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室医院感染管理督导检查表.docx
《手术部室医院感染管理督导检查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部室医院感染管理督导检查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手术部室医院感染管理督导检查表医院名称:项目检查者:检查时间感控要求有无存在问题1.控制感染原则1.1建筑布局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满足手术部污染控制的要求。L2根据手术部(室)洁净等级与感染的风险合理安排手术的区域与台次。L3建立医务人员感染控制基本知识岗前培训制度、手术人员手卫生制度、感染手术的管理制度、医护人员职业安全制度、手术部(室)清洁消毒隔离制度、手术部(室)外来器械管理制度等预防医院感染制度。2建筑与布局的要求2.1根据环境卫生清洁等级,应分为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2.2每个手术间应设1张手术台。2.3应设置外科洗手设施,洗手设施应符合WS/T313要求。2.4应具有维持围手
2、术期患者体温的基本设施。2.5墙面:应平整,应采用防潮、防霉、不积尘、不产尘、耐腐蚀、易清洁的材料。墙面下部的踢脚应与地面成一整体,踢脚与地面交界的阴角应做成RN30mm的圆角,墙体交界处的阴角应成小圆角。地面:应平整、防水采用耐磨、耐腐蚀、易清洁、浅色材料,做防水,不应有开放的地漏。吊顶:不应采用多缝的石膏板。门窗密闭性好,不应随意开启。2.6洁净手术间的建筑设施应符合GB50333要求。负压手术间应位于手术部(室)的一端,自成区域并设缓冲间3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3.1符合WS/T5122016要求。应采取湿式清洁方法,根据不同环境污染风险区域和卫生等级管理要求,选择清洁卫生的方式、强度、频
3、率和制剂。3.2手术间:每日启用前宜用清水进行物表清洁。术中:发生血液、体液污染手术台周边物体表面、地面及设备或疑似污染时应立即对实施污点清洁与消毒。术后:接台手术之间应对手术台及周边至少11.5米范围的高频接触物表进行清洁与消毒;全天手术结束:应对所有物体表面进行终末清洁/消毒(可除2米以上的墙面、天花板)。每周:应对手术间所有物面(包括高空处表面)、回风口、送风口进行清洁/消毒。3.3手术患者出入门口:应随时保持过道地面清洁。进入手术室的推车、医疗用品、设备等应保持清洁。3.4洗手池:有防溅设施,管道不应裸露,池壁光滑无死角,应每日清洁和消毒4清洁工具管理4.1不同区域的清洁工具应有明确标
4、识,区分使用。4.2擦拭布巾和地巾应选择不易掉纤维的织物,宜使用细纤维材布和脱卸式地巾。4.3清洁工具的配置数量、复用处置设施应与手术室规模相匹配。4.4清洁工具复用处置方式符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要求。5空气5.1手术进行中手术间的门应保持关闭状态。污染控制5.2有外窗的一般手术间每天手术结束后,可采用自然通风换气,通风后进行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也可采用卫生主管部门批准的空气消毒装置。5.3洁净手术间各功能区域的空气净化系统应独立设置。5.4洁净手术间空气净化系统的回风口应设低阻中效或中效以上过滤设备。5.5空气净化系统的送风末端装置应有阻漏功能,实现零泄漏。不宜使用非阻隔式
5、净化装置。5.6负压手术间应采用独立空气净化系统,新风口和排风口间距离不少于10米,应采用零泄漏负压高效的排风设备。6洁净手术间空气净化系统的维护与保养要求6.1符合WS/T368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要求,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保养与维护;并制定运行手册,有检查和记录。6.2每天术前应记录洁净手术间的静压差、风速、温度、湿度。6.3每天首台手术前30分钟空气净化装置应当正常开启,环境参数应达到GB50333要求。6.4连台手术,按5.2.7的要求进行物体表面清洁消毒,间隔时间不少于30分钟。6.5全天手术结束并进行清洁消毒后,空气净化系统需继续运行30分钟。6.6空气净化装置应在有效期内使用,按
6、生产厂家的说明进行维护并定期更换,污染后及时更换。7人员管理7.1医护人员、工勤人员应定期接受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并进行考核。7.2应限制与手术无关人员的出入;进入限制区的非手术人员应按照人员流动路线要求,在限制范围内活动;在满足手术基本需要的情况下严格控制手术间人数。7.3术中避免人员频繁走动、高声喧哗,不应随意出入手术间7.4参加手术人员在实施手术前应做好个人的清洁。患有急性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皮肤疝肿、皮肤渗出性损伤等处于感染期的医务人员不得进入手术部(室)的限制区。7.5参观人员应在获得手术部(室)管理者批准后由接待人员引导进入,与术者距离应在30Cm以上,高度不应超过50cm
7、参观人数每手术间不应超过2-4人。7.6人员着装要求7.6.1应更换手术部(室)提供的专用刷手服、鞋帽、外科口罩等。7.6.2服装面料应符合舒适、透气、阻水、薄厚适中、纤维不易脱落、不起静电的要求,每日更换,污染后及时更换。7.6.3不应佩戴不能被刷手服遮盖的首饰,不应化妆、美甲。7.6.4刷手服上衣应系入裤装内,手术帽应遮盖全部头发及发迹,口罩应完全遮住口鼻。7.6.5专用鞋应能遮盖足面,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清洁消毒,污染后及时更换。7.6.6离开手术部(室)时应将手术衣、刷手服、鞋帽、口罩脱下并置于指定位置。8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8.1应配备防止血液、体液渗透、喷溅的手术衣、防护眼镜、面罩
8、及全遮盖式手术帽等防护用品。8.2手术人员使用的口罩,应符合YY/0469的要求,进行空气传播性疾病患者的手术,如开放性肺结核,或产生气溶胶及大量烟雾的手术时,应佩戴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并符合GB19083的要求。8.3医务人员应定期体检及做必要的免疫接种。8.4手术中可能发生大量血液、体液暴露时应穿着防渗透的手术衣,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等。8.5医务人员参加感染手术后,应沐浴并重新更换刷手服,再进行下一台手术。8.6手术部(室)应提供安全的手术器械、注射器具及其它安全辅助工具。8.7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穿刺方法及锐利器械的操作方法,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刺伤自己或他人。9手术患者管理9.1择期手术
9、患者术前应沐浴,清洁手术部位,更换清洁患者服。9.2只有当毛发影响手术部位操作时才需要备皮。9.3备皮宜在当日临近手术开始前,选择安全的备皮器,在病房或手术部(室)限制区外(患者准备区)进行。9.4急诊或有开放伤口的患者,应先简单清洁污渍、血迹、渗出物,遮盖伤口后再进入限制区。10无菌操作10.1明确无菌区:无菌巾铺好后的器械台及手术台上方;术者手术衣前面(腰以上、肩以下、腋前线前),以及手至肘上3寸以下。手术中如怀疑无菌区域有污染应加盖无菌单。10.2无菌器械台铺设正确10.2.1铺无菌器械台前,操作者按要求着装洗手,选择宽敞、明亮的位置,确定器械车清洁干燥。10.2.2按WS310.3的要
10、求检查各种无菌包,无菌器械包能实现可追溯。对可疑污染或灭菌不合格的器械、敷料包不应使用,并标记后退回消毒供应中心。10.2.3打开无菌包不可跨越无菌区。10.2.4无菌器械台宜使用性能要求符合YY/T0506.2相关规定的单层阻菌隔水无菌单;若使用普通无菌单则应铺置4层以上。铺置时应确保无菌单四周下垂30cm以上,距地面20Cm以上,无菌单潮湿后应视为污染。10.2.5铺设无菌器械台应尽量接近手术开始时间,超过4小时未用应视为污染需重新更换。无菌物品应在最接近手术使用的时间打开。10.2.6最后一层无菌单的铺设,应由穿戴好手术衣和无菌手套的医护人员完成。10.2.7手术器械、器具与用品应一人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术 医院 感染 管理 督导 检查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