通常能够担负支援战争任务的国民经济部门,全部要不失时机地实
11、现平战转换,为战争服务。三 人民防空动员人民防空动员,简称人防动员,是指国家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袭,降低空袭损失消除空袭后果所进行的活动。国外把组织民间防备敌人空袭,消除空袭后果,防护自然灾难统称为民防动员。伴随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种新式空袭兵器不停出现,空袭反空袭已成为当代战争的关键作战样式之一,在当代战争中占有极为主要的地位。搞好人民防空动员,对于增强国家的总体防御能力含有主要的战略意义。人民防空动员的内容,关键包含群众防护动员、人防专业队伍动员等。群众防护动员就是组织和发动居民防备敌人空袭,和敌人的空袭作斗争,尽可能避免和降低空袭所造成的人员生命和财产损
12、失。其内容包含:在平时对居民进行人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和防空训练,构筑防护工事及掩体,对人员、主要经济目标、牲畜、粮食和水源进行必须的防护准备;战时依据防空袭警报,适时进行人员疏散隐蔽,在有放射性物质、毒剂沾染的情况下,对受染地面、建筑物、水源、粮食和衣物进行消毒和消除,实施灯火管制等。人防专业队伍动员,就是依据城市防空袭斗争的需要,组织多种防护专业技术分队,如抢险、抢救、抢修、消防和“三防”分队,有针对性地消除空袭后果的行动。战时,组织动员人防专业队伍,实施抢险、抢救、抢修和消防,消除空袭后果,对支援城市防卫作战,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立即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有着主要的作用。建国以来,中国卓有成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防 动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