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设备设施委外维保模式综合探讨.doc
《地铁设备设施委外维保模式综合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设备设施委外维保模式综合探讨.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地铁设备设施委外维保综合风险分析探讨 邵新新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南京 )摘要:基于南京地铁设备设施委外维保现状,对自主维修和委外维保进行成本、技术、管理分析对比,阐明了开展委外维保的必要性。通过综合分析南京地铁目前委外维保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弊端、风险,并提出应对措施,为地铁委外维保管理提供参考。关键词:南京地铁 委外维保模式 问题 弊端 风险 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是现在轨道交通行业维修保障的发展趋势,其中设备、设施委外维保模式是国内外地铁行业流行的维护模式,委外维保模式的利弊各有说法。本文以南京地铁委外维保管理现状为蓝本,对当前委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
2、题、利弊、风险进行分析,并对实际工作中采取的措施进行探讨。1、 南京地铁委外维保的现状南京地铁目前开通运营5条线路中共有66个委外项目,涉及48家委外单位,分别承担着南京地铁轨道、房屋建筑、桥隧结构监测、通风空调、给排水、FAS、BAS、AFC、电扶梯、高压供电、通信、车辆设备、车载空调、车辆基地设备等专业设备设施维保工作。根据专业维保特点分别采用了联合委外维保和完全委外维保两种维保模式,并按照维保内容、性质、周期、分为项目型委外、劳务型委外、任务型委外三种类型。通过多年的合作,业主与委外单位已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现就目前66个各委外项目进行分析,初步论证开展委外维保策略的必要性,委外维保的
3、风险弊端及针对策略措施,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委外维保工作提供参考。2、 开展委外维保的必要性2.1、成本分析南京地铁目前委外人员目前共有1266人,委外合同年度费用总额12,307,176.00 元,委外人员年度平均合同费用80912元。综合与同期职工年度均摊费用对比, 委外维保成本是低于自主维保的。对于技术性、人员素质要求不高,市场竞争充分专业,采用委外维保模式,更有利于降本增效。2.2、技术专业化分析南京地铁专业涉及范围广,对于社会化、专业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充分、承包商多专业采用委外维保模式更有利于设备维保的专业化,公司能够做好重点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把有限的精力放到应急设备保障工作中。2.3、
4、管理角度分析采用委外维保模式,让专业经验强的委外队伍承担维护维保,有效的降低公司管理的风险成本和人力成本。3、 目前委外维保的弊端风险分析任何一项工作的推行都有风险,设施、设备委外维保也不例外。结合南京地铁委外维保现状及相关兄弟地铁情况分析,委外维保模式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风险弊端。3.1、委外单位技术水平问题目前南京地铁委外维保项目采用招标的方式,部分委外单位为了进入地铁委外市场,采取低价投标方式,利润空间低。造成聘用委外员工队伍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技术水平不高现象。同时委外单位不情愿在员工教育培训、技能提高上加大投入。3.2、对委外单位技术依赖程度高目前工务、通号、供电、机电自动化等部分专业的
5、日常维护、应急抢修的任务均由委外单位完成,公司没有相应的技术队伍,委外单位一旦撤出,设备、设施维护将面临极大困难。3.3、部分专业存在技术垄断现象票务、车辆、信号等部分专业的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设备供应商和委外维保单位手里,合同委外到期原有委外单位撤出后,涉及到技术革新、功能升级完善、参数调整等项目,仍将依赖于设备供应商和原委外维保单位。3.4、委外维保合同周期的问题对于委外维保合同服务周期,公司没有明确规定。合同约定服务周期过短,势必造成委外单位不愿意在项目部建设、人员培训、技术更新等方面投入过多。合同周期过长,相应的考核体系措施不到位,会使委外单位没有动力力,产生惰性,工作开展不积极主动。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铁 设备 设施 委外维保 模式 综合 探讨
